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淘宝大唐 >

第157章

淘宝大唐-第157章

小说: 淘宝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时间上,就大大地延误了赈灾的最佳时机。

  程文本说道:“魏大人,你的想法,太子殿下已经有了方案了。今天找你们来,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的。

  太子殿下的方案是:由朝廷建立赈灾委员会,在各个州建立建立赈灾委员分会。由中央财政拨款,在各州建立赈灾生活物资储备库。

  各地发生灾害以后,由各州赈灾委员分会,以面上报朝廷,一面立即展开救灾行动。这样就能够及时实施救灾行动。”

  魏征说道:“这个办法好。省去了向朝廷汇报的环节,能够及时的展开赈灾行动。不过,对于赈灾委员会,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防止朝廷拨付的赈灾款和赈灾物资的丢失。”

  李愔说到:“这个问题就交由魏大人你来负责。”

  接下来。财政税收、户部参与研究了赈灾物资调拨等具体的事物。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

  最后,决定新成立的正在委员会,暂时由魏征负责。整个赈灾方案和具体的人事安排,等上报李世民以后,由李世民决定。

  在朝鲜前线的李世民,接到了这两份报告,心里十分高兴。他对房玄龄和李靖等人说道:“太子做事,真是令我放心。以前成乾做太子的时候。嗨。不提啦!”

  李靖说道:“皇上,您以前做过许多英明的决定,由梁王担任太子,这也是您英明的决定之一。”

  房玄龄说道:“老臣速一素来以足智多谋著称,可是对太子殿下,臣是打心眼儿里佩服。梁王担任太子,是皇上您的福气,也是大唐江山社稷的福气。”

  再说唐朝使臣王玄策,他负责督促新罗和百济出兵夹攻高句丽。新罗比较痛快,按照约定对高句丽发起了攻击。百济却迟迟没有动静。

  王玄策十分生气,就前往百济,去督促百济按照约定出兵。

  百济首都泗沘王宫。

  百济王扶余义慈听说王宣策来了,就对宰相彭彤说道:“你去打发他一下,就说我出门儿啦,不在王宫。”

  宰相彭彤明白国王的意思,他说道:“陛下,臣知道如何对付他。”

  彭彤见到王宣策,对他说道:“唐朝贵使者大人,我家国王前去调动部队了,他没有在王宫里。您有什么话,就先跟我说吧。”


第三百一十章 霸气的王玄策

  王玄策说道:“宰相大人,贵国这样做有意思吗?以前咱们商量出兵高句丽,你们说要等到唐军渡过了鸭绿江,再出兵高句丽。我们考虑到你们的顾虑和困难,同意了你们的请求。

  现在,唐军已经越过鸭绿江,打到了平壤附近。新罗已经按照约定出兵了。可是,你们仍然在这里龟缩不前。到底是什么意思?”

  百济宰相彭彤陪着笑脸说道:“我王已经前去调兵了,我们有我们的难处,我王是有诚意的。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近期就可以出兵了。

  还望贵使大人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王玄策气愤地说道:“当初我们三家是有协定的。这么长时间了,贵国再有任何困难,也应该准备完毕了。

  新罗已经按照约定出兵了,可是你们仍然在拖延。我只能认为,是你们百济没有诚意。”

  彭彤说道:“事情不是这样的,原本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最近我国国内发生一点小小的变化。因此,我们还要进行一下调整。还望贵使大人谅解。”

  王宣策说道:“联合出兵是军事行动,岂能说变就变?既然贵国没有诚意,那么我就告辞啦。回去禀告我大唐皇帝陛下。

  你们是否出兵无所谓。我大唐雄师百万,没有你们百济的参加,我们一样可以打败高句丽。告辞了。”

  说完,王玄策对着彭彤一拱手,转身就走。

  彭彤宰相没有想到,王宣策的性格这么急躁,完全没有一个使臣应有的耐心和气度。

  他无法做主,就说道:“贵使大人请留步。您看这样好不好?我现在马上就去请示我王。有什么事情您和我王当面交涉。否则我是无法交代的。”

  王玄策说道:“好吧,你现在就去找你家大王。我就在这里等着,今天下午三点,如果我见不到你家大王,我马上就离开百济。”

