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帝女 >

第90章

盛世帝女-第90章

小说: 盛世帝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紧紧握着匕首,下一刻,他一手掐住韫仪的脖子抵在树上,一手执匕首对着那张脸,只要他用力刺下,眼前这个女子就会香消玉殒;可是……手中的匕首却如同有千钧重,怎么也刺不下去!
  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韫仪并没有太多的畏惧,弘化郡一行,她见到了太多的死亡,而她自己……也制造了许多死亡,如今死在李世民手里,也算是一种结束。
  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远在洛阳的母后,若母后知道自己的死讯,不知会如何伤心……
  “啊!”李世民低吼一声,握紧匕首用力朝闭上双眼的韫仪刺去!
  “噗”匕首连根没入韫仪耳边的树干之中,李世民收回手,咬牙道:“走!在我改变主意之前,立刻走!”他终归还是狠不下心亲手杀了韫仪,就连之前以利箭相射之时,他每一箭亦是避开了要害!
  “你不杀我?”韫仪睁开眼,诧异地望着李世民,怎么也没想到后者竟然会放过他,明明……他是那样的恨自己,为何……还要放过?
  李世民死死攥着手,寒声道:“就当还在你山崖下救我的那一次,下次再见,我必杀了你!”
  韫仪神色复杂地望着李世民,她清楚,放过自己对于后者来说,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原来……他是那样的在意自己吗?
  在明白李世民心意的那一刻,潸然泪下,武老三说得没错,李世民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可惜他们二人相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太多的错误,注定彼此只能错过……
  “对不起!”韫仪哑声说出这三个字,在最后看了李世民一眼后,转身离去,没入茫茫山林之中。
  李世民默默注视着那道渐行渐远的单薄身影,许久,他回身往相反的方向行去,沈韫仪,我不想杀你,所以……这辈子都不要让我再见到你!
  未走出几步,李世民意外看到段志宏站在不远处,看他的神情,显然刚才的一切都被他瞧在眼中。
  在短暂的对视后,后者突然快步往韫仪离去的方向奔去,李世民脸色一变,移步拦住他道:“你要做什么?”
  段志宏紧紧握着刀柄,冷声道:“既然二公子下不了手,就由属下去替您杀了刺客!”
  “不行!”面对李世民的喝斥,段志宏神色坚冷地道:“如果太守大人知道二公子您私自放走害死三公子的刺客,一定不会轻易饶您,所以,她一定要死!”
  “我说了不行就不行。”见段志宏还要往前,他厉声道:“你若再敢往前一步,以后都不要再来见我!”
  段志宏无奈地停下脚步,急切地道:“二公子,你这样做,是放虎归山,万一她……”
  李世民冷冷打断道:“我说过,这次是还她在崖下的相救之恩,若她再踏进弘化郡一步,我必亲手杀了她!”说着,双手贯注劲力,生生拗断手中用上好紫杉木制成的长弓,“若违此誓,就如同此弓。”停顿片刻,他又道:“你若要将这件事告诉父亲,我不会怪你。”
  迎着他的目光,段志宏缓缓松开刀柄,长叹了一口气道:“属下既然跟了二公子,就一定会忠于您,希望您记住今日所发之誓!”
  正如李建成担心的那样,李世民最大的优点是仁慈,重情重义,但同时,这也是他最大的缺点。
  这一场搜寻,注定是徒劳无功,晌午过后,留下一部分士兵继续搜山,李世民则先行回府,在走到府门口时,一名六七岁,长相清秀的小姑娘,正坐在台阶下,拿着一个馒头小口小口地吃着。
  护卫迎上来道:“二公子,这个小姑娘一早就来了,说是要见您。”
  那名小姑娘耳朵很尖,听到了护卫的话,连忙起身奔到李世民面前,眨着大大的眼睛道:“你就是二公子吗?”
  李世民点头道:“不错,小妹妹你寻我有何事?”
  “太好了!”小姑娘拍一拍手,攥着他的袖子往外拉,李世民惊讶地道:“你要带我去哪里?”
  “去了就知道了。”小姑娘话音未落,段志宏已是一把将她推开,并且抽出了钢刀,肃然道:“二公子小心,她可能是刺客的同伙!”
  小姑娘被他推得跌倒在地,再加上被明晃晃的钢刀一吓,顿时撇着小嘴哭了起来,李世民拉起她,温言道:“别哭了,他不是故意推你的,倒是你,叫什么名字,又要让我随你去哪里?”


