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451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451章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路攻击异常顺利,本以为在夏口有一番激战,谁知楚国水师不战而退。

  陆路攻击同样顺利,秦军挺进千里杀到余干,但紧接着他们便在余干遭到了楚军顽强抵抗。

  余干城位于彭蠡泽的南端。过了余干城,北上杀到大江边上就是彭泽城。上一次秦军打了楚人一个措手不及,顺利杀到彭泽,这一次不行了,楚军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水陆两军协同作战,反过来把秦军打得动弹不得。

  与此同时,公子扶苏和章邯也在柴桑受阻,水师打不过楚军,陆路攻击更是遭到了楚军的迎头痛击,不得不后退一百余里,在下稚扎营。

  =

  中原战场上,冯毋择、李信率十万大军从鄢陵而下,只杀陈城。

  韩王越坚守城池,项燕率五万楚军予以支援,与秦军形成对峙。

  =

  蒙武、王贲率二十五万大军直杀定陶。

  魏王咎根本无力抵挡,率军后撤。

  秦军势如破竹,连克成武、昌邑、方与,然后杀进了齐国的薛郡。

  齐太子假率三都大军会合魏王咎死守鲁城。

  =

  三个战场先后打响,秦军受阻于东南战场,在中原南部战场上则与楚韩联军形成了对峙,在中原东部战场上则是势不可挡,齐魏联军只能在薛郡死死支撑。

  秦军的攻击策略已经明朗,两路夹击楚国以牵制楚军,主力则猛攻齐国。

  接下来战局如何发展?合纵军统率部经过分析,认为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秦军在攻占薛郡,迫使齐军死守长城一线后,其主力调头南下,三路夹击楚军,以攻占淮南为主要目标。

  秦军攻占淮南,切断了秦楚之间的联系,齐楚再无合纵条件,只能各自为战,如此则大势已去。

  无论如何要阻止秦军攻占淮南,也就是阻止秦军主力在南下薛郡后调头打彭城,彭城一旦陷落,秦军只杀寿春,那么项燕的淮南主力只能放弃陈、项战场,退守寿春。

  =

  大战之初,因为合纵军统率部判断错误,导致合纵军陷入被动。项燕及时调整策略。

  他书告齐王建,恳请齐王建暂时放弃鲁城,以主力戍守阳关(今山东泰安东南部)。阳关在汶水之滨,其后就是长城。这道长城的东南方向是泰山和沂山,西北方向则终止于济水。在泰山和济水之间的长城叫卢奇长城,这里是中原进攻齐国的最佳通道。

  齐国的北部有流入大海的济水、漯水,还有大河,如果秦军从济水以北展开攻击,那么最大的险阻就是河流,而渡河的困难之大可想而知,所以秦军若要杀进齐国,最佳的攻击路线就是攻占薛郡,从薛郡过阳关,从肥城、平阴方向杀进齐国腹地。

  齐国自从四十多年前遭到五国合纵攻击差点亡国之后,痛定思痛,首要之务就是沿着泰山和沂山修筑长城,沿着济水修建堡垒和烽燧,以人力修建防御屏障。四十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今日的齐国靠着长城和济水,把自己完全封闭在山东半岛之上,虽然不能说是固若金汤,但敌人若要杀进齐国腹地,最佳的可以说是唯一的通道就是卢奇长城,就是平阴要隘,这大大增加了齐国的防御能力。

  项燕的目的是希望齐国放弃薛郡,把秦军主力吸引到卢奇长城,与秦军激战于平阴要隘。这样一来秦军主力距离淮北战场就远了,项燕随即可以集结两淮主力攻打陈、项战场上的秦军。合纵军只要把这一路秦军击败,那么楚军就可以直杀中原腹地,从而迫使攻打齐国的秦军主力回师救援。秦军回师救援,齐军随即可以杀出长城,夺回薛郡,并与楚军对中原腹地形成夹击之势,如此战局被彻底扭转,中原决战就以秦军的失败而告终。

  =

  齐国君臣对项燕的计策产生争论。

  有大臣认为不能放弃薛郡,假如项燕的计策失败了,齐国还能在薛郡战场上拖住秦军主力,从而给项燕重整大军进行反击赢得时间。

  有大臣认为与秦军主力死战薛郡,会给齐军带来重大损失,不如早早放弃薛郡,退守长城,以减少齐军的损失,同时也配合了项燕在陈、项战场上的歼敌之策。

  就在这个时候,东南战局发生了变化。

  秦军受阻于东南,让公子扶苏承受了重压。赵高、章邯等人经过商议,断然决定改变攻击策略。既然楚军重兵戍守彭蠡泽,秦军两路夹击之策已经失败,那只有把两路大军合二为一,重新选择突破口。

