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879 >

第75章

穿越1879-第75章

小说: 穿越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神社是国家神道的象征,每年四月和十月,日本皇室都会到此组织祭祀,可见靖国神社在日本的地位极其特殊。

靖国神社大都是木质建筑,其守护者车源太郎和小田多喜二连滚带爬跑出来,抱着曹锟的马腿痛哭求中国的军队不要毁坏靖国神社,曹锟横眉冷对,对身后的军士下令,“来人,抱材火,给我一把火全烧了!”五十个新军每人抱了一捆柴火,堆在靖国神社的四周,浇上了煤油。当是已经是秋天,冷风在耳边呼呼响,曹锟下令点火。

傍晚,这场大火从靖国神社大门开始,借着风势,蔓延到神社里面。当时天干物燥,神社里的木质房子和干枯的树木跟浇了松油似的,沾火星就着。到了下半夜,远处的天际,已经可以看见一片红光。位于中心地带的游就馆也着火了。

火红炙热的火苗噼里啪啦,窜起几丈高,屏风、门窗、楼梯都被熊熊的火焰包围,1893年建立的大村益次郎铜像都热融了,靖国神社里的牌位、祭器、仪仗等都在大火中被烧成灰烬,粗大的楠木柱子烧成了黑炭,残垣断壁随处可见。

被李经述派来协助和监督曹锟的吴佩孚赶到大火现场时,这座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神社,已经毁于一旦,成为一片焦土,吴佩孚惊呼:“曹大帅,这下你闯大祸了!”

曹锟性情豪爽,好酒贪杯,那天正是多喝了几杯,才带兵烧了靖国神社。此时,一身戎装的曹锟望着靖国神社里的浓浓的黑烟和熊熊大火,还有不少闻讯从东京都里赶来救火的日本民众,酒已经醒了不少,知道自己确实闯祸了,他骑在马上,问吴佩孚,“依你之见,烧了日本人的靖国神社,这事到底有多严重?”

吴佩孚此时虽然只是秀才出身,但脑子灵活,跟着曹锟到日本后,对日本历史作了较为详尽的考察,他回答曹锟说:“靖国神社是日本国家神道的象征,如果让日本民众知道大帅你是有意纵火烧了它,难免会生大乱,那些激进的武士和军人肯定会造反。而且这事我们理亏,大总统那边,肯定也没办法再袒护大帅了。”

曹锟道:“现在靖国神社烧也烧了,又能怎样?”

吴佩孚说:“日本的民间报纸很多,如果要平息此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日本天皇宣布这是一场意外。”

曹锟点点头,道:“我这就带兵去皇宫找明治天皇,他要是敢不答应,我就废了他!”

吴佩孚赶忙阻止曹锟说:“大帅万万不可冲动,日本天皇在日本的地位很特殊,废了日本天皇,日本人就都会造反。洋人那边也不会同意。日本的绝大多数人仍然崇敬天皇,如果把他废掉,就会引起极度混乱,至少需要100万援军来应付可能爆发的叛乱。”

曹锟问道,“那可如何是好?难道还要我上门去给小日本赔礼道歉?”

吴佩孚想了想,说:“我有主意了。到时候我们不去皇宫见日本天皇。日本天皇也会主动来求我们,到时候,事情就好办多了。”

不久,在日本的中都名古屋。这里位于东京和京都的中间。这里在幕府时代,是尾张藩藩主居城,1869年更名古屋藩。吴佩孚带着四位全副武装的亲兵和一名翻译。

风尘仆仆从英国伦敦、美国纽约赶来的外媒记者,在一片瓦砾的老城区,在一家杂货铺里,见到了熊泽大然,熊泽大然自称是“熊泽天皇”。虽然“皇宫”寒碜了点,这位潦倒的天皇,仪容却甚为严谨。他身穿日本天皇才可以穿的十六瓣的菊花和服,声称自己才是正宗的天皇继承人,现在住在东京皇宫里的明治天皇是冒牌货。

吴佩孚在日本报纸上看到过熊泽大然的介绍,刚开始以为他是个“疯子”,但一见面。吴佩孚发现这位杂货铺老板“性情温厚”,说话条理清楚,他从头到尾都宣称“我应该当天皇!”

