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411章

宋仕妖娆-第411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凤梧叹了口气,“没有谁是绝对幸福的,你得到了一些,就要失去一些,你得到了王妃,就要失去爱情……话说回来,你不爱赵惇?”

    李凤娘没有说话。

    许久,才抱着膀子,“西湖风冷。”

    李凤梧犹豫了许久,心里天人交战,最终还是笑了笑,轻轻张开手,“我的怀抱,可以暂时借给你。”

    从后面揽住了李凤娘的腰肢。

    李凤娘骤然僵住。

    旋即本能反应,就要给李凤梧来一个肘击,被李凤梧夹住,“何必假装得那么坚强,你看我都不怕。”

    李凤娘颓然。

    “如果我不是李道的女儿,就不会来到临安,也许我正在灿烂的盛开,而不用勾心斗角的陷入临安这场梦华里,如果我不是李道的女儿……”

    “但你是李道的女儿,所以你从小就被你父亲利用,你出生之时,军营前也并凤凰乌鸦,都是你父亲和皇甫坦两人编撰的,为你将来入嫁赵室做的铺垫,从你一出生开始,你的人生就已经注定。”

    李凤娘心中悸动,“你怎么知道?”

    李凤梧轻轻笑了笑,没有解释,“所以我一直很可怜你。”

    “我不需要你可怜。”

    “那换一个词,你或许会好受一点,我一直都很理解你,所以你一心要将我做成人彘,其实何尝不是你反抗生活力之后言的呐喊……”

    李凤娘的矛盾心理,女神心理,皆是源于此。

    源于她的身份,和她那颗不安躁动,向往自由的心。

    从这方面来说,李凤娘其实是个可怜的女人。

    李凤娘不再说话了。

    一轮明月,清风如徐,碧波涌澜。

    花船上的烛火倏然熄灭。

    窗前的人儿那么安静……

    李凤梧双手结在李凤娘的小腹上。

    安静的气氛中,李凤梧娇躯的美好感觉,透过衣衫,传到了心底……

    小腹那么平坦……

    翘臀那么弹性……

    腰肢那么细腻……

    女子肉香那么醉人……

    长发拂过鼻息,一切都那么美好。

    小腹处感觉到李凤梧双手的炽热,臀部处渐渐有一种难言的顶撞敢,仿佛有一把剑在渐渐出鞘,最后更是没有节操的顶在了自己限美好的地方……

    李凤娘的呼吸渐渐粗重了起来。

    李凤梧情难自禁,忍不住低头,在雪白的脖子上吻了一口。

    火山爆发。

    李凤娘嘤咛了一声,手情不自禁的拽住了小腹上的那双手,异常用力,青筋暴突……

 第四百四十九章 再提立储!

    这是要火了。

    不过李凤梧不能玩火,也不敢玩火。

    亲了一口后叹道:“其实,如果我是你,我会在小时候就开始抗争。”

    李凤娘猛然愣了下。

    李凤梧继续道:“不过自你来到临安,一切都是注定的了,不论怎么说,你的未来始终还是一片美好,最差也是坐个盛世王妃。”

    王妃两字,如剑一般刺进李凤娘的心里。

    猛然松开手,挣脱李凤梧的怀抱。

    捋了捋鬓发。

    深呼吸了几口气,才回头看着黑暗中那张脸,“没有其他可能?”

    李凤梧摇头,“你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如果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成为了大宋的皇后,赵室没人能压制得住你,只希望那一日你不要布了吕武后尘。”

    李凤娘讶然,“我何德何能,能媲美吕武。”

    吕武,吕后和武后。

    李凤梧笑了笑,没有解释,“总之,一句话送给你罢。”

    李凤娘嗯了声,“说。”

    “善己,善人。”

    李凤娘不屑的冷哼了一声,“既然已知晓你意思,再说下去也是益,只希望到了那一日,你莫要后悔。”

    李凤梧哈哈一笑,“那也得等恭王成为太子你再如此自信也不迟。”

    顿了一下,“现在还是镜花水月的事情,谁知道恭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庄文太子呢。”

    李凤娘吃了一惊,“你敢?”

