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宋 >

第90章

乱宋-第90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点头道:“你先去准备,有什么口信,稍后再告诉你。”
说到这里,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李全在外面扬声道:“官人,小的把这丫头带来了。”
李成示意李安离开,这才点头道:“进来吧,我这里没有外人。”
随着他的话音,李全带着一个十五岁上下的女孩进来。这女孩李成倒没见过,她身材娇小,身形纤弱,浓密的长发整齐地挽在脑后,用一支雕刻景致的木簪绾着,削瘦白皙的玉容上,双颊因为紧张而泛着一丝淡淡的红润,一双浓黑而整齐秀气的双眉下,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闪烁着灵动的神采。娇嫩的双唇微微地紧闭着,透着她心底的不安。
看到坐在椅子上的李成,小丫头上前一步,轻轻跪在地上,低声道:“奴婢娇杏,见过官人,官人大恩,奴婢全家没齿难忘!”
李成急忙示意李全把她扶起来,摆手道:“你快起来吧,我这里没那么多虚礼!”
李全也在旁边笑道:“快些起来吧,官人为人宽和,的确没那么多的讲究。”
娇杏却仍然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听到李成这样说,只是连连叩头道:“官人救回奴婢爹爹,救了奴婢全家上下九口人,奴婢家穷的厉害,没有说明能报答官人,只求跟在官人身边服侍,为官人做牛做马。”


第三十五章 再试火铳
李成叹了一口气,亲自上前把娇杏扶了起来,低声道:“你先起来吧,本官乃是一方父母,既然做了这个太原刺史,自然是要为百姓做事的,否则便是辜负了皇上信任,你们本来就是无辜被害,救你们乃是本官的职责所在,并不需要报恩。”
娇杏和旁边的李全,都被李成的这套言论说得有些回不过神来,娇杏怔了怔,才摇头道:“官人说的话,仿佛有些道理,只是奴婢全家身受官人大恩,奴婢不能不报,若是官人不肯留下奴婢,奴婢便无颜再回家中去见父母。”
李成真是有些纠结,想了想,只好柔声道:“本官救人并不是为了要求大家回报,而且本官府中也不缺人手,你在家中必定也被父母的珍爱,本官这里有些散碎银子,你先收下,回去好生做个小本生意,慢慢把家境支撑起来。你父亲虽然得救了,但是在那地牢里恐怕也被弄废了身子,再想养家也是艰难,这些钱你若不收,恐怕用不了多久又将频临绝境。”
说毕,从身上取出三两不到的碎银子,塞到娇杏手中,正要命李全把她带出去,却不妨娇杏猛地亏在地上只是低声抽泣,任凭李全怎么拉扯,都不肯起来。
好半晌,重重地叩头哽咽道:“娇杏谢过大人天恩,奴婢回去日日为大人烧香祈福,为大人立长生牌位!大人天恩,奴婢全家生生世世不敢忘记大人!”
李成叹了一口气,用力把小姑娘扶起来,低声道:“明日早上,让李全雇车送你回去,顾上多加小心。”
娇杏含泪望着李成,犹豫了一下,低声道:“若是娇杏回去,恐怕会受责罚……”
李成摇头道:“哪有父母真的愿意孩子成为奴婢?放心吧,你回去,家里人一定都会十分高兴的。若是他们真的不原谅你,你再回来,我再想办法。”
听李成这样说。李全在旁边也忍不住眼圈通红地道:“官人这样的好人,世上恐难再遇到一人了!
李成不禁皱眉道:“不要再说了,快些带娇杏下去,时间不早了,这些公文我还得批完才能休息,另外让守夜的书吏过来一下,我得写封奏章。”
娇杏再次跪下又叩了一个头,这才起身向李成躬身道:“官人,奴婢先退下了,官人万福!”
李全也小心地躬身道:“官人,小的这就去叫书吏过来,今晚值夜的应该是姜官人。”
说毕,看到李成点了点头,这才带着娇杏退了出去。
李成看着两人离开,又听到李全在院子里低声埋怨娇杏道:“让你好生哀求,怎么反而不会说话了?这下可好,倒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你回去若是没办法,再回来试试吧。唉!”
娇杏低低地道:“官人这么好,既然官人不愿意娇杏留下,我不忍心难为官人。”
李全叹了一口气,低声道:“罢了,走吧,你还没吃饭,先去吃了饭,明天我送你回去。”
说毕,院子里隐隐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同时还传来娇杏那惊讶的低呼:“李爷,这如何能要?娇杏已经有了官人赏赐的银子了!”
