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混世王 >

第293章

大明混世王-第293章

小说: 大明混世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千上万跪地的百姓,徐渭此时也是内心激动不已。这些百姓可都是在跪拜秦老大呐,秦老大在和河间干的太出色了。正是因为有了秦老大,才有了现在河间府百姓的富裕。

  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其实求什么呀?荣华富贵终归是过眼烟云,唯有在百姓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为百姓们所传颂,那才是真正的有意义呐。

  不得不说秦老大在这一点上做的是非常成功的。自己能一生追随秦老大这样一个人,是大大的幸运了。

  此时的徐渭被眼前的百姓们所感动,更是为能有秦厉这样一个老大而激动,而骄傲和自豪。

  徐渭缓缓平复了一下心情,先是轻轻咳嗽了一声,随后朗声说道,“百姓们,大家的心意秦大人心领了,徐渭在这里先是谢谢你们的好意了。

  大家都喜欢秦大人,没有秦大人就没有现在的河间府,就没有现在我们百姓的幸福生活。我知道你们离不开秦大人,离不开这样一个好知府。

  但是大家也要为秦大人想想呐。秦大人这次回京是皇太后代替皇上下的圣旨。那可是圣旨呀,秦大人若不能及时回京,那可是掉脑袋的罪呐。秦大人是我们敬爱的人,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秦大人掉脑袋吗?

  再有,秦大人虽然离开河间府了,但他的心是留在河间府的,他是惦记着你们这些河间百姓的。

  新任知府胡世宁胡大人这一年来紧跟秦大人左右,受到秦大人的影响颇大。无论是从做官,还是为你们百姓,胡大人绝不会逊色秦大人。所以,还请你们放心,秦大人虽然走了,但这河间府还会是天下第一府,还会要像以前一样展迅,你们百姓的日子甚至比秦大人当知府的时候过的还要好。

  起来吧,若是不想让秦大人掉了脑袋,就请你们起来,让出一条路让秦大人过去吧!”

  徐渭说到最后,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了。他越来越是对秦厉充满了崇敬之情,做官做成了这样,在整个历史上恐怕也是没有几个呐。

  此时,胡世宁率领的众官员和差役们早已悄无声息的站在了秦厉这一行队伍的后面。胡世宁的那颗心在砰砰的跳,他的脸色通红,显然他非常激动。

  从今开始我就是河间知府了,我能和秦老大相比吗?为官一任,造富一方,秦老大是真正做到了造福一方呐。这才是当官。我不想越秦老大,也不可能越秦老大,但我也一定要做一个像秦老大一样的好官。唯有这样才对得起秦老大对我的信任和栽培,才对得起河间府,才对得起这些淳朴善良的百姓们。

  他的眼睛也是含有了晶莹的泪花。

  刚才徐渭的一番话可以说又是狠狠捧了一下秦厉。秦厉脸色平和,内心却激荡不已。我做知府真的有那么好吗?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呐。这天下其实最为善良的还是百姓,他们的要求其实是很低的。

  百姓们听了徐渭的话,不禁你看我我看你,顿时没了主意。的确,他们尊敬喜欢秦厉,自肺腑的不想让秦厉离开河间府。但官差不得自由呐,圣旨下来了。难道就因为他们拦住了去路让秦厉回不去京城,或是耽误了行程,让秦厉被砍了脑袋吗?

  显然不能那么做,他们还想让秦厉好好的活着,永远的活着呐。

  人群中随之出现了一阵躁动。短暂的躁动之后,一个年轻人跪着挤到了前面,他突然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正是陈家庄的陈广。

  陈广在春天的时候便是在河间城弄了一个菜摊,专门卖他们村子里新鲜蔬菜,现今只是不到一年时间,他的菜摊已然做的很大,河间城几乎有十分之一的菜都出自他那里。只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青县陈家庄便成了一个蔬菜种植基地,百姓们把大部分的田地都是用来种菜,收益颇丰。

  只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陈家庄俨然成了青县最富有的村子。在陈家庄的带动下,整个青县几乎都在展蔬菜种植。

  现在的陈广俨然成了一个掌柜的。穿着新鲜了很多,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了一种贵气。他在河间城百姓中成了一个有些地位,说话有分量的人。

  他先是朝秦厉深鞠一躬,又是咧嘴朝秦厉一笑,这才转过身去,“起来吧,大家都起来吧。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不能让秦大人掉了脑袋吧,让开道路放秦大人离开吧!

