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文采风流 >

第80章

重生之文采风流-第80章

小说: 重生之文采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蒋叔叔可没有徐庶徐元直的本事,更当不得你的看重!”

张铎十分诚恳地说:“要我说凭蒋叔叔的大才,三请也是值当的!”

蒋先诚却说:“阿铎,你还是容我再考虑一下吧,三天之内,成与不成,都会给你打答复,好吗?”

张铎说:“好,那我就等蒋叔叔的答复!”

挂了电话后,蒋先诚坐在椅子里,抽出一支香烟,吸了起来,开始权衡着利弊得失,考虑着要不要答应张铎。

他之所以一直犹豫,一方面是出于对松江人民出版社的留恋,毕竟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肯定有感情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了解松江人民出版社的实力,怕张铎新筹备的公司经不起打压。

松江人民出版社隶属于华夏人民出版社,而华夏人民出版社则是宣传华夏政府政治、意识形态书籍的官方出版社。旗下类似松江人民出版社的分社机构二十六家,更有湖广人民出版社这样的业内佼佼者,分支机构遍布全国,跟新华书店又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果松江人民出版社想封杀张铎的话,那张铎的书就休想再摆到全国新华书店的架子上。

虽然国内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图书批发公司和私营书店。可跟华夏人民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相比,却是萤虫之火与皓月争辉,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而世人认为是蒋先诚捧红张铎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张铎的小说能够卖出超高的销量,松江人民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也有很大功劳的。就像前世的网络小说一般,哪怕你写的再好,如果网站不捧你,想成大神也是千难万难的。

不过,现在的张铎已经一飞冲天,却不是松江人民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一句封杀就能压制的了,这也是张铎拖到现在才准备开办图书批发公司的原因。

《天龙八部》的超高收视率,给张铎带来令人无可匹敌的人气。国内有近七亿观众看过张铎,而这当中有十分之一喜欢他的话,那就是七千万,如果七千万人中有十分之一愿意卖他的书的话,也有七百万人。

前世周杰伦的一部电影中有句影评这样说,哪怕周杰伦什么都不做,只是在荧幕前站一百二十分钟,也会有影迷为他尖叫。这句话虽然说的夸张了些,却也证明了在面对超级巨星时,他们的粉丝是多么的狂热。

现在的张铎哪怕随便写一部二流的武侠小说,只要署上他的名字,也会轻松卖过一百万册。当然,张铎肯定是不会这么自毁前程,他脑子有那么多优秀的小说,抄还抄不过来呢!

如果公司成立之后,依靠国内的那些图书批发公司和私营书店,在渠道上会吃一些亏,销量也会有所下降,但生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想到这里,蒋先诚有些意动,又想到张铎开出的条件,年薪二十万,年底分红,这可是好多国企老总才有的待遇啊!01年的时候,二十万也算是不小的巨款了,哪像前世,老总之间,没个百万的年薪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蒋先诚一会想着呆在松江人民出版时的安逸,华夏人民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的实力,一会又想着张铎筹办图书发行公司可能给他带来的财富地位,虽然十分向往,可心中却还是犹豫不决。

等到下午下班的时候,他开着自己的破夏利回家,先去菜市场买了菜,做好了饭后,等着在银行当柜员的老婆回来吃饭。

吃饭的时候,蒋先诚问老婆何宁道:“老何,张铎想成立个图书发行公司,让我当老总,你怎么看?”

何宁从前就知道张铎,如今《天龙八部》热播,印象更深。“那张铎一个高中生,不好好念书,怎么总想着这些事儿啊?”

“我跟你说正经的呢!你给我参谋参谋!”

“那他什么待遇吧?”

蒋先诚说:“年薪二十万,年底分红!”

何宁手中的碗差点掉在地上说:“年薪二十万,那你还有什么犹豫的?”

蒋先诚苦笑道:“松江人民出版社的实力你也不是不知道,我是怕新公司撑不下去啊!可他开出的条件,又确实让我心动。”

何宁端着碗,幽幽说道:“咱儿子要谈婚论嫁了,可现在房子、家电、结婚用的钱可都没着落呢!”

