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宋 >

第5章

乱宋-第5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闻言,有些吃惊于赵构对自己竟如此大方,不觉疑惑地道:“王爷如此厚礼,在下恐怕但当不起啊。”
那随他进来的小内侍小心地笑了笑,摇头道:“这个奴婢就不清楚了,东西您先收下,究竟怎么样,您见了王爷再说不迟。”
李成无奈,只好点头道:“王爷不是等下就来吗?怎么现在还没到?”
那小内侍闻言小心地赔笑道:“王爷回府,换了衣裳,待要吃了茶方过来。如今天色不早,说不定要用了午膳才来,公子还是安心休息。等下用过午膳,小憩片刻。王爷若是用过午膳,就要过了未时才能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虽然心中有些不安,可是也无可奈何,只好安心留下,反正这里条件不错,也是自己的一个难得的机会。
想到这里,不觉笑道:“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王府中规矩想来一定很多,还请阁下多多提醒。”
那小内侍闻言,忙躬身道:“奴婢孙园,只是王府内的洒扫上人,公子不需如此客气。”
李成随手从朱漆托盘里捡了十两重的一锭银子,递给孙园,笑道:“烦孙兄把这点银子和众位兄弟分了,也算李成的一点心意。”
孙园虽然一直盼着李成打赏,但是看他出身寒微便没做什么希望,却没想到他出手就是十两,当真有些意外,不觉微微一怔,才带着两名前来送东西的内侍跪下行礼道:“奴婢等谢过公子打赏。”
李成被这一跪吓得退后一步,急忙把他们从地上扯起来,皱眉道:“孙兄快些起来,不过是我的一点心意,哪里需要如此客气。”
孙园看李成言辞恳切并没有虚伪鄙夷之色,心中惊异,更加暗自感激,不觉感慨地躬身道:“公子乃是王爷的贵客,奴婢身份微贱,如何敢当公子如此相待?真是折杀奴婢了!”
李成笑了笑,这些内侍的手段自己还不清楚的话,从前的那些电视剧和书就白看了。想到这里,摇头道:“我同孙兄不过是投缘罢了,哪有折杀一说?只是,初进王府,诸多事情都不大了解,希望孙兄到时候提醒一些也就是了。”
孙园闻言,忙笑道:“这个容易,公子尽可放心。”
说着,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两名小内侍,这才点头道:“奴婢先去命人为公子准备午膳,这里茶水都已备好,公子先稍等片刻。”
说毕,带着那两名内侍,恭谨地退了出去。
看着他们离开,李成这才长吁了一口气,转身来到东边的书房里,仔细打量起来。书房窗前的书案上摆着一套文房四宝,看了看发觉那砚台竟然是难得的端砚,其他的东西,李成没什么研究,也就不清楚其价值,只是看起来都是价值不菲的好东西。最让李成感兴趣的还是书案上一只用田黄石磨制而成的笔筒,整个笔筒简洁地雕刻成竹节模样,刀法纯熟,造型流畅,意蕴雅致,很是符合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
想起还在担心自己安全的乔世昌父女,心中大感歉意。只是眼下又不能随意离开,只好明天再去找他们说明情况了。同时又想到康王赵构眼下的确没有任何能够继承皇位的端倪,这里面详细的历史情况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只是知道赵构就是后来的宋高宗,也是葬送了岳飞北伐的重要历史人物。看来,这棵大树也不是那么好攀,自己还要防着赵构才行。
偏安江南的宋朝小朝廷没有一点进取之心,赵构更是只顾自己的享受,丝毫不愿北伐,最后白白送掉了岳飞的性命,也成就了一代民族英雄。自己究竟该不该帮这个历史上最没有雄心的懦弱皇帝呢?
南宋沉痛的历史让他十分犹豫,但是,转念想起自己现在一名不文,根本没有能力改变历史。想的太多反而无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思忖之间,总算暂时把心事放了下来,先安顿好眼前再说。
放下心事,便觉有些口渴,转身回到正屋,端起放在桌上的茶壶,发觉里面已经倒好了一杯凉茶。把玩着小巧精致的茶杯,李成惊讶地发现,竟然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官窑的天青瓷!