第一百九十一章 那一丝仁慈

  在他的劝说下,小姑娘止了眼泪,抽噎道:“我叫阿奴。”说着,她指了不远处的一间茶铺道:“我和祖母把老婆婆带来了,她就在那里。”
  李世民疑惑地道:“什么老婆婆?”
  小姑娘晃一晃梳着垂髻的脑袋道:“我与祖母二人住在城外,好几天前,一位漂亮的大姐姐带着一位老婆婆来到我家,给了祖母许多钱,说让我们照顾老婆婆几天,还说让我们每隔两天就进城打听一下,要是城里有人在追缉一个叫武……武梅雪的刺客时,就把老婆婆带来找太守府的二公子,她说二公子您会好好安顿老婆婆的。”她年纪虽小,条理倒是分明,一番话说得清清楚楚。
  李世民隐约想到了什么,但不敢肯定,逐再次问道:“她们两个叫什么名字?”
  “大姐姐没说,至于老婆婆,她说自己有一个儿子叫阿晋。”说到此处,小姑娘又补充道:“对了对了,老婆婆看不到东西。”
  段志宏脸色微变,脱口道:“是阿晋的瞎眼老娘,可阿晋不是说她已经被刺客害死了吗?”
  李世民没有回答,只是握着小姑娘的手快步往她所指的茶铺行去,到了那边,果见里面坐着两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正絮絮地说着话,其中双目空洞无光。
  还没进茶铺,小姑娘已经脆生生地道:“祖母,婆婆,我把二公子带来了。”
  听到她的话,那名双目空洞的老妇人一下子站了起来,摸索着往他们这边走来,却被凳子给绊倒在地,另一名老妇人连忙扶起她道:“老姐姐你慢一些,别急,哪里摔疼了?”
  “我没事。”老妇人匆匆答了一句,转而急切地喊道:“二公子!二公子!”
  李世民上前一步,握住她在半空中挥舞的手道:“婆婆,我在这里。”
  老妇人紧紧抓着李世民的手,急切地道:“阿晋呢,我的阿晋在哪里?她说过,只要我不将她的事情说出去,她就会留阿晋一条性命,这几日我什么都没说过,一个字也没有。”
  段志宏眼皮一动,愕然道:“这些话,是沈韫仪与你说的?”
  老妇人摇头道:“我不知道你说的沈韫仪是谁,我只知道她叫武梅雪,阿晋救回来的冯立就是她杀的,她本来还想杀阿晋,幸好被我拦住了,我原以为她会杀了我,哪知她却留了我的性命,将我交给赵家老妹照顾,说只要我不说出她的名字,来日,她抓到阿晋就会留其一条性命。”说着,她又焦急地道:“二公子,阿晋人呢,他在哪里?我听阿奴说,你们正在抓捕刺客,阿晋他有没有事?”
  “阿晋……”段志宏刚说了两个字,便被李世民出声打断,“我们没有找到阿晋,不过有人曾见过他,说是逃到邻郡去了,过阵子应该就会回来了。”
  阿晋自是死了,所谓逃到邻郡,不过是李世民为了不让老妇人伤心而编造的谎言罢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老妇人喃喃说着,自从那一场惨变之后,她无日无夜不在担心阿晋的安危,如今一颗心总算是勉强落了地。
  在安抚了老妇人后,李世民道:“志宏,带老人家去济园,告诉那边的人,好生照顾。”济园除了派米施粥之外,偶尔也会安置一下孤苦无依的老人,让他们可以过一个安稳的晚年。离开之前,老妇人一再叮咛李世民,一有阿晋的消息就立刻告诉她。
  在他们走后,赵氏牵过阿奴的手道:“好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阿奴乖巧地点点头,在经过李世民身边时,睁着水灵的双眼好奇地道:“二公子,武梅雪是那个姐姐的名字吗?为什么你们要抓她?”
  李世民低头抚着她的脑袋道:“不是,韫仪才是她的名字。”
  “韫仪……”阿奴低低念了几遍,甜笑道:“我喜欢这个名字,比梅雪好听。”说着,她挥手作别,随着赵氏蹦蹦跳跳的离去。
  李世民站在那里,脑海中出现那个令他又恨又……的身影,她并非他们所想的那般冷酷无情,她放过阿晋的母亲,甚至……她真的有想过要放阿晋一条生路,可惜,为了不让阿晋将她的名字说出口,最终还是杀了他!
  不管如何,他只放过她这一次,下回再见,他们之间只会有一个结局——不死不休!
  且说韫仪那边,沿着武老三所指的路,一路往东,饿了就摘野果吃,渴了就喝山水,山路艰险,走得极为辛苦,所幸这一路上,再没有遇到过追兵,走了整整半个月余月,终于走出了连绵的山脉,也走出了弘化郡的范围。
  这种情况下,她不可能再回弘化郡刺杀李渊,寻了一匹马后,一路往洛阳奔去,此处距离洛阳路途遥远,纵日夜赶路,也费了十来功夫方才赶到洛阳,一踏进城门,筋疲力尽的韫仪在说了一句“我要见内史侍郎萧瑀大人”后便晕了过去。
  等到韫仪再次醒来之时,已是在一间熟悉的宫室之中,正是她自小居住的长生殿,宫女瞧见她睁开了眼,欣喜地道:“娘娘,您快看,公主醒了!”
  一名身着牡丹凤凰纹浣花锦衫的美妇人快步来到榻前,抚着韫仪苍白的脸颊,怜惜地道:“可算是醒了,让母后好生担心。”此人正是杨广的萧皇后,也是韫仪的生母,她容貌与韫仪极为相似,犹如一个模子中刻出来的,只是她看起来更加雍容沉静。
  看到半年未见的萧皇后,韫仪眼圈顿时红了起来,泪水顺着眼角滑落,哽咽道:“母后……”
  萧皇后抚去她眼角的泪,声音温柔地道:“母后在,莫哭。”
  宫女插嘴道:“公主您不知道,您昏迷的这三天,皇后娘娘一直寸步不离地守在您身边呢。”
  韫仪亦看到了萧皇后眼下的青黑,内疚地道:“都是韫仪不好,让母后受累担心了。”
  “最要紧的是你没事,母后受些累不打紧。”说话间,宫人端了药过来,萧皇后亲自喂着韫仪喝下去,在替她拭去唇角的药渍后,道:“好些了吗?”


