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辉煌三国 >

第148章

辉煌三国-第148章

小说: 辉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涣在此处安享富贵许久。便是朕为其能够起到使刘晔投鼠忌器作用。若这般直接放人,岂非显出吾太过仁义,以及太好说话,招得诸侯之耻笑?至于能否坚持过去,朕却依旧有信心!南匈奴窥伺汉境许久,前时因为王位之争。最后流落汉地的单于接任者于扶罗更是劫持河内太守而被刘晔所俘,生死不知,到得去年方才渐渐分为三部互相制衡,不复先前大乱之时。朕与于夫罗之弟左贤王呼延泉有过一些交往,求其发兵往劫于必然实力空虚的兖州后方,迫使曹孟德撤兵,此为主战之一。”

    “刘子扬绝对不会真正置其兄性命于不顾!这一点只从其过往之事上便可看出端倪,至于此时所行之策略。却应是他欠缺的了一个说服自己不受制于人的借口罢了。先持刘涣在手中。无论是赵云主事,还是刘晔本就存身于军中,都将有不小作用,此为去主战因素之二。”

    “孙策小儿来攻,确出乎朕之意料,然后军队不多。与其根本之地相距极远,如此长距离作战下,后勤却是难以保障,只需将曹刘联合来攻之势破去,余下他却是不足为虑也!”

    在看似风雨飘摇,天子之位行将就木的最后关头,袁术的这些话语在对其不屑一顾之人眼中,只怕当其为“临终挣扎”。徒劳地找说服自己坚持下去地理由罢了。但若此番言语让刘晔或者曹操这样的精明之人听之,却会发现其中更深层的东西:

    这些话语实际上是极有道理的,而袁术求援于南匈奴之事并无多少人知晓,这便是一个真正的变数。而刘涣之事也确实多有麻烦,不是赵云所能草率决定是否举兵全力相攻的…………

    附身于刘晔得到再世为人机会,而其现今在世至亲便只有刘涣一人,无论从那种方面讲,刘晔都有负担起保障其安全。使其能够得到善终地结局!

    “子龙。吾此次回转幽州,却是因为在此处吾已多受掣肘。不如早些回归幽州,为将来作些打算,今将全部军士交由你来统领,若此战能够顺利得胜,将袁术击败,最少要赶出淮南之地,则汝必成为吾麾下第一位正名之将帅大才!至于吾兄之事,晔并不想使他遭受厄运,若能救得,只需在其余两军以及吕布大军有十足完成战略目的把握之时,以吾兄为条件撤回即可,如此依旧记子龙大功一件!”

    这是刘晔在临走时所详细吩咐的话语,随后他便带着三十名亲兵,包括刘协以及郭淮在内皆策马回到郯县,将一切政事交托完毕后,直往东南面朐县水军大营而去,将依着前时计划,乘船离开徐州,绕海岸线直到辽西郡内登陆。

    重责在身,深受刘晔信任的赵云也感受到了自己身上责任份量的不轻。

    故意露出对于刘涣并非极度在意态度,也正是为了使得袁术能知难而退,因顾忌招至刘晔方将士仇视对于刘涣的作用想像成为“鸡肋”,防备稍有松懈,则可计划之处便添了许多……

    四月十四日,刘晔军于成德县城之外的大营中。

    “今袁术贼子防备依旧森严,据细作探知,对于主公之兄长监管人力未见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可见其必是有其余打算,并未由于我等态度而松懈。诸公以为,现今又应当以何种计略方为有用?”

    据于主案后的赵云手中有着刘晔地调兵虎符,更有“尚方宝剑”作用地刘晔配剑作为令信,同样赵云前后跟随于刘晔所建立的功劳,也多为人所知,故而其能据此位虽然下面多有人眼红,却也心服。

    刘晔先前并没有告诉赵云合适的处理方法,这自然是由于他的身份所限,有些话却是不能由他来说。

    在这等难办时刻,刘晔选择了相信下属,使自己抽身事外,给他们一个全权处理,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此决定,可以说是极为恰当合适的,先前赵云所采取地轻慢于敌,故示己方对于刘涣态度却可处于变化之间。并非一味受袁术之要挟,若是不成,大不了鱼死网破而已,这个策略,便是与其余众将,以及孙乾。陈群的帮助下完善的。

