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大商人-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郭宇几人就是在食堂解决的午饭,不过郭宇是不吃这些东西的,他有心理阴影呀,这里面的各种添加剂估计比肉还要多呢,看着一个个吃的痛快的士兵们,郭宇只能祝愿他们身体健康了。而他自己确是吃着厨子专门给他弄得本地青菜,这可都是有机蔬菜,无污染没有农药,不含色素,偶尔还有几个小虫眼,这在现代商场里都是要清洗打包高价销售的。
第126章:视察军队2
吃完午饭几人有到后勤部门转了转,郭宇主要看了医院的建设,民国时空西医非常流行,国内的各家医院也都主打西医治疗,但是这些人的医疗水平真的上不了台面,就连后世一个赤脚医生的水平估计也难以达到,没办法,现在的医学发展的还太慢,连消炎药都还没有,后世不是都说,消炎药出现以前的西医,和屠夫基本上差别不大吗,他们给人动刀以后,病人的愈合情况主要就看天意了。
郭宇也想过拿现代的药品来民国销售,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一旦出现能够疗效显著的广谱抗菌类药物,西方国家会第一时间找上门来,现在欧战正是打的最激烈的时候,每天因为感染不能救治的士兵比在战场上直接战死的要多得多,如果真的出现这类药物,英法等国家还不抽风一样夺过去,得不到配方估计就会找郭宇的麻烦了,郭宇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所有产业,所以他不着急赚这个钱,等自己发展起来,在用这把刀割下欧战国家的大腿肉,反正一战还有两年时间呢。
不过自己的军队,郭宇还是准备要偷偷使用的,这些药品郭宇给的量非常少,而且是如今华福军内管理最严格的一类物资了,比枪支管理的都要严格,都是由医生直接给病人服药,绝不会让别人有机会沾手,这里的医生都是郭宇自己培养的华福会员担任,别怕他们水平低,丢给他们一本国内1969年出版的《赤脚医生手册》,足以使这些人短时间内超越民国的那些西医的,而且还可以大量培养。
郭宇翻看过《赤脚医生手册》,真正意义上的科普文章,小学生水平都看得懂,大概能解决百分之八十的常见病,它不按照传统的做法先讲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药理学,而是以问题为中心,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成为医学教育成功的案例。
1969年出版的《赤脚医生手册》,图文并茂,简直就是一个“全科医疗医药”宝典,从常见的咳嗽、呕吐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从灭蚊、灭蝇的防病知识到核武、生化武器的防护;从针灸、草药到常用西药,无所不有。《赤脚医生手册》不仅是农村医生的读物,那时候,城市居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一本书,很方便。经常犯的一些小毛病,就可以从手册里找对策,像积食了怎样捏脊,出水痘了怎么办,得了口疮用什么药,都能从手册里学到。
当年《赤脚医生手册》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先后被翻译的文字达50多种,在全世界发行,时至今日,在一些西方国家的书店里仍然可以看到英文版的《赤脚医生手册》,如果现在流传出去绝对会成为医学界的圣经。
不过郭宇对于药品的销售也曾经考虑过,搭上“中华医学会”这条线,可能让自己的药品出现更加合理一些。1915年2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医学会”,这个医学会现在还名声不显,可是以后就厉害了,国内的所有医生都归“中华医学会”管理,而且包括医务工作的很多方面,所以只要是沾医字的,都离不开这个“中华医学会”。
现在的会长是伍连德,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马来西亚。190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这人还是有些本事的,如今此人可谓身兼数职,陆军军医学堂帮办、防疫总处处长、大总统侍从医官,今年二月份还当选了“中华医学会”会长一职。郭宇准备以后联系此人,先把磺胺鼓捣出来,送他个名声又如何,自己只要利益就好了。
