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宋 >

第67章

乱宋-第67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勉强吃过监狱里送来的馊饭,李成抓起水壶,连喝了两口凉水。喝的有些急了,呛了一口,正咳嗽着,忽然听到远处外传来一阵隐隐的脚步声,扭头望去时却发觉是前天那名六品书判带着两名狱卒轻轻走了进来。
看那人的模样,李成以为是蔡京又派人前来查看,便依旧不动声色地坐草垫上打量着对方,心中暗自猜测着这人的目的。
思忖之间,那人已经来到李成锁在的木栅前,看到李成,向身后的两名狱卒皱眉道:“把门打开,我奉蔡大人之命,前来仔细询问罪臣李成。”
那两名狱卒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人向那青衣官员抱拳道:“书判大人,李成乃是钦命要犯,恐怕小人担待不起啊!”
那官员看了李成一眼,冷笑道:“怎么?你们连本书判都不看在眼内吗?若是耽搁了公事,你们两个小小的狱卒担当的起吗?”
那两人闻言,苦着脸地望着那人,先前那人小心地道:“既然如此,就随大人便是。”
那官人冷笑一声道:“也罢,我也不为难你们,牢门就不用打开了。你们只要退出去便是,此事关系重大,你们决不可让别人知道,否则要你们人头落地!”
两人见那书判答应不开牢门,心里的石头便已经落了地,这时闻言两人急忙连连点头,先前那人急忙道:“大人在此稍等,小的们就在外面守候,若是有事尽可呼唤!”说毕,双双抱拳行礼之后,这才一同转身离开。
看到两人离开。那书判这才上前向李成抱拳道:“李大人,下官乃是奉蔡攸大人之命前来的,请大人相信。”
李成看他前面那番话,就知道他一定是有什么隐情。这时闻言,听他忽然提起蔡攸,心中便猛地一动。
飞快地想了想,才不动声色地微微皱眉道:“你是什么人,我不认得,蔡攸大人,李成更是不认得,阁下弄错了。还是回去吧!”
那书判闻言,不但没有勃然大怒,还惊讶地打量着李成,片刻,从袖子里取出一只珠钗在李成面前晃了晃,低声道:“蔡攸大人命下官前来,告诉大人,蔡京诱捕平民诬陷大臣,那所谓的贞娘根本就是普通的乡间女子假扮反贼家眷,大人尽可放心,一切都以准备妥当,只待明日开审!”


第三十四章 开堂审讯
第二天,天刚放亮,李成便被狱卒从监狱内押到了御史台的大堂上。原本御史台审讯犯人,多在监狱内,极少出来在公堂上公开审理,因为御史台的案子多是官场中的明争暗斗,所以涉及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次审讯李成,却是在蔡绦的坚持下进行了公开的升堂问案。这倒让汴梁的百姓有了大饱眼福的绝好机会。平日里的御史台在百姓和官员的眼里充满的神秘和深不可测,公开审讯李成谋逆一案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几乎轰动了汴梁城。
不少百姓还对前几天李成马下救孩子的故事津津乐道,更不用说先前为了结发妻子而抗旨据婚,再加上这忽然闹出来的谋反案子,更由于蔡京之子蔡绦主审,百姓心中反倒是对李成充满了期待和同情。
得到消息的素娥更是早早地赶到了御史台外面,带着李全和孙园几乎是一眼不眨地盯着紧闭着大门的御史台。
到了辰时三刻,御史台的大门终于轰然打开,早已等候多时的百姓纷纷涌入了这肃杀的御史台大堂。
看到百姓们议论纷纷地四下张望,虽然有差役维持着现场的秩序,可是现场的气氛也还是有些不够庄严凝重。
作为参知政事兼御史大夫的主审官蔡绦,这才冷冷地皱眉道:“此乃朝廷重器,御史台大堂,尔等百姓,不得喧哗滋扰,若有犯者一概重罪惩处!”
此言一出,百姓果然纷纷安静下来,蔡绦这才看了一眼身边的高俅和梁师成,点头道:“今日公开审理此案,下官受皇上之托,要严查真相,所以才在日月乾坤之下将所有事端公之于众,两位大人还请多多指正。”
高俅早就有些迫不及待,只是他毕竟作为武官在蔡绦这样大权在握的文官面前还是存着三分顾及的。这时闻言不觉点头笑道:“大人公开审理,自然是心怀坦荡,的确凌然钦佩!只是李成这样的逆贼,大人绝不可以心存宽仁。”
旁边的梁师成倒是有些不冷不热,听到高俅的话,便点头道:“蔡大人乃是主审,一切自然是以蔡大人马首是瞻,下官倒无异议!”
