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287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87章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要升。王翦现在是大上造爵,再升就是大庶长了。驷车庶长这个爵位是为宗室大臣量身定做的,既是爵位也是官职,主要负责王室事务。王翦要升爵就是大上造爵,但随着韩魏灭魏,秦国占据中原,统一进程随之加快,接下来将军们的功勋越来越大,爵位还要升,再升就是关内侯,彻侯了。将来朝堂上一大片将军都是君侯,那文官怎么办?文官的爵位也只有升,如此一来,矛盾就大了,而这个矛盾还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矛盾是一大片将军都是君侯,文武大臣之间的权力和财富将严重失衡,为此必须遏制武将对权力和财富的侵占,这个矛盾之大势必引起血腥残杀。

  秦王下令重赏前线将士,但对武烈侯和统率们的赏赐暂时搁置,在咸阳宫没有拿出对策之前,不能贸然封赏。

  秦王下令安抚魏国臣民,要求武烈侯以最快速度稳定中原,并在新郡设置一事上征求武烈侯的意见。

  =

  大梁失陷,魏国灭亡的消息迅速传遍中土,赵齐楚燕四国无不震惊。

  赵国毫不犹豫放弃了云中,把代北防守兵力从长城一线全部调回河北。李牧也以最快速度返回邯郸,坐镇指挥全局,以应对秦国的攻击。

  燕国第一时间派出太子丹赶赴邯郸,即刻与赵国结盟。

  齐国使者也飞赴邯郸,主动提出给赵国以钱粮上的援助,帮助赵国度过难关。秦国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赵国,假如赵国灭亡,齐楚燕三国必将陷入各自为战的窘境,他们三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在失去屏障的情况下,合纵抗秦的难度非常大。

  与此同时,齐国五都兵马迅速向秦齐边境集结,以防备秦国的攻击。

  楚国以最快的速度从淮南各地紧急征调十万大军,火速赶赴秦楚边境,以三十万的总兵力与秦国对峙。

  秦国也迅速做出反应。

  武烈侯下令,蒙武在颍川一线防御楚军。曝布在鸿沟一线威胁楚国的淮北重镇陈。杨端和和章邯分别在濮阳和陶一线屯重兵防御齐国。王贲则北渡大河,进逼赵国长城。

  大梁一战,武烈侯彻底确立了自己在中原战场上的统率地位,没有人胆敢违背他的命令。各军紧急调整部署,严阵以待。

  一时间,中原形势异常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

  公子宝鼎终于看到了历史改变的后果。提前灭韩似乎没有影响到大局,但提前灭魏,中土大势立即为之一变,齐国这个强敌出现了,而楚国也不得不大兵压境,赵燕两国更是放弃一切争议火速结盟。

  灭赵是否还能借助历史实施反间计诛杀李牧,继而轻松拿下邯郸?齐国是否还会袖手旁观,任由秦国一统天下?

  赵国和齐国的命运一旦因为历史的改变而改变,那么秦国的统一进程也必将改变。

  宝鼎这段时间密切关注中土大势的变化,预感到未来的统一之路将异常艰难。

  魏国之地本有河内郡、陶郡、方与郡、砀郡和大宋郡,郡县都不大。武烈侯与桓齮、司马锌等人商议后,决定合并为东郡和砀郡。宝鼎以此方案禀奏咸阳,并举荐了两位文官出任新郡郡守,一位是老将王陵的儿子,一位是驷车庶长公子豹之子。

  目前中原五个郡,三川郡控制在蒙氏手上,宝鼎只能控制南阳、颍川、砀郡和东郡。这四个郡宝鼎无论如何不会放弃。此刻他既然开口了,秦王政也不好公开与其争执,即便不情愿也只能暂时忍着。

  =

  御史大夫昌文君熊炽和郎中令冯劫奉秦王之命,日夜兼程赶到大梁,犒劳前线将士。

  魏国灭亡,发生巨变的不仅仅是中土形势,咸阳政局也在平静之中暗流涌动,形势异常严峻。

  整个中土恐怕都没有想到秦国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吞并韩魏两国,秦王和咸阳的权贵公卿们自然也不会想到武烈侯竟然有如此惊天手段,以雷霆万钧之势占据中原。武烈侯公子宝鼎因此名震中土,声望更是如日中天。