李全低声道:“你就拿着吧,不过五百文钱,偏偏我这月的钱还没到手,不能多给你,这半年跟着官人,赞了些。这些是到太原后积攒的。明日你回去,在集上给你父母买点东西,自己也留几个私房钱。”
娇杏低低地道:“这如何是好?李大哥,你把钱都给了我,那你需要用钱怎么办啊?”
李全急急地道:“休要纠缠了,被官人听到就不好了。官人比寻常人家都善待下人,每月都有五百文钱的零花,这个月眼看就到了放钱的日子,你放心吧。”
两人似乎这才觉得在院子里说话,会被李成听到,一起匆匆转身而去。
听到院子里恢复了平静,李成看着书案上堆积的公文,心中隐隐地感觉到李全和娇杏之间似乎没有表面这样简单。眼看李全也二十上下了,正是成家的年龄,若是果真有意,那倒是一件好事。
正想着,只听门外一个声音沙哑地道:“大人,姜云前来见过大人。”
李成闻言,忙笑道:“进来吧,你竟然还没有休息,真叫本官感叹!”
姜云大约四十岁上下,在这刺史府中做了二十年书吏,一直十分小心谨慎,不过也十分圆滑世故,所以历任此事都用的十分得力。李成由于是现代人,对于奏章真是一头雾水,那些艰涩的古文更是头大如斗,这时便十分倚仗这些专门捉刀代笔的书吏了。
从前在京师,自然有中书省的书吏代为书写,这时来到太原也就只能让这里的书吏来做了。由于李成的西域背景,使得外人看来他不会书写,也就不觉得太奇怪了。
姜云看到李成,急忙拱手道:“大人召唤,不知何事?”
李成点头道:“倒没什么事,只是让你来帮我写一本请安的奏折送往京师,怎么写,你应该知道吧?”
姜云微微一笑,拱手道:“不知大人可要将今日民女前来报恩的事情写进去?”
李成心中一动,诧异地看着姜云,颔首道:“那你的意思是……”
姜云急忙躬身道:“卑职的意思是,这样做的话,会让陛下感到何桂一案,实在是民怨沸腾,大人所为实在是救民于水火,如此一来,可以向京中施加处置何桂的压力,为大人今后除掉祸根,也可以对京中局势推波助澜,让目前摸不着边际的朝局露出头绪来。而且如此还可助童大人掌权而尽绵薄,童大人和大人之间的关系今后他想甩都甩不掉了。”
李成看他说的侃侃而谈,也有些道理便点头道:“这事需要不露痕迹地写出来,你若能做到才算高明!”
姜云笑了笑,点头道:“若是大人不着急的话,请大人明日再看如何?”
李成看了一眼天色,发觉才是晚上十点不到,这个时侯,正是他在二十一世纪夜生活开始的时候,而现在却没事做了。在家的时候,还可以和妻妾们调调情,看着她们斗嘴都是其乐融融。再不济也能去行院中和名妓佳人混一个活色生香。哪里有这时的冷清无聊的感觉,想想似乎应该把扑克牌和麻将之类的游戏弄点出来,不然这样下去,实在太无聊了。
太原虽然也是一方繁华,一千多年深厚的积累,使得这里最不缺少文化气息。只是这些对于李成来说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而这里的娱乐产业远不如汴梁那般精彩绝伦,让早已对后世眼花缭乱的电视都麻木的李成更感郁闷。
无奈地伸了一个懒腰,这才想到李全先前劝自己把娇杏留下的用意,有个女性在身边,即便什么都不做,也比自己一个人强些啊!
