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娘家-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触动了她的心弦:她们家的房子还没有着落呢!如今住着的娘家地方太小,一个炕上睡了八个人,今儿她大嫂回来了,那就成九个人了。现在勉强还能挤挤,可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以后可咋办呢?不行!这房子得赶紧盖起来!为了筹钱,不要说能赚二十文钱了,就是一文钱她也不能放过呀!
都说母女连心,姜氏的这种急切的心情,赵三娘这个做女儿的完全能够体会得到。至于赵四娘嘛,那是个冒牌的,自然是感受不到的。
“能赚一文是一文!就按娘说的办吧!不过我也留下来,卖汤虽说不费事儿,但最后收拾铺子的活儿可不轻省,我得搭把手。”赵三娘道。
众人觉得姜氏母女说得有理,于是商量了一下,决定吃完饭后,让赵永忠、姜氏、赵三娘和赵四郎留在铺子里继续做生意,让姜月娥带着赵四娘和姜小虎回去歇息。
赵三娘见赵四娘嘴上虽没说什么,可满脸的不以为然,知道她是因为今天赚了五两银子,就看不上这些小钱了。
“咱们不留在铺子里做生意成吗?汤咱们每人多喝两碗是可以喝掉,可这些豆腐呢?难道也每人分上那么两三块当饭吃掉?也不知道你这账是咋算的,这么大两板豆腐明晃晃地摆在那儿,你都没算进去。”赵三娘指着豆腐挑眉道。心想:本来看你今天表现上佳,想放过你的,可看你那气人的小样儿,就忍不住想刺你几句。
豆腐?啊,对啦!赵四娘猛然想起:今天做了两板豆腐一共三十二块,做汤用掉五块,邻村来人买了两块,还剩下二十五块。和昨天的一售而空相比,实在是销售惨淡。之前她还在担心豆腐会卖不掉,可那支商队一来,就忙忘了。放豆腐的地方又离灶台较远,刚才做余货统计的时候,她一时大意就没把豆腐算进去。
不过死要面子的赵四娘怎么可能当着大家的面,承认自己的疏忽?于是她硬着头皮狡辩道:“我没提那些豆腐,才不是因为我忘了,是因为我早就给它们寻好出路了!”
除了眼尖的赵三娘,大伙儿还沉浸在赚了大钱的喜悦中,谁都没有发现还有那么多豆腐没卖掉。经过赵三娘的提醒,大伙儿这才想起那些滞销的豆腐,都有些着急了。这时听赵四娘说有解决的好法子,众人听了都一脸惊喜地望向赵四娘:四娘,你给豆腐找了啥好出路呀?
出路?其实我还没想过呢!看见大伙儿用殷切的眼神注视着她,她只觉压力山大,一双美丽的眼睛,滴溜溜地转个不停。
c
正文 第四十章 一人计短
赵三娘见赵四娘眼神游移不定,就知道妹妹又在扯谎。
不过刚才那些话甫一出口,她心里就后悔了:妹妹小小年纪就整日为家计操心,铺子里最要紧的活儿全靠她一个人撑着。今儿能赚到五两银子,确实全是她的功劳,就算有些得意又怎么了?还有那些豆腐到现在都没有卖完,其实自个儿要负主要责任:就是因为自己不停催促爹娘,他们一慌神才没把豆腐装车,使豆腐错过了最好的销售时机。自己亲眼看到早上好几个客人过来要买豆腐,铺子里却拿不出货来。唉,自己这个姐姐本就做得不够称职,现在还去刁难妹妹,让妹妹下不了台,真是太混了!
于是赵三娘忙替赵四娘解围道:“咱们晌午不是没多少汤好卖了吗?正好刚刚外公去买鱼的时候,摊主送了两斤小鱼做添头。我猜妹妹肯定是想把豆腐和小鱼一块儿烧成豆腐汤,就跟早上一样!还是妹妹聪明,这豆腐汤可比单卖豆腐赚钱多了呀!”
要是其他死要面子的人这会儿好不容易有个台阶下,肯定会顺着赵三娘递过来的梯子往下爬。可赵四娘不一样呀,她除了死要面子之外,更要命的是脾气还很别扭。
哼,说了我会给豆腐找个好出路,就一定会做到。烧汤?多没创意啊!