蔡绦闻言,得意地笑了笑,扫视了一眼院子里观看审案的百姓和手持刀剑如临大敌的殿前亲军司的士兵,冷冷地扬声道:“来人,将人犯带上来!”
随着他的话音,李成被身后的士兵猛地向前推了一把,脚下的镣铐,将他猛地绊了一个趔趄,跌跌撞撞地被推到了大堂上。
几天的囚禁让李成的双眼有些暂时无法适应早上灿烂的阳光,他眯了眯双眼,正要努力想大堂上望去。
却听高俅冷喝道:“大胆犯官李成,见到蔡大人竟然不跪,还不给本官跪下!”
李成这是才看清楚大堂上的三位,迎着蔡绦那带着狞笑的目光,回头看了一眼大堂外面远远地围观的百姓。
平静地点头道:“李成并未谋反,何来有罪一说?而且此案尚未审理,更没有定罪,皇上也没有削去李成的官职,若说起来,李成身为朝廷命官,只能上跪天地天子,下跪父母!今日若是没有铁证,便是双腿断掉也不会下跪!”
此言一出,在场百姓登时齐声叫好。而坐在大堂上正在等着李成认罪招供的蔡绦更是大吃一惊。
还没有反应过来,便听高俅怒道:“大胆反贼,你身为朝廷命官却私自窝藏反贼方腊的家眷,如今铁证如山,还敢狡辩不成?!”
李成甩了甩手上的镣铐,淡淡地道:“如此重罪,李成决不能承认,只要大人拿得出证据,还怕李成不认吗?”
高俅冷哼一声,拿起书案上的一摞口供,喝道:“这是崇宁驸马的亲笔供词,他家的奴仆亲眼看到你家的田庄里窝藏有方腊妻女二人!你还有何话可说?”
李成点头道:“那母女二人不过是乞讨到李成这里,李成不忍他们冻饿而死,一时恻隐之心,而收留。所谓方腊家眷,李成并不知道,何来谋反之说?!”
这时,看到李成坚持无罪态度,蔡绦立刻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立刻冷笑道:“李成你真是枉费了本官的一番好意,本来还念你为皇上屡次立功,不忍加刑于你,若是再不如实说出,此案其他共犯,休怪本官奏请皇上对你动刑了!”
这话一出口,不但旁边高俅和梁师成同时变色,连场外看热闹的百姓也都纷纷议论起来。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居然要对一名文官动刑实在大出众人意料之外。
李成自然知道这是蔡绦情急之下恼羞成怒的反应,便早就做好受点刑伤的准备,若是蔡绦真的胆敢动刑,自己便又有了反击的利刃!
正想着,忽然听到身后的人群中猛地传来一声熟悉的带着哭声的低呼:“官人,妾身……官人……可还好?”
这声音让李成浑身一震,僵硬地站在原地,好久才艰难地转身望去,却看到素娥在李全和孙园的护持下挤进人群望着李成,脸色苍白双目含泪。
看到素娥的忽然出现,李成心中一痛,想要安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不觉勉强摆手笑道:“素娥,快回家去,这里人多,你该小心身体啊!”
他摆手的同时,长镣发出一阵刺耳的低鸣,旁边李全也忍不住含泪道:“官人,小的们先给官人叩头了!”
说毕,立刻跪下含泪连叩了三个两头,这才哽咽道:“官人,小的们一定照顾好大娘子,您老就放心吧。”
孙园这时看到李成双脚和双腕上的镣铐,更是伤心,含泪地道:“官人竟然受此凌辱,孙园恨不能以身相替,官人真是冤枉啊!”
说毕,又含泪向旁边围观的人群叩头道:“我家官人不但宽待下人,视为亲人。更为了大娘子而不受皇上的指婚,如此不为荣华而弃糟糠的忠义岂是寻常可以做到的!前日又为了相救不相识的孩子,而冒死出手,诸位街坊,诸位大人,我家官人冤枉啊!”
要说起来,还是孙园聪明的多,懂得在这时候发动舆论的力量,而李全则显然根本没想到。素娥这时看到百姓纷纷表示同情,立刻意识到孙园这种做法的聪明之处。
也立刻喊给跪下,颤声道:“众位乡亲,官人乃是忠孝仁厚之人,绝非谋反啊!小女子情愿以性命担保我家官人他冤枉!”
这时,蔡绦再也难不住地怒喝道:“来人将这三个咆哮公堂,以下犯上之人给本官拉下去!”
高俅也在旁边怒道:“大胆刁民,竟然扰乱公堂,理该廷杖!”