  到了下午两点,彭彤宰相亲自过来通知王玄策。他一见到王玄策就说到:“贵使大人,我家国王陛下回来了。有什么情况,你和我家国王陛下当面交谈。”

  王玄策心里腻歪。他在想:“百济如此的不讲信誉,将来的战场上合作的话,是绝对不能够指望的。也许在关键时候会被他们出卖的。”

  不过,王献策认为还是要和百济王见一面儿。

  不久以后,王玄策见到了百济王和他的那些大臣们。

  王玄策走上前去,拱手说道:“大唐使臣王玄策,参见国王陛下。”

  百济王扶余义慈说道:“贵使大人,你来到我百济生活还习惯吗?”

  王宣策没功夫跟他废话,直接问到:“大王你们什么时候出兵?”

  百济王扶余义慈难现难色,他说道:“贵使大人,原本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出兵。可是我国内出了点小问题。

  虽说家丑不便外扬,可是不怕贵使大人笑话,我国一个部族首叛怕乱,我们刚刚将他镇压下去。重新调整兵力,还需要一点点时间。还请贵使大人谅解。”

  王宣策哈哈一笑,说道:“行了,国王陛下,你们就慢慢的调整吧。告辞啦!”

  说着他拱手一礼,转身就走。百济王扶余义慈给宰相彭彤使了个眼色。

  宰相彭彤急忙拦住王玄策,说道:“贵使大人请留步,有什么事情好商量嘛。”

  王宣策直接了当的说道:“没什么好商量的。你们就给个痛快话儿,今天能不能出兵?不能出兵就别废话,我大唐雄师百万,不差你们这点儿兵力。”

  百济王扶余义慈有点尴尬,他刚要说话。百济大将军罗明智说道:“大胆,你只不过是唐朝的一个使臣,竟敢如此对我国王陛下说话。”

  王玄策懒得理他,直接对百济王扶余义慈说道;“国王陛下,你给句痛快话,今天能不能出兵?”

  罗明智被驳了面子,十分恼怒,他大声喝道:“大胆狂徒,竟敢对我王无理。来呀,把他给我拿下!”

  几名百济殿前武士,上来就要捉拿拿王玄策。

  王玄策哈哈大笑,说道:“太感谢啦!我正愁无法向我大唐皇帝陛下交代呢,谢谢成全!”

  接着他对那些武士们说道:“不用推老子,老子自己会走!”说着就往大殿外走去。

  百济王扶余义慈可没有这个胆量,杀死唐朝的使臣。他喝道:“放肆,你们都给我退下!”

  那些武士们就松开了王玄策。

  百济王扶余义慈陪着笑脸说道:“贵使大人,请不要生气,咱们有事儿好好商量嘛。”

  王玄策不屑的说道:“有什么好商量的?你就给个痛快话儿,今天能不能出兵吧?”

  百济王对王宣策的身份是知道的,知道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使臣。可是,王玄策竟然如此的嚣张。

  扶余义慈虽然恼火,可是,他不敢发作。因为王宣策身后站着的,是强大的大唐帝国。

  扶余义慈原本打算,等到唐朝与高句丽的战争,在平壤地区的决战结束以后,看看风向再说。

  他看到实在是拖不过去了。他寻思了一下,觉得在大唐和高句丽之间,还是唐朝的胜算更大一些。于是,他决心出兵了。

  他的想法是,我百济出兵是出兵,但是在作战中,要看情况而定。不能和高句丽硬拼损失了自己的实力。

  于是他说道:“贵使大人,我百济国是有诚意的。今天下午六点,我们就出兵攻打高句丽。请贵使大人一同出席出兵仪式。”

  对于王宣策来说,他根本就不相信扶余义慈的诚意。他也知道在战场上,不能够指望百济王。不过,百济只要是出兵,就会对高句丽构成压力。至少能够牵制高句丽的一部分兵力。

  王玄策于是说道:“感谢国王陛下,我会将贵国的诚意,向我大唐皇帝陛下禀报的。”