看着手里有着大块冰裂纹的茶碗,李成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想不到手中看似日常使用的,竟然是宋代官窑的瓷器!这宋代官窑是专为宋朝皇室烧制瓷器的窑厂。历代很少有实物流入民间。传到后世,相比宋代其他四大名窑数量更加稀少,价值更是惊人。
“赫赫……发财啦……”看着手里大名鼎鼎的宋代官窑的宝贝,李成忍不住傻笑起来,自己真是好笑,这茶碗即便稀有也无法拿到二十一世纪去。任凭有多大的价值,也是后话了。
正自苦笑之际,却见孙园带着另外两名小内侍端着食盒等物匆匆而来。看到李成,孙园忙笑道:“午膳准备的匆忙,公子先担待一二,待晚膳时,奴婢再命他们精心准备。”
说毕,吩咐那两名小内侍把食盒打开,将一碗粳米粥,一碟爆酱肉、一碟鸡皮溜海参、一碟八宝鸡丝,一盘如意卷,一盘千层饼,一大碗粳米饭。
看着眼前丰盛的饭菜,李成不觉惊讶地望着孙园,点头道:“这些菜竟如此丰盛,莫非是王爷的意思?”
孙园点头道:“午膳备得匆忙,这些菜式都是王爷亲自吩咐下来的,官人安心食用,若是不够,奴婢再去取些便是。”
李成闻言,知道既然赵构这样关心自己的午饭,就说不定吃完午饭就会过来。不禁点头道:“王爷用过午膳是否过来?”
孙园神色一整,忙躬身道:“王爷吩咐,公子用过午膳,就去王爷的书房见驾。”


第八章 附赠美人
李成这时已经做出了暂时依附在康王府的决定,索性就不去想得太多,放心地吃了午饭,这才向孙园道:“孙兄,我们现在就去见王爷?”
孙园笑了笑,摇头道:“公子稍等,先换了衣服再去不迟。”
李成闻言,这才想起自己只穿了一身粗布衣裤,在这王府之中未免就有些寒酸了。忙在孙园的服侍下换了一身银灰色锦袍,孙园又特意拿来一顶黑色软巾给他带上。收拾妥当,这才向王府书房走去。
赶到书房,赵构果然如预料中一样,并没有在书房内。只有两名青衣侍女俏立在书案旁。
宽大的书案足有两米长一米宽,以黄花梨整雕而成,书案上放着更加精美的文房四宝。笔架上更是挂满了各色毛笔。显然,赵构对于书画也是有相当造诣的。
旁边侍立的两名青衣侍女大约只有十五六岁,一名略高些,体态轻盈,肤色白皙,姿容清秀。另一名略微丰满一些,肤色红润,明媚可爱。
大约是察觉到了李成那如炬的目光,两人羞得低垂缳首,玉容通红。看到两人休窘的样子,李成大感不妥,急忙收回目光,耐心地等着赵构前来。这两名小丫头虽然只是侍女,看到书房内除了她们两人再没有其他人,便知这两个小丫头一定很得赵构宠爱,自己一时失态恐怕惹来赵构误会。
想到这里,索性从书架上取了一本《孙子兵法》胡乱翻看起来。这本书,从前他也没少看,这时翻看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不知过去了多久,书房里静悄悄的,李成不觉放下手里的书,举目望去,发觉已经到了大约下午两点左右的样子。想不到这赵构竟然这样漫不经心,果然不是雄才大略之人。
正当李成翻看着早已烂熟的《孙子兵法》有些不耐的时候,只听一个尖细嘶哑的声音高呼道:“王爷驾到!”
随着这话音,赵构在两名青衣内侍的簇拥下大步来到屋内。李成见状忙应上半步,躬身抱拳道:“李成见过王爷!”
赵构这时已经换了衣服,穿一件豆青夹纱家常锦袍,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织金缎带挽着,看起来更显华丽。他扭头看了一眼侍立在书案旁面色娇羞的两妙龄少女,转身向李成含笑道:“壮士休息的可好?”
李成忙拱手道:“王爷盛情,李成不胜感激。”
赵构无声地笑了笑,指着那两名侍女,点头道:“这两名婢女不知壮士觉得如何?”
听他问的暧昧,李成心中陡然一惊,更加小心地肃容道:“两位姑娘正是妙龄,姿容秀美,的确是国色天香。”
赵构闻言抚掌笑道:“壮士何必扭捏?此两女乃是赵构精心挑选后赠与壮士的,壮士尽可收入房中。”
又指着孙园,点头道“这名奴才还算伶俐,也都送给师父,好随身服侍。”
李成没有想到,赵构竟然会送美女和奴仆给自己,尤其还是未到成年的萝莉,不觉大感尴尬。只是又不好这样当真把人收下,忍不住斟字酌句地干笑道:“王爷盛情,李成不敢拒绝,只是李成如今身无立锥之地,亦无家室,两位姑娘若是追随,实在太过委屈了。”
赵构并没有回应李成的推辞,而是淡淡地笑道:“壮士在酒楼所言,赵构实在有些不解,目前看来父皇极为看重皇兄,有皇兄继承大统,似乎看不出一点不妥。还请壮士指点。”
李成知道他是想试探自己,不禁点头道:“现在虽然表面看来王爷同太子之间实力相差巨大,但是,李成有一个方法,不但可以壮大王爷的实力,更可以使王爷在群臣面前威信大涨,将来才能慑服这些人。”
赵构双目一闪,微微有些兴奋地道:“不知道是什么计策,竟然如此厉害?!”