    李凤梧摇头,“不敢。”

    “那……”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李凤娘不言语,“靠岸罢。”

    在花船靠岸,李凤娘走过舢板,登岸的那一刻,回首对李凤梧轻声道:“我等着你从万丈青云上坠入地狱的那一天,到时候你一定会后悔,为什么还活在人世间。”

    李凤梧哈哈一笑,“大宋不会有人彘。”

    李凤娘认真的盯着李凤梧,声音很是冷漠,“会有的。”

    到头来,自己和他之间,依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他为什么就不愿意辅佐恭王赵惇,之后再成为自己的助力呢?

    李凤娘想不明白。

    这也是她直到死那一天,都始终没想明白的事情。

    李凤娘走后,李凤梧独自坐在黑暗里。

    以李凤娘的性情,等到赵惇从玉皇山回来,她大概就会对影子动手——除掉影子,对于自己而言,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毕竟李巨鹿都防不住这个女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必须得有这么一个环节,自己接下来才更好实施反击。

    只是愁苦的是,等赵惇回来,大概就会有人提立储。

    而自己和赵恺的处境只会越发艰难。

    花船猛然一沉。

    李巨鹿从岸边跃上花船,来到船中,对李凤梧说道:“小官人,李凤娘回了王府。”

    “可有人发现她的踪迹?”

    “没有,那个李承祖确实尽心尽职。”

    “那行,那些事情都办好了?”

    “放心吧小官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只是……”

    “怎么?”

    “还要瞒着庆郡王殿下吗?”

    李凤梧想了想,“必须瞒着,不是信不过他,而是有些事情,越少人知道的越好,也避免官家最后来个大清洗,大家都讨不了好。”

    从这方面来说,赵恺被幽禁,还真是帮了大忙。

    李巨鹿沉默了一阵,才轻声道:“小官人,大娘子说过,让你晚上回去,不要留宿西湖了。”

    李凤梧苦笑,家里的女人有怨言了啊。

    起身,“那回家罢。”

    回家,多么温馨的字眼。

    家里有娇妻文浅墨,有贤妻文淑臻,有艳妾耶律弥勒,还有魅妾朱唤儿……更有一个心肝宝贝李梦华。

    自己这一生,都为她们而活。

    顺便再做一点小事,争取让大宋的敌升级之路不会被草原铁骑打断。

    虽然有点一厢情愿了,但自己毕竟努力过。

    接下来几日,云淡风轻。

    秘书监那边诸事都已安排妥当,朝堂各部门都在给自己小鞋穿,李凤梧也难得去管,拜访了魏府后,双方都开始为婚礼做准备。

    李凤梧去信建康,让父亲李老三,母亲叶绘和二娘周月娥三娘张约素一起来临安。

    这一次的婚礼,就在临安举行了。

    在籍田祈年礼最后一天,大内来了个黄门太监,宣召李凤梧垂拱殿觐见。

    李凤梧换了朝服,前往大内。

    貌似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被官家赵昚宣召了。

    今日似乎并什么事,赵昚在垂拱殿中,并没有处理政事,而是坐在一旁的榻上,摆上了黑白棋局,等李凤梧见礼之后笑道:“陪朕捉局厮杀几局?”

    “官家有雅致,臣等尽力,不过官家您得手下留情。”

    李凤梧是有点蛋疼,自己其实很不喜欢围棋。

    赵昚哈哈一笑,“彼此彼此。”

    这点还是清楚的,棋艺这方面,自己和李凤梧只能说半斤八两,高也高不了多少,若是李凤梧全力,自和他还真有得杀。

    不过赵昚也明白,李凤梧就算棋力差,也会让着自己一些。

    所以大凡棋局,总是自己杀的他丢盔弃甲。

    君臣对弈,边下边聊。

    赵昚落了一子,笑道:“近些日子不好过吧?”

    李凤梧点头,“确实不好过,官家应该知晓,现在给臣小鞋穿的人不要太多,人心啊……”停顿了片刻,“不过估计等恭王殿下入主东宫后,臣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赵昚点头,“这些事情朕也帮不了你,也确如你所说,立储之后尘埃落定,大概就没人刁难于你了。”

    李凤梧苦笑,“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臣的苦难日子才刚开始,还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赵昚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这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如果你连这都坚持不了,朕凭什么重用你。

    就如之前的汤思退。

    一个人撑起主和派的一片天,和主战派相斗不落丝毫下风。

    否则朕早就换了相公。

    李凤梧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从来没有怨恨过赵昚,毕竟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的事情更多,而不仅仅局限于几个看的顺眼的臣子。

    赵昚落下最后一子,将李凤梧的大龙吞了后说道:“告诉你一事,好教你有个心理准备,有人提立储了。”

    立储!

