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宋 >

第65章

乱宋-第65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利用关键。这样一来有蔡绦出手,比任何人出面都要起到更大的作用,毕竟徽宗不会觉得蔡攸是和自己是一伙的,这样的说清和辩解才能被徽宗信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蔡京父子一起灭亡!


第三十章 张才进言
当李成在皇城司狱内思绪万千的时候,皇宫的体元殿内,徽宗正站在宽大的书桌前奋笔疾书,一副字体秀美的瘦金体随着玉笔的游走渐渐呈现出来。
只是这时殿内的气氛却隐隐地透着一丝紧张,大殿内侍立的内侍们都小心翼翼地垂首侍立,大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许久,徽宗随手将手中的笔扔进案头的竹雕笔筒内,冷冷地看了一眼天色,皱眉道:“李成那边怎么样了?”
内侍张才小心地上前道:“刚接到提刑司的消息,说李大人已经被关入皇城司狱,只是……”
徽宗闻言,脸色一沉,冷冷地道:“只是什么?李成难道还敢抗旨?”
张才吓得浑身一颤,小心地道:“是李大人被押往提刑司的途中,因为百姓围观者甚众,是以差点伤及人命,所幸李大人不顾被殿前亲军司当场格杀的危险,舍命救了那孩子。所以,太尉大人就将李大人绑如提刑司,如今正有不少御史要弹劾高大人呢!”
徽宗闻言,脸色渐渐缓和,端起放在书案旁边的茶水轻呷了一口,点头道:“想不到李成竟然能够如此舍己救人,如此也算忠义之人,为何却要谋反?”
张才小心地看了一眼徽宗,发觉徽宗神色阴郁,却没有发怒的迹象,这才小心地道:“皇上,李大人是否谋反,也不过只是一句话,皇上相不相信却是另外一回事。皇上一向英明,原无看走了眼的可能。”
说到这里,看到徽宗并没有发火,胆子大了不少,他平日也从李成那里的了不少好处,便有心替李成说些好话。
不觉继续小心地道:“朝中的事情,奴婢虽然不懂,可是这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奴婢却是知道。前次皇上想要晋升李大人,被外头的众官所阻,若非李大人不贪富贵,那些人恐怕不会甘休的。”
这话说的极为巧妙,不但隐隐地提醒了徽宗朝中大臣之间的明争暗斗,更点出了事情的要害,有人嫉妒李成的得宠,想要打击李成。
果然,此言一出,徽宗脸色就微微一变,半晌才皱眉道:“传崇宁驸马前来见朕,你们都下去吧,朕要仔细想想。”
张才看到徽宗不但没有怪罪自己妄言国事,还似乎有点动心的样子,心中暗自高兴,急忙答应一声,轻轻地退出了殿外。
徽宗转身看着书案上没写完的字,却无心再写,只是在殿内一边皱眉沉思间张才的话,一边想着今日早间崇宁驸马的话。又忍不住想起张才的话,心中便觉得隐隐地有些不妥。只是这件事已经公开如此,已经不能半途而废了。
转念又想到这件未必不是一个看清楚朝中形势的机会,若是李成当真是忠臣那自然是不怕查的,只是委屈几日罢了。大不了将来再封个什么爵位补偿一下。若是果真查出什么,自己也好除掉藏在身边的隐患,也是不错。
想到这里,徽宗便忍不住想起康王那温和淡雅的笑容,便觉心中一片烦乱。
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徽宗以为是崇宁驸马赶来,便头也不抬地道:“进来吧!”
话音未落,却听张才连滚带爬地冲进来,重重地跪在地上,颤声道:“皇上不好了,驸马他……驸马……”
徽宗吃惊地上前一步冷喝道:“驸马怎么样样了?”
张才哭着连连叩头道:“奴才刚要去公主府,刚出宫门就遇到公主府的宁公公来报讯,说是驸马从宫里出去,回府的路上,所骑之马忽然受惊,驸马从马上摔落,如今正赶着救命呢!”
徽宗眉头深锁地道:“长公主可还好?她没有受惊吧?”
崇宁公主的徽宗的姐姐,是神宗皇帝皇后所亲生的嫡公主,身份很是尊崇,徽宗也一向敬重这位长公主,这时听到这样的意外,便担心公主有事。
张才这才从地上爬起来,颤声道:“公主并无大事,只是驸马恐怕一时难以起身了……”
徽宗叹了一口气,点头道:“你先下去吧,吩咐御医立刻前去诊治,若有消息立刻来报。你去传旨,提刑官陈忠忽然告病,就命御史台和蔡绦、梁师成合审此案吧。”
说到这里,看了一眼书案上没有写完的字,点头道:“明日起将李成关入御史台大狱!你下去传旨吧!”