先前因为蔡京的原因,他并没有时间闲下来,加上何桂的案子一直悬而不决,他也没有心思留意这些娱乐的事情。再后来又忙着研制火炮,加强军中的训练,改进太原厢军的训练方法,忙的倒也是四脚朝天,这时忽然闲下来便觉有些无所事事了。
想了想,李成还是决定尝试把火铳的图形绘制出来,等将来火炮能做出来就尝试这火铳的制作,由于火铳也同样只是使用火药,而不必使用炸药,这让李成心里还有些把握。
加上在部队服役多年,对于枪械,他还是十分熟悉的,而原理简单的火铳虽然并不熟悉,可是也有些映像,这时凭着记忆或许可以可以绘制出来。
想到这里,大感兴奋。若是火铳可以造出来,那么对于这个还是冷兵器的时代来说无疑将是该写历史的一次机会。却不知道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第三十六章 特种部队
李成已经来不及思考这些,他只能用最快的速度追赶历史前进的脚步,让他的实力在那场惊天巨变之前早点壮大和发展起来、
虽然他自己也十分清楚,这样的壮大和发展,对于将来未必是件好事,可是为了目前的自保,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改变,只能小心翼翼地摸着历史的脉搏,一点点前进。
对于眼下的局势,他唯一所能依靠的,就是那些已知的历史,而今后究竟要怎么做,他心里还真没底。或者,实力足够壮大的时候,尝试一下改变历史也未尝不可。
胡思乱想之际,李成也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有些控制不住的激动,这些,他还真的有些心动。其实北宋所处的环境和三国春秋有些相似。只是那些春秋时的诸侯国和三足鼎立时期的三国都是厉兵秣马心怀壮志,而这宋朝的统治者却处在巨大的危险之中而不自知,真是足够叫人纳闷的。照道理说,中国人是最善于借用历史上的教训的,可是这些在宋代的统治者手中几乎成了废纸。或许是两千年的经验,远不如后来那些惨痛的教训更令人刻骨铭心,深入国人的骨髓。
李成苦笑一声,收回纷乱的思绪,仔细回忆着那些并没有太留心的火铳的外形和内部构造。几枝新作的鹅毛笔,飞快地在麻纸上勾勒着火药枪的样子。
同时,想起自己将要组建的特种兵部队,虽然是原始的特种兵,但是简单的装备还是很有必要的,便将比手枪的原理修改了一下,改成手柄可以发射暗器的匕首,又按照不同的作战环境,绘制了现代和古代相融合的迷彩和夜行服。另外比较重要的就是不对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标准、对于这些,李成自然是十分熟悉的。用白话写好这些重要的资料,对他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军中的军官大多只是是的几个字的文盲,古文他们是不大懂,理解起来也费劲。至于这些试验武器最佳人选,他忽然想起了一直留在自己身边的王彦,比起军中其他人,王彦更加可靠。这些特种兵的装备,也的确不能轻易泄露。
正画的起劲,李全端着茶水进来,看到李成还在书案前忙碌,小心地放下茶水,低声道:“官人,天色不早,小的服侍您洗漱?”
李成抬眼瞥了一眼李全,漫不经心地道:“你看那娇杏怎么样样啊?说说的你感觉。”
李全没料到李成竟然会想自己问起这个,不觉猛地一呆,怔了怔,才小心地道:“娇杏是个好姑娘,官人何不把她留在身边?”
李成放下手里的鹅毛笔,好笑地摇头道:“究竟是你想让她留下,还是你想让我留下她?”
听到李成绕口令似得问题,李全呆呆地点头道:“自然是小的想让官人留下她,她若是就这样回去,恐怕要吃些苦头的。”
李成听他说的另有内情,便明白了其中的微妙,点头道:“这样吧,让她回去看看,若是她还是想要留下,那就留下吧。”
李全惊喜地看着李成,失声道:“官人竟然许她留下了?”
李成看着满脸惊喜的李全,皱眉道:“你若是愿意,我便让她留下,你年纪不小,也该成家了。”
听到李成这样说,李全真是感激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跪在地上连叩了三个响头,这才匆匆爬起来,向外面跑去。看着他的样子,李成忍不住轻轻笑了起来,压抑在心口的烦闷终于消散了不少。
一个月以后,盛夏的炎热已经再也难以抵挡,李成带着李全在两百亲卫的簇拥下,前往城外的军营,考察张明义亲自挑选出来的各代特种兵。
虽然一行人黎明十分出发就是为了避开炎热的暑气,可是距离军营还有五里,便觉渐渐升高的太阳愈发地毒辣起来。
李成用力抽了身下的战马一鞭,战马不情愿地打了一个响鼻,这才放蹄狂奔起来。跟在李成身后的李全急忙也策马扬鞭,紧跟了上来。看到前面军营隐隐绰绰的影子,李全扬声道:“官人,还是慢些赶吧,恐怕官人身体吃不消啊!”
李成回头看了一眼,长笑一声,继续策马向前赶去,将李全和两百亲卫遥遥地甩在身后。李成的骑术其实还是在大学时学来的,部队倒是没有这种训练科目,大学附近正好有个马场,一帮男生便时常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