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91章

傲气凛然-第91章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举一出,竟受到全国各界和欧美列强的大力欢迎和吹捧,如此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的龌龊行径,竟然让这个端茶壶跑堂出身的年轻人名声更盛,让他赢得中外各界的极大好感,国内各大报纸更是把他捧到了天上。

    一声长叹过后,袁世凯走到几位心腹坐落的沙发旁,坐在专为他预留的主位上,接过侍从奉上的冰镇湿毛巾,擦了擦光亮的额头,扔下毛巾无奈地问道:“蔡锷的调令下发没有?”

    王士珍连忙回答:

    “已经下达,并已知会京城中外报纸。想必经此一战,蔡松坡也心灰意冷了,战败导致云南省政府内部矛盾激化,各地富商恐惧战火蔓延,纷纷要求罢兵,并停止支持滇军,云南舆论立场骤然转变,滇军上下士气低沉,各级将领各怀心事,同盟会不管不顾再次横插一脚,要求重组云南省府,划清军政权责,方方面面的人物粉墨登场,闹得不亦乐乎。”

    “果然不出所料!孙大炮那群乌合之众,见缝就插针,他们是唯恐天下不乱啊!一次战败,就把号称铁板一块的云南逼出了真面目,古语云兵败如山倒,墙倒众人推,果不其然啊!”袁世凯极为感慨。

    梁士诒频频点头,将近日情况和分析结果详细汇报:

    “如此一来,足以令手握全省军政大权的蔡松坡生出无力之感,从近日云南发回的密报分析,蔡松坡麾下将领出现分裂,云南讲武堂不少外省籍教官以各种借口,先后离开昆明,我们认为,蔡松坡很快就会被趁机夺权的同盟会和地方势力架空。

    “面对如此窘迫处境,蔡松坡若是继续留在云南,反而对他没什么益处,此时以奉调入京为借口,暂时离开是非之地,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袁世凯点了点头:“很好!蔡松坡是个优秀的军事人才,只要到了北京,他就别想挣脱我的掌握。。。。。。等同盟会那群乌合之众撞个头破血流,慢慢清醒过来,恐怕又会想起蔡松坡这杆造反大旗,肯定会跑来挖墙角,我绝对不允许让他再离开。”

    “正是如此。”

    杨度潇洒地附和一句,含笑询问袁世凯:“大帅对四川局势有何考虑?”

    袁世凯颇为恼火:“还有什么考虑?萧益民违背中央号令,擅启战端,祸及万民,怎么也得把他的军政部长撤了才行。。。。。。好在我还算谨慎,没有把四川副都督的位置给他,否则不知此子要骄横到何等地步?现在想来,还是被尹昌衡逼走的那个瘦得只剩下一张鸭子嘴的副都督张培爵,让我更省心一些。”

    众人听得有趣,一阵大笑,风度翩翩的杨度也忍不住开怀不已。

    杨度笑完后低声提醒:“大帅,目前萧益民声誉正隆,还不宜打压太重,否则很可能遭来中外各方的非议。在下建议,大帅尽可对川滇之战发表一番反对意见,最好是痛心不已的态度,借此向全国各界宣明军纪,大大方方撤去萧益民的四川军政部长职务,保留其边军总司令的任命,再派专人前往成都安抚一番。

    “大帅新铸的宝贵勋章,不妨带去几个挂在萧益民胸口上,表彰他派出一个旅精锐将士平定川康叛乱的功绩,同时对胡景伊和川军各师将领大加褒奖,都晋衔一级,如此处理点面兼顾,也更妥当些,至少不会给南方各势力可乘之机,仍然让整个四川听调听宣,牢牢掌握在大帅手里。”

    “好计策!”梁士诒击掌而赞。

    王士珍恍然大悟频频点头,杨度这招一打一拉确实高妙,不但能削弱萧益民迅速扩大的影响力,拿掉他即将到手的四川全省兵权,还笼络了川军各部将领,也不至于把萧益民彻底打痛打怒,萧益民也就不会一怒之下跑到同盟会那边去,只要静待时日,风平浪静之后,完全可以视四川局势的变化,继续施以各种手段。

    袁世凯何等精明?闻言哈哈大笑,对满腹经纶的杨度赞不绝口,胸中郁结一扫而空。

    七月十五日,川滇谈判协议公布一周之后,萧益民率领麾下精锐和各师将校返回成都,受到成都民众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

