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晋朝那些事儿 >

第4章

晋朝那些事儿-第4章

小说: 晋朝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炎笑道:“你错了爱卿,现在我晋朝国富民足,摆摆阔气又有何不可?你这是杞人忧天啊。”傅咸知道劝不动司马炎,也就罢了。晋朝的奢靡之风,从此越来越盛。发展到最高潮的时期,便出现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石崇和王恺的斗富故事。
  石崇是前大司马石苞最小的儿子,参加过伐吴战争,因功封为安阳乡侯,在荆州做刺史。石崇在荆州时,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还嫌不够,又亲率士兵出去抢劫来往的客商,就是外国使臣也不放过。调任京城后,他在洛阳西北郊外建了一个别墅,叫做“金谷园”。此园宏丽雅致,松竹流泉,清幽滴翠,又有美女数百,绮罗斗艳,兰麝熏香。石崇经常在“金谷园”大宴宾客,所用乐器都是最精美的,吃的饭都是最少见最珍贵的,三陪女都是最漂亮最懂风情的。凡是参加过石崇宴会的人,无不啧啧赞叹,羡慕不已。
  但洛阳城中有一个人不服气石崇。这个人是晋帝司马炎的亲舅舅王恺。因为王家数世为官,而且都是大贪官,所以家中聚集资财以千万亿万来计。他听说朝中权贵大臣一个个都在赞叹石崇豪富,便派人给石崇下战书。这个战书不是比武,也不是比文,更不是比谁有才能,而是比谁富。石崇听了当即应战,比就比吧。有竞争才能有进步。于是一场比富大战开始了。
  第一个回合。王恺吩咐家人以饴糖浆代水洗锅,石崇立刻让家人用白蜡代替柴薪做饭。这个回合王恺输了。
  第二个回合。王恺于是命令用极珍贵的紫丝在通往府前的大道两侧做了一道走廊,这走廊长有四十里,其景是相当壮观的;你不是四十里么?石崇做了五十里,而且用的布料是锦。这个回合,王恺又输了。
  第三个回合。王恺用专供皇家御用的香椒涂墙;石崇则用比香椒更为名贵的赤石脂抹壁。王恺再败。
  一连三个回合,王恺连败三场。王恺着急了,跑到晋武帝那里哭诉:“我不想活了!”
  司马炎大惊:“你还嫌过的日子不好么?怎么就不想活了?”
  王恺就把与石崇斗富的事说了。司马炎一听觉得很好玩,便笑道:“我有个轻易不示人的宝物,你要是拿这个和石崇比,石崇一定输。”说完让内侍抬出一个檀香木柜,打开木柜,取出一株光泽夺目的珊瑚树!此树高有两尺,奇枝怪叶,色彩斑斓,别看王恺这么豪奢,这辈子还是头一回见。王恺连称,石崇这个老东西肯定输定了,立刻派人抬着这个宝贝,直奔石崇的金谷园。
  石崇正在大宴宾客,王恺闯了进来,把珊瑚树上盖着的锦布一掀,故意嘲着石崇大喊道:“我这个宝贝你有吗?”
  所有宾客见了这个华丽之物都啧啧称赞,大为称奇。王恺得意扬扬,下巴都抬到了脑袋门上。王恺正陶醉在胜利的喜悦当中,但见石崇手操一把铁尺,直冲过来,啪啪啪几下,把那珊瑚打得稀烂。
  满堂宾客都傻了,这石崇是不是比不过王恺给气疯了。王恺一看眼泪都流下来了,这是皇上借给我的,我这可怎么交代啊,心里这个苦啊。他指着石崇道:“你是忌妒!不管如何,你是输了!”
  石崇把铁尺一收,从从容容地回答:“这个不值钱的东西,我还是赔得起的。”转身吩咐家僮,立时抬出几十株珊瑚树,摆满厅堂。顿时满堂生辉,光彩夺目。光是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剩下更是高过王恺那株珊瑚树好几倍。满堂宾客看得是一片惊呼。
  石崇漫不经心地指着珊瑚树对王恺道:“你随便挑一个,算我赔你了。”
  王恺哪还有心挑选,当时拿袖子盖住自己通红的脸,飞快地逃回府中。
  司马炎及其众臣们这么搞,那是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的。当官的可以受贿贪污,司马炎怎么弄钱呢?他主要靠卖官。反正他是皇帝,让谁当官谁就能当官,又没有监察机关管着,那真是太方便了。卖官所得的钱款都被司马炎放在内库,任意挥霍。
  这一次又有人看不下去了,这个人叫做刘毅,官居司隶校尉(当时京城地区的监察官)。有一日朝会,司马炎突然问群臣道:“朕可比汉时何帝?”群臣当然都拿前朝的明君来比,司马炎听了十分得意,正当他沉醉在一片颂扬之声中的时候,却听群臣之中一人高声道:“皇上和桓、灵二帝有得一拼!”这一句话顿时让满朝文武震惊,司马炎的笑意僵住了。
  汉桓帝和汉灵帝是东汉末年的两个昏君,两个人一前一后把东汉折腾乱了之后,汉献帝接过这个烂摊子,成为曹操手中的傀儡。可以说,东汉就是在这两个人的手中灭亡的。
  司马炎发了一会儿愣,不甘心地说道:“就算我比不上古代那些明君,难道不比这两个昏君强么?”
