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墨香风韵 >

第293章

墨香风韵-第293章

小说: 墨香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夕阳洒落在江面上,漾起金色的涟漪,凌云志望着金麟斑斑的河水,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不祥的感觉,目光不由地飘向了北方。

  仇戈敏锐地感觉到了大王的不安,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情形,不禁上前一步,沉声道:“大王。何事忧心忡忡?”

  越嫣、南天、姚子鱼闻言,关切地向凌云志望去,果然从汉王地脸上看出丝丝不安的情绪,三人不禁投去探询的目光。

  凌云志一簇眉头,望了望众人,展颜笑道:“没什么,按说越信君也该到了,不知何故耽搁?”

  姚子鱼淡定自若地笑道:“窦统领已派人监视越信君军队的动静。

  大军确实按照约定西进了。大王大可放心,这么好的条件和机遇,臣相信越信君不会反悔的。”

  南天也以为汉王是担心越信君反悔,插言道:“有大王担保他的安全,若越信君再担心自身安危,胆怯不来的话,他也就没资格但当一国之主地重任。”

  汉王凌云志摇了摇头,笑道:“本王非担心越信君胆怯不来,敢造反之人,又岂会没有这点风险的担当。”

  越嫣聪慧一笑。道:“迟迟不见他前来。大王是在担心他现在的安危。”

  凌云志赞许地看了心爱妻子一眼,轻声道:“来人,宣窦统领来见。”

  一名亲卫闻声。赶紧前去通知窦章。

  窦章神色凝重匆匆而入,大礼参拜,然后起身问道:“不知大王有何吩咐?”

  “可曾派人监视越信君的行踪?”凌云志道。

  窦章沉声道:“臣正要禀报,所派之人已经传回报告,越信君率常余等人离开大军已经起程向我们这里赶来,可是自从接到第一次传报后,就再无音讯了。事有蹊跷,臣已派出大批人手沿途前去察看。”

  凌云志星目精光一闪,沉思片刻,对窦章吩咐道:“是本王疏忽了。你马上带着墨家二老亲自去一趟,无论如何要保全越信君的安全。”

  越信君若在此时出现任何危险,势必立刻导致越信君大军的哗变,正所谓触一发而动全身,越国的整个布防也会溃于一旦,到那时所面临的险恶形势可想而知,诸人心中一凛,窦章赶紧告辞下去部署。

  凌云志叹了口气,扫了姚子鱼、南天几人一眼。道:“若越信君屡险,越国则危矣!我们现在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付局势恶化的准备,姚先生、南兄请畅所欲言,共谋良策。”

  楚国,王宫书房,楚怀王正听取大臣昭阳、陈轸的报告。

  “……昭滑忽然音讯皆无,前所未有,臣以为其中必有蹊跷。现在越国两军正在河水捉对厮杀,大王,臣认为我军出兵正其时也,可取出其不意之奇效,请大王赶紧定夺,莫失良机!”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谁地兄弟谁关心啊,大臣昭阳心急如火,极力鼓动楚王立刻出兵,或可救得兄弟地性命,他已经预感到兄弟昭滑出事了。

  楚怀王大喜,眼中露出跃跃欲试之光芒,正要传下出兵旨意,忽然瞥见陈轸焦虑的神色,似有所忧虑,心一下又沉了下来,征询道:“陈爱卿以为如何?”

  陈轸先是歉意地看了昭阳一眼,然后沉声对楚怀王道:“臣以为,此非出兵之最佳之机也。”他明了昭阳忧急的心情,话里还是留了余地,又看了昭阳一眼,继续阐明道:“理由有二,其一,河水越两军地情形我们所知者还是昭大人之前所报,经过这些时日,目前到底是个什么情形,我们一无所知,不能知敌于先,对敌两眼抹黑,这兵如何出的?其二,中原各国虽已有合纵抑汉之势,但还远未形成齐、赵、魏、韩纠缠于与汉大战之中,无暇他顾之局,若我国此时出兵,他国完全有能力阻我之势,如之奈何?因此此时出兵不得不慎啊,望大王、昭大人明察。”

  陈轸虽然反对出兵,但还是留了情分,昭阳自然明了,善意地看了陈轸一眼,继续坚持道:“陈大人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过于保守。兵者,诡道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当握其机也,战机稍逊既逝,不可再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越国内乱已久,兵损将亡,耗费钱粮无数,弱势已成,即使近日形势不明,也难挡我虎狼之师,若待其一方获胜,加以时日稍得恢复,我军将面对其全国之兵,彼时难言胜算矣。”

