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行 >

第4章

宋行-第4章

小说: 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就在这一追一赶中流逝。转眼,杨华已引得金人追了六里地。加上先前的距离,金人同赵明堂和古松他们已经拉开了十多里距离。有了这段时间做缓冲,他们大概已经整理好阵型了吧?

李鹞子对身边的杨华佩服得五体投地,老实说,他这一手干得真漂亮。时间对宋军是非常有利的。只要拖下去,等汲县的主力见到古松,到时候,大军一发,兀术这四十骑也只有撤退一条路可走了。

李鹞子因为是党项人,而西夏同宋军打了多年,彼此都有血海深仇,因此他在军中很手人歧视,也只有杨华能容他。跟着杨华本就是为报答他对自己的恩义,至于尊敬倒说不少。不管是武艺还是箭术、马术,他都比杨华高上一筹。可今天晚上杨华的所作所为让他彻底服气了。

想归想,手中的弓却没有停下,又一口气射出十多箭,再一伸手,却抓了个空。回头一看,箭壶中的箭已告罄。

“都头,没箭了。”李鹞子大叫。军中长箭粗如拇指,长两尺九分,一口箭壶只能盛二十支。为了延缓敌人的追击速度,李鹞子射得极快,转眼已将手中羽箭射光。

“哈哈,时间差不多了。”杨华扔掉手中大弓,“鹞子,我们杀回去同赵明堂他们回合。对了,我欠你多少钱?”座下的战马已经喘个不停,浑身汗水被冷风一吹,已在马鬃上结成晶莹的冰凌。再这么跑下去,不用敌人追赶,战马先要倒毙路边。

李鹞子也将大弓和箭壶解下,以减轻重量,“我杀了三人,你杀了两个。你欠我一贯。如果不出意外,你会欠得更多。”

“哈哈,老规矩。赢家请喝酒,输家出钱。。”杨华大笑。

“好,我要喝羊羔酒。”李鹞子伸出又尖有长的舌头舔了舔嘴唇上干结的人血,“你的军饷不够用了。”

“女真人,前来受死!”杨华大吼一声,领着李鹞子再次回身杀了回去。

敌人已经结成厚实的军阵,几十支火把熊熊燃烧,狂风雪中,大量的火星迸起,在空中舞出灼亮的荧光。拨转马头,眼前大亮,竟有些发黑。

金人没想到杨华二人再次杀回,都同时大喝一声提马冲了上去。如此,刚才还很严整的队型出现一丝缝隙。

“正其时也!”杨华大喜,抢先一步领着李鹞子如锥子一样扎进这道空隙之中。

顺风冲击,根本用不着做多大动作,手中腰刀轻巧一划,就将当头那个女真人身上的棉袄破开。手一震,刀竟然卡在敌人肋骨中。耳边传来“喀嚓!”一声脆响,那把百炼钢刀居然断着两截。

心叫一声糟糕,眼前已经出现一个手挥狼牙棒的女真人。这个时候,杨华的战马正在猛冲,就算想躲也没地方躲去。

可运气再一次光顾,一阵大风夹杂着大片雪雾吹来,顿将那个武士吹得迷了眼睛。

“好运气!”杨华大叫一声,手一抓,一把将那人扯下马去。

浑身剧震,两匹背道而驰的战马力量何等之大,这一下几乎将杨华的胳膊扯断,手心传来一股热辣辣的烧灼感。斜眼一看,掌心已满是鲜血。

“嚓!”背心中了一刀,好在马跑得极快,又有薄甲保护,受伤也不重。无暇多想,杨华再一次从敌人阵中穿了出去,再不敢停留,狠狠地给了战马一鞭向南面赵明堂他们跑去。

“我又杀了一人,都头,你欠我两贯了。”李鹞子兴奋地大叫,可定睛一看,杨华却狠狠地咬着牙,腮帮子鼓得老高,一条青筋在太阳穴上突突跳动。

一团红色从他背心扩散开来。

“都头,你受伤了。”

“被狗咬了一口,不要紧。”

天已经有些蒙蒙亮,远处汲县城方向传来隐约的鞭炮声。新年到了,靖康一年到了。

一刹那,杨华有些失神。

“雪好大!”

