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胜利之钢蚁雄心 >

第286章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286章

小说: 胜利之钢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步枪齐发,给予日军一定杀伤,该部奋战到拂晓,终因寡不敌众,大部分壮烈殉国。

    一众日军可能是觉得,自己几十万大军,在华夏淞沪军队的侧后登陆,已经是胜券在握,逐渐有些肆无忌惮了。

    日军也不顾天色还没亮,即刻命令已经登陆的部队,不顾滩头还没设立临时阵地,就在金山卫的盐池中,放出一个大气球,上面写着“百万日军将在杭州湾登陆”,企图打击华夏军队的士气。

    在军舰上远眺到气球升起的朝香宫鸠彦,也不顾拂晓时海雾升腾之际,甚至看不清气球上的标语,却情不自禁的诗兴大发。

    在金山卫附近之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等处,进行两栖登陆的皇军主力,正是这厮的亲卫队,嗯,确切的说,是日军第十五师团,也只有他这种文武双全的的亲王,才能想出如此奇葩的气球攻心之计。

    鸠彦中将不顾自己的瘸样,吟出了感人的俳句,“海上升一丸——”。

    第十五师团的的参谋长,笠原次雄大佐,却突然拉住鸠彦亲王的袖子,指着西方隐隐发红的天空,有些惊慌失措的喊道,“亲王殿下,你看,这恐怕是超级重炮群的炮击,我们应赶快离开为好”。

    什么是超级重炮?就是150毫米以上口径的大炮。

    在1937年民国时空的远东诸国之中,也只有日本陆军正式装备了——203毫米与240毫米两款超级重炮。

    因为超级大炮的自重历来很大,通常很难在公路上转移或机动,因此日军在很多时候,都是将它们部署在铁路干线上,日军还真没想到华夏军队会在金山卫部署这类武器。

    鸠彦中将眼睛一翻,想好好的教育一下笠原大佐,华夏军队那么穷,连150毫米重炮都没几门,这里又远离铁路干线,又哪里来的超级重炮,八嘎亚路,这么胆小的干活,真不配作一名帝国军人。

    还没等鸠彦亲王骂出口,就猛然的愣住了,因为他隐隐的听到了异常的声音,如同多列火车正在隆隆开动一般,而且正是从西面的空中传来,情不自禁的发出了一声高分贝的尖叫。

    “还真是超级重炮,我的天照大神啊”。

    “怎么办?”

    还是笠原次雄大佐反应快,即刻命令他们所乘坐的驱逐舰,赶快跑路,这里靠登陆场地太近了,万一被超级重炮覆盖,一千多吨的小小驱逐舰,真成“大胆一炮沉”了。

    然而,他们的反应还是慢了些。

    大约十秒钟之后,为登陆士兵护航的日军军舰,就遭到了超级重炮群的覆盖,整个海域与滩头阵地,被打成了一片火海,大大小小的四十多艘军舰,顿时乱作一团,一个个惊慌失措,争相逃命去,在慌乱之间,相互碰撞的军舰不在少数。

    至于还没完全登陆的野战日军,却没有任何人在意卤肉,他们是死是活就全看命了。

    还是鸠彦中将的胆子比较粗,在仓促的逃亡之际,居然还有闲心评估炮火的威力,口中念念有词的胡诌道,“啧啧,威力,还是偏小了一些,口径应该还低于203毫米,因为射速太快了”。

    “可惜啊可惜,如果早知华夏有这种重炮,说什么也不会选择这里作为登陆地点,哎呀,柳川君(日军第十军军长柳川平助)真是好命啊”。

    在旁的笠原大佐的脸色都白了,很想堵住这个浪漫亲王的臭嘴,依他看来,还不如遭遇203或240毫米重炮呢。

    那些玩意儿射速超慢,驱逐舰之类的舰艇,至少还能凭借自身的高速逃离登陆场,遇见现在这款速射型超级重炮,可就要出大事了,论威力略弱于203毫米,论射速不低于150毫米,真的很要命了啊。

    笠原次雄的预见是对的,面对近百门182毫米重炮,任凭四十多艘军舰如何躲闪,但是毕竟在杭州湾北部,是典型的近海区域,海水深度较浅不说,海面下的地形也极其复杂,大小军舰转圜起来很是痛苦。

