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宋 >

第87章

乱宋-第87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全把点心放在桌上,笑道:“官人要做的事情,都是大事,小的也只能服侍官人,做些琐碎的事情罢了。”
李成点头道:“你可懂些军中的事情?”
李全苦笑道:“小的自幼就是下人,哪里知道这些事情,官人高看小的了。”
李成不觉叹了一口气,也是,哪有那样巧的事情,让自己想什么有什么呢?而自己画出来的这火炮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出来,即便是成功地造出来,究竟威力有多大,能不能用都是未知之数。
想到这里,不觉点头道:“回京之后,我找个教书先生来,让家里的人都学点知识,你们的……”
他本来想说,把他们的卖身契都还给他们,让他们从此真正的自由,可是忽然想起家里的素娥一定不会答应自己这样做,真的想要解放这些奴隶,还得回去做好素娥的思想工作才行。
听李成说要给他们请先生读书,李全立刻笑道:“小的们都是奴才,读书本就没用,若是官人觉得小的们不方便使用,识得几个字,能办了差事也就是了。”
李成不觉有些气馁,点头叹道:“太晚了,我这里不需要人了,还是去睡吧。”
看着李全脸上卑微的笑容,李成真的很想问问他们究竟想不想得到自由,可是又觉得贸然相问,似乎有些不妥,也就只好作罢。
第二天一大早,李成便带着刺史府内的亲兵两百人,前往太原城郊的厢军兵营巡视。由于是以军事长官的身份前往,李成执意撤掉了备好的马车,而是选择骑马前往。
赶到军营时,比预想的时间早到了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看到守卫森严的辕门,李成翻身下马,将战马交给身后跟上来的李全,大步向辕门走去。
刚走到辕门前,就看到两名身穿红衣的宋军战士,手持长剑,面色冷峻地拦住了去路。
跟在李成身后的李全,立刻上前喝道:“没看到是大人吗?还不快些让开!”
那士兵打量着李成,冷冷地抱拳道:“未奉将令,不敢轻易让大人进去,请大人多多包涵!”
李全脸色一变,上前喝道:“好大的胆子,没看到大人的品级吗?你们将军,可比大人低得多,竟然胆敢以下犯上!”
那士兵看到李成的红色公服就已经在犯嘀咕了,这时听到李全这样一骂,吓得急忙抱拳道:“大人前来,为何不见我家将军?”
李成还是第一次见识这古代的军营,不觉大感好奇,也没有责怪那名士兵,只是点头道:“本官来得早了,估计你家将军迟些时候才能赶到。”
那士兵和旁边的另一名守门的士兵互望一眼,这才点头道:“大人见谅,小的不敢让大人进去,否则小的就是身犯军法,实在担待不起。”
李成知道军营自然不能随意出入,也就没有生气。倒是李全看到这两名区区的小兵竟然不将李成这样的太原指挥使放在眼里,真是怒火冲天,转眼看到李成一副从容样子,不觉迟疑地道:“大人难道不怪罪这两个狗才?”
李成打量着,军营周围用木桩砌成的围墙,向那两名士兵道:“这营中住的可还舒适?营中伙食如何?军饷发放是否及时?”