    现今遇到先前便想到会出现的第二种“计略不成”情况,赵云便再次紧急召集将领谋士们问计道。

    “将军不必忧心,前时之计集合了我等之智谋,却并非是简单之极、敌手未按我等意愿行事后便只能再行转换计略之策!吾等之计,却重在于态度方面,而态度又分为实际行动与口中声明,两者孰轻孰重,自不需群来再作分析。声明以过。以吾之意思,却可直接联络于近日频繁攻击对手的温侯同时进兵,不与袁术主力交战,却先攻县效之地以表明态度!如此一来,袁术依旧有着前时进退两难之虞,反而对于主公之兄长大为有利!若能择机换出。便算是先行撤军,赵将军与我等也可算功德圆满,毕竟淮南之地非是主公现时应当掌握之处!”

    陈群地一席话,直让众人听得连连点头,这个计略本就是以“人之常情”,以及“利益得失”两个影响极大的方面着手,便算得如此作为算是挑衅于袁术忍耐极限,却也比空等于其“大发慈悲”来得好些。

    “长文此言虽有道理。但若事出万一,将袁术逼急了却是害得主公之兄长遭劫,岂非反而不美,使我等愧面于主公?敢在此冒天下之大不讳时称天子,袁术此人疯狂起来却并无半分理智可讲,真若玉石俱焚,却是我等难为矣!”

    孙乾一直以来便持着稳重对待看法,他的出发点自然是袁术性情分析。在前面他便提出了不同意见。言及不需表态,反而可采取回避态度消磨对手锐气。待得其余曹操,孙策,以及吕布大军取得相当成果后,坐不住地袁术多半会乖乖将刘涣送回。

    先说明陈群之计太险之处,孙乾重提旧话,却是再次分析了袁术从出仕以来所作所为,从其会与其兄袁术翻脸,在汝南时更是与其一贯以来稍偏向于袁绍的堂兄击杀,于此而论,实无半分情感因素可以影响其人态度。最终决定的,还是实际地需要罢了!

    “公佑所言同样极为有理,两者如何选择,忘诸公表态说明,吾自作取舍!”

    赵云自己其实已经有了想法,但他并不想独自一人主事,便真正一人说话,其余人听命行事而不进言上策。这个处事方法,自然也是从刘晔那里得来。

    “末将以为以稳妥计,则公佑之计可算万全,毕竟现时四方势力分不同方向齐攻,凭借袁术作为,想告顽抗渡过此次危机只怕是痴人说梦!而以见效极快,可能更有机会完成主公最早布置,择机将敢于称帝之袁术贼子击破,扬我徐州军威同时,却又可宣示于天下主公之立场,各有长短之处,便看将军如何取得……”

    张辽也是带着他所训练的八千新兵随同参战,他投于刘晔之事,无论是吕布麾下还是刘晔属下,在刘晔悄无声息的运作下,已默认此事,基本上无人注意这位名不在“八健将”之内的“小人物”去留问题。

    但有才无才,只需一试便知。如若说张辽在出征时获得一次破格重用机会,担任刘晔新设军师将军职位还有人不服,只从随后新兵行止如一,扎营各项事宜熟练之极,丝毫不弱于久经战阵之老兵,再有此次一针见血之见解,只怕无人再有任何不平之意。

    “文远一方尽道其中关键,令我等汗颜,主公识人善用之名又一次体现,可谓幸事!而对于此事态度,某以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策于此并非是贬意。我等几乎皆受主公破格提拔重用,且信任有加,从无那等见不得光的控制手断。只为报答此恩,施加适当压力于袁术,使其放出主公之兄长,若能成刚我等依约撤军,无论是民意还是其它,在袁术败势明显之机都不会对此指诋太过!便算有得诋毁,那也可由我等为主公属下者担负!”

