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炮弄起来比较麻烦,杨一决定先把机枪弄出来,造什么机枪好呢?马克沁重机枪?这种英籍美国人H·S·Maxim(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的笨重家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中创造了一天伤敌五万人的辉煌战果,杀伤力是巨大的,射速达到600发/分,缺点就是这玩意一百多斤的重量搬运起来太麻烦。但是拿这玩意对付当前或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对手是绰绰有余的,就是它了。
说干就干,还得偷偷的干,这东西的生产工艺可现在还不能让普鲁士兄弟们知道。杨一有他的办法,今天画一张枪管的图纸让普鲁士技工们弄,明天弄个零件让他们做,总之是把机枪零件零敲碎打的让他们做出来,自己组装。还好子弹这东西生产工艺比较简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相当一些中国工人掌握了子弹生产的技术,杨一又偷偷的找了块地方,调了些工人专门秘密生产马克沁机枪所用的子弹。
由于怕普鲁士人发觉,杨一也没敢多弄,只让普鲁士技工们做了六挺机枪的零件,就没继续弄了,在零件的生产过程中,杨一交代那些中国学徒,一定要好好掌握这些零件的制造工艺。
零件到手,杨一找了几辆马车弄到苏州,带了十几个可靠的士兵,躲起来偷偷的组装这些机枪。机枪组装起来很快,杨一主要是要教会这些士兵摆弄这些机枪。
时间过的很快,杨一的机枪弄好后,这皇帝的圣旨也就下来了。咸丰在看了杨一的奏章后,果然生气,随后又有向荣和琪善的密折,也是参钱本重的,这杨一说的他怀疑,琪善和向荣这两个钦差的奏折他还是相信的,而且三个人说的也都差不多,咸丰更没有怀疑的理由了。所以很快就下达了圣旨。圣旨是下到琪善那的,咸丰命琪善全权处理钱本重的事情。
琪善接到圣旨后来到苏州,第一件事情几是把钱本重拿进大牢。得知琪善来到苏州,杨一赶紧的就上门拜访,双方客气一番后,琪善道
“前次先生送的礼物太重了。老夫多谢了。”杨一听后心中念道:是啊,是够重的,全是铁家伙,能不重吗?其实送这些礼物杨一也心疼啊,但没办法,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还好那些步枪不是最新式的,还没有亏完。
“先生,你看这事情该怎么处理才好?”
杨一也不明白琪善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虽然狠不得马上做掉钱本重,也不好明说,只好含糊的表示一下:“这个嘛,大人您是钦差啊,你看着办。属下没意见。”
这琪善也暗骂杨一滑头,这事情是杨一挑起来的,现在倒好,不表态了,只好阴森森的说了句:
“在老夫看来,这小子留下来是个祸害。”
既然琪善表态了,杨一也不好太做作,也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双方一通讨价还价后,达成协议。钱本重立刻弄死,免得夜长梦多。新的苏州知府人选由杨一介绍,琪善向咸丰推荐。弄死钱本重后杨一出面组织一些钱本重的罪名,前提是要和琪善不沾边。
就这样,钱本重在得到琪善许诺包他没事的情况下,吃下了乌孙送来的酒菜,连夜就死在牢里。最后落了个畏罪自杀的罪名。至于苏州知府的空缺,杨一早想好了,那就是现任庐州知府韦晓声。从钱本重家里抄出来的银子还真不少,一百三十多万两啊,杨一当然不能让琪善和向荣白忙活,所以这前面的一百就没上报,落到了琪善和向荣的腰包里。只报了三十多万两。
巧的是韦晓声在庐州干的也不开心,和李家冲突后,这在朝廷里的安徽籍官员先后都参了韦晓声,告他在庐州刁难当地士绅,也闯官宦之家,有失朝廷官员的礼仪,一致要求把韦晓声严办。