熊泽大然声称自己是天皇的理由,源自日本南北朝时代。其中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

和中国两晋后曾出现南北朝一样,日本也有过这样一段南北分裂的历史。日本的南北朝,发生于1336年…1392年,在这段时期里,日本同时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并有各自的承传。之前为镰仓时代,之后为室町时代。

日本的后深草天皇即位,他的身体很弱,决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龟山天皇。兄死弟及,这本来很正常,就像宋太祖赵匡胤传位给他的弟弟赵匡义一样。但后深草身边的臣僚不干了,他们坚持拥立后深草天皇,日本宫廷就此分裂形成。一派支持后深草,称持明院统,另一派支持龟山家,称大觉寺统。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两派支持的皇子轮流当天皇,像美国搞两党执政一样。

当日本皇位传到一个叫后醍醐的天皇手里,大将军足利尊氏迫大觉寺统的后醍醐退位,拥立持明院统的一个亲王即位,称光严天皇。后醍醐不干了,带着象征日本皇权的三大神器南逃自立,称南朝,拥立双方的各地诸侯各整旗鼓,展开混战,日本的南北朝时代到来。

熊泽大然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张复杂的日本皇族谱系图,给吴佩孚看,并说:“将军,坐在皇宫里那位明治,就是北朝的后代,祖上不过是一位被将军拥立的亲王,而我熊泽大然,则是南朝天皇的直系后裔,从皇室血统上讲,我比他正多了。应该由我来当日本的天皇。”

吴佩孚来名古屋之前,就已经查阅了很多资料,他对熊泽大然的说法表示怀疑,问道:“我听说,日本历史上的南朝,在后龟山天皇时代,就招架不住北朝的攻击,被迫献出三种神器向北朝屈服。”

熊泽大然说:“被迫献出三种神器是假的。南朝并没有真正就此完结,南方势力还有另外一支苗裔,后龟山天皇的孙子熊野宫信雅王,在混战中由忠臣保护隐居民间,将王位代代相传,传到现在这一代,就是我本人。”

说着,熊泽大然指着自己家族的谱系图,给吴佩孚看,他的谱系图:熊野宫信雅王─南帝王(西陣南帝)─熊沢広敷王─熊沢玄理王─熊沢守久王─熊沢直行王─熊沢広良王─熊沢尊春王—熊沢尊成王─熊沢尊泰王—熊沢尊憲王(熊泽大然)。

吴佩孚一看,这谱系很完整,正色道:“如果这是真的,我们曹大帅一定支持你。”

熊泽大然一听,面露喜色,道:“现在东京在位的明治天皇,这一支的祖上十分可疑,后小松天皇有一种说法,是足立义满的私生子,而他的儿子称光天皇是个疯子,不得不过继伏见宫亲王家的一个儿子为继承人,这血统就远了些。不信,你们可以查去。而且,将军可以带我去谒见明治,他肯定也得承认为我为正统。”

吴佩孚点点头,说:“我会查清楚你说的那些事,到时候中国一定为你做主。”

这位“熊泽天皇”一听,再次对吴佩孚大声疾呼,“明治是个贼,他应该自觉退位把皇位归还于我,我们家族等这一天,都等了二三百年了。”

吴佩孚又查看了一些“熊泽天皇”提供的证据,他一回到东京,就把熊泽大然的情况给曹锟作了汇报,曹锟花重金,贿买了一些西方的记者,让他们报道此事。不久,关于“熊泽天皇”的大幅报道,出现在了《星条旗》,《生活》等杂志上,并被日本报刊转载,在日本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明治天皇的权威,第一次面临沉重的挑战!

曹锟将这一情况电报告知了李经述,李经述知道这肯定是吴佩孚的主意,但没有拆穿,而是对曹锟的做法暗地里表示支持,让驻扎在日本的陆军支持“熊泽天皇”,分裂日本,这样日本频于应付内乱,自然就难以再打中国人的主意。

受到中国支持的“熊泽天皇”,很快名声大噪,在日本吸引了大量支持者和捐款资助,“熊泽天皇”还跑到东京,在田村町与百姓见面,拥挤的百姓几乎把现场挤爆。

这时,明治天皇对“熊泽天皇”的出现,感到很恐惧!因为这位“熊泽天皇”走到哪儿,身边都有曹锟派的兵保护。明治天皇心里在琢磨,这曹锟难道要废除我这天皇,另立新君吗?想到这,明治天皇的心里很忐忑,他也顾不上日本皇宫的传统“规矩”,主动直奔中国的军队的驻地,去见曹锟,试探中国到底是什么立场,心里也好有个底。

