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墨香风韵 >

第216章

墨香风韵-第216章

小说: 墨香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往秽盟、发国的大路上很快出现了浩浩荡荡运粮的马车,绵延几里,震动四野,身穿皂色铠甲的雄武之兵,两侧护送,威震八方。

  秽盟、发国两国朝廷各派出了一名朝中重臣与救助队汇合,马上提交了一份受灾地区的名单,负责带队的淡颜、董先良接过名单不置可否,大队人马继续按照既定目标前进,秽盟派出的是牛加解斌,发国则派出的是治粟内史栗宪,两人只好各跟着救助队而行。

  淡颜与无匣一路是前往秽盟的,两人在车上拿出牛加解斌提交的受灾地区名单与经由密营和文化传播使者提供的情报绘就的受灾地区名单一对照,不由都露出轻蔑的目光,果然如汉王所料,秽盟在这份名单上作了手脚,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截流粮食囤积战备。进入貉族部落境内后,从大队运粮车中分出一支运粮队和负责保护的玄武军团的一个师团,大队人马继续前进。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五集 俯仰自如 第四章 塞外救灾(2)

  牛加解斌一看就急了,急忙找淡颜交涉,“淡副相,为何分出一部分运粮车,这里没有受灾地区啊?”

  淡颜悠闲一笑,道:“贵国哪里受灾,我国自有评定标准,按照这次无偿援助两国签订的协议,粮食的运输、发放由我国自主决定,贵国所派之人只是协助而已。”

  牛加解斌顿时傻眼了,磕磕巴巴地道:“那,那,我方,我提供的那份,那份名单,名单呢?”

  威严笔直而坐的无匣,皂色的头盔下一双不怒而威的虎目射出锐利的光芒,目注解斌,凛然道:“牛加大人恐怕越权了吧?汉王有令,此次救助贵国灾民,有胆敢挪用者,胆敢事后胁迫灾民交出粮食者,本将军可全权越境处置,一切后果由汉王承担,牛加大人可是要成为本将军大开杀戒的第一人?”

  锋利的目光和锐利的言辞仿佛利箭一般直刺心怀鬼胎的解斌的心里,身子一颤,脸色顿变,勉强笑道:“无将军过,过虑了,本加怎,怎会做出那,那种事呢。”灰溜溜而去。

  汉国救助队是有备而来,大队人马所过各部落之处都有车队留下,然后再分成更小的车队奔赴各自所负责的灾区地域,最后淡颜所在的救助队已经变成了很小的一部分,牛加解斌只剩下苦笑的份了,而且就是这剩下的一小部分发放时也没有他发言的份,到了地头,淡颜就拖着牛加解斌谈天论地,还说这点小事交给手下办就行了,其实是害怕他发现这里的文化传播者的威望而引起他的警觉。

  文化传播者拿着一份他拟就的名单,带着最困难的牧民,从车上一一领走粮食,很快就分发完毕了,文化传播者和牧民们很快散去。

  等牛加解斌再露面时,眼前只剩下几辆空空的马车,不禁一阵发呆,此行可以说一无所获,就连汉国运来的粮食都救助了什么地方他都一无所知,当然除了这里以外。

  其他地方的救助粮发放时就热闹得多了,文化传播者都发表了煽动人心的讲话,牧民们对待运送、发放粮食的工作人员和玄武军团的士兵像见到亲人一般的热情洋溢,对汉王更是颂德不停。

  董先良和玄武军团副军团长毋麟前往发国发放救助粮也非常顺利,在发放粮食的过程中文化传播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加烘托出了汉王的大仁大义的胸怀。

  救助队圆满完成任务回到蓟城。对于汉国无私救灾援助塞外两国粮食的举动,中原各国已经见怪不怪了,反正汉王出奇的举动层出不穷,各国早已经习惯了。

  不过,秽盟、发国朝廷中也不全是目光短浅之辈,也有清醒的深谋远虑的高明之士,发国左相柳忻西,秽盟马加韩穆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位。

  发国首都河莫(今吉林市东)。

  柳忻西从外高夷败逃到发国以后,因其素有才智之名,为右相檀济所重,引荐给发王,发王姬良虽然为人优柔寡断,遇事常常犹豫不决,但对老相国的话还是言听计从的,对柳忻西给予了重用,不久就任命他为主管军事的左相。

