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宋 >

第51章

乱宋-第51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着徽宗那询问的目光,李成硬着头皮上前,取出手里的奏章,郑重地跪在地上,朗声道:“微臣有奏章上奏!”
他话音刚落,徽宗淡淡一笑,摇头道:“李爱卿暂且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李成不知道蔡攸究竟有多大能力把今天的事情挽回来,闻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蔡京,发觉蔡京和蔡绦脸色同时大变。李成便知蔡京并不知道他去见蔡攸的事情。
这时,只听徽宗淡淡低笑道:“今日乃是正月初四日,正是新年之首,有什么事还是慢慢说来,朕今日心情不错,所以觉得李爱卿一定是有什么新鲜的好东西了,快些拿出来吧!”
说到这里,看着还在发呆的蔡京父子,微微皱眉道:“两位爱卿难道还有事吗?”
蔡京飞快地批了一眼李成,急忙颤巍巍地行礼道:“老臣不知陛下宣召李大人究竟有什么事情?李大人的奏本,不妨当面呈上,这样老臣才能放心。”
徽宗笑道:“原本倒是没什么大事,只是蔡攸昨晚给朕递上奏章,说是青州知府误以为他贪墨赈灾款项,已经将他平寇的各项支出呈给朕看了。赈灾虽然关系重大,但是平寇事关社稷,所以朕倒觉得蔡攸之言十分有理。他有担心李大人误会,朕也知李爱卿一心为国,屡次举荐良才,所以有心替他们两人解开误会!”
蔡京脸色不变,平静地躬身道:“老臣年事已高,对于子弟的管教着实疏忽,还请陛下降罪!”
徽宗微微笑道:“这件事就这样罢了,大家都是一场误会,原也不是什么大事。”
蔡京神色愧疚地拱手道:“老臣管教不严,真是惭愧啊!”
徽宗笑了笑,看了一眼李成,笑道:“李爱卿为人忠厚,难免被表面所惑,太师也不要放在心上才好。”
蔡京尴尬地拱手道:“皇上英明,李大人乃是罕见的正人君子,蔡京自然不会将一时的误会而迁怒于人。”
徽宗笑了笑,看着蔡京点头道:“今日宫中弄了一些新鲜玩意,太师既然留下,便随朕一同欣赏罢。”
李成见状,忙上前跪下道:“皇上洞察先机,李成差点误会了青州知府,真是莽撞!”
徽宗淡淡一笑,点头道:“李爱卿对于朝中的事情还是不大了解,不妨随着太师在各处走动,了解一些各级官署,各上下关系,这样日后朕才能放心于你。”
李成猛地一惊,没想到徽宗竟然会让自己插手其他事情,而且还是这样地肯定。虽然只是观察了解,但是对于刚刚进入官场不到半年的一个新人,徽宗的这份信任也的确让李成有些意外和感动。
心中对自己为了自身利益,不愿轻易改变已知历史,看着眼前这个含笑的儒雅皇帝,李成很难想象十年后徽宗惨死五龙城的凄凉。
不禁暗自叹了一口气,李成苦笑道:“皇上看重,微臣更加惶恐,只是担心生性愚钝,另陛下失望。”
徽宗点头叹道:“爱卿这样屡次拒绝功名,却依旧忠心耿耿之人,朕还没有见过几个,便是太师他们也未必能做到爱卿这样心无他念,如此一心为我大宋!”
李成知道徽宗因为前面两次推荐了合适的人选,而自己没有任何要求,所以对他的感觉很好。只是童贯完全平定方腊也要在四月,而张叔夜招安宋江也要开春之后,眼下所有的一切看在别人眼中,都还是不切实际的。如今徽宗这样说,多少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威胁,不过有了徽宗这样的表态,也就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威胁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少的好处,而且自己这样也没有数么实权,别人就算反对也说不出什么。若是有人暗下黑手,有了徽宗的表态,也要考虑一些了。自己的日子应该不会太难过,只是对于大宋即将到来的灾难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自己能不能真的改变历史呢?
看到李成跪在地上发呆,旁边的张公公焦急地提醒道:“李大人,李大人!”
李成这才想起自己还没谢恩呢,急忙叩头谢恩,心中却大感无奈。古人的礼节,现代人的确难以适应。对待上位者,现代人根本没有那种森严的等级观念,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忘记这种至关重要的事情。
看着李成跪在地上谢恩,徽宗笑道:“爱卿送入宫中的皮蛋太妃很是喜欢,只是皮蛋不能多次,太妃时常感念。”
李成急忙笑道:“皮蛋味道虽好,却不宜多吃,太妃凤体贵重少吃为宜。微臣尽力多送一些进宫。”
徽宗点头道:“昨日太妃还念及你家,说是如此倾尽全家之力颇为不易,恐怕会要赏赐于你呢!”