  公子腾、盖聂和荆轲在余干进退两难,接到公子扶苏的命令后,毫不犹豫,沿着彭蠡泽西线一路攻击前进,挺进四百余里杀到柴桑。此刻公子扶苏为配合公子腾北上正在攻打柴桑。两军会合,十万大军猛攻柴桑,楚军抵挡不住,弃柴桑而走。

  彭泽肯定是打不下来了,但若要对中原战场形成支持,秦军必须进入江北,向寿春方向展开攻击,以牵制更多的楚军兵力。

  扶苏与公子腾、章邯、赵高等人商议之后,决定从柴桑渡河北上,攻打江北重镇寻阳。寻阳位于彭蠡泽北端的西北部,拿下寻阳,秦军可以沿着彭蠡泽的北线挺进,直杀九江郡的居巢、舒城,就此杀进淮南腹地,威胁寿春。

  此策等于甩开了楚军的彭蠡泽防线,从间道直插淮南腹地,但风险非常大,一旦彭蠡泽守军云集江北,夺回寻阳,那等于切断了秦军的退路,后果不堪设想。

  扶苏考虑再三,果断下令渡江北上。武烈侯的怒吼一直在他的耳边回荡,他没有退路,他必须在东南战场上取胜,否则不如战死疆场,一了百了。

  公子腾、盖聂和水师守柴桑,其余大军渡江北上,直杀寻阳。章邯攻克寻阳,亲自率兵戍守。公子扶苏随即率曝布的虎烈军、荆轲的江南军和杨昱的荆宛军共四万步骑大军直杀淮南腹地。

  =

  秦军攻占居巢、舒城,其前锋军杀进淮南腹地的消息传到项燕手中的时候,已经是年底了。

  项燕可以肯定这是秦军的一支偏师,战斗力有限,对京畿形成不了威胁,但它会扰乱淮南的局势,动摇楚人的军心,打击楚人的士气,所以楚军的两淮主力必须在中原战场上有所表现,最起码要给楚人以信心。

  转眼新年过去,三个战场依旧是激烈交战。

  秦军主力攻克了鲁城,王贲的前锋军直杀阳关,逼近了齐国长城防线。

  项燕等不及了,他也不敢指望齐军配合自己了。在正月的中旬,项燕说服了韩王越,佯装不敌,弃守陈,吸引秦军南下,伺机围杀。

  正月下,冯毋择、李信攻克陈。

  =

  中原决战三个月,三个战场都都是捷报频传。

  中原东部战场的战果最为显赫,秦军收复了砀郡,攻占了薛郡,拿下阳关不过是时间问题,接下来就要打卢奇长城,威胁齐国腹地了。

  中原南部战场,秦军收复了陈,前锋军与楚军对峙于项。

  东南战场,秦军攻占了夏、柴桑、寻阳等沿江重镇,主力杀进了淮南腹地,对楚国京师形成了重大威胁。

  决战的前期目标基本达到,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攻克齐长城,杀进齐国。

  这时候如何进一步牵制楚军成为关键,所以在是否继续南下攻打楚国一事上发生了争执。太尉麃公和御史大夫冯劫都反对继续南下攻楚,坚持重兵镇戍陈,确保中原的安全。此刻秦军主力已经逼近齐长城,中原两个战场距离太大,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不了保护,此刻冯毋择和李信如果继续南下攻击,基本上就是孤军深入,一旦陷入楚军的包围,后果不堪设想,极有可能导致整个战局发生逆转。

  秦王政、隗状和蒙嘉等人则认为楚军在秦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已经失去反击能力,冯毋择和李信此刻率军南下攻击,可以迅速扩大战果,把楚军牢牢压制在淮河以南,运气好的话,甚至有可能拿下整个淮北地区。

  秦王政下令,冯毋择和李信率军南下,向寿春方向攻击前进。

  =

  =

  =

  第一卷 崛起 第379章 给面子

  第379章 给面子

  蒙武是中原战场上的最高统率,他有战场指挥权,他可以决定冯毋择和李信是否继续南下攻击,但此仗齐国是首要目标,蒙武必须全身心投入到中原东部战场,而东部战场距离南部战场有七八百里,讯息传递不便,再加上中央有意集中军权,控制军队,所以南部战场的指挥权便授予了冯毋择。