  柳忻西感恩戴德自然是苦心竭力地为发国谋划,加上右相檀济的支持,如鱼得水地到也过了几天大展所长日子。

  可惜这种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随着右相檀济的过世,少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相国的扶持,立足未稳的柳忻西很快就受到了本土势力的排挤,尤其新任右相姬愈更是不遗余力地排斥他,要不是还有军方将领霍林等的支持,他恐怕早已被人扫地出门了。

  右相姬愈乃发王的远房堂弟,此人极善察言观色、阿谀奉承之术,甚得发王的欢心,因而得以重用,任右相后,发王对他是言听计从,因此柳忻西旦有所策均受到姬愈的反对,自然也就不被采纳了。

  发国发生雪灾后,柳忻西曾力主朝廷向本国的畜牧贵族大户购买牛羊,以接济受灾民众的生活,渡过眼前的难关。右相姬愈以朝廷财政紧张为由,极力鼓动出兵抢掠,称此为一本万利的买卖,还讥讽柳忻西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结果发国抢掠的军队与抱着同样目的的秽盟军队遭遇,损兵折将空手而归。

  随后柳忻西再次提出购买畜牧贵族大户牛羊,解决燃眉之急的提议,再次遭到反对,结果弄出个向汉国交易粮食的方法,柳忻西虽然也担心汉国可能会提出其军队急需的马匹为交易条件,但总归是一条解决的途径,据他了解灾民已经出现不稳的情况,一旦出现灾民暴乱,对发国的危害将是难以估量的,两害取其轻,因此他没有反对。

  汉国果然提出了以马匹交易的条件,没想到朝廷里这些短视的家伙竟然不顾国内日益恶化的局势断然拒绝了交易。

  随后汉王凌云志忽然抛出无偿援助的诱饵,柳忻西闻听了汉王的条件后,心中立刻闪过收服民心的念头,大惊失色,一旦让凌云志得逞,发国就离亡国不远了,民心既归了凌云志,国家的基础就没有了,国家不亡等待何时!

  因此他激烈反对汉国派人亲自运送、发放粮食的条件。可惜超重这些家伙根本就不听他分析的危害,反而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截流汉国的粮食上。他顿时有种无力回天、心灰意冷的感觉。

  柳忻西背手望着窗外,回首往事近情,心中感叹不已,自己空有满腹的谋略,可惜命运不济,先有外高夷的短命,后又受到发国排挤,终不得完全施展满腹的谋略国策,时也命也!

  “回禀大人,有位自称是长白剑派门主柳一飞的人求见。”府中管事,敲门,进来打断了柳忻西的感慨思绪。

  柳忻西目光一凝,长白剑派门主柳一飞这时来见自己所求何事?他对长白剑派自然不陌生,在外高夷时曾经打过多次交道。外高夷被汉王凌云志兵不血刃地占领,据悉那里的原住民早已被迁徙一空,长白剑派何能幸免?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五集 俯仰自如 第四章 塞外救灾(3)

  柳忻西怀着猜疑的想法接见了老熟人长白剑派门主柳一飞,柳一飞是一位四十左右岁的粗犷汉子,进门就对柳忻西施了一个大礼,热络地笑道:“草民拜见,左相大人。呵呵,看见左相大人风采依旧,草民甚是羡慕啊!”

  柳忻西儒雅地还了一礼,温和一笑,道:“本家子门主太过客气,请坐。”一双眼睛则审视地盯着柳一飞。

  柳一飞豪放地跪坐于地,笑道:“我想大人就是个念旧的人,果然如此,哈哈,好啊。”柳忻西陪着跪坐下。

  柳忻西从柳一飞的面部表情上没有发现任何可资判断的神色,微微一笑,试探地问道:“本家的剑派一向可好?”

  柳一飞有些丧气地说道:“好什么好,凌云志那小子使了个绝户计,将外高夷的原住民连锅给迁移了,我们这个依靠外高夷朝廷的门派那还敢露面啊,一直都躲在深山老林里,少吃却穿的窘迫样就不用说了。最近才听闻大人在发国正得意呢,嘿嘿,因此厚颜前来相投,还望大人顾念旧情给长白剑派给出路。”说完眼里充满期待地望着柳忻西。

  一句话触动了柳忻西的心事,暗道,现在自己也正自身难保呢,说不定哪天就被人家扫地出门了,天地之悠悠,何处才是自己可以停靠的归宿呢?不自觉地长叹了一声,茫然失落之意溢于言表。

  柳一飞眼里闪过一丝异彩,稍现既逝,惊讶问道:“大人何以长叹困惑,难道是因我派不堪一用而为难安置吗?”