************
恍惚间,李成总算忍着牢房内阴冷恶臭的环境刚蒙蒙睡去,便被一阵刺耳的呼喝声吵醒,朦胧望去时却是郑通。
看他醒来,郑通立刻上前一步,打开手里的一份公文,冷冷地道:“奉命,今日提李成前往御史台受审,着即立刻押往台狱收押!”
说毕,将手里的公文扔在李成面前道:“俺郑通不认得字,这是判官大人叫洒家念得,官人看看是否明白,若是明白,就请官人按上指模,洒家好去交差!”
李成仔细看了看那公文,确认之后,这才按了手印,看到郑通把公文收好,这才拱手道:“牢头大哥,我还有些随身的东西需要收拾,可容得一时半刻?”
郑通皱眉看了李成一眼,点了点头道:“尽量快些,若是被判官大人知道,洒家这就多了许多啰嗦!”
李成点了点头,连忙来到稻草堆下面,取出那个包袱,又来到木栅旁向黑暗中的李逵道:“李逵兄弟,我这里有些衣物,你先留着,将来若是有缘再见了!”
李逵这时早已被吵醒了,只是躺在那里凝神听着这边的动静,这时闻言,急忙爬过来,隔着木栏,向李成低声道:“恩人保重,俺听人说,台狱进去,不死也要脱层皮,俺李逵先在这里拜谢恩人的大恩了!”
说毕,当真跪在地上连叩了三个头,这才爬起来向李成道:“恩人保重!”
他的话刚说完,郑通已经在木栏外低声道:“判官要过来了,李大人,快些走吧,再耽搁下去,小人可真的没法交代了!”
李成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跟上来准备带自己出去的四名狱卒,任他们取出一副足有十斤多重的铁镣拎在手中,这才一同向外面走去。
这时似乎时间尚早,囚室内黑漆漆的只有牢头郑通手中忽明忽暗的一小截蜡烛在黑暗中闪烁。其他的囚犯都在沉睡,大牢内死寂无声,只有几人低低的脚步声在囚室内响起。
走出囚室,李成被几人推搡着带到了院子里。这时天边果然刚刚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曙光即将驱赶黑暗。
在院子里站定,迎着清晨还有些冷冽的春风,李成举目望去,却看到十几名殿前秦军死的士兵戒备森严地将自己围在中间,当先一名中年将军,大约三十岁上下,虎臂熊腰,看到李成出来,冷冷地抱拳道:“末将都虞侯沈阗,李大人,得罪之处请多多见谅!”
说毕,向跟出来的狱卒点了点头。郑通拎着镣铐上前行礼道:“进入台狱,俱要如此。给大人上镣,望乞恕罪!”
李成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任他把镣铐锁牢。


第三十一章 御史台狱
出了提刑司的院子,李成便被关进了一亮停在外面的囚车里。这囚车的样子倒是和电视剧看到的相差无几,李成还真有点回到古代一日游的荒谬的感觉。
手上戴着沉重的镣铐李成看了一眼露初天边的红日,清澈的蓝天下,阳光显得格外温暖。虽然还是大清早,提刑司外已经有不少人在围观了。看到李成出来,都纷纷地向他望来。
李成还不知道,随着崇宁驸马的意外,自己已经成为了汴梁城中最受瞩目的人。无数谣言更是闪电一般在汴梁城内散布开来,有人说崇宁驸马得罪了天降的神人,所以被上天惩罚。也有人说,李成乃是天上紫徽星下凡,崇宁驸马撞了天神,所以会被摔伤。
更有谣言说李成身负绝世神功,在看守严密的皇城司狱轻易脱身,前去亲自教训了诬陷好人的弄宁驸马。
一时之间,这些谣言如三月的春风一般席卷了汴梁的每一个角落。一些躲在提刑司外探听消息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将平日威严肃静的提刑司变成街市一般热闹。
李成不解地看了一眼远处因为自己的出现而骚动起来的围观人群,这才转头向身前的囚车走去。看到门外有这么多人围观,前来押解李成前往台狱的殿前亲军司都虞侯沈阗立刻大感紧张。
关于李成的谣言他虽然不信,可是看到提刑司外这样多的闲人出现,就让的他的心立刻悬了起来。在命令中戒备的情况下看到李成钻进了囚车,这才微微地松了一口气,立刻向围在囚车周围的士兵道:“小心戒备,若有敢接近囚车者一概格杀!”
