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宋 >

第168章

乱宋-第168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看着素娥愤愤不平的样子,忽然有一种眼前站着的不是自己的娇妻,而是某位江湖女侠,可惜啊,自己没看到素娥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的样子,未免可惜。
看到李成脸上古怪的笑容,素娥脸上微微一红,奇怪地打量了自己一眼,不安地道:“官人,难道妾身脸上有什么不妥?”
李成忍着笑,摇头道:“没什么,就是在想你仗剑杀金兵的样子,应该抵得上那些有名的杨门女将了!”
“杨门女将?这些女人难道竟然舞刀弄枪,不怕丢人吗?”素娥惊讶地望着李成,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疑惑。
看到素娥奇怪的样子,李成这才想起,杨家将的故事这时还没有开始流传,杨业父子这时还只是北宋那些名将中最不起眼的一个。杨家将最早开始流传,应当是南宋后期,百姓对于抗金的心理需要,才渐渐将杨家将抗击辽兵的故事流传开来。
这时,忽然说走了嘴,李成不觉立刻思索着历史上的有名的女性将领,想了半天,还是没有想出来,他只记得有位梁红玉,那个也是南宋以后的事情,这时都还没有发生,自然不能说了。
匆忙之间,只好含混地道:“很多女子,就算不上战场,也能击退敌兵啊,好像历史上唐高祖的平阳公主,便是难得的巾帼英雄,她可是女子之中唯一按军礼下葬的女子,可谓千古传奇!又有谁说过半点不敬之语?你就放心吧,只要是为了正经的事情,舞刀弄枪算什么丢人的事情?”
素娥闻言,惊讶地道:“妾身倒不知道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的女子,真是叫人惊叹!”
李成想起从前翻看百度资料,曾经看过有关平阳公主的介绍,但是他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平阳公主的历史上唯一带领军队替父亲李渊打下江山的女将军,这时忽然想起自己即将面临的乱世,和素娥本身的习武经历。
不觉点头道:“素娥你自幼习武,倒是可以效法平阳公主,说不定将来又可以成为一代女将军,那时才是叫人传为美谈呢!”
说毕,简单地吧他还记得的有关平阳公主的事迹讲给素娥。素娥闻言,失神地想了许久,才恍然若失地笑道:“想不到真有这样的神奇之事,如此女子,真叫人佩服啊。”
李成拉着她的手,笑道:“如是事情果然糟糕透顶,我给家中留下一百亲卫,你到时还可另行招募一些,这样一来,我可就真的放心不少了。”
素娥看着李成皱眉沉思半晌,这才摇头叹道:“妾身终究只是普通女子,怎能和公主相比?而且妾身连书都没读过几本,如何只会千军万马呢?便是兵法,妾身便一点不通。只是,应付家中这些事倒是可以支撑,妾身平不了天下,保护家中老小的安全,倒是不难。”
李成闻言,大为高兴,他要的就是素娥的这种想法和陶都,这样,他万一要丢下全家加入到抗金的队伍中去,才能更加放心。


第十六章 密谋童贯
五月的江南,正是稻米成熟的时候,南方的粮草通过水路运往京师汴梁。李成带着素娥和师师搭乘楼船,一路除了饱览修理的江南风光,更是看够了漕运船队的壮观和热闹、
这天距离杭州码头只有六十多里,李成和师师站在楼船的描金栏杆前眺望远处的杭州城。柔软的微风吹在脸上,带着一次淡淡的花香,视线所及,两岸上,一派姹紫嫣红,景色醉人。师师不觉低叹道:“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样的美景,果然是仙境一般,师师此番真是不虚此行。”
李成握住师师那纤细的玉手,笑道:“能携畅游于江湖之上,才是人生一大幸事啊!老天对我真是太好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了。”
师师闻言,不觉莞尔笑道:“师师不过只是青楼女子,哪里值得郎君如此?”
李成握住师师的玉手,点头低叹道:“京师时,你憋闷了许久,如今出了京师,无人再能认出你来,总算可以自由自在了!”
师师一双秀眸一瞬不瞬地望着李成,感激地道:“师师如今能够重新活过来,郎君当真是再造之恩呢!”
说到这里,转身望着江中的渔船和不是飞过船头的白鹭,笑道:“若非郎君,师师哪有新日这般自在。想必还要在那牢笼之中虚耗青春!”
