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赵四娘家 >

第131章

赵四娘家-第131章

小说: 赵四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锦当然明白族兄的良苦用心,她也不想在大过年的时候弄得大伙儿跟着她一起难受,便不打算再提她家的糟心事儿。

    于是陆锦展颜一笑,说道:“我……”

    就在此时,陆锦心头不自觉地一紧,惊觉四周有异,差点儿忍不住就要回头查看。不过她还是死死忍住了,只是微微偏过头去,开始不着痕迹地打量起四周来。在不动声色地换了好几个角度之后,终于被眼尖的她发现百食坊大门后面露出了一块土黄色的衣角。

    于是陆锦忙给对面的陆小田使了个眼色。配合默契的他立刻会意。

    只见他打了个招呼说是要去解手,然后就面色如常地往耳房方向走去。一绕到从大门那边绝对看不到的角度,他就疾步走向围墙,一个纵身向外翻去。虽然百食坊的围墙颇高。但对于陆小田这种以前没少偷鸡摸狗的小混混来说,根本不在话下,很轻易地就翻了出去。

    出来之后,他放轻步伐绕到大门口,却惊讶地发现窥视者居然是风评极好的流民之首——刘柱。

    话说既然朝廷不肯管流民。流民在无奈之下,就只得想方设法去自救。他们自救的方法就是抱成团,而刘柱就是由流民们推举出来的首领,领导着他们这个团体。

    对于刘柱这个人,陆小田之前在外面混的时候,也和他打过几次交道。在他印象里,刘柱豪爽仗义,确实是条汉子。甚至于他还暗自感叹过,流民的眼光不错选对了人。

    只是这会儿这个好汉居然干起偷窥的勾当来了,还偷到了他家。他就不得不对刘柱改观了,对刘柱的好感度霎时间降为负数。

    当陆小田听见里面传来一阵急速的脚步声,知道陆锦已经带人过来了,料想今天刘柱就算插翅也难飞,便跨上一大步,挑明道:“刘大叔,你在这儿做啥呢?”

    刘柱透过门缝看到一大群孩子忽然冲了过来,不由得心里一突。正要转身逃走,就听到背后有人发话,大惊之下的他汗毛都竖了起来。下意识地就想夺路而逃。

    奈何他发现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他的前后就被死死堵住了,最要命的是堵他的人显然已经认出了他,就算他仗着一把蛮力突出这群小屁孩的重重包围,也没多大的意义了。

    于是刘柱深吸一口气后。扯出个笑脸道:“听说赵三小姐来了,我有事儿找她。”

    方圆十里的人怕是都知道赵四娘现今人在百味堂,正常人绝不会跑到百食坊来找她,还是以这种姿势。拜托,编谎话也编个像样些的!拿这么拙劣的谎话哄孩子,孩子们都不好意思上当。

    众孩子均想:找人是假。偷方子是真吧!

    孩子里面有些脾气暴躁的就想要跳出来和刘柱干上一架,不过,都被赵思源拦了下来。

    如今,东厢那边的掌事不在,孩子们就自觉将西厢的掌事赵思源认作头头。既然赵思源发话说,他要带刘柱去见赵四娘,大家伙儿也就没有意见,任由赵思源将全须全尾的刘柱带离。

    这会儿的赵四娘正在百味堂里休息,见赵思源带着刘柱来找她,忙站起来道:“刘大叔,好久不见了。”

    刘柱干笑了一声,他见赵思源没有当面说出他先前的勾当,便心下一松,笑道:“我是来道谢的,多谢小姐家送了咱们那么多背心。正是有了它,今年棚民才会少冻死了许多。”

    原来随着赵四娘家的熟食被愈来愈多的顾客认可,熟食铺生意就越来越旺。鸭子作为制作熟食的主要食材之一,用量也越来越大。尽管上次赵四娘为了制作羽绒服,将所有的鸭毛全部用光。但仅仅过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赵四娘家就又收集了大堆大堆的鸭毛。

    赵四娘家的老好人曾听人说过,每年冬天城北都会有许多人被冻死,就生出了恻隐之心。于是她家就把新收集回来的鸭毛全部做成了背心,先是给所有持有百味堂餐牌的人都发了一件。发过一轮之后发现还多,她家就找来刘柱,把剩下的羽绒背心都交给他,让他转交给需要的流民。

    这会儿赵四娘听说刘柱是为了羽绒背心的事情来道谢,心里不由得大奇:虽然那批背心不是由她经手,但她隐约记得,背心早在半个月前就转交给他了吧?当时他就千恩万谢过了,怎么这会儿又为了道谢特地跑过来呢?