如果只是个别官员参韦晓声,这咸丰或许会相信,但安徽籍京官的都参了,这咸丰就联想到朋党一说了,有了想法,就有点半信半疑的。不处置韦晓声吧这些安徽官员不答应,肯定要继续闹,处置吧又怕弄错了寒了这些基层官员的心。而且这韦晓声的官声还是不错的,这里咸丰正在犹豫呢。琪善把钱本重的事情处理完了,这奏报也上来了,向咸丰保举了韦晓声做苏州知府。咸丰正为韦晓声和安徽官员闹矛盾的事情头疼呢,正好送琪善个顺水人情,反正韦晓声离开庐州,和那些士绅不沾边了。弄走韦晓声也算给了安徽官员的面子,安徽官员们再闹那就是不识趣了。这苏州知府以前是肥差,现在苏州基本上就是前线了,随时要打仗的地方。把韦晓声放到苏州就等于往战场上送啊,所以安徽官员们也就不闹腾了。这样韦晓声来苏州的事情没多少阻碍就定下来了。
1853年的冬天,韦晓声和杨一在苏州重逢成为了同城共事的伙伴。同样是这个冬天,杨一在苏州秘密又弄了个工厂,专门生产马克沁机枪的零件和子弹,所有工人都是杨一培养的中国技工,不久杨一手里的第一个机枪连成立。1853年腊月,扬州失陷,临近是苏州也陷入一片恐慌当中,各种谣传不断。咸丰得知扬州陷落后,下圣旨怒责琪善无能,并命令琪善限期克复扬州。期限为十天。
第二部 第十章 苦战
“烟花三月下扬州”,“骑鹤下扬州”。关于扬州的诗词很多,扬州风月之地,富庶之地,是历朝税赋的重点,明清以来,扬州的盐商是出名的有钱,扬州的盐税是当政者绝对不能失去的钱袋。
扬州方面,琪善送来的有关情报显示,一股大约兵力为三万人的太平军,从镇江出发偷袭了扬州。为了在咸丰规定的期限内收复扬州,琪善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部队。杨一在也接到了出兵五千的命令。接到琪善的命令后,杨一苦笑的摇了摇头,出兵五千从扬州东面发起进攻,开玩笑。
杨一手里的新军不过三千,苏州原有绿营三千,因江南战事,又招募了团练两千,兵力达到五千,可苏州这些老爷兵,垃圾团练,平时在城里只能用来吓唬吓唬普通百姓,维持维持治安,以前乌孙在的时候也光惦记着弄钱了,部队的训练基本没有,又长期没有上过战场。比起太平军那些一直的战场拼杀的士兵,苏州这些家伙拉到战场上那还不是一触即溃,打起仗来眼下还得靠自己上海方面的新军。
杨一本想过了年就动手整顿苏州的部队,谁知道太平军这时候打了过来。虽然杨一很不愿意现在就和太平军交战,但琪善毕竟是钦差,是自己的上司,眼下琪善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 。
杨一经过权衡,决定从上海调刘铭传一团的新军赶到上海,留一个营下来,配合团练守苏州,苏州是杨一的退路,为安全起见,杨一把机枪连也留了下来。
带着两个营的新军和苏州的三千绿营,加上一些运送军需的民夫,杨一勉强算凑足了五千人马,开往扬州方向,这一天是1853年的腊月十八日。
扬州方面,琪善集结了江北大营的六万人马,分西、北两路靠近扬州。吃足了太平军苦头的琪善很谨慎,在距离扬州不远的江都就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打算等苏州、泰州、常州等方面的部队来了再对扬州发起进攻。
杨一对琪善的命令很不感冒,苏州距离扬州路途较远,而且还要过长江,琪善让杨一一天内赶到泰州会合泰州守备将军阿兰赫,然后西进,说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杨一的部队。
紧赶慢赶,杨一带着部队轻装前进,终于在天黑以后赶到泰州。到了泰州才知道,扬州被收复了,琪善让泰州和苏州的部队不用去扬州了,杨一松了口气,看来自己不用和太平军交手了。当即命令部队,好好休息,准备明天返回苏州。
第二天一早,杨一带着部队准备返回的时候,泰州守备阿兰赫急急忙忙的跑来找杨一。
“杨大人,大事不好,琪善大人在扬州遭到发贼重创,眼下正困守江都,琪善大人派人让我们火速救援。”阿兰赫看来来的很急,说话时还直喘气。
杨一听的大惊,琪善在搞什么鬼?六万人马对三万,二比一,怎么还让人给重创,六万人啊,排着对让人杀也得杀半天啊,昨天晚上还好好的,扬州也收复了,这怎么一转眼就困守江都了?