  再有,把你们手里的伞全部拿过来,让秦大人带走。”

  百姓们在他的带动之下,6续站起身,不过有的人显然是双目含泪,甚至呜咽出声。他们很有次序的举着伞走过来,放到了地下。

  乖乖隆地咚!这些百姓到底是怎么了?弄这么多伞要送给我干什么呀?这天没有下雨的迹象呀,清风凉气,眼见着火红的朝阳正缓缓从东方升起呐。

  退一步说,天就是下雨,难道我这一行二十多人能用这么多的伞?真是莫名其妙。

  哎呦,不对,这便是所谓的万民伞吧?8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万民伞(二)

  在古代,地方官离任时,百姓们都是要表示一下挽留。当然了,前提是这个地方官应该是做的很不错,在百姓心中有很高的位置才行。对于那些百姓们深恶痛绝,恨不得他立刻滚蛋的官员,当然不会表示挽留了。

  百姓们表示挽留的方式很多,但最为普遍的便是送万民伞。它的意思是这个即将离任的官员,在他治理百姓,日常管理之时就像是一把巨伞一样,保护着他属地的百姓,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员越受百姓爱戴。

  话是这样说,可是从古至今,真正能受百姓爱戴的能有几人?百姓心甘情愿送伞的又有多少呢?一般的官员在离任之时,为了有个好面子,常常是千方百计想尽办法,私下安排人送伞,说白了,就是走走过场而已。

  像是秦厉这样,能有这么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送伞的,恐怕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是屈指可数的。由此可见,秦厉在百姓心里的地位之高,秦厉为官的名声之好。毕云坐在后面的马车里,他对眼前的景象看的一清二楚。这种场面把经多见广的毕云惊呆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然只是匆匆来了这河间府。可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不得不让人对秦厉暗挑大拇指。

  放眼天下,大部分地方都是民不聊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有多少百姓能一天吃上三顿饱饭呀?各地的地方官损公肥私,真正不贪不占的,为百姓做事,为百姓着想的少之又少。哪里有没有私心的官员呐。

  可是河间府百姓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生活水准是相当高。家家不但有余粮,而且手里还有余钱呐!发生这些变化只是一年的时间,这可全都是在秦厉的治理之下呐。

  现在百姓又自发的送万民伞。万民伞,顾名思义,万民呐。可眼下岂止万民,你没瞧见那系着红绸带的伞早已垒起来多高,花花绿绿的数不胜数,甚是好看。

  要知道,圣旨是昨天下午才下的。这些百姓们知晓后,就是做出这些伞也是要花上一夜功夫的。可是百姓们就是一夜不睡,也是把这伞做出来了。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岁的老人,他们都是真心实意的要送伞呐!这是百姓的心意,百姓的心意无价呐。

  的确,河间府能有现在这佯,秦厉是付出了努力,付出了辛劳和汗水。可有了这些百姓的心意,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呐。

  清官,好官,这佯的官员绝不能让他在大明倒下去。我毕云只要存在一天,就要保秦厉一日无忧。

  眼前的这些伞甭说是秦厉现在的五辆马车,就是再来五辆马车也是拉不完。这些百姓的心意难道就置之不理吗?

  显然不能。

  可是拉着这些伞招摇过市,甚至是拉回京城,究竟有多大意义呢?眼下圣旨在身,京城定然是瞬息万变,早一天到了京城就能早一天了解情形,可能他这只小小的蝴蝶就能震动翅膀,掀起一些风浪,左右一下时局。

  怎么办?怎么办?秦厉一时皱起了眉头。

  胡世宁等人在队伍的最后面,他跟随秦厉左右也有一年了。对秦厉的心思把握还是有些准的。胡世宁大步走上前来,先是朝那些期期艾艾的百姓们一拱手,而后说道,“本官是河间新任知府胡世宁,我胡世宁看到眼前景象非常感动,也是非常震动。请百姓们放心,我胡世宁一定会以秦大人为榜样,日后处处像秦大人学习,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这些万民伞嘛,是你们的心意,可是大家也看到了,秦大人是急着上路呐。京城还有许多事情等着秦大人呐。所以,本官感觉这些万民伞秦大人是极不方便带走的。还请大家谅解!”