    她再一看旁边的赵思源虽然抿着嘴一言不发却虎着个脸,就跟刘柱欠了他二五八万没还似的,狠狠地盯着他,不由得心念一动。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觊觎之心

    前两天赵四娘就听赵三郎嘀咕说,近来他总感觉有人在百食坊附近转悠,怕是有人见年底百食坊生意大好,就打起了他家方子的主意。为了安全起见,他正考虑要不要养两条狗来看家护院。

    赵四娘听了完全没当回事儿,觉得他纯属多想了,还狠狠地嗤笑了他一顿。当时她是这么说的:“当初小白就是你抱回来的吧?就你那挑狗的眼神还是乘早儿拉倒吧!家里供着个大爷就够烦心的了,可别再弄回来两个祖宗。”

    不过现在看来,赵三郎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确实是有人觊觎自家的方子。

    若是换了别的方子,赵四娘说不定会急着跳起来,但百食坊的方子嘛……她还真没放在眼里。

    在她看来,百食坊说到底它就一加工作坊,里面就生产两种东西:糖果和卤味。这两种东西的制作工艺都不复杂,可以说是一看就会,不看回去琢磨一下也会,所以完全不必也犯不着担心有人过来偷窥。

    那么问题来了,制作工艺如此简单的东西,会不会被人家拷贝出来呢?

    其实,随着百食坊的热卖,很多头脑精明的商家就开始跟风进行仿制,其中不乏一些仿得似模似样的,幸而百食坊“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仿制品或是从口味,或是从卖相,亦或是从价格,终归是输了正品一筹。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就是因为百食坊里制作的糖果和卤味,它们的原料用的是由赵四娘家独家提供的饴糖和卤料。想要勘破这两种东西中的玄机难度可就大了,以后会不会被聪明人破解赵四娘不知道,但现在依然是她家的独门配方。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独门配方赵四娘出于谨慎,始终没有在那些她所看来的“问题少年”面前透露过一丝一毫,每次都是把饴糖和卤料的成品从别处运过来给他们进行再加工。

    换句话说,百食坊里的人自个儿都无法知道核心秘方,知道的或者说用到的都只是些方子的细枝末节。

    因而。赵四娘根本不怕有人觊觎百食坊里的所谓方子,在猜到面前这个人极有可能想染指她的方子时,依然气定神闲。

    “刘大叔,你实在太客气了。今年能够少折损那么多乡亲。都是你领导有方,与我并没有多大关系。”说到这儿,赵四娘话锋一转,笑着问道:“只是刘大叔,今儿你来找我真的只是为了道谢吗?可还有别的事情想要和四娘商量?”

    赵四娘虽对棚户区一带的事情不是特别上心。但也和刘柱打过几次交道。在她印象中,刘柱是个直肠子,不会说一半藏一半。因而,她也不拐弯抹角地试探了,很直接地问了出来。

    刘柱闻言,涨红了脸,说道:“这、这……唉,三小姐你这么直率,我要是还在这儿吞吞吐吐地未免太不像个爷们儿。我还是和三小姐你实话实话吧!其实,我也是今天才被抓住。之前我就已经在百食坊外面晃悠了好几天了,只不过是侥幸没被发现而已。我之所以在百食坊那儿转悠,是真有话想和三小姐你说,只是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啊!

    “这几个月来,三小姐家不停地照顾着咱这些流民,每次有活计都会想到咱,工钱高不说,给咱准备的饭食比咱过年时候吃的还要好。不光这样,三小姐家亲戚开的春华堂也特别照顾咱,时不时地派人来咱这儿收些络子、绣花啥的。给的价钱还比城里哪家铺子都高,那可也是很大的贴补。靠着你们两家的接济,咱们的日子要比以前好过的多了。有些人家还盖上了正经的草房,过上了像模像样的日子。

    “可谁知前几天咱那儿起了一场大火。虽说是在大白天人都没啥折损,可咱那儿不是草棚就是草房,说白了就一堆堆的草,这火一起大片大片的屋子就都烧没了。如今有十九户人家遭了灾,这些人家的日子一下子就没了着落。住处还罢了,大伙儿可以挤一挤。可最难的是口粮呀!好几家啥都没救出来的直接就断了炊。乡里乡亲的,虽说咱也帮衬了他们一把,可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帮了他们自己就得饿肚子了。再说了,帮衬个三五天还行,日子长了大伙儿都受不住啊!我就寻思着,大伙儿这么勒紧着裤腰带也不是个办法,说到底还是得给那些苦哈哈的乡亲们找个营生是正经。