  中土各国措手不及,秦国如此,赵齐楚燕四国更是如此。

  咸阳根本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武烈侯曾在咸阳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秦王和中枢,要尽快做好统一中土的准备工作,但统一在所有人的心里,包括在秦王政的心里,都是一个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这个理想在他们看来距离成功还非常遥远,然而,武烈侯有天纵之才,有鬼斧神工之能,在他进入中原短短数个月之后便拿下了韩魏两国,就此奠定了统一中土的牢固基础。

  统一对大秦来说,已经不是梦想,但大秦没有为统一做好准备,国策、律法、官员等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

  武烈侯有准备,为此他曾数次献计进言。此时此刻,武烈侯极有可能在中原实施一系列新制度,从而在国策上与咸阳形成对抗。这种对抗对咸阳极其不利,但咸阳现在非常被动,短期内无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而武烈侯却可以利用中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迅速拓展自己的实力,关西和中原不可避免的要陷入分庭抗礼的窘境,目前的大好局面将尽数毁弃,更严重的是,秦国可能爆发内战。

  今日的武烈侯如日中天,老秦人更是倾力相助,再加上中原富庶的土地,武烈侯的实力已经让咸阳畏惧,这时候武烈侯假如失去理智,或者欲望无限制膨胀,或者居心叵测之徒在背后推波助澜蓄意激化矛盾,那后果可想而知。

  咸阳因此忧心如焚,秦王和中枢更是焦虑不安,御史大夫熊炽和郎中令冯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赶到了大梁,而他们所承担的重任直接关系到了大秦的未来。

  =

  武烈侯的行辕位于梁沟东南方向的梁囿。梁囿是魏国王室林园,林木郁葱,景色如画。

  公子宝鼎在辕门外迎接熊炽和冯劫的时侯,毫不避讳自己的惊讶。两位公卿大臣以如此快的速度赶赴大梁,显然不是为了所谓的犒军,而是咸阳对自己实力的急剧扩展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

  我还没有对咸阳发难,咸阳就迫不及待地要遏制自己了,这也未免过于心急了吧?宝鼎虽然言辞谦恭,但心里已经非常不满了。

  进了大帐,宝鼎马上把中原局势做了一番详细解说。

  赵国只能退守漳水长城一线。齐楚两国则陈兵边境,与秦军对峙。魏国有五郡,除了边境部分大城已经被秦军接收外,其余郡县保持原状。护军府打算在局势明朗后,火速派军队接收所有郡县,确保秋收。

  熊炽和冯劫暗自松了一口气。幸好齐楚两国反应激烈,陈兵边境,中原局势因此紧张,导致武烈侯来不及稳固新占郡县,这给了咸阳足够的时间。

  =

  =

  =

  第一卷 崛起 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

  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

  韩国国土小,颍川之地人口有限,吞并之后容易整合,但魏国国土较大,人口也多,又处在中原腹地,赵楚齐三个大国环伺四周,吞并难度大,整合难度更大。现在秦国以雷霆之势吞下了魏国,接着便面临整合难题。

  稳固中原不但需要时间,更需要适当的政策,还要循序渐进,不能急躁。秦魏两国仇恨较深,若想让魏人接受亡国的事实并遵从秦国的律法,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否则魏人一旦叛乱,赵齐楚三国乘势攻击,中原可能得而复失。

  咸阳拿出来的对策简单而粗暴。

  在中原郡县强行实施秦国所有制度,违抗者,以武力镇压。

  韩魏两国的宗室、公卿大臣、巨商富豪全部迁徙到关中、蜀和南阳三地,其财富除维持生存的以外,余者全部充公。

  中原郡县的学府以法家学术为学习内容。韩魏两国的西河学术和鬼谷学术由官学转为私学,但为了防止韩魏两国的叛逆利用私学进行串联谋反,咸阳严格限制中原私学。

  中原郡县重新编制户籍,同时以严厉的连坐法阻止人口的逃亡,以便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统一,钱币统一。该统一的事务全部统一,以便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拆除韩魏两国境内的所有长城和大部分关隘,大肆搜捕和打击韩魏两国的叛逆,严厉打击自由流动的任侠,以便迅速稳定中原。