李成只好再次跪下,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感慨地道:“原本是微臣的一点心意,如何当得太妃这样看重?”
徽宗摇了摇头,笑道:“太妃大约是要召你家娘子进宫,你回去稍作准备,也不要太过紧张便是了。”
李成闻言虽然心里并不看重,但是想到素娥一定十分看重这个消息,不觉也大感惊喜。看到李成惊喜的神情,
徽宗笑了笑,转头向蔡京望去,点头道:“太师的孙女,太妃时常提及,正是想念呢。太师明日着夫人也进宫来,你我君臣忧心国事,女眷们进宫来也算是太妃的慈心吧。”
话题不知不觉已经被徽宗转到家长里短上来,蔡京虽然不爽,可是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好面无表情欠身道:“皇上天恩,太妃凤体安康乃是微臣们的福气,孙女如今年纪渐长理当时常进宫陪伴太妃。”


第五章 意外收获
徽宗看了一眼神态恭敬的蔡京,微微笑道:“朕的后宫已经十分充盈,若是太师的孙女,年龄上恐怕太妃不喜,还是稍大些再说吧。”
李成这时,也明白了蔡京忽然在这时候提起孙女的用意,又为徽宗的拒绝吃了一惊,看起来徽宗也十分明白,蔡京势力太大,若是引入后宫也许会造成更难控制的局面。而且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也是对蔡京的一种信任。
果然,蔡京的神色十分复杂,看了一眼徽宗,才黯然叹道:“老臣已经年近八十,能得陛下如此信任,实在令老臣感怀!老臣唯有肝脑涂地才能报圣上大恩!”
徽宗笑了笑,示意内侍扶起蔡京,这才点头道:“太师劳累,还是随朕去后殿欣赏新制的小戏吧。李爱卿早些回去休息,朝中的事情明日起就要忙乱了。”
说毕,走下御座,亲手拉起蔡京向后殿走去。李成见状,急忙跪下恭送圣驾,待徽宗离开,这才站起身来。
举目看时,发觉殿内已经没有人了,只有几名内侍在角落里守着。想到刚刚发生的一切,李成不由有些暗自佩服徽宗的平衡艺术。这样一场差点撕破脸的纷争竟然被徽宗轻轻松松地消解于无形,这真让李成有些说不出的感叹。当然,这里面也有蔡攸的一番功劳,。
否则,今天站在这里胡乱诬告一名朝廷重臣,即便可以保住性命,辛苦换来的这点声势就要完全成为泡影,为了他手里的皮蛋制作方法,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上门威胁,那时候真不知道是一副怎样的情景了!
出了宫门,被迎面的冷风猛地一吹,才感憋在心口的一口气终于消散了一些。一个人孤零零地沿着御道,从宫里走出来,出了东华门,便看到李全急急地迎了上来。
看到李成,他才算长舒了一口气,急忙行礼道:“官人没事就好。刚刚小的看到大人们都散朝出来,独不见官人,正要进去找人打探消息。”
李成苦笑着摇了摇头,摆手道:“没有什么大事,你们不用担心,倒是给娘子领了一道恩旨。”
李全闻言惊喜地望着李成,笑道:“难道是皇上有恩旨给大娘子了?这个可是咱家的体面了,回去大娘子一定高兴!”
家里的下人在李成的影响下,渐渐没了多少上下之间的距离,说话也没有寻常的拘谨。李成闻言,笑了笑,转身上车,返回家中。
刚走进院子,就看到李安正和一名小厮把十几匹花色各异的宫锻交给素娥的贴身丫头蕊儿,旁边素娥穿着豆青色牡丹织金锦袄,下面是妃红色百褶长裙,披着狐皮大氅,正看着蕊儿清点数目。
看到李成回来,笑道:“孙园去采买的宫锻今日刚巧送来,妾身正在清点数目和花色,命他们把料子搬到库房收起来,就不用再往屋里搬了。官人回来,正好看看这些花色,看看怎么分。”
李成打量了一眼那些宫锻,笑道:“还是你先挑一块上好的吧,余下怎么分,你看着办。我倒是有好消息,要给你。”
素娥秀眉微挑,笑道:“官人的好消息,一定是难得的,快说来听听!”
