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胜利之钢蚁雄心 >

第145章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145章

小说: 胜利之钢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郧用手拍了拍额头,直想仰天长叹,这厮哪里是什么名将,根本就是一头猪啊,大家已是兄弟,不拉他一把不行,只好耐心开导,“不是谁泄密,是你的行动说出来的,你一边增兵减灶,一边步步紧逼,就是瞎子也看得出来,你是故意招惹红军攻击你,对不对?”

    郭旅长也知道抵赖不过,只好摸着光头呵呵直笑,算是变相的默认了,刘郧有些没好气的说,“刘湘当你是心腹,你摆他一刀,难怪越混越惨,刘湘也不过上将衔,你却是中将,川军之中谁敢帮你”。

    “啊,你可冤枉我了,我哪有——”,郭祺勋突然想到了什么,杀猪的声音戛然而止,耸拉着脑袋也不作声了,似乎也在回忆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从模范旅到模范师,再到茂县整编什么独立师。

    刘郧眯着眼睛想到更多,在另一个时空,可没发生映秀之战,自然也没有突袭汶川之事,虽然郭祺勋也当上了军长,却在抗日战场上,遭到日军的围攻时,其他川军却隔岸观火,终致折损过重被赶出军队。

    追根溯源的话,正是土城一战所致,这厮凭个人喜好,丝毫不考虑川军的利益,哪怕违反军令,也要与红军一战,此后在川军眼中,他就是老蒋的卧底,在中央军眼中他又是杂牌军,简直里外不是人。

    反倒是在映秀之战中,郭祺勋率部袭击汶川,这才导致刘湘对他的印象略改,因此才发配这厮到茂县,借整编部队的机会,让这厮从新开始,如果此次还抓不住机会的话,下场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良久之后,郭祺勋终于想明白了,两眼十分的平静,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刘郧也是一愣,看来这个世界上真有顿悟一事,这么快就想通了,这怎么可能,于是认真的问到,“郭大哥,你真的想通了?”

    郭祺勋还真是想通了,以前总想出人头地,不惜独行而特立,明的暗的得罪了很多人,原以为只要能打能杀,就不怕这些人作怪,刘郧提醒得对,刘湘不过上将衔,自己却是中将,究竟图个啥。

    想通前因后果之后,郭祺勋也是一身暴汗,好在亡羊补牢,一切还来得及,向刘郧悄声说到,“我不但要将部队缩编为旅,还要向刘湘主席请辞,辞去头上的中将军衔,以后就给你当副手好了”。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川大会

    随着安川大会到来,受邀的大小官绅们,一一向城都集中,刘郧却借口身体不适,让他老爹刘鄂北带着礼物,率相关人员准时赴会,这厮已经想明白了,上次的教训太过惨痛,这次是铁了心不去了。

    知子莫如父,刘鄂北也略知刘郧的心病,劝他还是去一趟为好,这厮却直摇头,有些冷笑的说,“这个刘大爷(刘湘)心黑,只要我不去,他能奈你何,若真惹急了我,打下他的城都又有何难”。

    吓得刘鄂北双手直摇,连忙拉住刘郧的手,让他不要乱说,并且四处看了一下,确定周围没人后,才悄声说到,“你为家乡父老作了不少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刘湘此番做派,大家其实都有数”。

    刘鄂北再三叮嘱刘郧,此次去城都如果被滞留的话,千万不要乱来,大家都是四川刘家人,刘湘即使再厉害,也离不开老刘家的支持,他若真的敢乱来,老刘家可是有家法的,内讧历来是家族大忌。

    刘郧也是一凛,这才明白刘湘和刘文辉,奇迹般崛起的真相,原来是无数族人在暗中帮衬的缘故,不过既然是家族抬他上去的,现在若想违反家法,代价应该也会相当惨重,于是心中才略为安稳起来。

    可能归可能,刘郧这个人很现实,绝对不会为了面子去冒险,不料刘鄂北却没再说,相反还很支持这厮的做法,他认为做人就是应该不要脸点,他当年就是太要脸了,这才输给了刘湘和刘文辉。

    这话让刘郧大为意外,偷偷的瞄了瞄他老爹,一副文弱老朽的样子,没想到还有这等惊人的内幕,真想拉着他仔细问问,当年的家族内斗应该很精彩,刘鄂北却笑而不语,很潇洒的离开了川西县。

    刘郧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路么,在一干官绅离开之后,立马将一干亲信召集了过来,不但有贾琏、庞语嫣和丁二宝,以及王鼎兴和狼六等人参加,就连张斯理和李汉斯等人,也列席讨论出路。