赵四娘迅速在脑海里搜寻用豆腐做原料的吃食。要不就做豆腐丸子吧?不行,太费油,而且豆腐是素的,销路未必好。那怎么办呢?电光石火之间,一个念头涌上心头。
“二姐说得对,咱们可以把豆腐烧成汤晌午卖。可烧汤也用不着几块豆腐,估计还会剩下不少。不过大家大可不必担心,我真的有办法把卖不完的豆腐用掉。”赵四娘自信满满地说道。
“啥办法呀?”赵三娘好奇地问道。妹妹看上去不像在瞎说,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她真想出了解决的法子?
“办法嘛……待会儿再说吧!咱们先做晌午饭吧,外公和大哥还得赶路呢!”小心眼儿的赵四娘故意卖关子不肯说。哼,让你抢白我,就要吊吊你的胃口。
不过这回赵三娘不以为忤,反而欣然听从赵四娘的意见,开始忙起晌午饭来。
铺子里的其他人也没有闲着,纷纷忙活起来。有的洗碗刷桶,有的收拾桌子,还有的杀鱼剥虾……
不一会儿,方才有些凌乱的铺子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灶台上一口锅里微火温着肚肺汤,另一口锅里小火煮着鱼炖豆腐汤。这锅鱼汤可不是早上剩下的,而是赵四娘新做的。里面不仅放了两斤小鱼和五块豆腐,还放了好几个剔除了鱼肉的鱼头和鱼骨,使汤汁闻起来更加香醇。一时间伴着汤水的香气,一股温馨的气息弥漫着整个铺子。
铺子里一共坐了两桌人,其中一桌是一对带着两个小孙子的老夫妇俩。他们点了一碗鱼汤和一碗肚肺汤,把随身带着的窝窝头掰进热汤中。这汤他们自个儿可不舍得吃,要喂给两个孙子吃,那两个孩子却很孝顺,坚持要和爷爷奶奶一起吃。一家人其乐融融。
而这边一桌围坐着赵四娘她们九个人,每个人手上都捧着一碗汤面,桌上放着一盘内容丰富的菜:有好些黄豆,有几块猪蹄,还有几片猪头肉,吃到最后还能发现几条小鱼——这些都是卖剩下来的边角料,可大家伙儿都吃得有滋有味。
这时姜月娥瞥见灶台边放着的草捂子,忍不住赞道:“四娘做的这个叫草捂子的东西还真好使!刚才做大骨汤面的时候,从里面舀大骨汤,那汤都放了一早上了,竟然还是热气腾腾的!”
“是呀,要是多几个就好了!就不用为温肚肺汤占用一口锅了,还能省好些柴火呢!”姜氏也叹道。
原来铺子里只有一个草捂子,现在里面装着早上烧好的鱼炖豆腐汤。肚肺汤要想保持温热,使客人随到随吃,就只能放在锅里不停加热。
“这事儿容易办!待会儿我不是要去好几个村子嘛,总有村子会有稻草或是麦秆的,我问人家要几捆回来。晚上咱们跟着四娘做,多做上几个就是了!”姜老爷子笑道。接着他又转头问道:“四娘,真的不用外公帮你把鱼肉剁成鱼茸?这活计可有些费力气呢!”
“是呀,要不然你就在这儿把鱼丸和虾丸给做了呗!咱们帮你把鱼虾剁好,省得你回去费事儿!”赵永忠也劝道。
其实之前赵四娘是打算在铺子里制作鱼丸和虾丸的,为此她还特地让赵永忠回去取了鸡蛋。不过那时她以为过了早上的饭点儿一直到晌午,铺子里都不会有什么生意。
可是到了现在这个点儿,外面依然时不时有路人经过,好些人往里面好奇地张望着,还有几个人被香气吸引,直接进来询问。对于铺子的生意来说这是好事儿,可是对于她做鱼丸和虾丸可就大大不妙了。
赵四娘见那祖孙四人吃完后离开了铺子,这会儿铺子外面正好也没有人经过,于是低声说道:“这儿人来人往的,我生怕做鱼丸和虾丸的法子被人家看去了,还是回家做的好。”
赵永忠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小闺女只让小姨子帮她把鱼肉和虾肉取出来,却说什么也不肯接着往下做了。
“爹,实在是对不住,让你白跑了一趟,结果这篮子鸡蛋都没用得上!”赵四娘歉疚道。
“这有啥?前后也没几步路,累不着你爹我。再说了四娘你带回家去做,也是为了铺子的生意着想嘛!还是你想得周全呀!”赵永忠赞道。
“呃……四娘啊,有几句话不知当不当讲……”赵三郎犹豫道。
“大哥,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呗!”赵四娘笑道。
“其实吧,我是觉得做鱼丸的法子并不复杂,哪怕别人没看见是怎么做的,只要用心一琢磨,就能明白个七七八八。所以这鱼丸在不在铺子里做都无所谓。”赵三郎实事求是地说道。
赵四娘心里咯噔一下,皱起眉头,细细思量起来:前世家中经营面铺,自己又喜好美食,手里握有不少菜谱。这几日自己照着菜谱做出来的吃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她面上虽没有怎么显露,可心里难免有些飘飘然的。她自负地以为,只要自个儿不把方子泄露出去,别人就不可能会做,她家的生意就能长长久久地做下去。可现在经赵三郎一提醒,她才想到:这些方子中有很多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以前只是没有人想到而已,现在看到她家这么做了,很快就会有人受到启发模仿出来了。这可怎么办好……
一时间赵四娘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c
正文 第四十一章 众人计长
赵永忠见女儿愁眉不展,忙宽慰她道:“别听你大哥瞎说,这鱼丸哪有那么好做?人家怎么可能琢磨两下就会了?”
