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胜利之钢蚁雄心 >

第201章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201章

小说: 胜利之钢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崇禧的脸黑得像鞋底板,“猪突战术”是日本战神乃木希典,所发明的肉弹战术,此战术简单有效,就是将一个中队或大队的士兵,分成3拨或4拨,临近敌军阵地时,轮流发起决死冲锋,无论伤亡有多大,冲锋部队都得冲锋到底。

    “猪突”,可不是家猪或肉猪的突击,而是像野猪一样的蛮横冲撞。因此该战术的秘诀就是,决死冲锋时不能间断,而且队形比较分散,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样冲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守军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好像有无穷无尽的敌人,说白了就是一种精神战,对付装备简陋的新兵特别有效。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军演军购

    面对白崇禧的怒火,刘郧也没有详细解释,而是指着三色联队的旗帜,让白老大看清楚了再说。白上将只好耐住性子,将潜望式的炮镜,调向进攻部队的大小军旗,嗯,好像是有些不对,不是日军常用的旭日太阳旗。

    白底三色的涡旋旗,这是什么旗帜,与日军的军旗有点似像非像,白崇禧正在犹豫之际,刘司令拉了拉身边的尚清儿,尚首相并没有穿军装,而是一身便装出行,她正是三色联队长,因此不得不出面解释一二。

    “三巴纹旗,是琉球国国旗”。

    白崇禧不由一愣,这才想起三巴纹旗的来历,看了尚清儿一眼,才悄声的询问刘司令,“亦诚老弟,不知这位女士,是何方神圣?”

    还没等刘司令回答,尚清儿就向白上将行了一个军礼,不卑不亢的回复道,“在下是琉球王室的后代,姓尚名清儿,现任三色联队司令。清儿,见过白崇禧白上将,因为三色联队组建的时日尚短,还请你不吝指点”。

    “嗯,组建尚短,有多短?”白崇禧有点好奇,于是随口问了一句。

    “呃,是短了点,大约有四十多天吧”,刘郧赶忙作了回答。

    “哦”,白上将也是个实在人,立马架起了炮镜,重新观察了一下三色联队,这才看出这支冲锋部队的虚弱,士兵与士兵之间,毫无配合可言,队列与阵形的变换,也显得过于生硬,冲锋的时候,也没什么底气可言。

    果然都是些赶鸭子上架的新兵,开始冲锋时候的气势,倒是挺吓人的,连许多老行伍都被骗了。

    白崇禧也苦笑不已,不过他也注意到了一点,这支队伍的军官们,倒是像模像样,与鬼子军官也很雷同,这才恍然大悟,对于刘司令不由开始重新打量,对于尚清儿的身份,也有很大的疑问。

    等三色联队冲上山头时,映秀镇山口的攻防战,算是正式落幕了,数千守军在他们长官的带领下,迅速的撤向了都江堰的平原防线,双方的导演部正在相互联系,并征求刘湘与刘郧的意见,看他们是否有意中止此次军事演习。

    刘司令自己倒也无所谓,反正预期目标已经达到了,既检验了军队的训练效果,还让所有与会的军官们,知道下一场战争是什么模样,就连半生不熟的三色联队,都拉来晃荡了一下,自然是心满意足了。

    进攻方的装甲部队从茂州市出兵,连战连捷,不但轻取汶川县城,还在中途协助己方空军,摧毁了防守方的空军,最后一口气攻上了映秀镇山口,前后一共才花了十个多小时。

    其中真正用于山口防线的交战时间,也就二小时左右,直到所有阵地易手时,也才下午五六点钟,如果军事演习不及时中止,不排除进攻方会趁势发起近战夜战,攻取正面的都江堰防线。

    刘湘的心里真是痛苦万分,当他亲眼看到川西坦克时,才知道他自己的那些坦克,究竟有多么的糟糕,还不说川西坦克的性能彪悍,能无障碍行驶150公里,光说表面的块头和吨位,就让很多川军将领倍受打击。

    “还能打下去么”?对于刘主席的疑问,他的万国顾问团都哑了。

    大家都是行家里手,有些事情还用得着一一说开么,川西军团目前已经占据了空中优势,不但有近百架战机可用,而且还有上百辆的坦克与装甲车,以及万恶的122毫米口径的重炮集群。