    在此次聚会中,刘郧将整个事情的本末,以及刘湘在城都的威胁利诱,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引得大家极为不忿,丁二宝更是一语中的,说刘湘这厮既不想给工钱,还想将川西连皮带骨给活吞了下去。

    川西兵工厂是怎么建立的,大家都是亲眼目睹,甚至大多还曾亲自参与过,里面凝聚了大家的若干心血,像刘湘这样红果果的硬抢,实在是太不要脸了,认为该加强川西的军备,与强盗们决一死战。

    随后清点手中的军队,贾琏的警备队有一千二百人,目前大多还在川西大学之中进修,王鼎兴和狼六的特务大队,也有四百多人,大多还在德国特种教官那里受训,另外将矿山工人和修路工人,加在一起的话,也高达四千多人,一旦全面武装,也是一支可靠的队伍。

    刘郧认为川军上下正忙着整编部队,此时向川西县进攻,不过是自取其辱,因此武装冲突只是一种选择,但是依然不敢掉以轻心,决定外松内紧为好,如果真有什么风吹草动,再进行军事斗争不迟。

    定好大致方向后,刘郧就开始安排任务了,贾琏的警备大队,即日开始实弹演习,所有军人做好战斗准备,王鼎兴的特务大队,从即日起接管茂县警备旅,将排级以上军官,尽数拉到川西大学进修。

    丁二宝的县巡警队,即日做好民众安抚的工作,并且暗中注意那些效忠刘湘的官绅,而庞语嫣将此事通报红军后,再与刘郧一起,去修路的前沿负责管理修路工人,挖矿工人则由尹沁兰亲自负责。

    其实在刘郧看来,对他威胁最大的,还是茂县这万余杂牌军,若刘湘有什么异动的话,必在这些人之中找打手和帮凶,至于其他的部队不是太远,就是太过劳师动众,一旦爆发,不亚于川军全面内战。

    一晃就是七八天,刘湘的安川大会早已结束,刘鄂北确实被扣留了,据说连刘郧送去的礼品,几箱子的枪械太过精良,有人现场试了一下,丝毫不比德国原装的差,因此被川军的将领们拿去珍藏了。

    刘郧倒是沉得住气,天天蹲在修路的前沿,每一寸的铁轨都要亲自把关,对于城都的事情,仿佛从来没听过一样,让一干亲信即佩服又难过,黑狼在暗中已请示了好几回,想亲自去城都营救刘鄂北。

    先还压着黑狼,让他尽量不要乱来,后来刘郧干脆命令他解除警戒,回到特种训练基地,继续接受特种兵训练,只有贾琏的警备大队,依旧天天实弹训练,据说连七二式步兵炮,都被打废了十几门。

    因为郭祺勋已经回来了,据说在城都时被刘湘臭骂了一顿,连中将军衔被给免了,只给了一个上校旅长,让他回到茂县后继续带领杂牌军,按预定计划整编,刘郧当然心领神会,知道刘湘已经妥协了。

    下一步究竟怎么办,郭祺勋也语焉不详,只说刘主席即将巡视川西铁路,刘郧就大体的听懂了,刘湘的意思很简单,他来巡视铁路的时候,就是大家摊牌的时机,若有什么招数就赶快使,时不我待。

    刘郧真正的依仗是智脑和蚂蚁,仅看明面的几千兵马,还没茂县警备旅多,自然不需要太过张扬,与之同时,除了贾琏的部队之外,就是黑狼的特务大队最为紧要,用得好的话,能打垮茂县警备旅。

    随着刘鄂北被扣留,以及郭祺勋被免去中将,整个川军上下都透着一股异样的氛围,甚至有些无良的人还开出了盘口,赌刘湘什么时候动手,对川西进行围剿的话,刘郧胜利的盘口,是一比一百二十。

    得知这个盘口时,刘郧真想扔一百吨黄金进去,与刘湘好生打一架,看能否赚到一万二千吨,也只是想想而已,一旦真赌赢了,恐怕就连现在的美国都赔不起,而且四川一乱,大后方计划就破产了。

    因此刘郧认为以静制动才是高招,刘湘想打川军内战,不说普通民众不答应,就是老蒋与红军也不会同意,要知道红军就在四川边上,中央军的薛岳部和胡宗南部都在川内,进军城都不过朝夕之间。

