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墨香风韵 >

第178章

墨香风韵-第178章

小说: 墨香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⒚嚎螅髁浴⒑Q蟛独獭N鞑糠⒄怪破ひ担⒄寡骋怠�

  辽西郡乃领地发展项目最多的郡之一,粮食生产开发新技术应用最早,因此人民富足,城市发达,多种行业并存,发展势头良好。

  辽东郡乃领地加工业的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待开发区域南部半岛。

  玄菟郡则只有一句话,动物驯养。

  ……

  凌云志跷着二郎腿斜躺在太师椅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宇文娟整理后的备阅,整个经济生产可以说启动起来了,下一步就看如何积极引导、保持发展势头了。

  内府的发展势头自然不用担心,珠宝行业、高档制衣业已经是天下一枝独秀,盐业和家具业逐步登陆各国市场,国内商业网遍布,加工业逐步起步,已蓄势待飞。

  各郡在短短的一个月里都能初步确定下本郡发展的优势项目,说明大家都下了功夫,虽然某些优势项目的选择还不够尽如人意,但照着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一定会在发展中摸索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忽然在备阅的纸张里发现了一篇夹插的文章,所谓夹插,实因这篇文章乃是原文,凌云志首先好奇地向批阅看去,不用看签名,也知道是苏焕的手笔,批语很奇怪,“闻所未闻,奇谈怪论,不过很有见地,建议主公一阅。”凌云志不由笑了起来,这叫什么批阅啊?呵呵,没想到苏焕也挺能玩的,竟然玩到奏章批阅上了!

  凌云志的好奇心顿时被勾了出来,能让苏焕写下如此玩笑批语的文章一定不同凡响,不由凝目细细阅读,越看眼睛越亮。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三集 潇洒凝练 第九章 大刀阔斧(4)

  此篇奏章文笔非常老到、撰者的目光也非常锐利,而且其思想太先进了一些,难怪会被苏焕评为‘闻所未闻,奇谈怪论’。

  奏章主要是针对目前领地、燕地货币混乱,品种繁多、币值不统一、乱铸造等问题,阐述了对蓬勃而兴的农工商业的阻碍和影响以及对国家财政的危害。苏焕所评价的‘很有见地’应该是指这段问题和危害的阐述。

  撰者随后又提出了解决之道,建议在户司下设立货币作坊,负责统一发行铸造新型货币,并在领地内强制推行,规定期限,原有旧币等值兑换回收;负责大额货币存储;负责有利借贷。并阐述了成立货币作坊对农工商业发展的好处。

  他所提的货币作坊分明就是国家银行的职能,难怪会被苏焕称为‘闻所未闻,奇谈怪论’了。

  凌云志阅完大喜,统一币制势在必行,他早有这个打算,并为此打下了良好基础,别人以为他大力开采囤积金银铜,是为了发展珠宝首饰和制造器皿,很多人还曾对大量开采没有什么应用价值的银表示过异议,实际上他是在为统一币制存储原料,因战国时期金银非常稀少,且金多掌握在王宫贵族、富豪大商手里,根本没有起到货币流通的作用,所以在他的构想中国家货币应该由不同价值的金、银、铜币构成,这样既方便民众使用流通,又可方便工商大额货币的使用。

  只是条件、时机还不成熟,所缺者正是一位能够理解银行运行规律的执行者,银行运作不比别事,稍有差错,必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他岂敢轻易托付于人,所以一直未与众臣提起。

  此人能够异想天开地提出类似银行的想法,正契合了凌云志的构想,有了此人,统一币制可以提前实施了。

  看了一眼落款,户司财税参事殴殳,财税参事是户司最低级别的官吏。

  凌云志站起身来,朗声说道:“传旨,宣行府苏焕、殴殳来见。”宇文娟闻言急忙出去传达,传旨之事都是由凌云志身边的亲卫负责的。

  宇文娟很快返了回来,禀道:“回主公,苏大人求见。”

  凌云志一愕,随即大笑道:“传。”苏焕不可能这么快接到旨意赶来,应是他又是求见而来,来得正好!

