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胜利之钢蚁雄心 >

第272章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272章

小说: 胜利之钢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既然都是野地迫降,其实在哪里都是一样。

    刘亦诚在智脑的辅助下,在茫茫的太行群山之中,找到了某一地势相对比较平缓的地方,这里还有大量的灌木与野草,估摸着即使真的摔了下去,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那就这儿了。

    乘着油料还有一层油皮在,刘博士即刻进行急促的野外迫降,幸好这年月的飞机,还都是螺旋桨的时代,机体的自重都很轻,飞行的速度也比较慢,一行人竟毫发无伤的迫降成功。

    不过在迫降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迷路了,而且时间接近深夜了,周围全是黑灯瞎火的,即使想走也不知道走到哪里去,大家只好在飞机迫降的附近,点起篝火在野外宿营了。

    他们都受过特种兵的训练,身上都还有些应急食品,吃完只后正好睡觉,然而是夜大家都有些睡不着,刘亦诚深知第二天的劳累,只好强行命令他们闭眼养神,就算睡不着,闭上眼睛养养神也好些。

    在宿营的周围,时不时响起各种野兽的嘶嚎,以及蛇虫鼠蚁的沙沙声,将一行人吓得够呛,直到天色快亮了,才睡了一个囫囵觉,当他们一一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时分。

    刘少将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午餐,大多是些清煮蛇羹,烧烤老鼠肉,以及一些野生的浆果。

    别看这些军人平时有多牛叉,现在让他们吃这些东西,还真有些心中发毛,还是吴佩孚自己做了一个表率,将蛇羹鼠肉吃得津津有味,还夸刘亦诚手艺不错,将民国老兵的素养一展无遗。

    刘少将对吴老的好感大增,这时才有闲心与他攀交情,顺便让琉球复国军向前辈学习学习,好生吃这些“美味佳肴”。

    复国军们只好苦着脸尝尝了。

    吴老与刘少将也懒得理睬他们了,两人盛了些食物边吃边聊,不料越聊越投机,有点相逢恨晚的感觉。

    得知某人是川西王时,吴佩孚也有些哭笑不得,“你胆子可真大啊,北平已经是龙潭虎穴了,你难道就不怕出事?”

    “现在平津的实际当家人,是日军的情报总长,土肥原贤二中将,这厮是日军当代的情报之王,他的手段,我可是一清二楚的,根本不是你们这些年青人能对付的,当年我与他都是青木宣纯(日军的第一代谍报之王)的学生”。

    “在日俄战争期间(1904年),我们还曾一起组建了日中联合情报机构,招募东北的马贼袭击俄国人的运输线,沉重的打击了俄国人的军队,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亦诚简直无言以对,民国期间真是邪了门。

    蒋百里、蒋介石、阎锡山、何应钦等,华夏的上层军队领袖们,与许多侵华日军的将领们,大多是老同学、老关系、老相识,但是在彼此下手时,却丝毫不念任何旧情,一般是要有多狠就有多狠。

    而吴佩孚就更牛了,与日酋土肥原贤二,竟是同门师兄弟兼战友。

    吴老总也怕大家误会,盯着刘郧的眼睛,有些惆怅的解释道,“我与土肥原是老相识,我深知他的本事,他也了解我的手段”。

    “土肥原生怕我破坏他的计划,在我武汉兵败后(北伐战争),退入四川受杨森保护时,他曾让驻汉口的竹机关负责人,荒木大佐给我带信,他希望我能东山再起,继续与老蒋等人争天下”。

    “所需的一应军备物资,他都可以免费提供”。

    “嘿嘿,在物资清单上的东西,我至今都还记得一清二楚,其中步枪十万支、机枪二千挺、大炮五百门,子弹若干,以及起兵所需的前期军费,一百万大洋”。

    “真是好大的手笔啊,好慷概的土肥原贤二”。

    刘亦诚也是骇然一惊,看来他还真是低估了土肥原,当初在汉口放这厮一马,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这厮突的心中一动,不由大喜过望,既然土肥原如此忌讳吴佩孚,那么吴老总的本事,应该也没差到哪里去,就如同战国时代的庞涓与孙膑一样,彼此即或有些差距,往往也是一线之隔。