第一百九十二章 萧皇后

  “你这半年去哪里了,怎么满身都是伤?幸好城门吏告诉了你八叔父,否则这会儿母后还见不到你。”萧氏脸上满是心疼之色,韫仪是她嫡生之女,身份尊贵,就算宫里有一些非议,也不过是口舌之尤,无人敢动韫仪分毫,至多就习武之时曾受过一些伤,但都是小伤,结果这次回来,竟然满身是伤,尤其是肩膀那道伤痕,虽已痊愈,但从其残留的痕迹来看,那道伤必定深入肩骨。
  当日,韫仪只给她留了一封简单的书信便带着墨平走了,她以为韫仪是在宫中待得无趣,所以想去宫外走走,她派人在洛阳四处搜寻,始终都不见韫仪踪迹,这半年来,她几乎可说是日夜担心,如今亲眼看到韫仪归来,总算是可以心安了。
  韫仪沉默半晌,对那些宫人道:“你们都出去吧。”
  待宫人皆退下后,韫仪稍稍坐起一些,神情复杂地道:“母后,您只有儿臣一个女儿吗?”
  萧氏被她问得一怔,“当然,好端端的怎么问起这个来?”
  “因为……”韫仪咬一咬唇,轻声道:“儿臣在弘化郡遇到了一个与儿臣长相一模一样之人。”
  “弘化郡?”萧氏面有惊讶,她若没记错,那里应该是唐国公李渊的驻守之地,没想到韫仪竟然去了那么远的地方,这么说来,她身上的伤都是在那边得的?
  韫仪点头道:“不错,最奇怪的是,她不止与儿臣长相一样,连生辰也是同一天甚至同一时。”
  听得这话,萧氏神色渐渐凝重了起来,天下之大,容貌相似之人并非没有,但既相似,又生辰相同,这似乎有些太过巧合了,难道……自己当时怀的是双生胎,除了韫仪之外另外还有一个女儿?
  这个念头刚一出来,便被她否认,虽然临盆之时,她曾痛晕了一阵,但孩子出生时,她已经醒了,当时确确实实只生了韫仪一个孩子,不可能是双生,这般想着,她道:“那个女孩儿叫什么名字,父母是何许人?”
  “她叫武梅雪,是弘化郡一个叫武老三的人从虎窝中捡来的。”提及武老三,韫仪目光微黯,过了一会儿方才继续道:“她不知自己父母是谁,当时一道捡来的,除了一张写有生辰八字的纸之外,还有一个襁褓,上面……”韫仪缓缓吐出四个字,“绣有金龙!”
  萧氏惊呼一声,金龙?素来只有皇家才允许以龙为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