  刘毅道:“当年桓帝和灵帝卖官,钱都归入了国库,陛下您现在卖官,所得的钱却都进了自己的腰包。从这一点来看,您连这两个人也比不上啊。”
  司马炎好不尴尬,但也无法辩解,只好讪讪地替自己找个台阶说:“桓、灵二帝不会有你这样的直言忠臣,而我身边却有。这说明我还是比他们好一些啊。”
  这时下面又有一群善于溜须拍马的大臣一齐夸道:“刘毅是忠臣,但他直言犯上,陛下不但不怒,反而高兴,说明皇上真的是明君啊!”一席话说得司马炎大喜,把刘毅的话丢到一边,又高高兴兴地继续他的享乐事业去了。
  保皇位
  司马炎虽然贵为皇帝,天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也有烦心事。这个烦心事就是他的傻太子。
  传说太子司马衷是个大白痴。晋朝天下大旱,百姓多饿死的时候,这位太子说出了“何不食肉糜”的名言。但从后来的历史记录中我们看到司马衷也有思路清楚的时候。综合看来,这个人应当算做是弱智。
  一次司马衷在华林园游玩的时候听见蛤蟆叫,立刻向侍从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这蛤蟆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这个高难度的问题一下子难住了所有的侍从。司马衷一生气,就要吩咐杖责侍从。太子虽然傻,但打人是不需要多大智力的。一名侍从急忙答道:“养在官家池中就是为官家叫,养在私家池中便是为私家叫。”司马衷很是高兴,厚赏了这位“聪明博学”的侍从。
  要说司马炎并不缺子嗣,不但不缺,儿子的数量还多达二十六个。可他为什么偏偏要挑这个最傻的儿子做太子呢?
  还是那位杨艳皇后的功劳。
  杨艳皇后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司马轨,次子就是司马衷,三子为司马柬。长子司马轨早夭,司马衷遂成了嫡长子。司马炎知道自己的这个嫡长子是个弱智,所以一直不肯立太子,想在其他的儿子中再寻找一个适合的当太子。司马炎选择太子的时候,司马柬已经出生。晋书中称此人不善言辞,但反应敏捷、识量过人、性情仁厚。为什么杨艳不劝司马炎立自己的次子为太子呢?
  大多数人认为杨艳作为母亲,对于儿子的天生白痴非常负疚,一定要把最好的一切都补偿给司马衷。但精明的杨艳绝对没有这么愚蠢,她知道小儿子司马柬将来若做了皇帝,自己的大儿子司马衷一定不会吃亏。而司马衷当了皇帝后,权柄却不知会操在何人手中。
  司马柬在这次太子争夺中远不如其同胞哥哥司马衷有优势。首先司马柬排位靠后,前面还有几个哥哥,而司马衷则是嫡长子;其次司马柬当时只有两三岁,而且语言能力较弱,可能当时还不会说话。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多的是,并不代表孩子的智力有问题。但对于已经生了一个弱智儿子的杨艳来说,不能不怀疑这孩子的智力是不是也有点问题。而当时司马衷只有七八岁,智力稍弱于同龄孩子也不会引起人们的过分反感,甚至她还抱有司马衷长大了就会聪明一些的美好期望。
  杨艳皇后经过反复对比掂量之后,决定还是以司马衷嫡长子的身份来为他争太子位更稳妥一些。她对司马炎说了两个理由。第一,自古立嫡立长不立贤,你若立他人,是违反古制,恐怕违背天意;第二,孩子还很小,只有八岁,童心未化,大器晚成,你怎么知道他长大后就一定是个傻子?
