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淘宝大唐 >

第205章

淘宝大唐-第205章

小说: 淘宝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经过朝会的讨论,确定为大唐今后发展的目标。

  朕的想法,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愔的话引起了大臣们的热议。

  于宁志说道:“皇上,好主意啊,发动全体臣民,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共同献策,必将能够选出符合大多数臣民利益的理想目标。

  臣赞成。”

  马周说道:“皇上,这真是一个好主意,经过全体臣民选定的目标,必然会得到大家的支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臣赞成。”

  大臣纷纷表示赞成。

  李愔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具体的的实施,由中书省承办。”

  不久以后,中书省发布了征文活动的具体的实施细则。

  如同在朝堂上一样,这件事在长安城也引起了热议。

  西大街的一间酒肆里,几名酒客正在谈论此事。

  一个消瘦中年人说道:“老牛,看了街头的告示了吧,这真是新鲜事儿。历来朝廷的施政纲领,都是由朝廷决定,他们颁布下来,咱们老百姓只有执行的份儿。

  这回不同了,朝廷的施政纲领,竟然要听从咱老百姓的意见,皇上跟太宗皇帝和太祖皇帝,的确是不一样。”

  被称作老牛的,是一个矮个的中年人,年纪比跟他说话的人略大一些,他说道:“皇上在当太子的时候,很关心咱们老百姓,这些年来,可是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我原来就盼着他当上皇上,这回他真的当上皇上了,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这时,胖胖的酒肆老板过来说道:“两位老哥,既然要让咱们提意见,我还真有意见要提呢,我就觉得,这个税收还是不合理,还有收取卫生费,凭什么我们开酒肆的,就比开裁缝铺的要多交呢?”

  老牛说道:“掌柜的,告示上说皇上是让咱们展望未来,你怎么净提意见呢?”

  酒肆老板说道:“改进朝廷的不足,使大唐变得更好,这不也是展望未来吗?”

  先前那个消瘦的中年人说道:“我还真是有点想法,想跟皇上提提,可是我识字不多,写不了啊。”

  老牛得意地说道:“这点你就不如我了,我儿子在师范学校上学,那学问大着呢,我回去跟我儿子提提,让他替我写。”

  同样的场景,在长安城里比比皆是。

  东宫。

  狄仁杰自从来了长安,就一直住在东宫里。他和武瞾最亲近,说道:“瞾儿姐姐,我也要参与征文。”


第四百零六章 正能量

  一月后,征文活动结束了。

  太极殿,李愔的办公室。

  为了尊敬太宗皇帝,他原本的书房和寝室都保留着原样。

  李愔的办公室在和中书省在一起,这样办起公来也更加方便。

  政务院三位宰相魏征、侯君集和皇甫睿,以及中书令岑文本向李愔汇报征文活动的情况。

  魏征说道:“皇上,征文活动一共收到了17940篇文章,经过评审选出了10篇文章,也从中评定了三篇优等文章。

  但是,没有一篇文章是能够作为大唐朝廷工作指南的。这次活动似乎没有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

  李愔现在对于朝廷要作的事情,已经想明白了,他笑道:“不,应该说已经达到了目的,朝廷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可能由一个普通的民众,就能够完全的作出规划的。

  但是,这17940篇文章,按照长安目前有文化的人的数量来说,已经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广大臣民,积极热情的参与了对朝廷工作的建议,这就是一大成果。

  我也看了其中部分文章,其中,有提出希望和建议的,也有对朝廷提出批评的,这些都很好,都表达了臣民们对于朝廷的期望。

  对于朝廷未来的发展方向,很难说有一个什么绝对的标准。但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何时候都是不会错的。

  朝廷要做的,我考虑过了,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要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从这个方面来说,朝廷要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计划,搞好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个方面,是要端正大唐朝野之间的社会风气,提倡爱国、团结、忠诚勇敢、恪守信义等公认的社会价值标准。

  对于符合上述社会价值标准的人和事,要进行褒奖。反之,对于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要进行打击。要提倡正能量,”

  正能量虽然是个新词儿,大家也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李愔接着说道:“第三个方面,要不断加强国防力量,建设一支强大的铁军。在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开疆拓土,为子孙留下更多的财富。这就是咱们这些人应该做的。”

  侯君集说道:“皇上说的对,臣赞同。”

  魏征等人也要都赞同这个意见。

  魏征说道:“皇上提出的提倡正能量,非常重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很难,开疆拓土就更难。

  然而,比这些更难的,就是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也就是皇上提倡的正能量。

  在这方面,是要下大力气的。

  有了良好的正能量的社会风气,对于其他两项工作,也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李愔说道:“魏大人说的对,咱们就从狠抓社会风气做起,从长安做起。

  首先在长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长安成为全国的榜样。”

  皇甫睿说道:“这次征文活动,前十篇文章,臣建议朝廷斗争张榜公布,对他们进行重奖。”

  李愔说道:“很好,我的意见是,在这次奖事先公布的奖励的条件上,再加上一些奖励。

  征文第一名,朝廷授予县男的爵位。

  就是要树立朝廷的信用,让百姓都知道,朝廷言而有信,只要是执行朝廷的法令,就会受到褒奖。”

  大家一致赞成。

  李愔说道:“我还想安排一些测试,来表明朝廷的态度。”

  侯君集问道:“如何测试?”