  王玄策话里有话,他的意思是说,你们自己看着办。你们的一切行动,我王玄策心中有数。

  王玄策从这一刻开始,就没有离开百济王扶余义慈,一直监督他们举行了出兵仪式。并且跟随着百济国的大军,一起出征。直到看到他们越过了边境。

  接下来,王玄策一边向大唐皇帝陛下禀报百济出兵的情况,提醒李世民不要相信百济国的军队,一面继续留在百济军中,监视他们的行动。

  新罗的出兵,给高句丽造成了很大压力。百济出兵攻打高句丽,高句丽也不得不派出一部分兵力来迎战。高句丽两面受敌,面对四国联军,压力极大。

  就在此时,侯君集的大军正在海上艰难地航行着。


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军和海军研究所

  苍茫的大海上,唐军高大的战船航行在海面上。

  侯君集率唐军船队从城山启航,横渡黄海,直奔直奔大同江口的南浦城。

  侯君集是第一次乘坐海船,一开始有点新鲜。

  唐朝的造船业,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

  唐朝水师中常用主要船型有楼船、艨艟、斗

  舰、走舸、游艇和海鹘船等。

  侯君集乘坐的是鹘船,是一种大型战船,“虽风涛怒涨,而无侧倾”,就是这种船型即使在狂风大浪中也不会翻沉,显然因其具有相当好的耐波性和稳性,才会被人们称之为全天候战舰,全长22丈,可乘坐700人。

  战船很大,也行对平稳,海上风浪也不大,可是还鸭子侯君集还是吃尽了苦头。连续吐了5天后,他终于开始适应了。

  晋王李治性格懦弱,不是个管理型人才。但是他很聪明,是一个做学问的好材料。自从进入工业学校学习以来,李治的进步很快。

  李愔发现,李治对于科学研究非常痴迷。李治经常往研究所跑。对于研究所那些新奇的科技产品,他很快的就掌握了个大概。

  不仅如此,他经常到东宫来,向李愔进行请教。

  李愔深知航海对于大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他一直想找一个人物,从事航海和造船等方面的研究。

  这个人物要有科技头脑,还要有身份地位,李治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这天,李治来到东宫,看到李愔的桌子上有一艘漂亮的海鹘战船模型,引起了他的兴趣。

  兄弟两个就从战船讲起,讲到了造船业,讲到了航海的趣事,航海对大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等等。李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李愔看到有门,就又让工匠们制作了一批海船的模型,时不时地诱惑李治。李愔谈起发展大唐海军的愿望,李治自告奋勇地要担任海军研究所长。

  这天,李治求见长孙皇后。

  李治说道:“母后,儿臣想担任海军研究所长。”

  长孙皇后笑道:“好啊,治儿出息了,母后没有意见。”

  李治说道:“担任了研究所长,就要离开长安,到南方沿海地区去了。”

  长孙皇后舍不得他离开,可是长孙皇后是个聪明人,她知道,李愔迟早要当皇帝的,李治能够等到他的重用,未来就有保障。

  再说了,李治是亲王,他今年16岁了,到了18岁,也会离开长安的。与其如此,不如让李愔给他安排,这样能够保持兄弟情义,对李治来说,是个好的选择。

  长孙皇后知道李愔不是个心胸狭窄之人,对于李成乾、李恪、李泰、和李佑他都能够容下。李治和李愔一向关系很好,李愔不会是故意针对李治的。

  她想了想说道:“好吧,治儿,大丈夫志在四方,你就去吧。”

  李愔给李治配的副手,一个是黄琪。黄琪精明干练,可以为李治处理各种事务,确保李治把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

  另外一个副手是唐逊,现任杨州道造船大使。唐逊是唐朝贞观年间造船的顶级高手,能够自制造船图纸,有组织管理造船业的经验。

  尤其是自制造船图纸这一点,就十分了不起。欧洲直到一千年后的1633年,才有人能够自制造船图纸。

  大唐海军研究所成立了,李治任所长,黄琪任副所长。李治在工部和工业学校挑选了大批学生和工匠,离开长安,前往扬州。

  扬州滨江临海,水运发达,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扬州一跃成为隋唐时期全国的漕运、盐运中心,更是海上丝绸之路一个对外开放的国际港口。

  最关键的是。扬州是唐朝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

  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