第142章开始训政

果然如吴佩孚预料的那样,明治天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曹锟下榻的中国驻日司令部,寻求支持,希望能保住自己的皇位。曹锟和吴佩孚在日本利用南北朝的“两个天皇”,搞乱了日本人的思想,又一把火烧毁了靖国神社,日本人民陷入了一片混乱,很多人无所适从,切腹自杀,以幸德秋水、安部矶雄、片山等人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更是泛滥成灾,跑到了北海道闹革命,李经述暗电曹锟对幸德秋水、安部矶雄、片山等革命分子大力协助。

暂时除去了日本人这一心头大患,李经述在国内的威望空前,国内的军工业在过去洋务运动三十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段祺瑞的坦克军团在日本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让李经述意识到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他下了总统令,将中国的军械局升格为国防工业部,直接受总统管辖,研发中国的万吨级的军舰、新型坦克和飞艇。和俄国联手对付日本时,李经述得到了情报,俄军的战斗力其实不强,他于是开始考虑何时发动对俄战争,夺回被俄国占领的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转眼到了1898年,那天阳光明晃晃的,总统府里的老槐树绿荫蔽日。午后,李经述有点困了,照例坐在总统办公室的黑皮躺椅上,眯着眼睛午睡,他有午睡的习惯,一般没重大的事情,他的秘书都不会打扰。

李经述刚眯上眼,他的秘书席慕兰敲门进来,温婉一笑,道:“大令,内阁总理盛宣怀来访,说有重要的事情求见。”

李经述睁开眼睛,有点疲惫,道:“这盛宣怀当了内阁总理,还是像以前一样行事谨慎呀,我早告诉过他,经济上的事情我不过问,他这次说什么重大的事了吗?”

席慕兰说:“没有,盛宣怀总理说要亲自跟你说,估计事情很重大。”

李经述点点头,道:“请他进来吧。”

席慕兰带着盛宣怀进了总统办公室,就退出了,李经述客气地请盛宣怀上座:“盛总理,你现在日理万机,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盛宣怀笑着说:“我每次来。除了汇报经济工作,就是给大总统添麻烦。”

李经述道:“我们就不用客套了,有什么事你就直接说吧。过去的天朝中国,就是一个积土飞扬、凋零残破的破庙,虽然紫禁城里倒是有几间琉璃屋瓦的金色大殿。但国家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乞丐。现在国家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你在东北三省和内蒙的垦殖区就解决了三百万人的就业问题,真是了不起呀。我听铁路总长詹天佑说,南满铁路的报告显示,东北每年的大豆产量达到200万吨,今年创纪录达到了600万吨。”

盛宣怀说,“那我还是照例先汇报这半年的经济工作。托大总统的洪福。这两年从国外引进的良种,改良后效果不错,田地的产量比以前翻了一翻,中国今年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4000万吨。基本上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贵州、四川、新疆和中部各省的棉花也喜获丰收。这也有詹天佑的功劳呀,铁路一通,各种贸易就好说了。如果大总统在凉爽的九月乘新修成的京汉铁路从你的家乡河南出发,经过天津、山海关、沈阳这长达1600英里的铁路到哈尔滨,你可以看到沿线一望无际的红高粱,经常连绵二三百英里不中断。”

李经述点点头,道:“我有时间一定去看看。红高粱好呀,高粱杆不仅可以饲养牛马,在冬天还可以烧秸秆取暖做饭。‘粮食足,天下安’。这下我就放心了。原来我到过河南灾区,亲眼看到很多农民饿死,很揪心呀。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勤劳、最淳朴的百姓,他们吃不饱饭,家人被饿死,肯定是*,而不是天灾。农村的土地改革,还要加快步子,步子迈得大一些。如果工业经济的形势好,国债可以多发一些,早日把大地主的土地赎买过来,分给贫农。”

盛宣怀点点头,说:“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政府已经在努力推动土改了,中国的失地农民其实并不多,80%的农民都是自耕农,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土地。现在一些国营企业的股份,也开始卖给地主,再过几年,就可以完成农村土地改革。按照大总统的指示,政府购买的土地都已经包产到户。”

这时80%的中国农民都是自耕农,这跟李经述的想象不一样,李经述原本觉得晚清时期的中国农村应该到处是大土豪,农民处处受地主劣绅压迫才对,他大吃一惊,问盛宣怀:“你确定农村的农民八成都是自耕农?”

盛宣怀说,“中国农民往往勤劳俭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