  说到这一顿,看了看楚怀王,见他颇为意动,心中大喜。


第三卷 逐鹿中原 第一集 云诡波谲 第四章 离奇失踪(4)

  昭阳见楚怀王颇为意动,急忙继续阐述道:“当前中原各国虽然未形成大战之势,但注意力均已被合纵抑汉之事所吸引,若我军能在短时间内一举拿下越国,他国定不及反应,我国大可从容巩固战果,到时其势已成,能奈我何?呵呵,如此大好良机,定可成就千秋功业,相信大王一定不愿意错过,现在就等大王一声令下了。”

  陈轸暗暗叫苦,看大王的神色分明已经同意,兼之昭阳的态度如此决绝,若一味阻拦,必留下世仇,可是眼前出兵所冒的风险确实太大了,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到底该怎么办才稳妥呢?

  陈轸正苦思良策呢,楚怀王那里已经抑制不住澎湃的心情,爽朗笑道:“昭爱卿所言甚是,呵呵,如此大好机会,本王怎会错过呢……”

  陈轸来不及再细思了,急忙插言道:“臣请旨领兵出战。”

  楚怀王一愣,随即开怀大笑道:“好,好,朝中大臣若都像陈爱卿、昭爱卿这般一心开疆拓土、图谋发展,楚国何愁不能早日一统天下。哈哈,昭阳、陈轸听旨。”见昭阳、陈轸俯首听令,继续道:

  “今命昭阳为帅,陈珍为军师,统领边关二十万大军,即刻起开始攻越,用兵事宜,准你二人便宜行事,钦此。”

  越信君此时可是够狼狈、够窝火的了,堂堂的一国君侯竟然被人捆的像粽子一般(粽子这一词早已被凌云志开发出来,与龙日节一并广泛流传),而且最可恶的是嘴还被物堵上,全身上下就剩一双眼睛可以自由转动。

  这些人各个黑布蒙面、藏头掩尾的,兼且武技高强,夜行昼伏,很难让人发现,看来想逃出去的希望是不大了。

  不禁苦笑连连,还是自己命运不济啊。眼看着就可以一展胸中抱负,成为一国之君王了,没想到转眼间就会被人劫掠而去,成为了阶下之囚。

  这些蒙面人究竟是哪方面的人?将自己抓来意欲何为?越信君不愧」

  是一位狠辣人物,转眼间就从自哀自怨中解脱出来,开始思考问题了。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越王,越女剑派可是只效忠王上的,不过很快就被他否定了。抓他这些人虽然都蒙着面,但身体接触还是可以感觉出都是些男的,越女剑派没有男人。

  难道是楚国,是齐国,还是其他的国家?分析了一番感觉还是楚、齐两国地可能性最大,因为将自己抓来,肯定会引起大军的哗变,没有了自己的约束,大军就像没头的苍蝇一般,一定搅得越国大乱。

  得利者自然是这些虎视眈眈、相临的国家。

  他始终没有怀疑是汉王所为。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任使然,二者越国大乱、邻国趁乱入侵也不符合汉王的利益,凌云志没有理由做出这种不智之举。

  既然缩小了范围。越信君立刻又开始分析,齐、楚谁的可能性更大。忽然想到闻名天下地稷下剑宫,眼前不觉一亮,从这些人的武技上推断,齐国的可能性最大。

  若是齐国所为,他们的目的何在?会如何对待处置自己呢?目的自然是想从自己身上入手,从越国获得最大利益,那么引起大军哗变,搅得越国大乱,然后趁乱出兵。应该是最简便直接的方法。不对!那应当当场刺杀自己,岂不是更能刺激大军,何用劳神费力地将自己带走,难道是自己分析错误?