李成知道她想起从前,不觉轻声安慰道:“过去的事情,日后就不用去想了。我们还是说点别的有趣的事吧。”
师师秀眸一转,望着李成,掩口笑道:“如此美景,实在难得,师师有幸,想请郎君为师师低唱一曲,如何?”
在师师面前,李成很多事情都自愧不如,比如这填词演唱的本事,他那是八竿子都够不着的。
闻言,苦笑一声,摇头道:“我可不会填词,你真是要了我的命了!”
师师惊讶地道:“郎君乃是御史大夫,难道竟然果真不会填词?”
看着师师眼中的惊异,李成实在有些受不了自己难忍面子保不住的尴尬,想了半天,只想起后世有名的毛主席诗词哦,有心剽窃两手勉强应付,又恐师师日后缠着再填,心里着急,心中急智陡生。
看着师师那期待的秀眸,故意作出一本正经,忧国忧民的样子,喟然长叹道:“我从不喜欢这种耽于赏玩的东西,国家颓废到现在这个样子,和文人士子耽于声色大有关系,若是李成也和他们一样,那恐怕就没有现在的卫郡王了!”
师师很少看到李成这样沉痛,这时便吓了一大跳,同时更觉李成与众不同,完全不落俗刘,更家对他仰慕三分。
在栏杆旁的小几前坐下,李成端起玻璃茶杯,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腰肢,点头叹道:“这玻璃被,玛瑙碗,当真好一场富贵啊!”
师师轻轻在旁边坐下,秀眉微蹙地低叹道:“郎君可是还放心不下朝中的事情?这次南下休养,定要好好休息,不要再想那么多了。”
李成微微叹了一口气,向楼下扬声道:“孙园,上来!”
随着他的喊声,孙园急匆匆上来,惊讶地看了李成一眼,立刻垂首道:“王爷可是有什么事?奴婢这就去办!”
李成拉着师师在椅子上坐下,这才皱眉道:“童贯现在走到哪里?”
孙园小心地道:“根据浸提刚刚送到的线报,童贯如今正在前往南雄州路途之中。南雄州的刺史于童贯相熟,张将军已经命人密令其拖住童贯,等待王爷驾临。”
李成把玩着手里的玻璃茶杯,点头道:“这刺史是否可靠?”
孙园小心地笑了笑,躬身当:“王爷放心,如今童贯早已失势,比不得从前有人愿意巴结,那刺史自然不会因为一个童贯毁掉自己的前程。眼下童贯等人早已人人切齿,他不会不清楚的。”
李成闻言点头叹道:“让南雄州刺史拖延几日,我们在杭州休息一晚,就启程前往,早些处置妥当,早些安心啊!”
孙园急忙笑道:“官人放心,张将军已经准备妥当,绝不会误事的。”
李成点了点头,转身向师师道:“师师,这里风大,我们下去吧。”
师师笑道:“官人不如去看望夫人,师师在此欣赏景色就好。”
李成闻言,微微一笑,知道她是在回避,也不点破,只是带着孙园向楼下的底舱走去。
刚下楼,就看到素娥坐在窗口出神地望着远处的江岸,连李成下楼都没有发觉。在旁边服侍的瑞尔见状,便要躬身行礼,李成看到急忙摆手示意她不许出声,轻轻向素娥走去、
李成知道,素娥对宝儿是思念,一直都不让自己察觉,就空自己为此分心,只是她自己这样压抑,就十分辛苦了。
看她出神地望着窗外的滚滚江水,李成上前笑道:“想什么呢?晚间就可以看到宝儿和雅儿了,这下总是放心了吧?”
素娥回头看到李成,不觉起身笑道:“官人下来,妾身竟然没有听到。这些丫头真是该死!”
李成忙笑道:“是我让她们不许出声的,免得打扰了你。”
素娥叹了一口气,笑道:“官人这样心疼素娥,叫妾身真不知该如何自处了。”
这时,孙园忽然进来小心地道:“王爷,张将军在外面求见。”
李成这时,几乎是一路急赶地南下,路过长沙时才知道,原来蔡京一路虽然带了无数金银,却不防一路上竟然无人卖吃的给他们,一大帮子人,都不了饥饿,也都四散而去,到最后,一代大奸臣,竟然困在破庙栖身。
李成闻讯,只感世事无常,不觉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看到素娥眼中闪过的温柔,李成不觉笑道:“叫他到书房来见我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说毕,望着素娥,笑了笑,这才向后舱的书房走去。
来到书房,张明义已经等在里面,看到李成进来,忙上前抱拳道:“王爷,末将刚刚收到南雄刺史的密信,童贯已经答应了前去小住的邀请,只要王爷半月内赶到,想必童贯再无逃脱之理。”
李成接过密信,仔细地看着,皱眉道:“童贯现在身边可有什么厉害的角色,随行的亲卫有多少?”