    刘少将的脸色顿时变得精彩起来,于是再也顾不上蛇羹鼠肉了,双拳一抱,向吴佩孚恭敬的说道,“川西刘亦诚,恳请玉帅出山,助学生一臂之力,请你担任我川西军队的军师,总管情报与军事策划”。

    吴佩孚是何等厉害之人,眼睛略转一圈,就知道这厮的来意了。

    他有些为难的笑道,“你想让我帮你对付土肥原?说实话,我长于军略而短于情报,何况这厮有整个日本帝国给他做后台,我可对付不了”。

    这么坦诚这么直白,刘亦诚也傻眼了,这个吴老总这么怕土肥原,真是在他的意料之外。

    没办法了,他只好使出了激将法,“哈哈,我就知道吴老总怕了土肥原,没事的,你只需要对付那些汉奸就行了,嗯,日军的问题,还是交给年青人来对付”。

    汉奸,吴老的旧部齐燮元就是华北的最大汉奸。

    俗话说“揭人不揭短”,刘少将如此不客气的乱喷,导致吴佩孚的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只是人在屋檐下,有脾气也发作不得,只好默不作声了。

    刘亦诚也知道吴老有了意见,于是故作高深的叹息道,“哎呀,你说我当年,怎么就小看了土肥原这厮呢,1934年11月,我本来有机会杀掉土肥原的,只是觉得这厮名不副实,所以才放了他一马”。

    “什么,你差点杀了土肥原?”。

    “年轻人,你可不要吹牛”,这下将吴佩孚的胃口吊了起来,有些将信将疑的问,“那年11月,土肥原是去了南京一趟,但是好像没去什么汉口,你该不是认错了人吧?你吹牛,最好也要靠点谱啊。”

    刘郧一声叹息,就将当年的恩恩怨怨,大略的说了一遍,将吴佩孚说得直两眼发愣,尤其最后听到为了他机器设备的安全,只好放土肥原一马时,也有些扼腕叹息,不过再也没有说某人吹牛了。

    吴老总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有些苦笑的说,“你当时的做法是对的。四川,我也曾待过一段时间,先是与蔡锷交战,后来是入川作调停,再后来自武汉兵败后去川中避难,那里,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

    “川中自古民风淳朴,川人也以能战敢战而闻名”。

    “当年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整个华夏大地都乱成一锅粥了,唯有四川一地乱不起来,即使一代天骄,翼王石达开想攻略此地,最后也只落得个兵败大渡河,由此可见川军之厉害,到了辛亥革命之后,世人只知武昌起义,却无人知道武昌起义,却源于四川保路运动”。

    “但是自从进入现代之后,四川就明显的落后于时代了,就是因为川中民众虽然淳朴,而川军又极为善战,但是缺少了现代工业的缘故,就如同人少了骨骼一样,根本发挥不出川人的战斗力,你若能在川中现实工业化,仅凭四川的一地之力量,就能与整个日军抗衡”。

    对于吴佩孚的“大实话”,刘郧也只好苦笑了。

    不过还算好的吧,川西经过了三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四个工业基地,以及遍布整个四川的铁路网,相比起另一时空的抗战大后方,真是好得太多了,究竟能否发挥更好的效力,还得通过实践来检验。

    得知四川的工业发展之后,吴佩孚也大为喜欢,他认为华夏抗战有希望了,甚至有些暗暗后悔,如果早知有今天的话,当年就该晚一点离开四川,只需要再等上二年时间,就会亲身体验如今的盛事了。

    四川有如此的工业基础,几个小日本鬼子又何足道哉。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亦诚顿时心中一动,吴老总这是变相的同意出山了,于是赶快乘热打铁,即刻一拜到底,恭声再次邀请道,“学生刘亦诚拜见老师,还请老师看在亿万苍生的份上,出山抗日”。
………………………………

第三百四十五章 作战会议

    话说到这个份上,吴佩孚也无话可说了。

    他只好半推半就的答应了,并问了刘司令一个实话,那就是川西军队的实际地位,究竟是怎么回事?外界众说纷纭,既有人说他是第三势力,也有人说他是新型军阀,所以吴老总才想问个明白。

    刘郧也只好实话实话了,就将当年茂县风波的原委,以及后来如何当上这个三当家,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是是非非他自己也闹不清。