 第四百五十章 重臣齐聚,且立储!

    李凤梧面表情。

    很有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点点头,“臣已料到,所料不,大概是六部或者宗正寺,官家心中也有了决断的罢。”

    重新布局后,李凤梧依然执黑。

    赵昚呵呵乐了,放下一子,这一次没有再从中路布局,而选择了剑走偏锋,“你倒是精明。”

    李凤梧苦笑,回了一子,“大局如此。”

    赵昚没有说话。

    几个回合之后,才道:“李睿掌控的天逐军,如今有重骑一千五百,备用战马两千匹,已具有初步作战的能力。”

    李凤梧吃了一惊,“这么快?”

    旋即哂笑,“有钱办事就是快。”

    赵昚忍不住一脸得意,“那是,朕可是耗费了数心血在这只重骑军身上,天逐军虽然人数极少,但绝对是一柄重剑。”

    李凤梧想了想,“要对付金国铁浮屠,似乎还差了很多。”

    赵昚点头,“不急,反正我也没想过,就依靠天逐军能大败铁浮屠,天逐军如今的功用,是震慑和牵制铁浮屠。”

    李凤梧闻言心中一惊,“官家,您是打算……”

    赵昚笑了笑,“卿以为何?”

    李凤梧沉默了半响,才淡淡的说了句,“金国完颜雍治政明要,如今更是睿智的选择防守策略,但官家一手打造出了盛世,如今军心、民心、臣心、将心、君心结向北,人和在手,若能有时机,自当恢复江山,打造千秋盛世未有之伟业。”

    赵昚哦了一句,看透了李凤梧的心思,“其实你是不太赞成立储之后就北伐的?”

    李凤梧能说不赞成么?

    “没有,官家如何想,臣便如何做,愿尽一切。”

    赵昚满意的点头,笑了笑。

    “朕也不是穷兵黩武的天子,卿且放心,朕会再仔细斟酌。”

    忽然顿了下,“如果兴兵过河,我想让你负责一路兵马,有信心?”

    李凤梧大惊,“臣恐力有未逮,负了官家厚望。”

    赵昚笑了笑,没有再说这个话题,之后说了些其他政事,最后累了,让李凤梧陪同吃了个午膳,临走之前,下了道旨意。

    开国男李凤梧,加封开国子。

    在恭王赵惇即将成为太子的时刻,官家这个加封,摆明了是告诉朝臣。

    虽然李凤梧和未来太子不对付,但他是我赵昚的朝臣,你们要给他小鞋穿,也得把眼睛擦亮了……

    李凤梧对此真的感恩得不要不要的。

    赵惇回来了。

    意气风华。

    籍田祈年礼一事,他办得比漂亮,数朝臣为其请功。

    就连上皇也公开赞誉,恭王善事,甚有储君风。

    这就是公开支持赵惇成为储君了。

    有了上皇的发言,一向孝顺的赵昚也很会做人,很快一纸圣旨降下,邸报全国:恭王、开府仪同三司赵惇,籍田祈年礼有功天下,恩赐云云……

    赵惇已封可封,恩赐的都是些更加昭彰他身份的东西。

    这并不是多么好的恩赐,只是在告诉天下人一个信号,也在为储君入主东宫打下基础。

    立储,并不是提了就立。

    在立储之前,会有很多事情来为储君入主东宫埋下伏笔。

    比如籍田祈年礼,就是一种伏笔和信号。

    其后几日里,临安又发生了一些事,都是些和赵惇有关系的事情,最后甚至连李凤梧的秘书监也没能幸免,国史院几位官正中,有人提出太微恒闪耀,当是储君入主东宫之时的天象预测来……

    天时地利人和。

    得了,赵惇的风评立即攀升到顶峰。

    赵昚心知肚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