    而且夜色半昏半明,想安全的逃离登陆场,还真要天照大神尽力保佑才行。

    炮击十分钟后,鸠彦亲王的座驾“浅原号”驱逐舰,即被一枚近失弹所命中,舰体中部被拉开一大口子,涌进了大量的海水,军舰瞬间减速。

    如同天灾一般的炮击下,幸运儿永远是极少数。

    海水沸腾了二十多分钟后,真正能逃离登陆区的日军军舰,已经一一的逃离了,整个登陆海域早被五千多枚——182毫米大口径炮弹,打成了一片腥风血雨,幸存的人群与燃烧的舰船残骸,在海水中半浮半沉。

    在茫茫的海面上,时而传来弹药殉爆的声音。

    在浅水区的士兵最为幸运,还能即时的冲上登陆滩头,尽管滔天的巨浪和惨烈的爆炸,随时在他们的身边徘徊,但是他们毕竟还有生还的概率。

    不过幸运也是相对的。

    因为能动弹的日军舰艇,早已逃离了炮击范围,而华夏可能在登陆场也有炮兵观察点,只见超级重炮的炮口纷纷一转,很快调整了炮击的目标——由护送登陆部队的军舰群,改为日军的登陆场地与浅水区域。

    之前还在岸上看热闹的鬼子兵,现在就凄惨了。

    一发182毫米炮弹落下来,即刻地动山摇,仿佛发生了九级地震一般,海滩附近的鹅卵石也成帮凶,在爆炸气浪的推动下,如同一颗颗炮弹一般,摧毁着日军士兵的身体和灵魂。

    哪怕鬼子兵远在爆炸点的百米之外,也会被震得瞬间失聪,至于落弹点的五六十米内,基本没有任何人能幸存下来,他们即或没被弹片击中,也会被重磅炸弹爆炸时,所形成的次声波给震碎了内脏。
………………………………

第三百六十章 金山日出(终)

    超级重炮的射速确实不高,而且每分钟只有四发。

    但是近百门重炮同时炮击,那个威力就有点吓人了,宛若火星撞地球一般,全然一派末日的景象,只见沸腾而炽烈的地狱之火,大有毁天灭地之势。

    一片片冲天而起的气浪,更是将血水、残骸、人体,以及其他的杂物,拉上了近百米的高空,将凌晨的雾气搅得支离破碎。

    超级重炮群的实际杀伤力,往往还是其次的,每轮炮击也射杀不了多少人。

    但是那种吞天噬地的浩大声势,以及九级地震般的连连颤动,让日军上下心灰如死,不但心智被夺,而且退无可退,只好抱着脑袋、紧缩着身躯,静静的等待死亡天使从天降临。

    然而更恐怖的是,超级重炮群似乎长了眼睛一般,从全公亭、金丝娘桥,到漕泾镇、金山卫东侧,射击范围由近到远,依次调整了炮击的角度,过程宛如行云流水一般,将三四个登陆点一一摧毁。

    原以为躺在地上弹坑里,就能躲避炮弹的经验,在这里完全失效了。

    一则是炮弹覆盖的密度太大,二是炮弹专找人多的地方打。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

    超级重炮炮群的炮击重点,开始从浅水区转向陆上区域,数万已经登陆的日军,突然觉得时间变得异常的长,分明已经略略发白的东方,突然又黑了下去,在感觉之中,仿佛每一分钟,都有一年那么长。

    他们紧紧的卷缩在地上,嘴巴尽量张大,争取不让次声波震碎内脏,如果真被炮弹直接命中,也只好自认倒霉,瞬间成神,一了百了。

    幸存的日军舰艇,在不远处循巡不前。

    当日军第四舰队司令官,丰田副武中将惊魂暂定,在旗舰足柄号巡洋舰上,点检他的部队时,才发现三十多艘军舰,只剩下了七八艘较快的海军军舰,所护送的十多艘万吨级运输舰,早已全军覆没。

    不仅如此,连登陆的五六万部队,也只剩下了几千人。

    历来祸不单行,丰田中将还接到了一个噩耗,一个让他差点剖腹自杀的消息,因为浪漫的朝香宫鸠彦亲王,竟然没有逃出登陆场。

    这厮真的很想再次冲入登陆海域,救回亲王殿下,但是他的理性告诉他,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将会导致所幸存的七八艘舰艇,全部覆没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那才是最大的耻辱。

    丰田司令只好决定事后再谢罪了。

    朝香宫鸠彦,又不是明治天皇的亲兄弟,有这么重要么?