张明义抱拳道:“童贯被贬之后,随身带着一百多人,先前在军中遣散了一部分,如今还剩下四十多人,这些人都是高手,不大容易应付!”
李成将密信随手撕碎,点头道:“这些人,比咱们的士兵高出多少?”
张明义沉吟了一下,抱拳道:‘童贯这些亲卫,都是江湖上的亡命之徒,因受童贯招安跟在身边,在军中保护随侍。等闲人很难近身,王爷的亲卫若是打仗,个个都是好手,但是单对童贯的亲卫的话,胜负还是难以预料。“
李成知道张明义说话一向谨慎,这时就知道自己的亲卫不是那些人的对手了,想要做到让童贯猝不及防,只能另想办法了。能够有智取的办法,自然是最好的。
考虑到这些,李成点头道:“此事我来想办法,你让前方的沿线盯紧童贯,千万不要惊动了他。”
张明义看着李成,知道他不准备武力擒下童贯,不觉钦佩地道:“王爷智计摆出,小小的童贯自然不在话下!”
李成看了张明义一眼,心里虽然没什么底,却还是含笑点头道:“此事你小心盯着南雄刺史,千万不要走漏消息惊动了童贯,后面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吧!”


第十七章 路遇山贼
在杭州休息了一夜,李成便带着两百亲卫马不停蹄地向流放海南的童贯追去。李成还来不及理会全家团聚的喜悦,便再次告别了家人。
七天后,已经距离南雄还有一半的路程。马车一路疾驰,由于路面有些颠簸不平,李成干脆放弃了乘坐,自己骑马急行,让马车跟在身后,只做途中休息时来用。看到前面渐渐曾加的原始森林,一路上已经很难遇到单独行路的人,大多都是商队结伴而行。
看到这一幕,张明义小心地道:“王爷,还是先回马车中休息片刻吧,前面的路恐怕走慢行一段了。”
李成看了一眼身后随行的两百亲卫,笑道:“看样子,这条路的确不好走了。”
顺着李成的目光,张明义这才发觉,李府亲卫的队伍后面跟着将近三四十人,看样子似乎的五六个商队,不远不近地跟在队伍后面,始终保持的一段距离。
看到这些不请自来的商队,张明义皱眉道:“怎么这些商队不肯自己前行,而是要跟在队伍后面呢、”
李成这时已经从杭州下船换了陆路带着两百亲卫,星夜疾驰,南下追赶童贯。这时距离童贯暂时落脚的南雄州,只有一百多里地,再走三天也就差不多了。只是这一路炎热的气候,路途难走,已经让队伍前进的速度大大降低。李成担心童贯察觉出什么味道,万一逃走了,那就太麻烦了。那时,自己想要的平静日子又难再有了。
看到李成眉头深锁,孙园小心地上前道:“王爷,天色不早,这路越来越僻静,倒不如停下来,休息一晚,明天早上再走。”
李成看了一眼提天边渐渐向山后落去的夕阳,皱眉道:“那些跟在后面的商旅,必定对这条路十分熟悉,你派人去打听一下,看前面怎么走、”
张明义答应一声,急急转身命人前去打探路况。大约二十多分钟,一名亲卫上前行礼道:“王爷,前面又做青山寨,里面乃是土匪盘踞,过往商旅都要缴足过山费用,才能顺利过去,若是不给,货物就会被劫走。因为地势偏僻,官府也无法顾及,所以这些贼寇日渐做大。”
李成点头道:“那些商旅跟在我们后面,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那亲卫恭敬地道:“有个常在这条路上贩卖官盐的商人,求见王爷。”
李成这时很需要前面路途的信息,闻言,点头道:“让他过来吧。”
话音刚落,就看到一名身形肥胖,肥头大耳的中年人,小心地跟在亲卫身后走了过来。看到李成,小心地上前,看李成簇拥在一群士兵中,以为是什么官员。便小心地躬身行礼道:“草民王胜,见过这位官人,官人可是要问这路上的事情?”
李成这时并没有表明身份,只是亲卫们穿着禁军的服饰。闻言,点头道:“你爸知道的都说说,若是果然有用,必定重重赏你。”
那人闻言,忙摆手道:“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