    让所有人绝望的是,防守方是占据了地形优势,进攻方的装甲部队,也确实很难展开,但是想来个半渡而击,又或以多打少,都得看看别人的空中集群与重炮集群同不同意,那个弹幕徐进,更是吓坏了不少的人。

    好吧,“识时务者为俊杰”,刘湘尽管双拳已然紧握,指甲早已扣入了肉中,但在表面上还是谈笑自如,对川西部队的训练成果,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让所有的川军部队与指挥官,向川西精锐部队学习,并当机立断,及时中止了军事演习。

    中止了军演之后,龙云、杨杰、张汉卿、白崇禧等人大人物,以及各自参演部队的主官们,在都江堰欢聚一堂,热情的招呼与会参观军演的中外军事人员,而刘湘这个东道主,更是办下了丰盛的战地晚餐。

    待第二天上午,所有参演的营级以上军官,都接到上级的命令,在都江堰机场旁的大礼堂开会,一起听取导演部对参演部队的点评。

    白崇禧和杨耿光都是民国上将,能做事更能做人,对于川西参演部队,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认为他们是华夏军队的骄傲,是一支实验性的部队,与欧美的精锐部队相比,也是不相伯仲。

    但是,对于低落的防守军将校,俩位上将也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此次军事演习失败,不全是他们自己的问题,面对地空一体化作战,就是南京的中央军也不会强到哪里去,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随后,俩位上将从头到尾点评整个演习过程。

    首先就是时间的选择。进攻方选在凌晨的六点四十五分,本身就是一步好棋,因为天色的问题,攻击方发起大规模炮击,或组织装甲部队进攻时,防守方的空中部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支援,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被进攻方攻取汶川县。

    攻击方在占领汶川之后,并没有停顿修整,而是继续挺进深入,本身就是一招心理战。因为汶川县城已经易手,导致防守方在心理先输了一筹,如果再放任装甲部队长驱直入,恐怕会极大的动摇军心,因此守军不得不主动邀战。

    然而,选择交战位置也是一个大学问。早了,防守方并不占任何优势,因此意义不大。如果晚了,进攻方就有了准备,也就失去了战斗的突然性。因此卡在汶川与映秀镇的中间,才是一招妙棋,让进攻方首尾不能相顾。

    不过进攻方还准备得很充分,对于防守方的心理把握得很准,交战的地形和距离,虽说对于装甲部队不利,对空中支援也很不利,但是也只有这样,才能引出防守方的空中力量。

    事实也是如此,一战击落守方86架战机,并一举摧毁了都江堰军事机场,从而获得了战场的制空权,进而让地面部队,能够在短时间内攻克映秀镇,提供了一个可能。

    归根结底,此次军事演习失利,也不全是守方的问题,而是川西的空中部队、装甲部队和重炮部队,太过犀利、太过超前的缘故,因为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当然双方的空军力量,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大家都以为点评大会即将结束时,德国顾问团总顾问,法肯豪森将军,已及时的赶到了会场,向刘郧眨了眨眼睛后,径直来到主席台上,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他代表柏林向川西兵工厂,提出联合研发新型战机的倡议。

    刘司令摸了摸鼻子,一声苦笑,研发你妹,已经送了俩款新型坦克给柏林,还想要新型的战斗机,倘若真的搞出来了,恐怕后果就严重了,到了1945年德国一旦战败,华夏就要面对欧美列强的严厉制裁了,你这不是故意害人么。

    令人意外的是,法肯豪森刚宣布完毕,整个演习评判会场,就轰的一声爆炸了。

    不过不是炸弹的爆炸,而是轰然的议论声,不但刘湘、龙云和张少帅等民国大佬,彼此交头接耳,就连德国军官们也傻了眼,这怎么可能,以德意志的骄傲,又怎么可能接受华夏的飞机。

    面对德国军人的质疑,法肯豪森将军,只有简洁的一句话,“此乃军事机密,本顾问无可奉告,如有什么疑问,请与柏林方面直接联系”。

    看来也不像有假了,龙云、张少帅和杨虎城等人,顿时就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看向刘郧的目光顿时热切不少。不料白崇禧与杨耿光更加手疾眼快,以叙旧为名拉着刘司令就往外面跑,让其他人望尘莫及。