蒋先诚脸上一红,顿时无语。他能力出众,却有着不合时宜的清高,虽然带出不少畅销书作者,却没什么提成,收入也只是一般。平日里衣食无忧还好,等儿子结婚一用钱,家中便陷入了窘迫。

蒋先诚下定决心,一拍桌子道:“叹年光过去,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何宁却笑道:“你个老东西,好不知羞,把自己比作李广也就罢了!居然还把那小张铎比作刘邦!”

蒋先诚却说:“比作李广又怎样?你老公我这么多年发掘出多少畅销书作家,王诚、张铎,哪个能比?只可惜拱手于小人之下,在赵德康手底下,壮志难酬啊!”

何宁嘲讽道:“你总说壮志难酬,却也不见你想离开啊!”

蒋先诚说:“你懂什么,这叫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就像有人总说银行的工作累,想辞职一般,可外面的人未必能进来,里面的也没见谁真出去。”

何宁却不干了,说道:“好你个老东西,居然编排起老娘来了,今晚睡你的书房去!”原来何宁曾多次说柜员的工作太辛苦,想辞职,只是说了二十多年,也没真正行动过。

蒋先诚口不择言,害的自己睡了一晚上的书房。当天晚上便下定决心,第二天一早打电话给张铎,告知自己的决定。张铎大喜过望说:“蒋叔叔,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你这东风啊!”

蒋先诚则谦虚说:“可不敢当,只是你蒋叔叔没接触过行政管理,有些不足,你可要担待啊!”

和张铎通过电话之后,蒋先诚提笔写了一封辞职信,上班时交给了赵德康。赵德康接过信后,也不打开,而是靠在椅子里冷笑说:“先诚啊,你太让我失望了,你怎么能利令智昏,被张铎忽悠呢!你觉得你们的图书发行公司会坚持多久?三个月,还是半年?”

因为已经下定决心离开,蒋先诚虽不至于撕破脸皮,却也不用再看赵德康的脸色。“赵总编,我知道松江人民出版社势力庞大,可想要打压我们,也没那么容易!”

赵德康右手转着手里的钢笔,突然停下说:“哦,那咱们倒要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了!不过念在多年同事的份上,如果你再来这里找工作,我还是可以让你当个编辑的!”

第107章《书剑恩仇录》

蒋先诚也不示弱道:“哦,若是有一天,赵总编要找工作,我们这里倒是可以留个位置给你!”

赵德康阴测测地笑着说:“我也不跟你做口舌之争,你现在站在这里,咱们还有同事之宜。出了这个门口,以后再见,就是各为其主的对头,到时候胜负成败,各凭手段,须怨不得别人!”

蒋先诚赞道:“不错,胜负成败,各凭手段,当然怨不得别人,赵总编,告辞了!”蒋先诚说罢,转身大步离开了办公室。

望着蒋先诚出门,刚刚还气势极强的赵德康顿时萎靡下来,咳嗽不止,心中更是忧心忡忡。蒋先诚虽然颇有才华,可即便出走,对出版社的影响也不大。可张铎自立门户,对松江人民出版社的影响就太大了。

要知道,现在仅张铎一人名下出版的小说,就占了松江人民出版社年发行总量的一半,而现在张铎自立门户,就预示着出版社的半壁江山没了,别说是他,就算是社长,也没办法跟总社交代啊!

赵德康想着如何跟社长,跟华夏人民出版社交代不提。却说这边,张铎、蒋先诚和唐天豪坐在一起吃饭,商量着筹备图书发行公司的事。

如今《松江晨报》发展飞速,日均发行量已经达到了一百三十万多份,整个华夏北方市基本都有覆盖,报社的规模更是急剧扩大,有员工六百多人。如今图书发行公司筹备在即,张铎却是想从报社抽掉人手。

唐天豪如今雄心勃勃,只想早日把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偏偏张铎选择在此刻抽掉他报社的人手,扼住了扩张的势头,让他心中大为不快,便是喝酒,也没了劲头。

张铎见状,笑着说道:“唐叔叔,不要闹情绪嘛!”

唐天豪喝了口酒说:“张少,不是我老唐不识大体,实在是机会难得啊!现在《天龙八部》在荧屏上热播,《神雕侠侣》也是广受好评,正是大展宏图,扩大市场的好时机,你却要抽调人手,实在是错失良机啊!”