  越信君胡思乱想之时,窦章、墨家二老以及大批密营干探也已赶到了出事地点,见到了监视密探留下的暗记,知道越信君已被人劫掠,密探势单力孤,明智地没有强行出头。而是追坠了上去。

  窦章心里分析了一下常余等随行人员的心态,马上吩咐密营干探查找这些人的下落,他坚信他们不会逃地太远。果然,不久就在不远地集镇上搜出了藏匿的常余等人。

  了解清楚事发前后的详情,派人将他们送到巨舰上,然后窦章率领墨家二老和大批干探,循着密探沿路留下地暗记追了上去。

  送到巨舰上的常余等随行人员又受到了一番更加详细地讯问,问明越信君联系军队的方式方法,凌云志立刻命令密营严密封锁越信君大军与外界的一切信息往来,谨防越信君被掠的消息传如军中,引起大军哗克同时,通过密营传令汉国朝廷,速派宁吟、陶小萼、秦开率飞凤舟军、朱雀军团第一、五师团火速增援越国。

  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想解决眼前的危机,还得从越国内部挖潜,凌云志果断地留下四艘巨舰交给甘宓指挥,驻守江水,静观局势发展,随时支援危机之处,确保外敌和越信君大军不得进入江水南方,然后就率领旗舰直驶越国都城。

  旗舰出江水入海,沿着海岸线航行,最后进入苕水。从苕水到吴城,美丽的平原上到处可以看到星罗棋布的河流和湖泊,还不时可以看到村落散居在河流和湖泊之边,景色宁静优美。

  望见熟悉的小桥、流水、良田、花溪、池荡,越嫣近乡情怯的思绪浓郁而出,不禁依偎在夫君坚强地臂膀上,一双秋水越发的烟雨凄迷。

  凌云志善解人意地轻轻揽住爱妻婉约柔细的娇躯,轻声和语地抚慰道:“嫣儿,终于又回到了生你养你的故乡了,想必你的父王、母后一定惊喜万分,在此国难之时,亲情自然更加弥足的珍贵,别忘记你还是大汉的王后哦,为夫相信你一定会受到空前欢迎的。”

  越嫣扭头嫣然一笑,凄迷稍减,眨了一下剪剪如扇的睫毛,充满了柔情,轻声道:“有夫君在身边,贱妾已足矣,又怎会在乎那些浮华地形式,人家只是触景生情,有些感触而已。”

  凌云志疼爱地一笑,轻轻揽住爱妻,站在甲板上,眼望着逐渐接近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城市风貌,静静地感受那份熟悉的温馨。


第三卷 逐鹿中原 第一集 云诡波谲 第五章 越王病危(1)

  进入吴城范围以后,幸亏南天一路随行,这才一路畅通无阻,否则像巨型旗舰这般全副武装的他国军舰根本不可能进入到越国都城范围内。

  巨型旗舰到达吴城后,没有顺河进城,而是缓缓靠在城外码头上,等候越国朝廷派员接引,这样做一是表示对越国的尊重,二则作为一国之主,怎么也不能未等主人出来招呼,就自降身份自己进去的道理。

  按理说,一国之主携王后来访,加之双方间的特殊关系,越王怎么也会隆重其事地亲自来迎接的,所以凌云志也不着急,安安稳稳地坐在三楼船舷凉棚中,居高临下欣赏着吴城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城市风貌。

  可惜,天不从人愿,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前来迎接的人影,不用说越王来接了,竟然连一名越国朝廷官员的影子也未看到,大汉国王就这么被凉在城外了。

  望着汉王逐渐阴沉的脸色,南天首先坐不住了,道了一声见谅,一路小跑下了船,身影很快消失在城中。

  这时密营的消息也传来了,越王病危,由于没有越王的旨意,越朝庭众大臣无人敢作主,不知应该由谁如何接待大汉国王。

  凌云志闻言简直哭笑不得,堂堂一国朝廷,面对特殊情况,竟然会出现这般混乱的局面,越王治下之能可想而知了,不禁摇了摇头。

  目光落到越嫣身上,只见她小脸苍白,美目垂眩欲滴,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

  凌云志不由心中一疼,赶紧起身过去,将她轻揽怀中,轻声抚慰道:“嫣儿不必忧伤,我们这就进城,前去探望你父王的病情。”

  “来人。命令旗舰升旗,立刻启航进入城内。”凌云志随即命令道。

  金黄色的九龙大旗徐徐升起,巨型旗舰缓缓启航,沿着宽阔的河水驶入吴城。

  守城官兵顿时乱成一片,面对汉国军舰的擅自入城,是阻拦也不是,不阻拦也不是,那庞然大物就是想阻拦也阻拦不住啊!城防指挥一边派人向朝廷禀报。一边指挥守城兵丁沿河岸追去监视。

  那些蒙面人不知何故忽然一改之前的夜行昼伏行进方式,大白天的也急匆匆地穿山越岭,而且每行一段时间的路,都分出一人故意露出形迹然后朝其他方向行去。

  越信君从种种迹象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