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

第740章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740章

小说: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这就去办!”听了这话,岳飞放下心来,翻身上马返回商丘组建巡查组。

  而村庄内,于谦也很快挑选出新的村长,没有多说什么废话,村长人头挂在村外树头,这些百姓很快拿出家中的锄头,农具进行播种。

  由于小麦收获不过两月,土地尚未坚硬,种植玉米倒也不难,只需将杂草清楚,不必翻土就可将玉米种下。等发芽长禾以后,在进行除草松土的工作就行。

  至于番薯的种植则有些麻烦,土地需要翻新起垄,种植下去又要浇水灌溉,如今已将近八月,刘辩估计番薯百姓是种植不了多少了,今年只怕不能全面推广到豫州了。

  随后刘辩又带着一众文武视察了周边几个村庄,一天下来,一共视察了七个村庄,除了最开始的村庄之外,剩下的六个村庄,有五个遵奉了朝廷命令,而最后一个则只种植了玉米,没有种植番薯,显然不相信番薯的青藤能够长出粮食了。

  刘辩倒也没杀那个村长,只是口头训斥了一番,毕竟他前世小时候知道播种番薯是用青藤后,也是非常惊讶,好奇。

  天色近黄昏,刘辩返回了商丘。

  进入城中府衙,便有下人来报:“陛下,徐达,檀道济来了!”

  刘辩大喜,说道:“去通知他们过来,待朕沐浴更衣后再接见他们!”

  “诺!”

  一天微服私访下来,刘辩身上也非常脏,沐浴更衣洗去风尘以后,徐达,檀道济已经在府外等候。

  刘辩诏二人进入书房。

  二人来到书房,行刘辩躬身行礼:“徐达,檀道济见过陛下!”

  “不必多礼,请起!”刘辩右手虚扶,笑了笑,让二人如沐春风。二人放下拘谨,起身站到一边。

  刘辩看着二人,心中非常高兴。

  徐达是开明第一功臣,统兵能力不下岳飞,李靖等人。而檀道济则是兵书的作者,基本上行军打仗,将校们使用计策,都离不开这三十六计的范畴。

  如今豫州刚刚平定,刘辩决定休养生息,但军事方面也不能耽误,如今也要准备谋划组建豫州兵团,等休养生息战略结束后,作为攻打扬州的主力之一。

  刘辩例行公事,询问了二人兵法之中的道理,二人对答如流,也算做考核了。

  考核完毕以后,刘辩说道:“如今赵光义已经覆灭,朕得到了豫州,徐州,兖州三地,江东暂时难以攻取,所以朕决定暂时休养生息。

  但兵事却不能荒废,需要组建新的兵团,负责休养生息攻打江东之事。毕竟荆州兵马,冀州兵马不能长留豫州!青州兵团,也不能长留徐州!

  你二人颇知兵法,不知对此事,有何建议!”

  徐达沉吟一番,拱手说道:“陛下,想要组建兵团,就必须得想清楚如何攻打江东!所谓因地制宜,也是这个道理。”

  刘辩笑道:“你们且说说,如何攻打江东呢?”

  这时,檀道济拱手说道:“江东如今占据扬州全境,主要分为三个防线,其一为东部与徐州接壤的长江防线,其二为江北的庐江,九江二郡,孙策返回九江以后,高筑墙,广积粮,这是陆地防线。其三为与荆接壤的江夏郡,如今江夏郡在江东手中,孙策只需扼守江口,我军兵马就难以南下,这是江东的第三道防线。

  我军要组建新的兵团,就必须根据江东的三道防线来组建。江东有三道防线,陛下这边,就应该有三个甚至四个兵团,负责攻打江东,以备不时之需。

  首先,江夏方面,自有荆州兵团对付,这一路防线,我军不必去管。

  如此陛下就要组建负责另外两道防线的兵团,一路在豫州,负责以后攻打扬州江北的庐江,九江二郡。一路在徐州,负责南下渡江,进军江东本土!”


第1133章任命文武

  听了檀道济的分析,刘辩点头笑道:“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新组建豫州,徐州兵团,负责以后攻打江东战事。你们认为,豫州兵团该如何组建呢?”