  司马炎本来就与杨艳感情十分深厚,更巧的是他也是长子,也因为父亲司马昭不喜欢他而更喜欢小儿子司马攸而差一点儿没当上晋王。夫妻感情、古制礼法、对儿子的侥幸心理和童年的阴影交织在一起,司马炎终于在泰始三年(267)立九岁的司马衷为皇太子。
  但司马衷的个子越来越高了,年龄越来越大了,眼看着已经成为大小伙子,可智力却不见长,一直停留在九岁的水平。朝臣们对这个太子就有了看法。而且司马炎纵欲无度,终于被女色弄得病倒在龙床上,连着两个月不能上朝。谁来继位的问题便提到了日程之上。
  有人想请司马炎换个儿子当太子,更有人想让司马炎的同胞弟弟齐王司马攸接替司马炎的皇位。齐王司马攸虽然当年差一点被父亲安排到太子位上,把司马炎给挤下来。但哥俩的感情还是相当好的,司马炎对这个弟弟非常信任。司马攸也表现得谦恭有礼,决不僭越半分。
  前文说过,司马攸和荀勖、冯、贾充这一伙是对头。贾充还好,毕竟贾充的大女儿嫁给了司马攸的儿子,还算是亲家。荀勖、冯就和司马攸搭不上什么关系了。如果齐王当了皇帝,哪里能有他们的好。两个人便把这些传言告诉了司马炎。
  司马炎虽然信任其弟,不过一提到皇位的事还是触到了他心灵上的旧伤疤。中华五千年历史告诉我们,一旦涉及皇位的问题,历史主角们往往会把所有的亲情都抹杀掉。子杀父,叔杀侄,兄弟相残,同根相煎的事都在皇位争夺的故事中演绎过。司马炎听说司马攸对他的皇位有威胁,虽然他仍然相信司马攸本人不会对自己的皇位有什么想法,但如果自己百年之后百官同心,黄袍加身,未必司马攸就会以坚定的态度断然拒绝。于是他下令让司马攸离开洛阳回到封国去。当然了,他还不能亏待自己的弟弟,司马攸是齐王,又是大司空、侍中,拥有最高的官职和地位,官无可加,封无可封。司马炎便赐他以“假节”之权。什么是“假节”呢?节是一种生杀权力的象征,持节者可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无官职的人和犯军令者。
  诏命一下,满朝大哗。尚书左仆射王浑,光禄大夫李熹,中护军羊琇,侍中王济、甄德,河南尹向雄,博士秦秀、庾旉,太叔广、刘暾等数十名大臣一齐上疏,请司马炎留下齐王在朝辅政。这其实是帮了司马攸的倒忙。司马炎一看这阵势,更加害怕,赶紧催齐王上路。
  齐王本来身体就不好,这回被赶出京城,十分愤懑,竟吐血而亡。司马炎听到这个消息,又想起兄弟情深来,大哭一场,将齐王重礼厚葬。不久贾充也病死,司马炎便命安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的张华回京,接替贾充为相。
  虽说是齐王司马攸已经故去,但司马衷的太子位仍然不稳固。朝野大臣都认为太子愚笨,根本没有能力胜任皇帝这个工作。但大家也只是私下说些悄悄话而已,尚书令卫瓘则决定冒一次险,劝司马炎换个太子。卫瓘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侄女卫夫人卫铄就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老师。这位书法家一开始写了几个奏章,但最后还是没有胆子递上去。在几番犹豫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既不会伤害自己,又能劝讽皇上的办法。有一次司马炎在凌云台大宴群臣,卫瓘假装酒醉,借酒盖脸,走到司马炎面前奏道:“臣,臣,有事,启,启奏。”
  司马炎问他有什么事。卫瓘还是没有直言,只是手指御座而叹道:“此……座可惜!”
  仅仅这么一句话,司马炎已经明白了,他沉下脸道:“你喝醉了,还不回去?”卫瓘见自己达到了目的,急忙以酒醉的借口离开了宴会。宴罢,司马炎回到宫中,细细思想卫瓘的话,对司马衷的能力再一次开始怀疑,把这江山交给这个傻儿子,他到底能不能治理得了呢?即使只做个守成之君,司马衷有这个能力么?
  他决定考一考自己的儿子,遂从《尚书》中挑了几道题,让人送到太子那里,让他答卷。这是一次决定太子位的极其重要的考试,但司马炎却做得过于草率,不仅是开卷考试,而且没有监考,时间也很宽裕。这种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佩服一下杨艳皇后,她给儿子挑选的丑太子妃贾南风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太子妃贾南风知道事关重大,急忙让心腹侍从悄悄将考题带出宫外,找了一位很有学问的老儒代为作答。
  这个老儒生一听是替太子写卷子,心情无比激动,旁征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