    果然不出刘郧所料,老蒋刚在南京过完双十节,就一脸漆黑的飞来了城都,不但薛岳部和胡宗南部有异动,就连远在武汉的陈诚部,也整军待发,空军部队更是天天光临重庆,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眼看四川又有一场战祸,正当老百姓惴惴不安的时候,在川西铁路的修筑前沿,来了一群衣冠楚楚的川中乡绅,对着沿途的道路桥梁指指点点,看样子颇为满意,其中一人正是刘郧的老熟人,老财主刘文彩,却恭恭敬敬的在一旁伺候,往日的飞扬跋扈,早已不见分毫。

    这群人看似边走边看,速度按说也快不起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过半日功夫就找到了刘郧,这厮正在鸡脚岩一带搭桥铺路,一身的泥泞和油灰,却丝毫不在意,只是聚精会神的指挥着工人修路。

    随着天色渐渐晚,当天的工程量也基本完工,刘文彩才带着乡绅们,见到了准备洗浴的刘郧,这厮练就了火眼金睛,从一行人的神色中,已察觉到了异样,也不顾身上油泥,对为首的几个纳头便拜。

    为首的几个乡绅也是一愣,彼此相望之后,立马就猜到几分,于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刘郧,语气却很和蔼,“刘大人,你快快请起,我们都是一些乡间老朽,你给我们见大礼干啥,岂不惹人笑话吗”。

    刘郧此时也有些拿不准,不过仗着自己年龄小,就算做错了事,别人也不会太过责备,于是趴在地上很恭敬的说,“一见到几位,就觉得分外亲切,如同见到亲人一样,还望各位不要见怪才是”。

    刘大官人一边满嘴胡诌,一边暗瞟了刘文彩一眼,只见这位老财主两眼望天,对眼前的场面视若无睹,唯有两只手有些不老实,暗暗竖了一个大拇指,刘郧顿时一个激灵,猜到这几个乡绅的来历了。

    在暗暗感激刘文彩的同时,刘郧立马声泪俱下,仿佛在控诉刘湘的残暴,几个乡绅也不知如何是好,刘文彩也知道差不多了,于是让一干的随从,将周围的无关人群劝开,然后才给俩边做番介绍。

    原来这几个老乡绅,就是川中刘氏家族的长老,为首的正是三老之一的刘宗义,按老刘家宗族的辈份算,可是刘湘与刘文辉的长辈,年青时还随左宗棠去过新疆,现在也就八十多岁,身体依然很硬朗。

    刘宗义可不是老糊涂,不动声色的盯着刘郧,半响之后,直到刘大官人不哭了,才缓缓的问到,“你与甫澄(刘湘),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你可是一介小辈,如果真有什么事,你应该多担待些啊”。

    刘郧不由心中大怒,原以为这些人会主持公道,居然是来拉偏架的,不过再气再怒,在表面却更加和气了,沉吟了片刻才说,“刘湘主席对我恩深似海,又哪里来的误会,长老可不要偏听偏信啊”。

    刘宗义不由眼睛一眯,才发现这厮没那么好对付,一时也犹豫了起来,与其他乡老略作商量后,才微笑的说,“鄂北这孩子,自小就要强,还真生了一个好儿子,也罢,一笔也写不出俩个刘字来”。

    仿佛真的很看重刘郧,刘宗义说话掷地有声,一副大义凛然的说,“你这孩子的年龄不大,名声倒是很好,连南京蒋公都喜欢你,若一直待在川西县,也确实没出息,甫澄在这一点上确实有些欠妥,就让你去涪城专区,当行政公署的特派员,今后就接甫澄的班如何?”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摊牌前夕

    “接刘湘的班,川军太子爷”,刘郧也傻眼了,定了定神,才紧盯着刘宗义,这厮的头发胡子已经全白了,按说不会信口雌黄,可随便定刘湘的继承人,这个权威也太大了些,一时有点想不过来。

    看刘郧一副傻样,还以为他心动了,也知道这厮多疑,刘宗义也怕节外生枝,于是很和蔼的解释到,“在我们离开城都时,甫澄这孩子亲口告诉我,他的儿女不成器,希望从家族的旁枝之中过继”。

    刘郧顿时心中一凛,什么想法都烟消云散了,刘湘既然有亲生子女,哪怕再不成器,也不想便宜了旁人,哪怕是亲兄弟的孩子也不行,何况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旁枝远亲,顿时对于族老的忽悠不屑一顾。

    刘宗义是何许人,可是四川刘家的三老之一,甚至可说是老刘家的实际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