张铎心中却说,等小龙女跟尹志平的事一出,估计读者们会骂翻了天,到时能保住现在占有的市场就算万幸了,哪还有余力扩张啊!

“唐叔叔,《神雕侠侣》下面的情节会非常虐主,估计到时读者们的反应也会非常的大,大面积的退订报纸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现阶段就不要再向南方扩张了!”

唐天豪惊讶道:“虐主,你要虐谁?杨过还是小龙女,郭靖还是黄蓉,我的张少啊,你可要想清楚了。现在人们看小说就是图个爽字,你虐狠了一般人可真受不了啊!”

张铎心说,我也不想啊,可金庸大大设计的桥段,他又不能不抄,否则后面的《倚天屠龙记》就不连贯了。若是改了,他又哪有那个本事,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张铎说道:“这个咱们后续再说,晚上我再把稿子给你,还是先说图书发行公司的事吧!”

见话题转到这里,蒋先诚说道:“张少,图书发行公司的名字有想好没?”蒋先诚从前是一直叫他阿铎的,如今入了张铎旗下,却也跟唐天豪一样,改口叫了张少。张铎最初有些不习惯,想想却还是忍了。否则唐天豪叫他张少,蒋先诚却叫他阿铎,任谁都会觉得别扭。

张铎说道:“我想暂时的想法是叫它万盛图书发行公司,你们若有好的名字,不妨提出来。”

两人却同时摇头,表示没有。蒋先诚说:“《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多情剑客无情剑》的版权都在松江人民出版社,咱们的图书发行公司开张了,如果只出版一册《神雕侠侣》,会不会太单调啊!”

“还有一本《亮剑》,是正在拍摄的那部电视剧的原著小说,另外,我还会出版一些武侠小说,这些书,不在报纸上连载,而是直接出版发行!”

蒋先诚倒是听过万邦公司正在拍摄《亮剑》的事,知道是一部三千万的大制作,可对于张铎所说的其他武侠小说,就是不了解了。于是问道:“张少,你说的直接出版的武侠小说是怎么回事?”

原来张铎却是打算把金庸先生的其他武侠小说也展现在这个世界里,比如《书剑恩仇录》、《侠客行》等。

同《天龙八部》、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记》相比,这几部书的成就略低,张铎原本就没有在报纸上连载它们打算,如今图书发行公司开张在即,却刚好用它们来给公司撑场面。

“蒋叔叔,你学识渊博,通古博今,是否听过乾隆皇帝是汉人的传说呢!”

蒋先诚呵呵笑道:“这你可就问对人了,我家祖籍是在浙江海宁,迁到东北还是建国以后的事。我长大后,曾回过家乡,看过的乾隆帝御题诗的石刻。童年时,也听家父兄长讲的关于乾隆出身的故事……相传弘历的母后为雍正生了一个女孩,同一天,海宁的陈阁老也生下一个男孩,雍正的妻子担心生了女孩不能讨雍正欢心,于是生出一条偷梁换柱的妙计:以女换男,用陈阁老的男婴替换自己所生的女婴。结果,海宁陈阁老的儿子当了清朝的皇帝,这个皇帝就是乾隆。”

唐天豪也是学识渊博的人,说道:“这个故事我也听过,张少你该不会是想借这个半真半假的故事,编出一部武侠小说吧!”

张铎“呵呵”笑道:“就是这样,这部小说的名字就叫《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的第一部长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小说将历史与传奇融为一体、虚实相间,史笔与诗情相结合,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而在前世76年秋官主演的《书剑恩仇录》中,秋官一人分饰三角,同时饰演陈家洛、乾隆、福康安,轰动香港及东南亚,从TVB一线小生一跃成为香港电视圈首席小生。

虽然《书剑恩仇录》在报纸连载和拍成电视剧都造成了轰动,但依然掩盖不了本书的不足。最大的败笔就是书中第一主角陈家洛,是一个失败的艺术形象。他背后拖着宋江的辫子。对乾隆一让再让,甚至把深爱自己的女人送给哥哥当玩物,陈家洛的致命弱点,给全书蒙上了一层阴影。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书剑》是“群戏”,主角是“红花会”,而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而红花会一共有十四个“当家”,虽然突出了其中的几个,但必然分散了感染力,以致没有一个最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