  冯毋择和李信都反对继续南下攻击。冯毋择行事谨慎,李信虽然勇猛彪悍,但他自小随父征战边陲,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两人早在攻击之初就察觉到楚军隐藏了实力。项燕手上至少掌控了二十万以上的军队,但打了快三个月,直到秦军攻占陈,也没有看到楚军主力的出现,由此可以推测到项燕肯定有后招。

  淮北是主战场,楚军主力云集在泗水、睢水和颍水三条线上,彭城、相城和项城分别是这三条防御线上的重镇。现今秦军打陈,攻击的就是颍水这条防御线,所以项城肯定部署有重兵,南下攻击必然受阻,甚至有可能掉进楚人的陷阱。

  退一步说,就算项城方向没有楚军主力,南下攻击有惊无险,但假如项燕打算集结淮北主力从彭城、相城方向攻击中原腹地,与齐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从而迫使秦军主力从东部战场上撤离,那么继续南下攻击就等于放弃了镇戍中原,放弃了对东部战场的保护,拱手送给了齐楚两军夹击秦军主力的机会。

  冯毋择和李信从南部战场的作战任务,从南部战场的兵力配置,从整个中原战局出发,定下的攻击策略就是以攻代守,以攻打陈城,压迫和牵制楚军来实现镇戍中原,从而配合东部战场上的主力攻打齐国。

  从这一策略出发,冯毋择和李信连续攻打了快三个月也没有拿下陈。能否攻克陈并不重要,重压的是牵制楚军主力,对寿春形成威胁。

  项燕和韩王越主动放弃陈,主动后撤,却是对秦军这一策略的反击。我把陈给你,看你接下来怎么办。

  冯毋择和李信坚持既定策略不变。此次决战关系重大,容不得丝毫闪失,一步错就可能导致战局扭转,瞬间从天庭坠落地狱。

  他们两个坚持既定策略不变,但咸阳主导整个战局的发展,咸阳不允许他们坐在陈城无所事事作壁上观。

  =

  东南战局并没有像咸阳所预计的那样发展。

  东南战场兵力有限,又是远征作战,粮草辎重的供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能否拿下彭泽是关键。拿下了彭泽,粮草辎重可以通过水路直接运到九江郡的腹地,从而帮助大军进入江淮作战。

  谁知楚国准备充分,在彭蠡泽设置了一道坚固的防线,秦军打不过去,只能取间道,轻车简从奔袭江淮,这样一来奔袭军队的生存就非常困难,对寿春形成的威胁也就非常有限。

  既然东南战场未能取得预期战果,未能牢牢牵制楚军兵力,那么两淮方向的楚军随时可能杀进中原。如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进攻。秦军打得越猛,就越能牵制两淮楚军,如此就给蒙武和王贲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攻打齐国。

  另外,淮北战场战况激烈,也可以有效缓解东南战场秦军的艰难处境。公子扶苏亲自率军杀进江淮,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虽然值得褒奖,但也让秦王政牵肠挂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秦王政当然要给扶苏以有限的帮助,希望他能在江淮坚持更长的时间,最终能够率军平安归来。

  事实上咸阳的担心是正确的,东南战场在过完年之后就陷入了困境,但东南战场上的统率们不敢如实上奏,一个个咬牙支撑。

  昭公在彭蠡泽防线展开了凌厉反击。楚军水师配合陆路大军猛攻柴桑和下稚,频繁威胁秦军粮道。昭公则亲自指挥主力攻打寻阳,试图断绝秦军主力的退路。在后路随时可能被切断的情况下,公子扶苏根本不敢深入到江淮腹地,只能在居巢和舒城一带活动,不时还回援寻阳,以确保退路不失。

  秦军在东南战场很快陷入被动,不要说扰乱江淮、威胁寿春了,就连自己的生存都岌岌可危。

  公子腾和章邯前期是报喜不报忧,等到战局不利则轻描淡写,给咸阳的讯息就是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战果,但一定程度上还是威胁到了寿春的安全,还是起到了牵制江淮楚军的作用。

  东南战场距离咸阳太远了,虽然为了中原决战,东南各地的驿站得到了加强,但讯息传递还是十分缓慢,这也给了东南战场隐瞒军情的便利条件。

  =

  冯毋择和李信接到秦王政的命令后,不得不继续南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