  凌云志悠闲坐下,苏焕紧跟着进来,见礼必,苏焕远远瞥了一眼主公手里拿着的奏章,心中暗自猜测,淡雅一笑,道:“臣一时疏狂,在一奏章上留下笑语,此番是前来领罪的。”

  凌云志微微一笑,道:“苏爱卿慧眼识人,无罪有功,呵呵,爱卿不是建议本公一阅吗?本公仔细一阅,深感我朝人才济济啊,如此贤能正思一见呢。”

  苏焕儒雅一笑,道:“臣已经将其带来,正在殿外候旨。”

  凌云志先是赞许、会心地看了苏焕一眼,然后对门外的宇文娟朗声道:“宣户司殴殳进见。”

  凌云志接着对苏焕笑道:“知我者苏卿也,苏卿坐。”苏焕谢过主公,在右侧的太师椅上舒服地坐下。

  这时,一个晴朗的声音报名进见,凌云志闻声一愣,以常理推测,能写出这么老到、见解精辟独到的奏章者,他以为应一饱学、经验丰富的老者或中年人,来者听声音是个年轻人啊,抬头望去,只见一位年约二十左右、长相普通的年轻人拘谨而入。

  殴殳显然来前得到过指点,规规矩矩地在跪在地上大礼参拜,“小吏殴殳,拜见主公,万岁,万岁,万万岁!”

  凌云志好奇地盯着这让他意外的年轻人,温和道:“平身、抬起头来让本公看看。”

  殴殳麻利地站起身来,抬起头,望向主公。

  只见他身材中等,长相普通,不过眼神清澈,不躲不闪,透出一股不亢不卑的气质,凌云志很有好感,温和一笑道:“你上的这篇奏折本公看过了,很有见地,坐着说话吧。”

  殴殳闻言也是一喜,感激地瞅了一眼苏焕,规矩地在他下首位坐下。

  君臣三人在前书房一直谈了一下午,凌云志详细考察了殴殳的学识和他对货币、商业经济的认识,中间还请嫣公主过来相过殴殳。

  之后,让殴殳门外候旨,凌云志扼要介绍了即将成立的国家货币钱庄的职能和作用及其重要性,然后征询苏焕、嫣公主对殴殳的看法。苏焕和嫣公主都给予了殴殳很高的评价。

  随后凌云志宣进殴殳,当场宣布由殴殳负责筹备成立国家货币钱庄,准他在行府内挑选人员。

  最后凌云志与苏焕、殴殳详细商量了建立国家货币钱庄的方法步骤。

  凌云志见诸事稳妥,从身后的书柜里,拿出一打设计图纸,慎重地递给殴殳,郑重道:“所有这些设计图纸由你专门保管,切记不可遗失、损坏,外传。”

  殴殳一脸肃容,起身跪接,道:“臣不敢有负主公重托,干系国家,臣不敢稍有懈怠。”

  随后站起身来,打开观瞧,只见里面有金、银、铜币的样式图案,大小、重量、币上的文字、图样说明,还有货币模具的制造工艺流程图,以及生产工艺要求。

  凌云志笑道:“本公会吩咐密营干员对你进行贴身保护。”

  事涉国家机密,密营参与保护是很正常的事情,殴殳理解地点了点头。

  苏焕一边解释道:“殴大人,不但是你,所有参与货币模具制造、货币制作的人员密营都会采取措施严加监控的,这一点你必须与所有准备参与的人员讲清楚。”

  凌云志随后传来窦章,安排了密营全程监控的任务。

  窦章马上离开,安排好对殴殳的保护后,苏焕和殴殳这才告辞,殴殳的身边顿时多了两个保镖,当然暗处还有很多人全天候进行对他的保护。

  窦章并没有离去。君臣两人又交谈了半天,窦章这才告辞离去,对殴殳和所有参与制币人员的再次审查工作秘密地全面展开。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三集 潇洒凝练 第十章 介入中原(1)

  西元前312年,己酉,仲春二十九。

  中原形势又开始风起云涌,楚大举发兵进攻秦、韩,派将军屈丐进攻商於之地,又使上柱国景翠围攻韩的雍氏(今河南禹县东北)。齐联合宋一起围攻魏的煮枣(今山东东明东)。

  秦、韩、魏马上做出了反击,秦由大良造魏章统率,从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出发,经武关,到商於之地反击进攻的楚军。韩、魏两国调集大军至雍氏、煮枣与楚、齐、宋军展开大战。

