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农业中华 >

第111章

农业中华-第111章

小说: 农业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石山补充道:“我们已经组成了至少七个县全新的人民政府,实行全新的民主制度,所以我认为我们是成功的。”
  黎天才苦笑了一下,知道这还是表示张春至少认同了靖**。黎天才还是想确认一下:“现在南北对峙,不知道张军长是支持南军,还是支持北军。”
  “我支持国家,只要有一个稳定的政府,我就支持这个政府。我不相信北军能够形成统一的政府,这方面,南军的希望大一些。但是我要保留我的地方自治权利。”张春也没有客气,回答得直接了当。
  “为什么你不能听从孙先生,实现全国统一。”
  “我支持孙先生全国统一的意愿,但是国民党党内太多人我不信任。国民党是有几个松散的同盟组成,党内矛盾重重,孙先生手里无兵无权,只能依靠兵头和军阀。所以我不认为孙先生能够做到这一点,就算组成了政府,也不代表能够统一。”
  黎天才愣住了,沉思了好久才问:“你认为我军如何进行休整,休整后所向何方?”
  张春指了指身边的毛石山道:“这个需要问润之,我不管具体的战斗。”
  毛石山笑道:“宜昌我会守住,所以远安相对安全。黎司令可以在那里修整,我会把所有缴获的枪支以及大炮,包括第二军和第三军的部分都交给第一军。远安县归属黎司令节制,关于粮食的问题,除了远安县可以自筹以外,可以向沙洋等地方政府购买一部分。但是不会多,荆门荆州两地的百姓现在也十分困难,全靠着七个县供应。至于第一军向何方攻击,第四军不干涉。”
  黎天才想了一下,点头道:“我不会再远安偏安一时,所以休整完以后,还请为民老弟派人接收。不过不知道对下一步的进攻方向,为民和润之老弟有什么建议?”
  “这要看孙先生的意图,如果他想与靖**连成一体,黎司令可以攻下武汉,湖南没了援军,自然挡不住两广的攻击。孙先生可以逐步统一南方。不过我建议黎司令配合我军拿下襄阳,然后进占南阳,把南阳守住了,再看孙先生的意图。这样你背靠我们,只要不出意外,能够生存下来。这个时候,只要湖南的援军不断,北军啃不动你,只要你不表现出激进的举动,他们暂时不会管我们。如果拿下武汉,这意味着您断了湖南北军的归路,您可以想象北军会猛烈反扑,孙先生能够给我们多大的支持,实在不容乐观。”毛石山在第一张地图上挥手划了半圈。
  “你这是军阀割据。”黎天才看着这个大个子的年轻人。
  毛石山点头道:“是的,进行武装割据。只要孙先生拿下南方,南北和谈就成了。黎司令只要守住南阳,慢慢发展经济,扩充实力,完全可以逐步攻略河南。您集中了三个军的武器,能够组成完整的炮团,只要部队整训得好,不是太大的问题。”
  黎天才久久地看着归于沉默,但是目光坦然的毛石山,以及光影下,看似清晰,实则模糊的张春夫妇。
  长叹了一口气,站起来拱拱手:“润之高见,黎某这就去准备移防。”
  张春夫妇和毛石山把黎天才送出军营。
  张春摸了一下下巴道:“看来黎将军对我坐山看虎斗不太满意。”
  毛石山轻蔑地一笑:“有老虎吗,两个小儿吵架而已。”
  张春看着毛石山:“润之怎么有这么大的豪气。”
  毛石山哈哈笑了:“是军长有这么大的豪气,只是军长不说,我说了而已。”(未完待续。。)