    都江堰可是刘湘的地盘,这些小动作哪里逃脱得了他的掌心,躲在贵宾室的俩位上将与刘司令还没说上几句话,就被龙云和刘湘抓了个正着,大家只好讪笑的听从刘主席的安排,一起去了刘老大的官邸别墅。

    都江堰位于城都大平原的西部,刚好与川西高原地带相衔接,在先秦以前此地百川汇聚,常年洪水泛滥、一片荒芜之地,直到秦代太守李冰父子,在古蜀鳖灵渠(鳖灵,古蜀丛帝,善于治水)的基础上修筑了都江堰,从此变害为利,开垦出了上万倾良田,然而时隔二千多年后,都江堰不但能正常工作,还成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等川军政要们,都在此地建有私人的官邸与别墅。

    由于民国年间的交通不怎么发达,这些政要的官邸别墅群比较集中,大多都坐落在灌口附近的山麓上,就连此次演习中的评委们,所安排的临时住所,也基本安顿在这些别墅群的周围,甚至部分住所干脆就是其他低级官员的私邸。

    刘湘主席结束川军混战以来,也有七八个年头了,说话做事早已形成川军独有的风格,尤其注重稳妥与时效,侍从们很快将重要客人一一请来,比如张少帅、杨虎城、龙云、白崇禧和杨耿光等等。

    考虑到邓锡侯与李家钰是自己人,刘主席将他们所以放到了最后,由于法肯豪森是国际友人,则另有安排。

    刘主席之所以这么安排,除了张少帅等人的身份比较特殊外,也有钱的问题,与刘郧一起搞川西军事演习,也不是他自己心血来潮,想故意表演一下川军有多“低能”,而是一次军火销售大会。

    以前洋人喜欢在上海举办远东军售大会,各地军阀趋之若鹜,一张“入场券”万金难求,这次可是川军自己举办的军售大会,何况他与刘司令早有合作协议,所军火销售的利润,两人将五五分成。

    比如像马鸿宾和马步青之流,就没被安排进来,这些人不是没钱的小军阀,就是已经买过军火了,估计暂时不会有军购计划,因此缓见一会儿,也是再正常不过,何况都江堰是川军的主场,安排几个官绅拖一拖,还是轻松胜任的。

    当一众显要的贵宾到齐后,还没等刘湘开口,杨虎城将军就主动说起了军购,刘主席的脾气很好,于是干脆放任不管好了,只是微笑的帮着维持秩序,一旦有人想插话,就会被他拉了过去,争取让大家一个一个的谈。

    杨虎城是个典型的西北汉子,说话为人也比较直接,他们西北军历来很穷,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不过最近发了一笔洋财,就是与张少帅一起,将陕西铁路和部分驻军权给卖了,换取南京政府的大额拨款,总额是二千万大洋,他西北军也分得了一半,因此希望全部换成军火。

    刘郧当即提了两个疑问,一是运输问题,目前川内的铁路只通到了广元,距离西安还远着呢,无论是走宝鸡,还是走汉中,军火物资都很难运到位。

    二是西北军人数众多,几十万官兵历来缺衣少粮,将一千万大洋全换成军火,杨虎城的部下们都吃啥穿啥。
………………………………

第二百六十五章 订单如雨

    说到西北军的现状,杨虎城将军也是黯然流泪。

    西北军历来艰苦寒酸,官兵们习惯”穿单衣、扛大刀、喝白水、吃烙饼”,而军饷也普遍偏低,普通士兵的月薪,只有二个大洋,不说与中央正规军比,就是与川军比,也是大大的不如。

    刘郧的顾虑也是对了,就目前而言,整个西北军正为这笔钱而疯狂,许多官兵都希望按人头分钱,凡是不想扛枪吃响的人,就此别过,回家抱老婆去,凡是还想当兵的兄弟,就随杨主席继续打天下,不过生死祸福自负。

    杨虎城虽说穷怕了,却也深知这年头的行情,手中的枪杆子才是王道,何况西北军的兄弟再少,十多二十万还是有的,这笔巨款看似很多,倘若真要落在人头上,人均不到50个大洋,还不如买成军火,这样,腰杆子也要硬一些。

    刘郧也只有苦笑了,就算人均五十个大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