    全城内外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各界代表箪食壶浆出城迎接,密密麻麻的人群肃立于东门外精心搭建的凯旋门下,仰首盼望。

    大都督胡景伊率领文武百官手捧美酒,亲至迎接,数万军民黑压压一片挤满了城上城下,远远看到火红的飞豹战旗,惊天动地的欢呼声、鼓乐声就轰然响起,震耳欲聋的声浪排山倒海,直冲云霄。

    萧益民和一众将领不敢自恃功高,远在五十米外,全部翻身下马,在巨大的欢呼声中排成整齐队伍,快步走向手捧美酒,笑脸相迎的胡景伊等文武官员和各界代表,此举顿时赢来民众更大的欢呼声。

    胡景伊等人眼中微露的担忧之色一扫而光,十余名文官和耆老们更是大赞萧益民和将领们谦恭守礼,不骄不傲,一个个笑容满面地轮番而上,一定要凯旋而归的将领们喝足三大碗,紧接着滔滔不绝地送上溢美之辞。

    相比于周俊、王陵基、彭光烈等将领的豪迈与自豪,萧益民的表现非常得体,仍然是那么文雅潇洒谦逊实在,与诸位大人一问一答毫不居功。

    晃眼间,萧益民在左前方一群熟悉的留守侍卫中看到了爱妻,连忙向胡景伊和众多高官抱拳致歉,一阵小跑来到易真颖面前,饱含爱意地对她傻笑。

    易真颖哪里想到萧益民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跑过来?羞得想钻进侍卫身后躲起来,无奈满脸暧昧笑容的侍卫们不让道,结果被萧溢茗紧紧抓住双手,深情凝望,惹来周边军民阵阵大笑和欢呼。

    无数的女人对萧益民的举止倾慕不已,一面欢呼一面遐想,恨不得萧益民紧紧握在手心中的是自己的双手。

    城墙上数百名男女学生俯身下望,满怀羡慕,男生们大赞萧司令敢爱敢恨、执着专一的英雄本色,女生们被感动得双眼湿润,很快跟随几个失控的女伴一起疯狂喊叫,哪里还有半点少女的矜持和羞涩?

    易真颖又是害怕又是感动,要不是人太多,她真想扑进自己心爱的男人怀里好好抱抱他,萧益民眼中的浓浓爱意和款款温情,已经让易真颖幸福得双目潮红,若非遮阳帽上的一圈白纱遮住了她的颜容,定会让无数人看到她滚滚热泪中无法抑制的柔弱和感动。

    好在萧益民没有大胆到肆无忌惮的地步,他轻轻松开爱妻的手,抱起易真颖身边七岁大的萧雪转了一圈,用力亲吻了一下萧雪红彤彤的小脸,弄得被胡子扎得咯咯笑的萧雪使劲躲他,这才把萧雪放下,说句“今晚一起吃饭”就回到一群高官之中,在鼓乐声鞭炮声中翻身上马,带领各部将士跟随在大都督一行身后,雄赳赳气昂昂地列队进城。

    队伍所到之处,欢呼声、鞭炮声络绎不绝,整个成都城内外张灯结彩,如同过节一般。

    周俊拍马上来,与萧益民并行,望着大街两旁欢欣鼓舞的民众,大声发表感慨:“总指挥,这辈子得这么一回,死也值了!”

    萧益民微微点头:“是啊!川军积弱已久,难得一个胜仗,让父老乡亲有了发泄的机会,我相信,这样的场面不会只有这么一次,今后会越来越多的!”

    周俊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连胯下的战马都慢了下来,沉思之后他抬起头,才发现自己落在了后边,彭光烈和陈经已经赶上来了。

    ~~~~~~~~~~~~~~~~~

    ps:这是为月票即将满900票所做的加更,请弟兄们祝我一臂之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天子泣求朋友们自动订阅和月票支持!拜谢!

第八十二章 天高皇帝远

    第八十二章天高皇帝远

    战争胜利带来的狂热气氛,足足延续半个多月才逐渐消退。

    在这半个多月时间里,成都恰好完成旧城改造,尽管该计划一波三折,令无数官员和民众苦不堪言,但总算是如期完成了。

    十几万百姓络绎搬入新居,各种抱怨和流言在空前胜利的消息涤荡中,无踪无影。

    目前成都市民和军政两界谈论最多的,也是最为愤愤不平的是:萧司令竟然因“擅起战端、祸及万民”,被袁世凯大总统撤掉了四川军政部长职务!