  徐达拱手说道:“我管陛下各州,是组建都督府与刺史府,一文一武。不过在下认为,兖州不需要建立都督府,因为兖州身处内地,不会遭遇敌人的进攻,只需有两万常备兵力,负责维护治安即刻。

  而豫州,则需要建立都督府,负责豫州兵马。

  如今孙策虽然败归江东,但其麾下,仍可组建兵马十几万,三个防线,每个防线的兵力是不下五万人的,因此豫州兵团的兵力,也不能低于五万人,甚至更多才行。

  至于兵马的,来源,赵光义败亡后,留在豫州各地的降兵,不下八万,陛下可以挑选其中的精壮入伍。而兖州方面,能够聚集的兵勇也不下五万人,若是兵力不够,可从其中抽取。如此一来,豫州兵团就可以组建了。”

  刘辩听罢,拍手赞叹道:“两位果然才学过人啊,区区三言两语,就将朕心烦的豫州兵团组建之事给解决了。”

  徐达,檀道济拱手说道:“哪里,陛下麾下文武众多,哪怕我们不说,他们也会替陛下解忧的。”

  刘辩又与二人商量一番,才让二人离去。

  次日,刘辩召集文武议事。

  殿下文武济济一堂。

  首先是司隶文武。武将以李显忠为首,身后站着杨延嗣,典韦,尉迟恭,杨妙真,程咬金,鱼俱罗,文官也是韦孝宽,郭嘉。

  然后是冀州将校,以岳飞为首,身后依次站着杨再兴,姚兴,岳云,薛万彻等将。至于大将张宪,还在镇守沛国,没有回来。

  再有就是南阳张辽以及其麾下文武。

  还有就是兖豫降将。许褚,荆嗣已经从兖州替赵普治丧归来,二人站在最前方,身后则是夏鲁奇,呼延赞,文聘等人。

  而其他降将李典,吕虔,朱灵,李通等将,则驻守在豫州其他郡县。

  最后就是豫州之战期间,系统乱入前来投奔的人才,于谦,徐达,檀道济,而高宠目前也在沛国,没有回来。

  刘辩对着麾下文武说道:“如今豫州各地百姓皆在进行种植玉米,番薯之事,短时间没有其他大事,所以朕决定不日要前往豫州彭城。坐镇三州中心,统筹全局。

  鹏举,如今江东已经退兵,豫州短时间不会发生大战,你可以率领冀州所有兵马返回冀州了。文远,驻扎在沛国的张宪走后,你麾下四万兵马,可分成两部,两万由你带着返回南阳镇守,两万镇守沛国!”

  岳飞,张辽拱手领命:“诺!”

  刘辩又道:“传令驻扎在汝南的谢玄,暂时坐镇汝南,按兵不动!”

  李显忠拱手说道:“陛下,外地兵马驻守豫州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是否在豫州境内组建兵团?以备不时之需?”

  “朕正要说这个!”刘辩点了点头,说道:“朕决定组建豫州兵

 

  团,徐达,檀道济上前听封!”

  “草民在!”徐达檀道济二人拱手而出。

  刘辩沉声道:“朕决定让你二人暂代豫州都督,副都督之职,替朕组建豫州兵团!”

  “这……”

  徐达,檀道济二人被这从天而降的惊喜砸的有些头昏眼花,但二人更多的是惶恐。

  徐达拱手说道:“陛下,草民何德何能,能够担任一州都督之位?几位将军皆久经沙场,要比我更合适得多啊。”

  檀道济也拱手说道:“草民也愧不敢当!”

  刘辩摆了摆手,说道:“的确,你们二人按照资历的确不行,但许褚,荆嗣,等人,皆乃猛将也,没有总督一方的能力,你二人虽然资历商浅,但昨夜朕发现你们二人有统兵之才,足以担任一州都督。”

  许褚拱手道:“陛下说的不错,我许褚没有统兵之才,陛下能让我在前线厮杀,我就心满意足了!”

  一边降将荆嗣,呼延赞,夏鲁奇等人也连忙附和。

  刘辩继续说道:“更何况,朕是让你们暂代正副都督之职,替朕组建兵团,若是这个事没有办好,以后在换就是了。”

  听到这里,徐达,檀道济才拱手道:“既然如此,草民,不末将领命!”

  刘辩沉吟一番说道:“豫州兵团,朕决定募兵七万,其兵力从豫州,兖州降兵之中挑选,取青壮,良善之辈。许褚,呼延赞,夏鲁奇,文聘皆为豫州都督麾下将领!

  擢升徐达为定南将军,檀道济为偏将军,呼延赞,夏鲁奇,文聘为裨将军。

  另外谯县之战中,高宠表现出色,只是其母突然患病,暂时无法前来。朕先册封其位偏将军,在豫州都督府麾下听用。待他处理好家事以后,在前往都督府麾下听用。”

  众将跪倒在地,拱手谢道:“末将领旨谢恩!”