李成现在可以说不管出现什么意外,自己这颗人头都难以保全,只有平安地把李成带到御史台,自己就算交了差。想到这里,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好防范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
钻进囚车,李成便索性盘膝坐下,冷眼看着外面向自己指指点点的围观人群。心理却在飞快地思索着将自己改关台狱的意味。
台狱是御史台监狱的简称,是宋代的中央监狱中级别最高的监狱,比台狱略低一些的便是大理寺监狱,都是由皇帝亲自掌握的监狱,亦都是关押最为重要的钦命要犯。神宗变法期间,这里曾经关押过著名的大词人苏轼。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也发生在这座戒备森严的最高监狱内。
看着院子面无表情地坐在书案后的蔡绦,李成却有些隐隐地好笑,蔡京父子这样机关算尽却忘记了祸起萧墙。如果自己算的没错,只要蔡攸知道了这件事的整个漏洞,说不定会是对积极和自己联手的人了。
正想着,坐在院子中央的蔡绦脸色一沉,冷冷地道:“犯官李成,见了本大人为何不跪?好大的胆子!”
李成懒得更替纠缠着些,目前自己是阶下之囚,他想YY那就随便吧,想到这里,懒懒地笑了笑,缓缓跪下道:“嗯,李成见过蔡大人!”
看到李成竟然真的跪下,蔡绦惊讶地打量着李成,这才翻开手里的卷宗,皱眉道:“犯官报上姓名,籍贯!”
李成平静地道:“李成,祖籍江南人氏,自漠北而回。”
蔡绦看了一眼李成,合上卷宗,忽然冷笑道:“李大人是自漠北而回,却不知道是否去过西夏呢?小小的夷狄之地,也敢无视我大宋天威,不知李大人做何感想?”
李成见他不说自己的这件谋反的案子,却七七八八地闲扯些不相关的事情,心中暗自警惕。表面却淡淡地道:“李成只是追随那些小部落在草原上一路东进,并没有前往西夏,也没有见过西夏人。”
蔡绦看着李成忽然笑道:“李大人,下官奉旨,三日后正式开审,若有得罪之处那就还请担待了!”
李成看着蔡绦那阴险的笑脸,也笑着点头道:“李成乃是犯官,大人乃是主审,自然知道其中规矩,不敢当大人如此次说。”
蔡绦脸色一沉,冷冷地道:“李大人此案干系重大,为防万一,下官只能得罪了!”
说毕,指着旁边地上的脚镣阴笑道:“下官不敢有违祖制,只是为证大人清白,所以才不得不出下下策,还请体谅!”
李成见状也冷然道:“李成如今只是砧上鱼肉,悉随尊便吧!”
蔡绦闻言,得意地长笑起来,旁边的差役立刻上前将李成按在地上,戴上脚镣。。
其实按照宋代刑律,在没有定罪之前,士人出身的囚犯是不能轻易戴上镣铐的刑具的,更加不能刑讯拷问。这其实是宋代对于文人的优待和保护,也就使得不少文人躲过大难。
被验明正身之后,李成终于被关入了这座宋代最著名的监狱之中。在被押入阴森的囚室前,他还是看了一眼狱门上狰狞的石刻白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旁边的御史台一名六品书判见状,点头道:“三日后正式升堂审讯,大人做好准备,若有什么需要可以找狱卒索要。”
李成见他态度不同于其他人很是不同,心中惊异,却还是拱手道:“多谢大人好意,李成明白。”
那书判看了李成一眼,这才停下脚步,目送着李成向囚室内走去。
台狱乃是宋代有中央直接管理的监狱,各种设施,都强于前面的皇城司狱。和皇城司狱不同的是,这里并没有多少囚犯,一间间囚室大多空置,只是少数几间里面关着因为反对蔡京、高俅等人而入狱的官员。
李成因为是陷入到谋反的案子中,便直接被关进了戒备最是森严的台字号的主牢内。这里左右都是空置的囚室,里面还可以看到不少的生活痕迹,或者这里的主人刚刚被流放,也可能刚刚被处决。
在墙角的草垫上坐下,李成揉着被脚镣磨疼的双脚,这种古代的刑具,他还是初次体验,心中暗自叹气,若不是自己从前的身体素质极高,这样的脚镣铐上还真有些难以动作。
自从莫名其妙地穿越到这北宋时代,李成还没有多少时间去担心那些当初和他一起进入神农架深处的同伴,虽然他们也大多具有野外生存的技能。这时看着自己眼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