  凌云志敏锐地嗅到了一缕插手中原事务的良机,马上召开军机阁会议研究对策。

  军机会议在贤安殿举行,军机阁成员除了乐毅、冷风、闻莘驻防燕地,户司司长萧会主持蓟城建设没有召回外,其余成员及新增军机阁成员苏秦都参加了会议。

  凌云志高坐台上太师椅,郁心怡、宇文芳华在次一级台阶两侧太师椅上就座,凌云志巡视了一遍台下两行站立的众军机大臣,朗声道:“如今楚、齐、宋三国与秦、韩、魏三国在秦的商於之地、韩的雍氏、魏的煮枣、楚的汉水流域展开大战,哪位爱卿分析一下,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

  众军机大臣闻言,均精神一振,眼露惊喜,主公之前从未就他国战事召开军机会议,表现出一种安心发展,不想插手中原事务的态度,现在对中原战事表现得如此关注,表明了主公有介入中原事务的想法,雄心逐渐显露,诸臣顿感振奋。

  站立左右排首的苏焕、江子奇相视而笑,江子奇左手衣袖微动,示意苏焕先言。

  苏焕淡雅一笑,也不谦让,出班奏道:“微臣有点浅见。”

  文武两位班首的小动作自然落入了凌云志的眼中,微微一笑,知两人已有准备,和声道:“苏卿素有卓见,但言无妨。”

  苏焕儒雅一礼,侃侃而谈道:“今中原诸国,唯齐、楚、燕、秦、韩、赵、魏七国称雄,余者不足论也,七国中又以齐、秦、楚三国实力超群而实力相侔,具有争霸天下的实力,实霸国也;我国与赵地理位置偏北,南面受到韩魏两国的阻隔,偏离大国军事冲突的热点区域,实力较弱,乃偏远之国也;而韩、魏两国一居天下之咽喉,一居天下之胸腹,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实兵家必争之地,四面受敌,尤其是被齐、秦、楚三强包围,在军事上处在十分不利的状态,加之国势较弱,常常成为大国图谋的首要目标,实乃枢纽之国也。

  正是因为韩、魏两国居于天下之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夺取、控制了这一地域,守可以阻挡敌方的进击,进可使自己能够向几个战略方向运动兵力,获得战争的主动权,所以才会成为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价值的必争之地。对于齐、秦、楚国来说,要打败对手、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之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控制和利用韩魏两国,合纵、连横也由此而产生。

  而韩、魏在三个强国环绕虎视下而不灭国者,实因齐、秦、楚三国都不愿让自己的争霸对手夺取这块战略要地,因此任何一方大举进攻韩、魏,其他强国往往发兵支援。从而造成齐、秦、楚三国只能选择联合而不是消灭韩魏的策略。

  韩、魏两国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为了保护自己,求生存,图发展,根据时局的变化或受强国的胁迫,不断变换与强国的联盟关系,游弋在齐、秦、楚三国之间,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为了操纵韩魏两国的政治,确保韩魏留在自己的阵营,齐、秦、楚三国可以说用尽了办法,诸如派遣本国的贵族、近臣到韩魏出任宰相,强迫韩魏提供质子,扶植某位公子担任王储以培养亲己的政治势力,伙同韩魏侵略他国进行分赃,结合军事力量的威慑尽量拆散韩魏与对手的联盟等,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此次楚联合齐、宋进攻韩魏之地正为此也。

  楚攻秦商於之地,实牵制秦军也,使其不能及时支援韩、魏。臣之一点陋见,实抛砖引玉也。”

  天下时局风云变幻,合纵、连横之势更是复杂多变、变化莫测,使人难辨真伪,闻听了苏焕的一番分析,众人眼前顿时清晰起来。

  苏秦暗赞不已,常闻主公手下人才济济,多运筹谋略之士、决胜千里之将,果然不虚,顿时傲心稍减,欣悦臣服。

  凌云志赞许地望着苏焕,笑道:“苏卿之言犹如晨钟暮鼓,令人耳清目明,实乃精辟之论!其因既明,我国当采取何策应对?哪位爱卿能为本公一谋?”

  江子奇微微一笑,洒脱出班,飘逸一礼,朗声道:“臣愿为主公一谋。”

  凌云志毫不意外地望着江子奇,笑道:“当闻军师之谋。”

  江子奇胸有成竹地说道:“秦图六国有三条通道,一为北部通道,由临晋(今陕西大荔)东渡河水,沿中条山北麓东行,从轵(今河南济源)穿过太行山麓南端与黄河北岸之间的狭长走廊,即可进入河内,来到赵都邯郸所在的冀南平原,不过此条通道须渡过河水东部作战,河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