令杨一更没有想到的事情是,这次太平军年底在扬州的军事行动,是早有预谋的,是针对清军江北大营的一次大的军事行动。
八月以来,林风祥、李开芳率领的北伐军在天津进攻受阻,加之十月以来天气变冷,太平军多为南方人,不习惯的寒冷的北方作战,逐渐被清军围困在天津静海、独流一带。
同样是在八月,太平军的西征大军在南昌城下,遭到江西巡抚张芾、湖北按察使江忠源等顽强固守长达三个月之久后,不得不放弃占领南昌的计划,撤围北上。在占领九江后,分兵两路一路由石祥祯、韦俊率领,沿江西上攻入湖北;一路由胡以晃、曾天养率领,自安庆经略皖北。这样一来西征也基本上进入与清军相持的局面。而这时候,北伐却陷入危机,为增援北伐军,就必须搬掉江北大营这块绊脚石。太平军翼王石达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那就是西线部队收缩在九江、安庆等大城市一带,凭借城市有利的防御体系以较少的部队与清军江南大营对峙,暗地里通过长江悄悄的把一部分部队调集到北线,力图先解决江北大营对南京造成的威胁,然后再增援北伐。
计划很快得到太平军领导层的通过,并令石达开为此次战役的总指挥,这一切已经远远的偏离了历史的原有轨迹,这是杨一绝对没有想到的,也不可能做出预判。在扬州方面出现的太平军不是琪善情报上说的三万,而是八万,领军的正是石达开。
这次战斗琪善开始是很谨慎的,但得到探子回报,太平军在扬州只有三万人马的时候,他和他的部下们心动了。加上情报显示,太平军进入扬州后并没有抓紧加固城防,而是派来大批船只,把扬州城内所有的盐都装船从运河运走。根据情报琪善判断,太平军这次打扬州的目的就是为了扬州的盐来的,并没有长期占领的意思。在部下的怂恿下,琪善决定不等其他方面的部队,命令集结在江都的六万大军先对扬州发起进攻。战斗打响后,琪善的部队在扬州城下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有力的抵抗,轻而易举的夺回了扬州,还好琪善看到天色太晚,就没有进驻扬州,而是带着两万左右的人马留在了江都。
就在杨一到达泰州的夜晚,扬州城内突然烟火四起,城外突然杀出来大批太平军,城内也有内应响应,太平军里应外合再克扬州,还把扬州城内的近四万清军包了饺子。
原来太平军这次的作战计划是,先派少量部队攻占扬州,引清军来攻,表面上用来运盐的部队实际上是把大部队悄悄的远到扬州,隐蔽在扬州附近的乡村里。清军果然沉不住气,对扬州发起了进攻,太平军顺势放弃扬州,请君入瓮。就这样一夜之间,琪善组织反攻扬州的部队损失大半,太平军在扬州得手后,连夜对江都发起进攻,包围了江都,琪善自己也落了个困守江都的境地。
泰州城内,关于救援江都的事情,杨一、阿兰赫、泰州知府许名三人展开了一场短暂的讨论。
“杨大人,救援江都刻不容缓。”阿兰赫是琪善的亲信,对于救援江都他是最热心的。
“阿大人所言不妥,以钦差大人的六万大军尚且被困,我看还是要谨慎行事。”做为文官,许名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江都一定要救,钦差大人出了事情我们都别想好过。”杨一也道:“只是眼下泰州城内绿营不过四千,团练两千,杨大人带来的苏州兵马也才五千,都去就江都了,这泰州谁来守?”许名表示 了自己的担忧。
“是啊,这泰州一失,就失去了西进南京的基地,今后要想威胁南京那就难了。”阿兰赫看来也认识到形势的严峻。
三个人说了几句就都不言语了,闷声低头想事情。如今在这节骨眼上,说错话以后就没好日子过了,这江都不救,以后琪善不会饶了; 自己,救江都,万一江都在援兵到达之前失守,这援兵就是肉包子打狗,回过头来太平军打泰州的时候就无兵可战了。
“我看这样,阿大人带泰州、苏州的绿营向江都靠拢,沿途多派斥候,发现情况不对,马上撤回泰州,我带两营新军配合团练守城。大家看怎么样?”最后还是杨一提出了方案。
“我看也只能这样了。”阿兰赫点头同意。
“就按杨大人的意见办。”许名也不反对。
“不行,我还是不放心,这样吧,从苏州团练抽掉一千人马让啊大人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