“是呀,这鱼丸虽说它长得像元宵,可一点儿都不像元宵那样任由人捏扁搓圆。一般人就算看出来它是用鱼茸捏出来的,可他真要去捏,可不是那么容易捏得出来的呢!”赵三娘说的是她的亲身经历:昨儿赵四娘教她们做鱼丸,除了姜氏捏出来的鱼丸还像个丸子,其他人做的都不成个样子。
“第一次做肯定好看不到哪儿去,多练几次就成了。大哥说的有道理,鱼丸这东西确实是经不起推敲。”说到这儿,赵四娘长长叹了一口气,接着道:“我今天又是让外公去买新鲜鱼虾,又是让爹回家去取鸡蛋,就是想把这鱼丸和虾丸做得更加鲜美可口,能够顺利地推销给庆丰楼。我原想着庆丰楼可是家不小的酒楼,要是觉着这鱼丸和虾丸不错,说不定每天都能跟咱家买个十几二十斤的,那也是个不小的进项。可现在只要把鱼丸拿出去给懂行的人一看,人家根本不用从咱家买,估计自个儿就能做出来。这买卖看来是做不成了。”
见赵四娘这副颓废的样子,大家都跟着有些难受了,就连赵三郎也后悔自个儿把实话说了出来,打击到一心为铺子着想的妹妹。
“对了,四娘你不是往鱼茸里头加了番薯粉吗?这个一般人可看不出来吧?”姜氏忙提醒道。
“其实只要把鱼茸搅上劲儿,加不加番薯粉都能做鱼丸的。只不过加了番薯粉的吃起来爽脆而已。”赵四娘有气无力地回答道。
“这就是了,别人肯定想不到要往里头加番薯粉,最多会往里面加些面粉。就算他能做出差不多口味的鱼丸来,也做不出口感那么爽脆的来呀!”姜氏乐观地说道。
“可这……这也差不了多少了吧?”赵四娘看到大家都那么关切地注视着她,忍不住把心里的担忧都倾吐了出来,说道:“唉,其实若只是鱼丸的做法别人一看就懂,我也不至于这么担心了,毕竟我也没指望能靠鱼丸赚到多少钱,不过是想用它锦上添花而已,所以就算人家琢磨出来也没什么大碍。可是肚肺汤、干煸肥肠之类的就不同了,咱家铺子的生意主要是就是靠它们拉动的。之前人家是没想到,原来那些不值钱的玩意儿也能这么做的,现在看到咱家做了,经这么一提醒,头脑灵活一点儿的说不定当场就把做法给参透了。唉,昨天集市附近的猪下水早早就卖完了,十有八九就是人家想明白了做法,买回去试着做的。这些法子要是人家也会了,光是自个儿烧了吃还好,怕就怕也弄家跟咱家差不多的铺子,来跟咱家抢生意,到时咱家的生意肯定会一落千丈呐!”
“四娘啊,我问你长乐镇上哪家的面条最好吃?”姜老爷子忽然开口问道。
“啊?”愁眉苦脸的赵四娘不禁一愣,这时候外公问这个做什么?不过见姜老爷子一脸正色,赵四娘也就认真答道:“应当是林家面馆,镇上好多人都这么认为。我自己也亲身尝试过,他们家的面条,确实不错。”
“林家面馆?确实,那可是老字号啦!这长乐镇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毕竟它是咱静海县第一大镇。要说这做面条生意的,镇上少说也有几十家,总是不停有新的面馆开张,也不停有旧的面馆关张。惟有这林家面馆开了近百年了,还稳稳当当地在那儿。四娘啊,你说这是为啥呢?”姜老爷子问道。
赵四娘心想,外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