  =

  熊炽和冯劫把咸阳关于稳定中原的诸多政策详加阐述。

  宝鼎沉默不语,神色越来越凝重。咸阳拿出的策略对他而言很熟悉,历史上秦国在统一过程中实施的就是这些策略,尤其统一之后,甚至把中土的铁器全部收缴起来炼铸了十二个巨型铜人。事实证明,秦国征服了东方六国的土地和人口,但没有征服东方六国的人心,帝国最终在十五年后轰然倾覆。

  “武烈侯,我和昌文君飞速赶到大梁,就是奉大王之令,听取你对这些策略的意见。”冯劫看到宝鼎脸色冷峻,知道他肯定有不同看法,于是笑着说道,“武烈侯以雷霆之势拿下中原,灭韩吞魏,咸阳始料不及,相关策略拟制匆忙,难免有不周之处,请武烈侯不吝赐教,畅所欲言。”

  宝鼎踌躇良久,缓缓说道,“我曾对大王说过,吞并六国统一四海并不难,难在征服中土民心。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而就今日中土来说,得士人之心者得天下。”

  熊炽和冯劫互相看看,两人心有所感,凝神细听。

  “中原是中土诸子百家兴盛之地,鬼谷学术和西河学术曾帮助魏国称霸天下。其后才有齐国的稷下学宫。齐国遭到六国合纵攻击,差点亡国,稷下学宫由盛转衰,于是邯郸代替临淄,成为天下士人集中之地。邯郸大战之后,赵国凋落,天下士人复奔东方,稷下学宫再次兴盛,而荀子的出现,更是把稷下学宫的地位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我曾献策大王,试图利用韩非子的影响力打造咸阳学宫,但之前吕不韦的罢黜,导致数千士子随其东去,《吕氏春秋》更是束之高阁,咸阳的学术地位因此遭到重创,仅靠一个法家泰斗韩非子根本无力担此重任。”

  “今日我们拿下中原,完全可以以西河学派为主力,以法家、墨家和鬼谷等诸子学派为辅助,在中原之地重建中土学术之圣地。”

  “如果中土士子云集于洛阳和大梁,诸子百家再度昌盛,不但可以为大秦收士人之心,更能为大秦培育出大量的人才。天下士人有了出路,必然归心,如此中原稳定,大秦稳定,统一更是势如破竹,而统一后的大秦也必将迎来长治久安。”

  武烈侯直指要害,熊炽和冯劫从维护咸阳中枢的决策出发,不得不反驳。

  反驳的理由很牵强,无非就是韩魏士卿纠结两国的贵族富豪图谋造反。

  宝鼎嗤之以鼻,“韩魏两国的宗室权贵被禁闭于咸阳,巨商富豪则被禁锢于蜀郡,留在中原的这些士人地位低下,无权无势,也没有富可敌国的钱财,他们拿什么纠结?又如何谋反?又有什么理由谋反?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天下士人莫不如是,否则孙武、吴起、李悝、苏秦、公孙鞅这些人如何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今日我中土大秦最强,只要大秦坚持以贤取士,不拘一格降人才,何愁天下士人不归心?”

  宝鼎的反对引起了熊炽和冯劫的警觉。

  打击西河和鬼谷学派,遏制中原私学,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它影响深远,直接关系到了大秦未来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

  对贵族来说,此策可以断绝寒门士人与豪门贵族争夺权力和财富,而对法家来说,此策则可以断绝其它学派的士人与法家士人争夺权力和财富。

  宝鼎在中原重建中土学术圣地,大量起用各学派的寒门士人,获得中土士人之心,其实力和声望必然无限制膨胀,这不仅仅影响到了大秦“法治”的根基,更影响到了大秦的稳定。

  双方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宝鼎据理力争,其论据有历史事实为依据,熊炽和冯劫最终败下阵来,理屈词穷。

  “武烈侯,这件事暂时搁置。”冯劫摇手说道,“此事你还是上奏咸阳,由大王和公卿大臣们朝议决断,我们三个人就不要争了,还是尽快拿出稳定中原的详细计策为好。”

  宝鼎点头同意,心里却是暗自叹息。这件事恐怕要激化关西和中原之间的矛盾,但即便咸阳不同意,自己也绝不会放弃。如今自己有实力了,凡是关系到未来帝国长治久安的事,自己都要坚持,决不退缩。历史改变了,统一进程显然加快了,留给自己改变国策的时间更少了,该争的就要争,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若想在最短时间内稳定中原,无非在三个方面定计策,也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