    鸠彦是久迩宫朝彦亲王的第八子,简单的说,就是日本某位老驸马的儿子,具有纯正的日本皇族血统。

    1910年这厮自己又娶了明治天皇的女儿,即富美宫允子内亲王,因此连在位的昭和天皇,也得喊他一声皇叔,而且不仅如此,还历任了近卫师团长等要职,因此在日军之中也颇有一些声望。

    这个本该清贵纳福的鬼子亲王,却在另一时空,干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1937年12月,鸠彦接任松井石根,当上了上海派遣军的司令,却在南京会战期间,颁布了“杀掉全部俘获人员”的命令。

    此命令酿成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后来在东京大审判时,他居然躲掉了绞刑,日本皇室对他的惩罚是——永远革除此人的皇族身份。

    不过说到鸠彦亲王,也是刘亦诚最想杀掉的鬼子之一,自从得知这厮任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即将在金山卫登陆时,就一直在琢磨如何弄死这货,所以他急忙从川西基地,空运了五十只蚂蚁机器人。

    刘少将再亲率蚂蚁军团,在杭州湾金山卫以西,沿海岸线二三十公里的九龙山中,不分昼夜的修筑重炮阵地。

    还好他的好老婆孔玉玲,没有忘记他当初的嘱咐。

    孔大小姐不但通过孔氏家族的势力,将让她的表哥张伯玉,即刻从陕西汉中调任到嘉兴,还当上了嘉兴县县长,兼任该县的民团司令,并秘密的将九龙山一带,圈为孔氏家族的领地,将数千吨进口钢铁藏纳其中,以备刘司令有朝一日大用。

    刘郧仗着“先见之明”,以及事先布下的种种暗手,现在终于全都付诸于实现了。

    这厮打算采用超级重炮群,狙击日军的两栖登陆。

    59。9级的蚂蚁机器人,每秒可以采矿或加工2。78公斤,而且还有五十多只蚂蚁一起加工,各项工程的进度堪称神速,反正刘司令也没打算修建“永不陷落”的堡垒,以至于秘密的重炮阵地很快修建成型。

    至于加工重炮与炮弹,则放到了最后。

    让五十只蚂蚁机器人,加工一门182毫米口径的重炮,通常只需要区区十分钟,即使再加上海量的空气压缩型炮弹,整个加工过程也只需要一天的时间而已,将外星科技的逆天强悍属性一展无遗。

    11月13日,老蒋向世人公布《告全体上海同胞书》时,刘郧的九龙山重炮基地也基本完工了。

    在九龙山溶岩石洞之中,这厮一共建成了五六个秘密仓库,以及七个炮兵阵地,理论上可以容纳近百门重炮。

    由于只准备了数千吨钢铁,因此只制造了二十八门重炮,以及特制的炮弹二万余枚,另外缘于蚂蚁机器人的数量有限,即使生产出再多的重炮,也没有足够的“合格的炮兵”了。

    刘亦诚也算仔细过,即使再会集约、再会统筹,伺候一门182毫米重炮,至少需要二只蚂蚁机器人,一只必须与智脑相联通,以便及时的进行瞄准、上弹和发射,而另一只则充当“运输人员”。

    当重炮进行高强度的持续炮击时,对炮弹的需求量非常大。

    幸好,“蚂蚁”是天生的负重冠军,平均每分钟,足以搬来十多枚102公斤重的大口径炮弹。

    然而,到位的蚂蚁军团只有50只蚂蚁,即使加上幻影机甲中的蚂蚁,也只有56只而已,因此最多只能操纵二十八门重炮,正好将182毫米重炮的威力,与“蚂蚁炮兵”的辅助性,发挥到最完美的程度。

    为了弥补重炮数量不足的缺陷,刘少将竟然灵机乍现,想到了“三弹同时着地”。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丧心病狂”的炮击技巧。

    三弹同时着地,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简单的来说,就是让一门大炮,先后发射三枚炮弹,但是这三枚炮弹,必须在同一时间(误差小于3秒),落入一个指定的区域,形成三倍的杀伤效果。

    大炮的射击方位与角度,一般是由炮兵们事先算好,当第一枚炮弹被激发后,由于角度和加药问题,必定具有一定的滞空飞行时间,因此正好乘此时段,补发一枚,如果情况允许,可以补发第二枚。

    当然,只有那些射程较远的大炮,才能做到这一点,而且要在效果最佳的情况下,就是三枚炮弹同时着地,以至一门重炮,能当成三门重炮用。

    以182毫米的重炮为例,它的正常射程高达30多公里,而一枚该口径的专用炮弹,自重为102公斤,出口初速度为9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