听到李成说有好消息,院子里的众人都同时停下手里的工作,含笑向李成望来,等着他说出来。
李成看着目光闪烁的素娥,笑道:“皇上今日带出太妃的话来,说明日宣你进宫去说说闲话,闲坐一会。”
素娥惊喜望着李成,几乎说不出话来。倒是旁边蕊儿立刻机灵地跪下颤声道:“奴婢恭喜大娘子了,进宫去见皇太妃,这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呢!”
素娥呆呆地望着李成,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只是手脚慌乱地看着自己,有些着急地道:“明天就进宫?我应该立刻去做新衣,只是也来不及了。这可怎么办,上次打的头面还没送回来……”
说到这里,急忙向李全道:“快去陈记金器那里取……算了……还是我亲自去……”
说着,就要转身吩咐李安准备马车,旁边的众人听到这个消息,也都喜气洋洋地上前揽着素娥道喜。
素娥这才回过神来,忙转身望着李成,笑道:“妾身差点不知如何是好了,这进宫的礼节进退之法,恐怕要去找锦娘她们请教了。”
李成摇头道:“这倒不妨,等下恐怕宫里会有人出来教你各项礼法和进退之法的,装扮嘛,就端庄大方一些,也就可以了。若是满头珠翠,恐怕太妃反而不会太喜欢,她们宫里的贵妇见惯了珠光宝气,你大方得体才是最重要的。”
素娥闻言,秀眸一亮,点头道:“官人说的不错,素娥也不是那种喜欢做作之人,真让妾身满头珠翠,恐怕都不知道如何走路了!”
李成笑道:“这就对了,我最喜欢你大方得体,温柔贤惠的样子。只是想起从前第一次见面的样子,却更怀念那时的你。”
素娥看了一眼院子里都在含笑的众人,脸上闪过一丝甜甜的微笑,这才点头道:“官人见识过人,妾身一切都依着官人所言便是了!”
说毕,这才想起李成回来还没进屋,一直在院子里吹着冷风,急忙向旁边的蕊儿嗔笑道:“死丫头,也不知道提醒一声,看着官人在这里吹风!”
蕊儿娇笑道:“奴婢净顾着给大娘子道喜了,竟然把这事忘了,大娘子自己不也是忘记了?”
素娥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这才拉着李成向上房走去,口中依旧埋怨道:“妾身真是糊涂,竟然忘记了官人还没进屋!”
进了屋内,素娥亲手帮李成把身上的大红公服脱下,换上家常的便装,又把那双耳细长的幞头官帽脱掉,换上在家的网巾。收拾妥当,蕊儿端着热茶进来。
素娥接过茶水,递给李成,微微笑道:“官人,我看你似乎心事沉重,可是担心妾身明日进宫的事情?”
李成摇头道:“皇上既然亲口转告,便是对我的信任。而且还命我在各处行走,学习处理各项事务。”
素娥闻言,惊讶地放下手里的茶杯,想了想,才笑道:“妾身应当恭喜官人才是,这样也就是说,皇上大是垂青官人,日后在这仕途上必定顺利一些,妾身再给官人道喜了!”
李成上前扶起素娥,摇头笑道:“你准备一下,等下宫里一定会有人来教你礼仪,只要按照内侍的指示去做,应该不会有问题的,外面的事情,你尽可放心一切都有我的呢!”
素娥温柔地点了点头,轻声道:“官人还是先用过午膳吧,今日这样高兴自然该弄些好酒好菜庆祝一下。”
李成点头道:“难得你有机会进宫去见太妃,日后说起,也可以让你在那些命妇之中体面一些了。”
素娥感激地看着李成,笑道:“咱们两人吃独食可是不好,不妨把锦娘她们三人叫来,一起庆祝一下。官人这次有机会在各处行走,准是皇上想要提拔了。咱家今日是两喜临门,自然应该好好热闹一回!”


第六章 杨志之讯
李成知道她这时心情兴奋,不想扫她的※,不由笑道:“时间不早,就怕酒席来不及了!”
素娥笑道:“这倒不怕,节下的东西都齐全,虽然新鲜蔬菜少些,但是有官人种在花盆里的豆荚和黄瓜,也足够稀罕了。”
李成笑道:“那些黄瓜还多不多?我看着你再不吃就太老了。”
素娥笑道:“官人的新鲜主意一向最多,这样种菜的方法实在叫人想不到,只是一般人也没那种细心去摆弄。那些黄瓜倒是足够,还可以再吃几顿。”
李成点头道:“你这次奉旨进宫,虽然不需要带什么进去,但是拿点黄瓜进去,也是个新鲜的意思,逗老人家开心。”
素娥想了想,摇头道:“妾身是担心,万一太妃看上咱家的黄瓜,要天天送进宫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