 地四十三章 马林

  黎天才听从了毛润之的计划。
  第一军还有七千多人,有两个完整的师。并组建了庞大的炮团,张春保证能够供应足够的炮弹,不过需要用银子买。黎天才粮食没有,但是银子很多。他把从宜昌到远安的富户全部抢了,比周荣还狠。周荣只杀该杀的人,但是没有动过地主富户的财产。黎天才显然根本就没想在远安待多长时间,是人财都抢。
  毛石山听说后,只是皱了一下眉头,没说什么。有了对比,宜昌的富户倒是平静了下来,毕竟夺人钱财是断人生路。第四军虽然杀人,但是杀的都是组织抵抗的人,两军对垒,输了就是输了,倒也光明正大。
  四月,张春赶回了荆州,因为来了两个特殊的人物,共产国际的马林到了。
  由于中国各地成立**小组时,就出现了分歧,虽然大多数都赞同实现**的理想,但是以新民大学社会主义研究所为主的中国本土派理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马林出生在荷兰,后来在荷属东印度商行做事,是铁路电车工会机关刊物《坚韧报》的主编。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马林鼓动东印度实行革命,被荷兰总督驱除出境。到了俄国后很快成为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
  马林能讲英语、德语、法语和荷兰语,也稍懂俄语。本来现在来中国,共产国际认为还有些早,但是由于中国出现的变数。很可能是中国**组织流产或者变质,所以列宁就提前让马林前往中国。
  在中国,诸多**小组中。只有新民大学的**小组最大,人数最多,且掌握着地方政权,相对安全。所以马林选择了新民大学为落脚点。但是当电报传到第四军军部时。顾明认为新民大学牵涉国家机密太多,由于鄂中地方自治政府悬在古城荆州,荆州靠近长江,马林乘坐的轮船可以直接到达这里。所以是比较合适的会谈地点。
  马林这次来没有通知其它党小组,显然只是要来摸一下底。由于考虑到新民报民族主义色彩浓厚,列宁怕难以沟通。所以把张太雷派来担任马林的翻译,同时任命张太雷为共产国际东方局中国科书记。
  古城荆州,正在做城市改建,不过首先要治理的就是荆州城上的一盆水“长湖”。
  有了治理大柴湖的经验。长湖基本上采取的是保护的政策。以充分发挥长湖天然的对于汉江与长江的泄洪与防洪作用。
  不过沿着荆州的长湖堤防修建和加固。古城内也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规划。京山与钟祥城市改造的经验教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建筑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建设是尽量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新修建的居民楼沿袭着原有的城市风格。之所以要建设楼宇,而不是原来的四合院,是因为要给城市道路和基础建设腾地方。不过有些楼盘是按照四合院的结构设计的,设计院的小伙子在玩好了结构和力学后,总算开始尝试模仿现有建筑特色进行外观设计。并不再是丑陋的四方盒子。
  但是也只是模仿而已,到创新还早着呢。
  荆州是座大城,所以现在改建的地方还有限,只在交通干道两侧。不过因为设计院极其重视城市绿地和古树。古建筑的保护。所以这些“高层建筑”分布十分稀疏,不过还有继续长高的趋势。
  为了继续长高。已经有了建筑机械制造经验的仙女机械厂在荆州开始建设一家电梯厂,要把矿山使用的提升技术运用到高层楼宇中来。
  高层建筑带来的还有供电,照明,供水,供暖等等问题。绿源山的玻璃厂产能不够,沙洋已经新建了一家大型的玻璃厂。绿源山去生产特种玻璃去了。蔡和森还准备在荆门建灯泡厂和电缆厂、开关厂。他和京山的张扬抢项目抢的厉害。曾思敏不得不在工商局下面成立统计计划处来进行产业规划,因为这些产业都需要财政拿钱出来,她得考虑资金回收问题。
  马林和张太雷的轮船到的时候,张春正在工商局的会议室里听统计计划处的人汇报。也许是习惯使然,会议室根本不像会议室,而像一个学术报告厅。实际上,统计计划处的人写的报告也像是论文,而不像是报告。
  唯一不同的是,因为涉及机密,参加的人员有了限制和规定,不是邀请的人进不了会议室。
  所以连伍豪也只能在外面等着。
  鄂中地方自治政府的牌子已经挂在了原荆州府衙门的门楼傍边。不过原来的围墙居然全部拆掉了,衙门四周原来有一些商号,或者官员府邸。不过除了正厅和有特色的厢房还在,其它的都拆了。变成了四通八达的绿地。
  衙门对面的考试院变成了荆州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学院,傍边一个道台的府邸变成了荆州第一中学。现在是下课时间,整块绿地上都是学生,或者奔跑玩耍,或者坐在树下安静地读书。
  一条正在建设的道路非常奇特。两条双向的轨道在全封闭的围墙里面。学校和衙门两侧正在正在修建的车站非常长,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过屋顶是传统的飞檐和斗拱。而且不是连续的,有很多复杂的小结构在里面。漂亮得有些奢侈。
  车站的玻璃围廊也是几重结构,中国人难道不嫌麻烦吗?
  马林不知道的是,这是在仙女机械厂吃了亏的结果。这种复杂的结构在保持了通风的同时还能有效消除列车行驶的噪音对外界的影响。
  人行道很宽阔,人行道外面还有一条绿色的草地始终保持着与人行道平行。不知道这时干什么用的。道路每一个部分都有隔离带。隔离带上有些古树非常高大,显然是修路时保留下来的。人行道甚至为这些古树绕了一个弯,但是大多数都是新种植的树木。树木种类非常多。包括了灌木和草地。
  这种设计让整个道路非常宽阔。
  因为铁路封闭,所以跨过铁路的是一个个廊桥。这些廊桥居然长短不齐,有些是九曲桥。
  这种设计有什么用意吗,难道只是为了好看?
  由于到处都是开放的。
  政府办公的长廊里,居然有一群老人坐在大树下喝茶,茶还是政府工作人员给送上来的。几个工作人员全然没有办公的严肃性,居然也陪着这几个老人闲聊。
  另外一边,一个妇女拖儿带女地央求这两位工作人员什么,
  很快几个工作人员从放满了自行车的车棚里骑了自行车出来,带着这个妇女和孩子穿过绿地,从人行道上走了。
  楼下的一个办公室显然刚刚散会,出来的居然有一个居民还有学生,一些十二三岁的学生出来后,还不回学校,又跑到另外一个办公室里去了。
  没有人阻拦,或者说大多数地方没有人阻拦。
  至少马林到的这栋三层中国式古建筑没有学生来打扰。似乎学生和市民也知道这里是不能来的。
  整个政府都是这种“自由散漫”的状态,政府占地面积很大,可是办公的人不多。一些工作人员成群结队地骑着自行车走掉了。
  不一会儿,马林总算知道人行道傍边的绿地是干什么用的了。那是给骑马的人准备的。一队骑着马的学生模样的人走来。除了人们骑着一匹马以外,后面还跟着驮着东西的马匹。
  这些人都背着枪支。
  似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有枪,至少有一把小巧的勃朗宁手枪。
  伍豪腰间就有一把。
  跟着伍豪的警卫员除了手枪,腰间居然还有飞刀。只是小战士好像丢了什么一样,会习惯性地摸一下左右臂。原来因为要迎接外宾,警卫处把他的自动步枪给收缴了。要知道,每个战士的枪就像他们的生命和伙伴一样。每天都要拆卸几遍,擦几遍,校验过来才会安心。身边突然没了枪。小战士怎么都不舒服。
  他已经跑去和警卫处的人说要了好几次要保管好他的枪了。
  跑去说的人不止他一个。弄得保管处的人烦不胜烦。(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鄂中自治政府