新年到了,新年快乐,穿越者。

都中的弟兄们,这一仗不为朝廷大姥,不为该死的腐朽的赵宋王朝。我只为你们,也为我自己,我要带你们活下去。

看着杨华二人远去的身影,兀术点点头,“真勇士也!“他放慢速度,大声鼓励手下:“敌人就在前方,都是步兵。跑不远。”

第一卷 江河水

第七章 孔孟弟子有风骨

当杨华和李鹞子骑马冲出去阻击女真人的骑兵时,古松大松了一口气。能够得到一个回汲县讨救兵的任务,而不用呆在这个死地迎接金人铁骑狂风暴雨般的冲击,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

宋军积弱,有朝以来在同北方蛮族的战争中好象就没占过上风。即便是范文正公,当初在西夏也被党项人打得灰头土脸,虽然号称大捷,但所有人都明白,宋军那次是吃了大亏的。至于辽国,从太宗征北时起,朝廷每战都是损失惨重,最后竟采取岁币那种屈辱的绥靖政策,实为汉人之耻辱。到最后,竟到了谈辽色变的程度。

现在辽国已经灭亡,宋朝的敌人换成了比辽人更野蛮,更凶狠的女真。

在北方牧场尽落如外族人手中之后,宋军多以步卒为主,对上来去如风的敌人只有死守一途,再没有还手的余地。

有的时候,古松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堂堂天朝,亿兆男儿居然不是那些满嘴腥膻的蛮子对手。他也是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也不是没有痛苦得一阵哀号:我们这是怎么了。

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中那丝波澜已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平复,到最后只剩猥琐的疲惫以及蝇营狗苟的麻木。

可就在这个落雪的夜晚,当他看到这两个军士义不容辞的冲上战场,不知怎么的,他腔子里突然有一丝热血涌起。

他认为,杨华和李鹞子在没有回来的可能,听对面的马蹄声,敌人为数众多,如果不出意外,他们二人是再没可能回来了。去之前,他们大概也知道这一点吧。

苟利国家生死与,且因祸富趋避之。

说来也是奇怪,当看到都头毫不犹豫地冲出去之后,这支完全由新兵组成的混乱部队突然安静下来。

静谧的黑夜里只有赵明堂的大声叱喝:“刀手和枪手向前一步,拦在弓弩手前面。妈的,挨紧点,你想让女真人的快马从你身边钻过去吧。你完了,你会被一刀砍下脑袋的。”他粗鲁地大骂着,一拳又一拳打出去,打得刀手们身上步人甲铿锵作响。

“***,就算要死你也得被敌人的战马面对面撞死,被人从旁一刀劈翻是我们禁军的耻辱。”赵明堂满口污言秽语,大声咆哮,在他恶毒的问候声中,一百多士兵都下意识地安静下来,很快排列出一道厚实的方阵。

第一排是十个手持长矛的枪手,后面跟着五个斩马刀手。在后面是七十个弓弩手。这是标准的宋军平戎万全阵前锋阵配置,因为小阵布置在这个平缓的斜坡上,如此一来,火力分布倒显得很上立体。敌人如果冲击前面的枪阵,也会同时受到后面弓手的打击。

“掌旗!”赵明堂有一张响亮的大嗓门,随着他这一声大吼,一面赤色大旗迎风招展,上面画着一只三足乌,“天佑大宋!”

“天佑大宋!”一百多人同时低沉地一声怒吼。

虽然知道这次战役基本就是一个全军覆灭的结局,可所有人还是沉默地站在那里,现在还浑身颤抖的新兵们也安定下来。

古松也是第一次见宋军排兵布阵,这一百人虽然不多,可无形中却散发出一股隐约的雄浑杀气,他身上突然有些发热,狠狠地捏紧拳头,也跟着喊了一声。身边,那匹战马暴躁地喷了声响鼻,前蹄在雪地上一刨,一片雪泥扑面而来,落了他一头一脸。

古松恍然未觉。

战马的响鼻惊动了赵明堂,他看了古松一眼,“虞侯你怎么还没走?呵呵,这里可是一个死战之地,要送死自有我等粗人。古大人你还是快点回汲县去吧。”声音里带着一丝挖苦。

赵明堂是一个有名的臭嘴,都里上一任虞侯是他朋友,阵亡之后,他的脾气越发地乖戾。此刻一看到古松心中不知怎么的异常反感,忍不住出言讽刺。

看套赵明堂眼中的轻蔑,古松心中突有腾腾怒火升起。他来都里没几天,都中士卒也知道他是迟早要走的人,虽然态度恭敬,却少了一分亲热。无形中都将他当成外人,这让古松很懊恼----难道读书人有错吗?