听他这样说,李成便知道他果然是小孩子,虽然被环境逼迫少年老成,但是思维却还是透着几分天真。若是成年皇子,必然不会这样询问了。至少应该假意表示,自己并没有这样的野心才对。
想到这里,不觉小心地点头道:“如今金人势力渐大,黄河以北已经尽入金人之手,只要王爷能够顺应民意,借抗金之机壮大自己,等待时机。加上先师窥得天意,时机一到,李成自有把握让王爷实现夙愿。”
他其实这是并不知道究竟能用什么方法让赵构登上皇位,只是知道他就是后来的宋高宗,虽然说的不是十分清楚,却是万分地肯定,让赵构难以不信。
赵构闻言,脸色猛地一整,皱眉思忖良久,才郑重地拱手道:“想不到壮士竟然如此不为美色所动,实在让赵构钦佩!赵构看壮士谈吐不凡,有心拜为良师,留在小王府中,日后也好随时请教,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李成原本只是猜想赵构留下自己,可能是想让自己做他的幕僚,却没有想到他竟然要拜师,不觉大为惊讶,正要推辞,赵构却摇头道:“先生放心,你我虽然是师徒,为避人耳目,表面之中还是君臣。这件事,只有王府中三数人知道,你无须担心。”
李成顿时心中恍然,知道这只是赵构笼络自己的一种方法罢了。不觉感叹,这样的少年,若是二十一世纪恐怕正是读书的年纪,哪有如此权谋手段!想到他能够在金兵南下,大宋即将不保的危急关头登上皇位,自然是有些过人之处了!这赵构将来长大了恐怕很难对付,好在他现在还小。不然的话,还真是要退避三舍,早早回家种地了。
心中虽然叹息,面上却还是感激地道:“王爷如此看重,李成不敢推辞。只是这师徒之份,王爷还是……”
赵构双目中精芒一闪,摆手笑道:“希望壮士能够收下赵构这个徒儿,若是日后果然能够如昨日酒楼所言,赵构一定不敢忘记今日教导之恩!”
李成实在受不了那种屈居人下的关系,这样的私下的师徒相称,对他来说算是大感轻松。这时闻言,急忙点头道:“李成一定尽心竭力辅佐王爷,王爷放心。”
赵构闻言,大为满意,不禁望着李成退后半步,拜倒在地,口中低呼道:“师父在上,请受赵构大礼参拜!”
李成毕竟是现代人,对古代的跪拜之礼大感不惯,加上对方又是未来的宋高宗,这时的皇子,哪敢真的受他这一礼。急忙上前将赵构扶起来,恳切地低叹道:“王爷如此看重,又有先师遗命嘱托,李成必定舍命辅佐!”
听李成说的真挚,赵构的神色终于轻松了一些,情不自禁地点头道:“前面的院子乃是弟子往日的书房,虽然偏僻,倒也清净,此地出入王府又十分方便,师父不妨暂时先居于此,将来弟子向父皇举荐,师父有了官职再搬出去不迟。”
李成虽然觉得居住在王府出入多有不便,但是这时刚同赵构确定了关系,还不好拒绝,便点头道:“这里环境清雅,王爷真是费心了。”
大概是觉得事情已经办成,赵构轻松地点头笑道:“师父安心在此居住,弟子还有要事,不能久留,若是有事自会前来请教。请师父暂时屈尊,待本王知会吏部后再许官职。”
李成忙笑道:“我初回大宋,很多状况并不了解,匆忙做官恐怕难以胜任,还是过些日子熟悉一些朝中局势再说吧。”
赵构回头看了一眼那两名侍立在书案旁的婢女,笑道:“师父先在府中以舍人之身进出,也算有个身份。待过段时间本王再向父皇举荐。好好休息,小王要进宫去见父皇了。”
李成看他笑得大有深意,忍不住心头一跳,尴尬地躬身道:“王爷放心,李成明白。只是李成还要去行院取回行李,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