    “正没主意呢,前几天我去码头上工的时候,看见咱百食坊的生意甚是红火,里面的孩子们个个穿着新衣,满脸红润。就不自觉地想起了几个月前,记得当时这些孩子也跟咱们流民没啥两样,甚至有的混得还不如咱呢!再一想,孩子们能有今天,既是托了三小姐家的福,也是靠他们之前走街串巷慢慢儿积攒出来了家底。我是听说,如今百食坊有了好几间铺面,孩子们早已不用在外奔波了。就想着、就想着,百食坊能不能给咱流民供些货,让咱拿着去串街唤卖呢?”

    赵四娘之前就做了一番心理准备,当她听刘柱这么说时,并不是十分惊讶。

    说实话,赵四娘的同情心有限,但她终非草木,看到凄惨的流民时她也会心有戚戚。于是,就有了这两天的赠汤。今日刘柱提出的这个想法,她乍听起来觉得倒也不失为帮助一部分流民脱离困境的好方法,答应他似乎也没什么。

    刘柱见赵四娘似有动容,忙再接再厉,一脸郑重道:“我知道百食坊的生意都聚集在城南那一带,并不涉及城北。在这儿我可以保证,咱拿到货后就在城北这一带做生意,绝不会跑到其他地方去。尤其是城南,决不踏入一步!所以三小姐大可不必担心咱会妨碍到百食坊的生意。”

    赵四娘闻言,稍感诧异道:“只在城北?”城北的生意可不好做啊!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你不厚道

    刘柱重重地点了点头,很肯定地说:“不错,只在城北!虽说城北人大多数都过着苦哈哈的日子,可就快过年了不是吗?一年辛苦到头,他们中肯定有很多人想趁着过年买点儿零嘴儿打打牙祭,就是不能太贵了。咱百食坊的东西又实惠又好吃,肯定能合他们的心意。我寻思着,在城北或许赚不了啥大钱,可贴补贴补家用应该是没啥问题的。”

    如果说赵四娘对刘柱的想法心存顾虑,那最大的顾虑就是担心他们会影响到百食坊的生意。如今刘柱这一番保证,算是彻底打消了她心中的顾虑。

    就在赵四娘想要点头答应时,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地赵思源忽然开口问道:“刘大叔,窝棚那儿是腊月二十那天晌午起的火吧?”

    刘柱正殷切地望着赵四娘,等待着她的答复。听赵思源这么冷不丁一发问,不由得一怔,随即答道:“没错,就是那时候。”

    赵思源皮笑肉不笑道:“那时候我正好在百食坊,忽然就闻到一阵阵烧稻草的味儿传了过来。谁能想到是窝棚那儿着了火呢?我还以为是谁家在做法事呢!乡里乡亲的,听说窝棚那儿遭了难,我赶紧就去打听一番,看看有啥好伸把手的。这一打听才知道,遭了灾的人家里十户有九户都姓刘,听说还都和刘大叔你沾亲带故呢!要不说刘大叔你仁义呢,为了给亲戚们找个营生,就在咱百食坊外头一猫就是好几天。这寒冬腊月的,也够难为你的,要是冻出个好歹可咋办呐!”

    刘柱闻言,当即羞愧得无地自容。尽管他顶着一张黑脸,可还是能够察觉出此时的他满面通红。

    他忍不住辩解道:“那些乡亲们多半是我的同族没错,可我帮他们并不全是因为他们是同族的缘故。就算是其他人家遭了难,我也会这么尽心尽力地替他们谋出路的。”

    不管真相是否如刘柱所说,他的辩白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赵四娘眸光一闪,说道:“刘大叔。你可能还不知道,百食坊和百味堂不大一样,它并不归我管,而是由我的大哥一手打理。方才你提出的这个要求能不能答应。得看我大哥的意思。此外,也得听听孩子们的想法。若是他们都愿意,我想百食坊自然是乐意给乡亲们供货的。”

    赵四娘这话说得好听,其实无异于婉拒了。赵三郎的意见暂且不管,光看孩子王赵思源一脸不乐意。就知道这事儿是办不成了。

    刘柱之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