转了一圈下来,郭宇把每个地方都看来一遍,这才放下心,军队是自己的底气,是保护自己财产的依靠,不能不上心,带着一班人回到军部,郭宇和几人闲聊起来。
如今增加了兵员,华福军已经真的可以称之为军了,郭宇在此之前已经对部队的人员从新做了安排,自己是华福军的军长,二柱是第一师师长,新成立的二个师叫新二师和新三师,新二师师长王岳,新三师师长郑俊峰。以后真正建成以后,自动变成第二师和第三师。由于人员的急剧增加,郭宇的武器已经不够使用,现在新二师和新三师的武器还主要是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和第一师全部装备ak47步枪不同,只有班长和副班长才使用ak47步枪。
炮兵团升级成炮兵旅、装甲团也升级成装甲旅,炮兵旅旅长姚荣光,装甲旅旅长高易。这几个家伙当团长时间不长就又升官了。
“会首,现在我的装甲旅训练已经进入正轨,看着资料学,很多士兵对装甲车和坦克已经有了印象,但是现在战车还是太少了,训练都排不上号,就别提战斗了,我这个装甲旅长有名无实呀。”高易这家伙个子高,嗓门大,说起话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喊出来的。如今对着郭宇抱怨起来,到是有些细声细语的感觉,弄得在场的几人都心里发笑,但又不敢出声。
“你的装甲旅战车少,不是弄了几个木头车吗,我看士兵们每天爬上爬下的,练的可带劲了。”姚荣光调笑高易道,说的在场几人都哈哈笑起来。
笑完以后郭宇说道:“放心吧,我以后着重给装甲旅弄战车,你看如何,你用木头搭战车的想法很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华福军就要有这样的精神,以后装甲兵将是战场的绝对主力,你的装甲旅是我们华福军发展的最终目标,以后会逐步将步兵发展成装甲兵,所以你的任务很重要,把现在的装甲旅带出来,带好,这以后就是我们华福军的种子,以后如何生根发芽就全看你了。”郭宇的几句话说的高易满脸通红,激动不已。看来会首不是不重视自己的装甲旅,没听会首说吗,以后步兵逐步变成装甲兵,那自己这只部队就是以后所有装甲兵部队的示范,这家伙突然脑海中就闪现出别的部队到自己的装甲旅来求教的场面。
“如今我们发展太快,很多装备都没有跟上,不光是你的装甲旅,步枪、手雷、火炮、单兵装备、甚至战舰,以后还要发展空军,这些都得配备齐全,这些我会想办法,但是有了好的装备,就要练出战斗力最强的士兵,这就要看你们几位军事主官的本事了。”郭宇说完看了看在座的几位手下。
“会首您放心,我们一定将华福军训练成以一当百的强军。”
“我们的装甲兵绝对能够做到贯通南北,直指东西,会首但有所指,就是我们征服的方向。”几人听了郭宇的话,纷纷回应道。
军人就要有军人的胆色和气魄,不管这几人说的是否夸大,但这份决心是要受到鼓励的,郭宇微笑着点点头,算是接受了这几人的表态。
傍晚时分,郭宇才回到艺圃园,家中的侍卫报告说,今天苏州商会会长王兆祥中午的时候来家中拜访郭宇,但是郭宇正巧有事外出,所以留下拜帖,准备明天早上再过来拜访。
翌日早上,郭宇穿着丝绸练功服在园子里打了一套拳,郭宇虽然练拳并不用心,但是因为如今他变。态般的体质,再加上有名师指点,拳法已经进入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地步,一拳下去山石崩裂,一堵墙都能打一个大窟窿出来,再加上那如魅影般的速度,相信现在中外的武林高手都不是郭宇的对手。
接过孙瑶琴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微微冒汗的双手,深吸了几口园子里新鲜的空气,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今天郭宇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所以就在家中等待王兆祥上门。
九点钟,王兆祥跟着侍卫来到郭宇的书房,此时郭宇正在欣赏一幅古画,画是陈有功手下的古董收集小组交上来的,算是在苏州本地收集到的重量级的画作了,王兆祥看了看这幅画,张嘴说道:“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手卷》,大人真是厉害,竟然能弄到这样的好画作,我记得原先是苏州翰林张家收藏的此画。”
这幅画正是明代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手卷》,这幅画结构大体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景物顺序布局,但描绘的内容是明朝中期苏州繁荣的景象。