李成见状,急忙怒道:“他们都只在公堂之外,并没有在公堂之内,如何说是翱乱公堂?难道朗朗乾坤之下,也不能说话了?”
蔡绦怒道:“大胆罪臣,竟然不将御史台大堂放在眼里,快些从实招来,究竟和你共同谋逆,企图窝藏钦犯究竟想做什么?还有什么人和你共谋?!快说!”


第三十五章 上党王彦
李成叹了一口气,望着蔡绦,真挚地摇头道:“大人难得觉得,一个男人幸运地坐到了四品中书舍人的位子上,还深得皇帝看重,前途一片光明,竟然会莫名其妙地谋反?况且此人又无权势,不知道能靠什么来谋反呢?”
蔡绦被这话问的微微一窒,看到堂外的百姓又在指指点点地议论,心中恼火,正要再问,旁边高俅忽然低声道:“大人,我看今天就先审到这里,待回狱中继续再审不迟,想要他开口,并非难事,只是这样光天化日之下,事情就大不好办了。”
梁师成也不冷不热地道:“御史台会审,只要蔡大人定夺便是。”
蔡绦没有达到先前的计划,心中很是不甘,这时恨不得将李成抓来拷打一番,才能出气。闻言不觉冷笑着点头道:“今日且审到这里,明日请旨之后再行审理!退堂!”
李成还在等着蔡攸派人出现,却没想到,前一天见过的那人迟迟没有露面,心中隐隐地感到了一丝不祥,却又无法询问素娥,只好被几名士兵连拉带拽地向御史台大堂的侧门走去。
看到李成又要被带走,素娥不甘心地挣开人群,扬声道:“官人,素娥是官人的人,若是官人当真不测,素娥只有一死相殉!”
李成闻言大吃一惊,他自己的生死倒无所谓,就怕素娥这么想不开,急忙挣扎着扭头道:“素娥你要保重自己,千万不能想不开!”
他话还没说完,便觉凌空一道劲风袭来,正要闪避却被两名大汉紧紧地扯着手上的镣铐丝毫动弹不得,正自焦急,只觉背后猛地一痛,皮鞭抽在身上的闷响随即传来,剧痛和凌厉的力道让李成身不由己地里趔趄一步,却不妨后面又是一鞭落在后背。虽然说过去也曾经历不少负伤,可是挨鞭子却是第一次,李成顿时就有些光火,不由怒喝一声,甩起手上的长镣就向后砸去,那后面的人没有料到会有李成竟然如此胆大的罪犯,竟让没有防住,被他的长镣正中前额,登时就留下血来。
那人何尝被罪犯如此反抗,气得厉声喝道:“好大胆的贼配军,竟然敢打洒家,看洒家手里的皮鞭伺候你!”
说毕,手里皮鞭一抖,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李成怒道:“你他娘的这算什么英雄背后打人,还充好汉!”
看到李成这里乱作一团,高俅立刻皱眉道:“好大的胆子,还不快点将人犯带下去?再敢混闹,一概乱棍打死!”
那些押送李成的士兵这才安静了下来,那挥鞭厮打的大汉,脸色一变,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是恨恨地瞪着李成。
旁边的几人怕他再出乱子,急忙将李成拉回囚室,锁好铁栅,就在牢内安慰起你那大汉来。一名士兵劝道:“王大哥,你这几日或其怎地这么大,李大人多少都是官身,虽然眼下被囚在这里,可也终究是个好汉,你怎地如此!”
那大汉,回头看了一眼球室内的李成,歉疚地抱拳道:“王彦今日火气大了些,李大人莫怪!”
李成闻言,忽然想起在皇城司狱李逵口中的王彦,便立刻道:“你可认得李逵?”
王彦闻言,猛地一震,冲到木栅边,厉声道:“你在哪里见过他?你究竟把他怎么样了?”
李成被这忽如其来的变化,惊得退后一步,却扯动了背上的伤,忍不住皱眉道:“我在皇城司狱见到李逵,他是因为打了高太尉的儿子,被关了进去,吃了不少苦头。你便是李逵说的王彦?可是上党人?”
李成记得南宋的抗金名将中有一位著名的抗金将领,曾经在靖康之耻后孤军在太行山地区抗击金兵,很有点敌后根据地的意思,所以李成的印象十分深刻。上次听李逵提到王彦,便有些期待,这时更重暗自激动不已地等着他的回答。
王彦比李成这时还要吃惊,失声道:“李逵竟然去招惹高衙内?”
李成看他没有否认自己是上党的王彦,便心中暗喜,也忘记了身上的鞭伤和自己的处境,急忙点头道:“李逵大于是在街上遇到了高衙内,一言不合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