    吴佩孚也是苦笑不已,不过他也知道了一点,这厮恐怕还真没什么野心或私心,时至今日,所做的很多事情,恐怕还真是为了抗日着想,当年川西出兵茂县,以及霸占整个川西专区之事,恐怕是有些不得已而为之。

    一行人的午餐也吃得差不多了,也该准备找路下山了。

    这时大家才在宿营的附近,发现了很多的蛇虫鼠蚁,不过尽都死翘翘了,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击杀在了营地的周围,距离不近不远,间距营地约五十丈左右,一时不由面面相觑,彼此都想问这是谁干的。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午餐的素材,应该就是来自这些蛇虫鼠蚁的尸体,大家顿时觉得胃里隐约有些翻腾。

    唯有吴佩孚心中一动,大有深意的看了刘郧一眼,只见这厮一脸的镇定自若、气定神闲,不过大家都猜到了一可能性,刘少将应该是位武林高手,只是不知道究竟有多高而已。

    刘郧虽然有智脑在手,也只知道石家庄的大体方位。

    因此大家在太行群山之中,深一脚浅一脚的摸索前进,更为麻烦的还是向导问题。

    他们偶尔看到一两个老乡,刚想过去问问路,老乡却对他们一行人却避而远之,简直如同见到了鬼一样,自然也不好意思去问路了,还好也没有不长眼的土匪,想过来宰他们这群肥羊。

    后来吴佩孚实在看不下去,直接拿过“领导权”,改由他自己来带路,随意的在周围瞄了几眼,就随便指定了一个方向,让大家随他一起前进,刘少将可不信这个邪,不相信这厮比智脑还厉害。

    他于是低声的问道,“军师,我们这是往哪里走?你千万别带我们到了一些陌生的县城,被人当成了奸细,可就麻烦大了”。

    看某人的反应如此之快,吴老总也是呵呵一笑,杵着探路的树枝,有些自得的说,“放心好了,眼前这些山地我以前来过,如果再走半个时辰,就到了山西的娘子关,再顺着正太铁路线向东走,就是井陉与获鹿,距石家庄,也就七八十多公里,嗯,大约再走一天就到了”。

    “娘子关?”刘郧也是一怔,似乎想起了点什么。

    究竟是是什么呢,他一时也想起来,算了,还是尽快赶到石家庄要紧。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已经远远的看到了铁路线时,刘郧才突然想起来了,邓锡侯的二十二集团军,不正是在那里布防么?人就是不经念叨,当他想到这里的时候,吴佩孚等人看见了一大群荷枪实弹的民国官兵。

    在娘子关附近的大山上,正有一群军官带着地图与望远镜,正在向他们这一群人远眺,而且与他们同行的警卫们,早已展开战斗队形,向刘亦诚等人围了过来,究竟是跑是降,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在无奈之下,吴佩孚等人只好举起了手,当了可耻的俘虏,被这群警卫押送了过去。

    这群官兵的领导者,赫然正是邓锡侯本人。

    邓老总一见吴佩孚就笑了,有些打趣的问道,“哎呀,这位是谁啊?请恕小弟眼拙,原来是吴中州当面啊,你该不是舍不得我们川军的伙食,不辞千里来投吧?”

    说着邓锡侯就与吴老总拥抱了一下,看样子彼此还真是老朋友,周围的警卫与将军们面面相觑,都有些苦笑不已。

    刘亦诚也从一干将军中,发现了老熟人李家钰等人,于是主动打起来招呼。

    不过与刘少将见面,大家都有些尴尬,因为商震与刘湘都发了话,让这厮督导川军的第四十七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刘少将倒成了他们的上司。

    刘郧可不敢怠慢李家钰,一时连邓锡侯都顾不上了,连忙向李家钰敬礼,“属下刘亦诚,率川西第一混成旅,前来石家庄战场,为长官及四十七军摇旗呐喊,卑职已经率部抵达石门,请李长官指示”。

    李军长自己也是一愣,怎么变成刘三爷给他敬礼。

    他连忙还了一个军礼,略略有些见外的的笑道,“亦诚老弟,你才是上差啊。这个石家庄保卫战,究竟该怎么打法,第一战区的长官部,早就下达了死命令,让我们——一切行动,听从你的指挥”。

    刘郧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最怕将帅失和上下离心。

    比如宋哲元的第一集团军,就是一个最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