一连串的问题将那两名徐傲并弄得有点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等李成说完了,先前那小兵才小心地道:“大人,军中自然有军中的规矩,还是等将军来了,您亲自问将军为好。”
李成这次俺想起,自己的确莽撞了,军营之内的事情,是不能被外面的人知道的。看来这个规矩,中国军队沿袭了几千年,对于敌人奸细的防范,几乎是所有军事典籍中都会提得到的一项,这些士兵能这样警惕,也让李成感到十分满意。


第三十章 古代军营
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也愈来愈热,北方干燥的初夏,微风卷过,掀起一股细细的黄土弥漫开来。李成打量着用木板围起来的军营,心中实在有些难掩激动的心情,对于军营,自己正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军营这种铁血气氛,陌生的是,这时代的军营和后世的军营简直的天壤之别,两者之间几乎无法相比。
这古代的军营一般四周要围起一道木墙,先砍两排树干,一排长一排短,把树干底下烧焦以后埋二分之一入土,长树干排成紧密的一排在外,短树干排成一排在内,然后在两排树干之间架上木板,分为上下两层,这样长树干长出的部分就成为护墙,木板上层可以让士兵巡逻放哨,下层可以存放防御武器和让士兵休息。
一般情况下,一个小队是五十名士兵,再加上队长队副各一,扎营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家的营帐两两相对,在营帐的周围和营区之间要挖排水沟。严禁士兵在各个营区之间乱窜,本营区以内也不许各个帐篷乱跑。李成前来巡视的军营驻有厢军五万人,分别划为五个大区,每个大区再划成若干小区,分别有各级长官管理。
李成正站在军营外,正仔细观察这古代的军营,只听身后远远地传来一阵马蹄声。回头望去是,果然看到几百米之外,扬起一阵黄土,一枝骑兵队伍大约一百多人,正在疾驰而来。看到现在这两百多人的队伍,那支骑兵小队似乎也着急了,加速狂奔而来。及到近前,远远望去,果然是张明义带着一百多人急急赶来。
看到李成,他似乎有些吃惊,又有些激动。还没等战马停下,便一个翻身跃下马背,大步来到李成面前,单骑跪地,有些惶恐地抱拳道:“卑职见过大人,不知大人前来,明义还请大人责罚!”
李成笑了笑,上前将张明义扶起,点头道:“将军先起来吧,是本官来得早了,怎能怪他人来迟呢?”
张明义闻言,愧疚地道:“卑职理应倒些赶到的,却让大人冷落在门外,真是失礼!”
李成毫不在意地摆手道:“今日前来,为的是巡视军营,另外也还有重要的事情和将军商议,所以这些事情就不要计较了。”
张明义闻言,急忙大步来到军营前,正要命令打开辕门,已经看到张明义的士兵,已经通知了营内,十几名将领带着亲卫匆匆赶来,而张明义这时已经由七品升为从六品,正式担任了这五万厢军的军事主官。看到张明义和李成,大家显然早已有所准备,而厢军由于在宋军中地位不及禁军,所以军官的品级也相应地不高。
这时军中虽然有十几名军官,忙同时上前参拜道:“末将等参见指挥使!”
李成急忙拱手还礼道:“众位请起,李成只是前来巡视,请大家不要紧张。”
旁边张明义点头道:“大人勤勉,真是叫下官等钦佩!大人请前往营中一看。”
李成点了点头,转眼看到先前把守营门的两名士兵,这时正悄悄地躲在人群中向李成望来。看到李成的目光,吓得差点跪在地上。
看到这一幕,李成忍不住笑道:“你们两人也随本官一同前去吧。”
那两人吓得同时跪在地上连连叩头道:“小人冒犯了大人,大人饶命啊!”
张明义并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事,不觉惊讶地向李成望去。这时早已按捺不住的李全,上前道:“此二人居然将大人拦在门外,连大人的问话都不回答,正是以下犯上,张将军如何处置?”
张明义吃了一惊,忙向李成望来,皱眉道:“两人不知轻重,慢待了大人,还请大人不要同他们一般见识。”
说毕,冷冷地向两人喝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然胆敢冒犯大人!来人啊,将这两人给本将军拖下去……”
两人早已吓得面如土色,浑身战栗,这时闻言,更是连连叩头,已经说不出话来。李成急忙低喝道:“慢着,张将军误会了,这两人能严守军纪,理应奖赏才对,如何能够处罚呢?”
张明义惊讶地盯着李成,怔了怔,才拱手道:“大人所言,叫明义惭愧!”
李成点头道:“他两人倒是忠厚,不必罚了,若是张将军舍得,这两人就作为亲卫跟着本官吧。”
两人闻言,还没等张明义说话,已经以便叩头一边低声抽泣了起来,这时先前拒绝李成进入军营的士兵重重地叩头道:“小的赵良谢过大人,谢过大人开恩!”
李成点头笑道:“起来吧,你们两人本就无错,何来如此慌张,今日起随在本官身边,好好做事也就是了。”
两人这才从地上爬起来,小心地跟在李成随行的亲卫中,算是已经成了李成的人。
张明义这时一边当先向自己的大帐中走去,一边感慨地道:“大人一介书生,竟然如此懂得军中的管制之法,叫人佩服!”