  李愔说道:“咱们这样……”

  侯君集兴奋地说道:“臣赞成。”

  魏征等人也很期待,说道:“臣等赞成。”

  长安县魏家村。

  魏家村全都姓魏,全村132户人家,是一个不小的村子。

  魏学文19岁,身材瘦弱,是村里小学的教师。他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和一个身体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

  这天,他下了课回家,母亲望着他,十分无奈的说道:“阿文,媒婆刚才来回信儿,人家不同意,唉,都怪咱们家穷,也怪母亲身体不好,拖累了你。”

  魏学文一直成不了亲,母亲为他担心,到处托人说媒,但是他的家境如此,总是失败。

  魏学文不久前,和本村的一个富户家的女儿有个来往,两人也建立起了感情,他的母亲就托媒婆到富户家里提亲,结果被人家一口回绝。

  魏学文看到母亲难过的样子,安慰她说道:“目前没有关系的,这家不行,咱们以后再想办法,您不要难过,儿子不信,就找不到媳妇,

  总有一天,我会让那些看不上人儿子的人后悔的。”

  如今看到懂事的儿子,心里却异常的难过。她默默的流着眼泪,是为儿子做饭。

  突然,那个富户来了,他一见到魏学文的母亲就亲热地说道:“亲家母,实在是不好意思,媒婆去我家里提亲的时候,我正好不在家,我那婆娘不懂事,就吹死了媒婆。

  我回家后,知道了这件事,狠狠的教训了她。”

  魏学文的母亲看到富户恭谨的态度,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个富户,平时看到她,鼻孔朝天,正眼都不带瞧一下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那个富户说道:“我了解了情况,我这个女儿,和你家学文早就情投意合了,我非常赞成这个亲事,只要你们愿意,我也不要聘礼了,随时可以取,我女儿过门儿。”

  魏学文也是满头雾水,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魏学文在这次征文活动中,获得了第一名,朝廷赐予了他大笔奖金,还封了一个三等男爵,至此,这个穷小子,不仅有了大笔财富,还成为了大唐贵族中的一员,顿时身价百倍。

  这个消息已经传到了县里,富户提前得到了这个消息,十分后悔,这就赶着到魏学文家里提亲来了。

  后来,李愔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由得莞尔一笑,他对侯君集说道:“我当时临时起了这么个念头,给那个小子封了个男爵,竟然成就了一桩美好的姻缘!也算是意外之喜。”

  侯君集说道:“皇上,您让臣安排的测试,已经准备好了。”

  李愔说道:“这件事我就不管了,你看办吧。”

  侯君集笑道:“臣对这个事很感兴趣,那臣就去办了。”


第四百零七章 长安风尚

  长安街头,寒风凛冽。

  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走在大街上,天气寒冷,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条围巾,围在脖子上。他在掏围巾的时候,口袋里掉出了一个钱袋,落在地上。

  这个商人毫无察觉,继续向前走去。

  这时,在他的身前身后,有不少的行人。有一个中年女子,看到这一幕,就叫住了前面的那个商人。

  那个商人从地上捡起了钱包,对那个女子表示感谢。他从钱袋里掏出钱一些铜钱,递给那个女子。

  那个女子连摇头带摆手,谢绝了那个商人。

  随后,那个中年女子,继续向前赶路。

  不久,一男一女两名政府官员拦住了她,登记了她的姓名和家庭住址等信息。

  那个商人来到了另外一条街道上,再次从出口袋里掏出围巾,一不小心,钱袋又掉到了地上。

  附近的一位老者看到了这一幕,叫住了他。那个商人,掏钱对老者表示感谢,老者同样谢绝了他。

  不久,那一男一女两名政府官员,又将老者的身份信息登记了下来。

  接下来,那个商人继续演出这一幕。

  此时,他身边的行人很少,在他的身后,只有一个年轻人,那么年轻人看到落到了地上的钱袋,他放慢了脚步,看到前面那个商人走远了,他犹豫了一下,捡起了地上的钱袋,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他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开始数钱袋里面的钱,然后扔掉了装钱的口袋,将里面的钱,揣入自己的口袋里。

  当他回到自己的家里的时候,几名捕快来到了他的家中,将他带到了衙门。

  整整一个上午时间,那个商人同样的事情,一共做了20次。

  这就是侯君集安排的,对长安居民民风的一次测试。

  测试的统计结果是:18次都有人拾金不昧,提醒商人捡回了丢失的钱袋。

  有两人将钱袋据为己有。

  在这两人中,有一名本地居民,还有一名外地前来做生意的商人。

  对于这次测试,侯君集基本上还是满意的,大唐民风淳朴,基本上做到了路不拾遗。

  接着,侯君集下令进行第二项测试。

  长安街头,寒风瑟瑟。

  一位60出头的老者,颤巍巍的走在街头,忽然,他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

  在他身边经过的路人,马上就有几个人围拢了过来,对老人进行帮助。

  不久,帮助老人的人,就被政府官员进行了登记。

  同样的测试进行了十次,每次都是同样的结果。

  随后,侯君集命人做了第三项测试。

  长安街头。

  一位年轻妇女在街头行走,突然遭到了两名强壮带徒抢劫,并且要将她强行带走。

  这名女子大声的呼救,在他的附近,有六七名男子,这些男子立即向这里跑来,两名歹徒见势不妙,迅速逃走。

  同样的场景,在长安街头演出了五次,结果基本上相同。

  只有一次,有些例外。当那个女子遭遇抢劫结束的时候,现场有五名男子。有四名男子上前进行解救,有一名男子却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当然,他也很快被控制住了。经过调查,这名男子,还是京兆府的一名低级官员。

  接到了侯君集的报告,李愔无比感慨——这就是长安风尚,这就是唐人的风尚。

  他决心维护这种纯高的风尚,使之传之后世。

  几天以后,京兆尹楚恽在皇宫门外的广场上,组织了数万人的的集会。

  侯君集主持了这次集会。

  在集会上,侯君集向广场上的民众,将解了这三次测试的经过,公布了测试的结果。

  然后,侯君集宣布了皇帝陛下,对这几次测试对处理结果。

  无论是拾金不昧的,救助老人的,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