    管亥作为黄巾降将,与赵云,太史慈以及后来归顺地臧霸可勉强算同为一类人,他们地关系也是极好的,正如早前分析之说,派系划分是无可避免地,管亥是“彻头彻尾”地黄巾余孽。对于他自然有许多人持着厌恶以及疏远态度的。而张辽却不在此列,故而管亥也是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并附上自己意见。

    “子智之言不错,全数无所作为,却反而会使袁术贼子得意忘形,我等派出部份军力对其施加压力并拖时间。再教温侯合适时机下越成德而直扑向寿春,那时便是最为恰当地谈判之时!功劳在此乱局之世中,总会有不少,却也不必急于此时……”

    臧霸的归顺与管亥是极为相似的,两者都是军力强盛,于别处在考虑招安之后,只怕不见得会如何重用。原本臧霸在赵云受命领大军兵压于琅琊之时,却是清楚地发现自己无法抗争。这才选择了投降。而他自己对于同样能得到重用这一点却是并未抱着极大期望,只求能得个善终即可。

    而他与管亥同样也是在刘晔抛开心腹们对于两人地置疑第一时间的重用,只是教他们淘汰掉其中纪律素质极差之人。个中滋味如何,只怕真正体验过之后,方能完全体会。以稍作统合!”

    在众将纷纷表态。各有理由支持情况下,赵云见基本上都已表示出了自己意见,意向于采取就地制造强大压力,用兵力迫使袁术妥协占了多数,而他自己却是口出如此惊人之语,只见得场面中本来你言我语的热闹局面终是安静了下来,这时赵云再续道:

    “不能无所作为,只等袁术逆贼亲来表示换人之议。更不能迫其太急,以免狗急跳墙。这其中度量把据如何,便是诸公所争论之两种结论了!故此,从今日午时后起,便分出部分军士向县效活动,与温侯配合,将县效所有袁术势力扫除,而后再作出将兵压于寿春态势。依着时间论。此时江东孙伯符,以及兖州曹丞相皆应距离寿春不远。到了那时,这等几乎必败境却可使得袁术早作打算,先退实力最强地我等便是最为合适之计!”

    “或许袁术贼子现时便有以主公之兄换我等退去想法,终是顾及于天下人耻笑他不敢与我等交战,故而作些姿态罢了!”

    最后一句话,却是赵云自己的猜想,对于这点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只在于袁术在败于刘晔之手,并因与他势力相临故而对刘晔多有所研究之后,他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判断只待“沽价而售”。

    与赵云他们的计策却是正好不谋而合,那么其结果若不出意外,却是再难有所更改…………

    以刘涣换取赵云领大军撤退,并许下短时间不来相攻承诺,如此而已。

    但是,凡事不可能尽如人意,袁术的想法没错,赵云他们地应对之法更谈不上有误,那意外还是出现了!

    四月十九日,下过一场阵雨之后,烽烟频起的淮南之地经过短暂的宁静,再次掀起了战争烽火。就在这一日,合肥被孙策所攻克,张勋退回寿春,颖上郡亦为曹操所克,正在稳定地逐城击败渐次退守,纪灵所领之袁术主力部曲,虽然伤亡略大,但当地百姓们皆是恨袁术其人,故而多有选择加入曹操紧急蓦兵之列,哪怕明知道自己进入军中只怕终将沦为攻城先锋地“敢死队”也毫无怨言…………

    与无衣食只能坐等死亡来临相比,从军至少可以将肚皮哄饱,只为这点,吃过树皮,草根,甚至于观音土,几乎皆有死里逃生经历的百姓们如何选择,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故而曹操看似每战伤亡都大于纪灵主力部曲,但依着刘晔先前计略,每攻城前必有弓箭手趁夜将劝降,并许以好处的书信射入城中,几乎连克十余城皆有投诚之百姓自发组队作为内应,为曹操开城门,放火骚扰等等无所不用其及。

    战到现在,纪灵三万余大军仅剩下两万余,而曹操却总共只损失了原本部曲约五千人,加上补充充数地百姓,却同样有将近三万之数,明面上看来几乎全无损失……

    如此两面取得重要进度地消息分别来到了与赵云以及吕布大军僵持地袁术双方手中,袁术大惊之下,认为其所行之策略,无论是劝退回刘晔大军,以及前往南匈奴请援军,都需得至少一月半时间,如今三方攻战进度太快自然全盘打乱了他地信心。

    还未与属下心腹商量出个所以然来,袁术便闻听吕布全军与赵云一部直接绕过成德县城,向寿春进发消息。

    方寸大乱的袁术,并未发现他属下在此等本就是勉强委于他之麾下,接受称帝之事的属下们,已经开始活动起了心思。

    当夜,看守刘涣的营中,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人还是袁术一贯以来的亲信……

卷八:刘曹联盟 第三十章 暂时落幕

    “长史杨弘昨夜依天子之命取刘涣于宫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