李成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军中的士兵和军中的营房等基础设施,看到这些宋军士兵都是身穿红色军服,只是军官穿着一些皮革制成的护甲。营房虽然足够宽敞,可是却显得破旧,来往的士兵随井然有序,可是却没多少精神。
这些状况,看得李成暗自皱眉。宋代的军制,士兵为终身职业,一般多是罪犯发往军中,作为兵源。这些人虽然好勇斗狠,却为世人所鄙视,战斗能力自然也是不高。禁军,则是从厢军中挑选身强力壮者,武器装备也优于厢军。作为宋军中最没有战斗力的乡军,平时几乎不负担作战任务,只是在城中作些杂役。
李成手里,这些厢军,自然没有他想象中那样的凛凛杀气,腾腾士气,所以他的失望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看到李成脸色不好,张明义小心地拱手道::“大人,可是有什么不满?”
李成怔了怔,想起自己情不自禁地用后世军队的标准要求了这些古代的士兵,的确是有些不现实了。不觉摇头叹道:“没什么,只是看到营中破败,士气不高,有些担心罢了、”
张明义一边将李成让入自己的大帐,一边立刻点头叹道:“地方的厢军和禁军的确是不能相比的,不过卑职未能调动起军中士气,有负大人期望,实在汗颜!”
李成大步来到帐中,在主位上坐下,这才头道:“你升职不久,能有眼下的成绩已经勉强,不过我希望你能尽快把军中的士气提升起来。另外军中伙食可好?”
张明义脸色微微一变,小心地苦笑道:“厢军中的条件一向简陋,军中所费,地方上也时常难以准时,所以……”
李成闻言,不觉皱眉道:“难道地方军费竟然有所拖延?”
张明义望着李成干笑道:“卑职并不清楚里面的详细情况,只是每月的军费都要延迟数月,如今军中的粮草也是只够几日维持,若是大人不来巡视,卑职就要向大人讨要了。”
李成闻言便立刻明白了里面的门道,不觉皱眉道:“本官明日便令人将粮草送来,大家抓紧训练……”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后世的阅兵比武,立刻点头道:“明日粮草和军饷救回送到,一个月以后,本官将会举行一次阅兵,另外也会有一次比武,若能被本官选中,将会成为本官另外挑选出来的精兵,请大家打起精神来!”


第三十一章 特种兵制
李成的话,很是让在场的人兴奋,看到大家的情绪高涨了不少,李成笑道:“请诸位将这个消息传到每一座军营,一个月以后,每营五百人比试布阵,布阵比试胜出者,每人赏银一两。每营再选出五十人,在军前比武,凡是被选中者,赏黄金五两!”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更是按捺不住地骚动起来,几名低级的军官显然是控制不对黄金的渴望,纷纷向李成望来,目光中充满的期待。
李成看了一眼众人,点头道:“请张将军留下,本官还有要事商议。”
张明义闻言,急忙示意众人退下,李成也命令李全退下之后,才向神色不安的张明义点头道:“先坐下,不要太紧张,虽然事情属于绝密,你也不用太紧张了。”
张明义望着李成,心中疑惑,看到李成把一直贴身服侍的家人都赶了出去,便知道李成一定是有极为重要的事情和自己商议,多少还是有些难以控制的兴奋的。这么多年,这样被上司看重,这可是第一次。比李成给他升官,可是重要多了。
看到李成脸上的笑容,他顿时一振,勉强命自己平静下来,向李成低声道:“大人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李成点了点头,看着张明义,低声道:“我想制作一些火器,若是能够做得出来,大宋就不用担心北面的异族了!”
张明义在边关多年,深知金兵和辽兵的厉害,虽然这些年不再和辽国作战,辽国也正在饱受着金国的蚕食,但是对于他们的厉害张明义心中有数。而对于宋军中的火器威力,他也是十分熟悉,宋金之间虽然还没有大规模的作战,但是对于火器的作用,他更是十分清楚。
这时闻言,便大吃了一惊。如果能有这杨厉害的火器,在金兵面前,可就不知道能挽回多少士兵的生命。不禁立刻追问道:“是什么东西?”
李成小心地送怀中取出画好的火炮草图,以及制作湿火药的方法,交给张明义。张明义凝神细看,李成写的直白,他看起来倒是十分省力。因为湿火药的这个,李成已经和他说过,他便直接看了火炮的详细草图,和功能威力的解释,越看越惊心,看到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