  刘辩看着没有被册封的荆嗣说道:“荆嗣,朕委任你为平寇将军,前往兖州坐镇,一来整军两万,负责镇守兖州。二人协助徐达从兖州募兵!豫州兵马训练一年,形成战斗力以后,驻扎在豫州的荆州兵马,便可返回荆州了。”

  “诺!”荆嗣闻言,顿时喜不自胜,兖州身处内地,不需要设置都督府,但刘辩让他坐镇兖州,也是相当于兖州都督了,只是兵马不多,只有两万人。

  刘辩又对着于谦说道:“于谦,朕命你为豫州刺史,负责豫州政务,如今先负责豫州各地百姓种植之事,这段时间便辛苦你了。待朕前往彭城,考核人才以后,会陆续派遣官员过来辅助你。”

  “诺!多谢陛下信赖,微臣定为陛下治理好豫州!”于谦拱手谢恩道。

  刘辩从座位起身,对着众人说道:“朕不日便要前往彭城,希望朕走后,诸位文武能够群策群力,替朕治理好豫州,训练好豫州兵马!”

  一干得到任命的文武拱手,齐声说道:“臣等定不辱使命,替陛下治理好豫州,训练好兵马!”


第1134章奇怪的女乞丐

  将豫州的军政大事交代完毕以后,次日刘辩便启程前往豫州彭城。

  彭城位于豫,兖,徐三州中心,如今三州初定,刘辩还无法返回洛阳,故而将位于三州中心,规模浩大的彭城作为临时都城。

  不回洛阳期间,刘辩将在彭城负责办公。

  岳飞也于当日率领冀州兵马返回冀州。

  而刘辩则在司隶一系兵马将校的陪同下,赶往彭城。

  商丘距离彭城不远,一直往东,快马加鞭只需一日就可抵达。只不过刘辩是数万人马通行,因此走到彭城,花了三天时间。

  徐州早在半个月前,就被陈庆之,戚继光等率兵平定了。

  半个月前,刘辩已经书信陈庆之,言他会移驾彭城。所以徐州除了与江东接壤的几个重镇需要派兵驻守外,陈庆之也将兵马带到了彭城,休整彭城,为刘辩准备行宫。

  得知刘辩王驾渐近,陈庆之等一干将校,亲自出城二十里迎接。

  翻越一座高坡,彭城在望。

  刘辩坐于马头,立于坡顶,遥目眺望彭城,方圆数十里之景,尽收眼底。只见彭城规模浩大,不下襄阳等城,刘辩不由得感叹道:“此城规模如此浩大,可入天下前十,难怪当年项羽要在彭城立都,多少也是有些道理的。”

  一边的韦孝宽摇头叹道:“只可惜彭城虽然规模浩大,但四周却是四通八达,无险可守,又位于泗水低洼处,一旦遇水,情况危矣。莫说与长安,洛阳相比,甚至不如襄阳也比不上。”

  “不错,这也是项羽为何会败在高祖之手的原因!”刘辩哈哈一笑,策马下了高坡。

  坡下官道两边,徐州文武夹道相迎。

  刘辩未至,一众官员,士兵便虔诚的高呼:“臣等恭迎陛下!”

  刘辩双手虚扶,高声道:“众卿不必多礼,皆起来吧,陈庆之与朕随行!”

  “诺!”陈庆之拱手领命,翻身上马来到刘辩身边,距离刘辩约有一个马头的位置,兵马继续赶往彭城,刘辩速度不快,一边赶路一边向陈庆之问道:“徐州如何情况如何?”

  陈庆之拱手说道:“陛下,早在设计水淹下邳之前,我军便想到平定徐州的第一要务乃是安定百姓,展开夏种。因此末将一开始就让青州做出准备,徐州平定以后,农具,种子都运送到了徐州,如今徐州百姓都在忙着耕种之事。”

  刘辩听陈庆之这么说,心中大喜,赞叹道:“还是爱卿你有先见之明,豫州夏种之事,由于没有事先准备,这段时间,让朕忙的是不可开交啊。”

  “哪里?若不是江东两路出兵豫州,耽误了将近一个月,只怕陛下早就将豫州平定了,此刻玉米,番薯平苗都已经长得旺盛了!”陈庆之苦笑着自谦道。

  刘辩摇头一笑道:“可惜啊,江东的出兵遭遇了豫州的统一,因此豫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