  会议室的门总算开了,不过张春和丽质还在回廊里和曾思敏说着什么。出来的人本来都说着话,见到马林都闭上了嘴。匆匆走了。难怪马林听不见里面的声音,原来在走廊里面还有一个回廊。
  张春见到伍豪带着一个马林在外面,连忙和丽质迎接了出来。曾思敏只是和伍豪点了一下头,走掉了。
  “马林先生,久仰久仰,”张春说的是流利的英语。
  这让马林对这个年轻的官员有些惊讶。
  “张先生,您的辖区建设得非常漂亮。”马林被荆州城市规划的大气给震住了,同时这些来往的办事人员的衣着打扮和传说中落后的中国完全不同,虽然与西方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但绝不臃肿,反而轻便优雅,充满了现代气息。
  张春流利的英语表明这里绝对不是闭塞的地方。何况新民报的影响力闻名遐迩。
  马林没有了傲气,但是他还是认为张春搞这么华丽的城市规划,完全是为了个人享受,不知道消耗了多少民脂民膏,典型的资本主义思想。
  虽然知道张春和周恩来都听得懂英语,但是马林还是等张太雷翻译。
  张太雷,带着一双眼镜,很年轻,一脸好奇的样子。
  张春直接扔下了马林,和张太雷握手:“你好,张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