    相比于中外报纸的理智分析,四川各地的舆论却大不一样。

    上至军政两界要人,下至寻常百姓,无不为功勋彪炳的萧益民鸣不平,愤怒的民众没办法,只能骂北京政府的娘,四川各地因此逐渐流传这么一句话:“袁大头”竟然把我们萧司令当成“冤大头”了!

    此时袁世凯刚刚就任大总统三个月,他的光辉头像尚未铸造在银币上,就已获得四川民众赠与的“袁大头”雅称,可见他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光辉伟大了。

    无论是以新军为主的四川陆军,还是效忠萧益民的四川边防军,这段时间为萧司令被撤职一事几乎吵翻天了,除了盘踞重庆小本经营的熊克武部之外,川军将士无不反对袁世凯的这道撤职命令,四个师的将校不约而同发起请愿运动,联名上书北京陆军部,为萧益民求情,为川军洗刷冤屈。

    大都督胡景伊虽然早已收到袁世凯密令,却不敢对军中将校的大规模自发行动进行打压,只能装作看不见。

    最后见事情闹得不可收拾,还是萧益民自己主动站出来,他先是给第四师少将师长王键及其所部全体官兵、边军第一师以及直属各部将士下一道严令:禁止任何部门、任何个人议论袁大总统关于撤销自己四川军政部长职务的命令,违者按无视军政法令、聚众闹事严厉处置!

    紧接着,萧益民分别给周俊、彭光烈、孙兆鸾等十余名川军高级将领去信去电,简要说明自己拥护中央政府、遵从陆军部命令的立场,解释四川战后重建和政治局面稳定的重要性,诚恳地向每一个同仁表达自己深切的谢意,并鼓励川军各师大胆进行军事革新,最后委婉地表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边防陆军都愿意一起协商,共同解决。

    随后,萧益民又在《四川日报》和《华西时报》发表措辞严谨的公开信,表达自己遵从军令、拥护中央的立场,阐明自己将在边防陆军司令的位置上兢兢业业保土安民的决心,并将一如既往致力于川军军事改革,发展军事教育,号召全川军民团结起来,为建立一个安定祥和、不断发展的天府之国贡献力量。

    此信一出,四川各界逐渐平静下来。

    政治嗅觉敏感的人从中看出萧益民“以退为进”的良苦用心,一般民众除了对萧益民的博大胸襟大为赞叹之外,也不再深究此事,不管怎么说萧益民还是战力最强大的四川边军总司令,他的两个嫡系师仍然镇守着四川的西、南两座大门,有萧司令在,就没人再敢入川轻启战端,大家就能安居乐业过上安稳日子。

    事情终于平息下来,日子也一天天过去,驻扎在内江、叙府、乐山、雅安和成都的川军各部,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调整和军事革新。

    有个可喜的现象:川军各师将士通过川滇之战的总结,彻底抛弃一身灰色或者黄色的新军制服,效仿边防陆军简单明快的新式军装,开始大量定制分批换装,行动快速的彭光烈第二师、孙兆鸾第三师全部完整换装工作,率先进入紧张的军事训练阶段。

    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总是引发全民的拥戴与追捧。

    自八月份起,川军将士的一身橄榄色或者松绿色军装加上同色软式作训帽,成了四川各地学生和青少年梦寐以求的标准装束,精明的商家开始购置机器大量仿制,成都各大染坊闻风而动,日夜漂染军装布料,以供应飞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如此一来,倒是便宜了川军各师,定购军用布匹定制军装鞋帽变得非常简单了。

    八月一日,边防陆军所有参加过川滇之战的将士、以及阵亡将士的家属,都收到一个精美的红色缎面首饰盒,一日一夜奔袭五百里一举歼灭綦江戴戡一个团的骑兵部队,额外多获一枚飞马勋章。

    各部将士打开盒子,就惊喜地看到红色绒布正中安放的一枚精美勋章,直径45mm的银质勋章正面为放射光芒的金色五角星,两条呈半圆形的交叉稻穗将五角星围绕,五角星中间是个浮雕式的插翅豹子图案,勋章的背后用正楷字体和数字铸下三行字:

    川滇之战荣誉纪念章,1912年6月25日——28日,最下面一行是勋章编号。

    骑兵部队多获得的一枚飞马勋章,不同之处在于五角星中间的图案是一匹展翅飞奔的金色骏马。

    阵亡将士的家属们手捧勋章,激动不已,之前每个阵亡将士家属都已获得八十大洋的抚恤金和嘉奖文状,如今再获得真金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