“华福会收上来的,具体怎么得来的我不清楚,今天你找我,是万秀丝织厂有什么事情吗。”郭宇问道。
“丝织厂一切安好,主要是得了几幅苏绣,给大人送来品鉴,还有就是昆曲谢家班的班主和我说过好几次,想当面谢谢大人当日的赏钱,所以就一起过来拜访一下大人。而且今天还真是巧了,我手中也有一幅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手卷》,我还给大人带来了。”王兆祥说道。
看来这是闲来无事走动拉近关系来了,这才是生意人的做派吗,“苏绣我也很喜欢,前些日子我还让手下给挑了几幅带回家送给老人呢,老人们都挺喜欢的,这可是我们苏州的一宝。”郭宇说道。
“那大人是否去看看,东西我都带来了,侍卫们已经抬到客厅了。”
“走,去看看。”郭宇率先走出书房。
第127章:白秋菊入艺圃园
郭宇和王兆祥刚走进客厅,就看到客厅中间放着几个红木支架的苏绣大幅作品。这些作品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地方特色浓郁,独特风格,而且这几幅苏绣都是采用双面绣,所以两面都是观看面,更加难得。龙凤呈祥图,两面的龙凤竟然是不同颜色的,牡丹锦鸡图,色彩华丽,鲜艳动人。锦鲤图里的几条不同颜色的锦鲤,在光线的映照下,微微晃动如活了一般。
王兆祥从一个锦盒中拿出一幅卷轴,打开捆扎的丝带,让侍卫拿好慢慢摊开,郭宇眼中竟然又出现了一幅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手卷》,但郭宇仔细一看,原来是苏绣制作而成的《清明上河图手卷》,这可是宽三十公分,长度近四米的长卷,如果一人手绣的话,没有几年功夫是完不成这样的作品的。不过出现这样的精品苏绣,给人的感觉确实震撼。
郭宇走上前去,用手轻轻的摸了摸画面,不敢太过用力,哪怕损伤一根丝线也是一种犯罪呀,王兆祥就着这几幅苏绣给郭宇讲起了苏绣的历史和苏州本地出名的绣娘,吴母、薛氏、柳伴月、赵慧君、程景凤、陈芸等等,看来不管哪一行,干到极致也能够被后人记住,原本几个地位不显的女性,就因为苏绣而名流后世了。
聊完苏绣以后,王兆祥说道,“大人,谢家班的人现在就在园子外面候着,如果大人不想见,我就叫人打发他们回去。”
“既然来了,就进来见一见,人家毕竟是好意。”郭宇还没有拿捏到不见外人的地步。
郭宇和王兆祥在客厅喝茶聊天,谢宝源却在外面的马车里心焦如焚,眼见王会长进去都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还不见有人出来叫自己进去。他今天来见郭宇一是为了感谢郭宇前些日子的赏钱,主要还是想着打上郭宇这位位高权重者的路子,当然,他并不是为了什么升官发财,谢宝源也是小有家资之人,早年爱上昆曲以后,就想将昆曲再次发扬光大,如今的昆曲已经逐渐式微,如果再不挽救,恐怕有断代的危险。如今出现郭宇这样一位出手阔绰,而且有手握重权兼且喜欢昆曲的大人物出现,谢宝源以为见到了契机,所以才三番五次找王兆祥求情,央求王兆祥代为引荐。
昆曲出现于明朝,并且迅速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戏曲,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明朝南方官员、文人的闲适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之士大夫内心深处含有对社会对人生的哀怨、悲凉的感受,使得昆曲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但是到了清朝中期,昆曲渐渐式微,舒缓、惆怅的风格显然与当时人们的喜好格格不入,便逐渐走向衰落。后世记载,在国家49年刚成立的时候,全国范围内已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可见没落到如何地步,而民国时期的昆曲,已经处于消失的边缘,好在还有江南的几位大商人喜好昆曲,不时的救济一番,才使得已经为数不多的几个昆曲剧团得以保留。
“班主,不要心急,这位郭大人既然喜好昆曲,我想他会见我们一面的,不是还有王老爷在里面说项吗。”一个甜美的女声安慰谢宝源道。
“秋菊呀,如今这位郭镇守使是我们绝好的机会,如果错过,真不知道以后又会如何了,所以这次我想抓住这次机会,如果成功,我们的昆曲,我们的班子就可以得以保留,不至于像如今,吃不饱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