  这些话若是秦厉来对这些百姓说,显然是不合适的。就未免显得太孤傲,不近人情,会让百姓们寒心的。可是换做胡世宁来说,便是另有一番意义了。胡世宁毕竟是接下来的河间知府,是百姓的父母官。他说话大家还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当他说完后,第一个响应的便是陈广。而后在陈广的带动下,众百姓也都是无声的点点头。

  胡世宁接着说道,“万民伞是大家的心意,若是让大家收回去,大家显然不会同意。依本官之见,不若就由本官收起这万民伞,存放在河间府衙中。让本官和府衙中所有官员,各地州县的所有官员都时常观瞻,算是作为我等的警醒,作为我等努力的方向吧。”

  他朝百姓说完了,才回头朝秦厉微微一笑,问道,“你看如何呀,秦大人。”

  乖乖隆地咚!你都定下来还问我作甚?呵呵!真是先斩后奏,脱裤子放屁找费事呐。

  不过呐,从这点儿作风上看还是有些像我了。呵呵!胡世宁呐,我果然没看错你,这河间府交到你手上,我秦厉是一百二十个放心呐。现在你也算是为我解决了难题,说来我秦厉还应该感谢你呐。

  秦厉朗声笑道,“本官自然要听胡知府之言,呵呵!胡知府呐,这些万民伞就交到你手上了!”

  最后秦厉又是朝众百姓深鞠一躬,而后翻身上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百姓自知是留不住秦厉了,此时他们只有默默的让出一条路来,秦厉的队伍缓缓从那路上驶过。两旁是垂首而站,眼含热泪为他送行的百姓。

  走了,这回就要走了,离开了这一年辛苦努力付出的地方。

  直到秦厉一行队伍的背影消失,百姓们才慢慢散去。

  秦厉一行人出了河间城,抓紧行进。又是遇到了很多送行的百姓,一路上几乎是送行的百姓不断,让他们行进的速度始终快不上来。唉!百姓,这就是那善良的百姓呀。

  毕云心中焦急,还是他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绕路而行,让百姓们摸不清秦厉行进的方向。虽然这样看似是走了原路,其实是快了不少。

  悄悄的,在河间府就像是做贼一样的行进着,朝京城而去。

第五百六十五章 风雨欲来

  “回来了,我秦厉又回来了!”此时的秦厉坐在马上,望着那巍峨的城墙,心中感慨丛生。一年了,这一年里虽然时刻在关注着京城的变化,但绝大部分的精力还是放在了河间府的治理上。在河间府闹出了很大的动静,创下了天下第一府的名头,也算是功德圆满,满载着荣誉回来了。

  秦厉知道,要想在大明掀起更大的风浪,为大明百姓做出更多的事情,就必须要当更大的官。而这一切都要来自于这京城的权利中枢。另外,在这里还有他魂牵梦绕的牵挂,小娇妻林嫣儿,美貌迷人而又大方泼辣的杨绮梦,还有他的两个未曾谋面的女儿。这一切进了城门便可以见到了,此时他的那颗心如何能不激动呀?

  回头望一眼车队,车队这时候似乎也跟着躁动起来。那是不可言表的激动呀。秦厉知道,这些人虽然身在河间,但他们又何尝不惦记着京城。因为河间和京城比起来,还是有些小了,也有些无聊了。

  徐渭骑着马就站在秦厉一侧,此时徐渭也是激动万分。他这是第一次来京城。很多时候在梦里才会出现的地方今天就俏生生出现在眼前了。京城,我要随着秦老大干出更多的事,我要让这天下也要知道有我徐渭的名字。要他们知道,秦老大有我徐渭这样一个好兄弟。

  京城,繁华之地。正是午后,虽然天空有些昏暗,风有些冷。但南城门口仍然是车水马龙,很是繁华热闹。把守城门的十几个官兵手里拿着长枪,分站在城门两侧,对过往之人看似漫不经心的观察着。但一旦发现有什么异样,他们便会拦下,好生盘问一通。

  单单是看这外紧内松的守门兵,秦厉就不由得一愣。严了,他们显然要比以前严了,看来京城内部是要慢慢发生变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