  柳忻西警然而醒,自己的心事岂能对外人露也,温和一笑,随口道:“本家为何不投靠汉王呢?据悉完善兄弟及一干旧臣日前均已被汉王放出来了,他既能放过一干重臣,又怎会为难你一个武林门派呢?”说完就后悔了,自己怎么会把长白剑派向敌人那里推呢?

  从外高夷失败起,柳忻西在心里就把凌云志当成了此生最大的敌人,因此来到发国以后,他才会不遗余力地想使发国发展壮大起来,就是想借发国的力量击败凌云志,以偿心愿。

  他现在还来不及仔细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为何所不假思索地就漏出如此言论来,急忙补救地露出一副审视的神色望着柳一飞。

  可惜柳忻西还是补救的晚了一些,之前的表情还是一丝不漏地被柳一飞看在眼里,也不点破,露出冤屈的表情,大声嚷道:“大人是在怀疑草民吗?真是岂有此理,我柳一飞是那种善于作伪的人嘛!”一着急,江湖话都出来了。

  柳忻西儒雅一笑,道:“本大人也就是那么一说而已,本家不要多心。嗯,既然本家真心来投,本大人又岂是那种不念旧情的浅薄之人,你先将门派之人秘密安置在城外本大人密购的庄园里吧,眼前一定要约束门人弟子不得外出惹事生非,待本大人选择一个稳妥的时机,再使你们得以公开亮相,你看可好?”

  柳一飞立刻露出感激的神色,大声道:“谢大人成全之恩,能有处安身,已经感激不尽,公开亮相之事不着急,大人看着安排就行。大人旦有所令,本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郑重表明效忠的意愿。

  柳忻西非常满意,有了长白剑派这支奇兵,对以后稳固立足发国或许会有大用。急忙将心腹管事喊来,吩咐道:“一会儿,你化妆出府,将这位柳门主和他的门人弟子安置到城外的那处庄园里,饮食、衣物等一应保证周全。”

  安置好长白剑派,柳忻西失落郁闷的心情好了一些,雄心又起,暗自思量如何扭转在发国朝廷中的不利局面。

  现在朝中的最大障碍就是右相姬愈,其他朝臣虽然也抵制自己,不过都是些背后的小动作而已,不像右相姬愈这般公开地针锋相对。

  沉吟片刻,他立刻有了二策,其一是放低姿态贿赂讨好他,改善彼此的关系,说白了就是投靠他,这样就可争取到培植势力的时间和空间。其二,干脆干掉他,没有了这位公开叫号的政敌,余者自可通过拉拢分化来达到壮大自己在朝中势力的目的,长白剑派的来投为这条集册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权衡良久,他还是觉得刺杀过于冒险,一旦失败将再无回旋的余地,刺杀朝中重臣等于于整个发国为敌,风险太大,当然如果成功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不如放低姿态贿赂讨好他来的稳妥,只是让他投靠姬愈这个无耻小人,他还真担心自己能否做到。最后还是决定等等看看形式的发展再做决定。

  这就是大多数谋臣的缺点,为人谋略自有别人决断,因此就慢慢养成了不善决断的毛病,特别是独立成事的时候,表现尤其明显,优柔寡断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回带来致命的后果,柳忻西亦然,危险已经悄悄地降临,他却还茫然不知呢。

  了却了一件心事,柳忻西开始审视自己刚才忽然出现的语无伦次来,沉思良久,心中暗惊,他隐约感觉到之所以会出现那种意外之举,实因其心中早已种下了崇拜凌云志的种子,就连想与他为敌,也是因此而生。这太让他意外,太让他难以接受了!心顿时慌乱起来,不敢再想,急忙转移注意力,走出书房。

  老相国檀济对他确实厚爱无比,就连这豪华宽大的府邸都是檀济一手建议国王赐予的,柳忻西看着书房前的曲径山石,池塘柳树,就越发的感念老相国。

  耳边更是再次响起老相国临终前的嘱托,“忻西,老夫非常看重你的才智谋略和为人,之所以一再地提携于你,就是想为发国朝廷留下一棵参天大树,可惜时不予我,老夫若能再多活两年就好了,那时你的羽翼就可丰满,不再惧怕任何攻击了。事已至此,老夫实在是不甘心啊,天不成全,老夫也要尽尽人事,嘱咐你几句,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