他猛地将马缰扔给身边的押官,喝道:“林押官,我命令你马上骑上快马去汲县带信。”

押官主掌都中器械配给、粮秣计算、文书往来,职位等同于十将。因为是文职,也归将虞侯直接管理,算是古松在部队中唯一能够领导的人。

林押官一惊,“虞侯,都头的命令是让你去送信……”

古松暴躁地打断他的话,怒喝道:“林押官,你是我的下属,难道想抗命吗?我是虞侯,是军法官,军法官怎么能脱离战斗。”他森然地看了林押官一眼:“我也是汉人,我也有血性,决不肯让人看做胆小鬼。”

“可是……”

“你想被我军法从事吗?”古松的手摸在刀柄上。

“是。”林押官无奈地翻身上马。

看古松如此决绝,一直面带讥诮的赵明堂突然叹息一声:“古虞侯,你这又是何必呢?”

古松:“国家者,天下人之国家,我古松也是宋人,国难临头,却没有逃避的理由。”大概是因为天气太冷,大概是因为激动,他的声音在颤抖,身子也在颤抖,但胸口却有一股火苗子在熊熊升腾。

雪小了些,,看了看远方。对面的马蹄声更响,金人应该要到了。

古松又看了一眼如豆腐块一样在身后排列的战士们,心中突有有股豪情涌起。身后便是汲县,便是黄河,便是汴梁,便是自己的妻儿。

“就算是死,我也是为我的妻儿,为我的国家而死。魂兮何在,永卫家邦!”

第一卷 江河水

第八章 我同你们在一起

滚雷般的蹄音传来,队伍显得有些骚动。

在前方的亮白色中有两点黑色瞬间奔至山坡之下。

看到马上的两个骑士,山坡上的众人都欢呼一声,“都头回来了,都头回来了。”语调中有说不出的欢喜,刚才还死气沉沉的队伍顿时活了过来。

“安静,都他妈地给我安静!”赵明堂一把抢过大旗在空中摇了两下,大叫:“都头,枪之右!”阵前山坡上设置了简单的陷阱,若杨华和李鹞子径直跑来就麻烦了。

“明白!”下面一声长笑,二骑绕了一个大圈转瞬便从长枪手的右翼奔上坡来。

杨华灵活地从马上跳到地上,在马屁股上拍了一巴掌,走到阵前,抢过一把长枪同枪手们站在一起,“赵明堂,可布置好了!”

“布置好了。”

“都头总算回来了。”古松走向前去。

杨华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古虞侯你怎么还没走?”

“我派其他人去了,我要留下。”古松的声音又开始发颤了。

“哎!”杨华很奇怪地摇了摇头,低声说:“古松,我是这个都的头,自然要同弟兄们生死在一起,你没必要为大宋去死的。为皇宫里那两个狗屁官家去牺牲,轻如鸿毛。”

古松一愣,他没想到杨华居然说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话。这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这个时候,飕飕,两支劲弩突然出现在微明的天空中,以抛物线的方式落到阵前,直接插在杨华脚边。古松吓了一跳,猛地一后退。

这是女真人的响箭,为军队指示进攻方向。

但杨华还是没有动,前派的枪手也没有动,这十几个从河北战场下来的老兵挺直着身子看着前方,犹如铁铸一般。

古松还没来得及为自己刚才的行为羞愧,女真骑兵来了。在雪白的雪地上涌过来沉沉一线喧嚣的马队。女真骑兵速度极快,战马已经完全跑开,三十多骑人马如铁墙一样撞来。

奔腾的马蹄溅起地上积雪,滚滚雪雾中,巨大的压力沉重地压在宋军心头。

牛角号嚣张地响起,又低又闷,吹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后排的弓弩手终于慌乱起来,这七十来人都是新兵,何时见过这等规模的骑兵冲锋?

拐子马,拐子马!”他们无一例外地发出一片惊呼,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所谓拐子马,就是布置在大阵两翼的个轻骑兵。北宋人的习惯用语中有“拐子”一词,“两拐子”就是指大阵的左右两翼。北宋时期“东西两拐子马”阵是宋军最常用的阵型。东西拐子马,实际就是布置在两翼的左右翼骑兵。在战场上通常担任骚扰、追击和侦察功能。因为来去如风,进退有序,最是让人头疼。

北宋末期,因为产马地尽落如北方蛮族人手里。宋军战马稀缺,堂堂京畿二十万禁军中只有军马两万来匹,真正能当战马使用的也不过七千头,这次出击已经全部带来。因为缺乏战马,这种拐子马阵也不常使用。反倒是金人因为战马为数众多,常用这个大阵给宋军很大杀伤。

因此,一提起金人拐子马,宋军都忍不住双股颤栗。

终于有人丢掉手中武器转身逃跑了,一个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