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帝女 >

第249章

盛世帝女-第249章

小说: 盛世帝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季容满意地点点头,“说了这么半天,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周大夫赶紧道:“草民周全。”
  “周全。”季容缓缓念了一遍后,“我记住了,你且退下吧,过些日子,我自会让离去找你,至于今日之事……”
  周全脑筋转得及快,当即接过话,“今日娘娘呕吐不止,不欲多加劳动御医,故传草民前来诊治。”
  他的回答令季容甚是满意,意味深长地道:“周大夫果然人如其名,周全得很。”
  在周全离去后,离玉疑惑地道:“究竟是何人在暗中下药害娘娘,这目的又是什么,假孕一事,前一两个月尚且可以骗得过去,但只要月份一大,腹部不曾隆起,又未有胎动,就必然会被发现,根本就瞒不了太久。”
  季容面色阴寒地道:“何需太久,只要让太子以为我假孕博宠就足够了。”
  离玉惊呼一声,骇然道:“娘娘是说,他们的目的是要加害娘娘?”
  “不然呢,还指望着帮我不成?”这般说着,季容心有余悸地道:“亏得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今日之前,她怎么都想不到,在自己使计加害长孙氏与韫仪之时,别人竟然也正在算计自己;亏得这几次腹痛,引起了自己的怀疑,长时间把脉时发现脉象异常,否则这会儿仍蒙在鼓在而不知。
  静默片刻,离玉道:“刚才周大夫说,娘娘之所以脉象改变,极可能是药物之故,不如奴婢现在就去查?”
  季容抚一抚脸颊,凉声道:“查自然要查,不过……这件事我暂时不想让第四个人知道,明白吗?”
  离玉会意地道:“奴婢明白,奴婢会暗中追查。”说着,她试探道:“娘娘让人查高齐,可是觉着此事是他所为?”
  季容淡淡道:“我也不敢肯定,不过……就算真有关,他也只是一个棋子罢了。”就好比丁阳与秀珠,虽然长孙氏的孩子千真万确是死在他们手中,却只是棋子,而非下棋之人。
  且说韫仪那边一路回到秦王府,刚进府门便看到了文兰,疑惑地道:“你怎么在这里?”
  文兰行了一礼,恭敬地道:“回娘娘的话,是王妃让奴婢在这里等娘娘回来,还交待了说让您立刻去来仪殿。”
  “知道了。”韫仪应了一声,当即去了来仪殿,在朝倚坐在床上的长孙氏行过礼后,道:“不知王妃这么急传妾身过来,有何吩咐?”


第五百二十八章 风卷云涌

  在示意她近前后,长孙氏道:“没什么事,我只是担心季妃为难你,所以让文兰去等着;对了,季妃怎么说?”
  韫仪在将事情大致讲述了一遍后,道:“王妃放心,虽然眼下线索断了,但这件事,妾身会继续查下去,必定会找出元凶,让小世子安息。”
  长孙氏深深看了她一眼,对垂手站在一旁侍从以及段志宏道:“你们几个都下去吧。”
  在殿内只剩下彼此还有如意几个心腹后,长孙氏方才神情严肃地道:“我问妹妹一句话,请妹妹务必如实回答,莫要隐瞒。”
  长孙氏素来温和,这般严肃凝重的模样,文兰几个尚是头一次见,一时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唯恐惊扰了她们。
  韫仪神色平静地道:“王妃只管问就是了。”
  长孙氏迎着她的目光,一字一句道:“杀秀珠与丁阳的,是否为季妃?”
  在如意几人惊诧不已之时,韫仪却是连睫毛都不曾动一下,替长孙氏掖一掖被角,淡然道:“王妃果然猜到了。”早在溪边,长孙氏特意叮嘱段志宏护卫,又将大部分护卫留给她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一些;长孙氏固然善良,却并非蠢钝之人,相反,她比许多人都看得清楚。
  长孙氏在她脸上扫视片刻,开口道:“这么说来,我并没有猜错?”
  韫仪颔首道:“妾身不敢肯定,但一来丁阳是季妃的下人;二来,季妃精通医理,心思叵测,又与妾身素有嫌隙,她的嫌疑确定是最大的。”
  长孙氏深吸一口气,颤声道:“我听你说过与她之间的过节,但那些都已经是陈年往事了,她竟还不肯放过你吗?”
  “并非人人都如王妃这般宅心仁厚。”韫仪轻叹一口气,道:“若妾身没有猜错,她应该是想利用这件事,令妾身与王妃反目,自相残杀,而她就坐收渔人之利!”
  长孙氏紧紧咬着银牙,好一会儿方才痛声道:“殿下与太子是兄弟,我们与她也算是妯娌,她怎可为了一已私怨,而做出这样的事情!”
  吉祥负气地道:“可惜现在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并无真凭实据,不能将她治罪。”
  韫仪默然道:“季容是因为妾身之故,才会加害小世子,是妾身害了王妃。”
  “与你无关。”长孙氏握了她的手道:“我很清楚你对孩子只有怜惜爱情之情,从未有害他之意;整件事是季妃他们所为,又岂能怪到你的头上,往后都不许再说这样的话。”顿一顿,她抚着重新变得平坦的腹部,哑声道:“说到底是我自己不当心,没有照顾好这个孩子,令他连看一眼这个世界的机会都没有,待得殿下回来,我不知道该怎么与他说。”
  看到她落泪,文兰亦难过不已,哽咽地道:“王妃您已经尽力了,是小世子没福气,殿下会明白的,王妃心肠那么好,奴婢相信很快就会再有孩子。”
  不论如何悲痛难过,失去的终归不会回来……
  在长安城风波暗起之时,长安城外亦是风卷云涌。
  李世民带领的五万人马与预料的一样,成功拦截钟俱仇,并无什么意外,但此战是胜是败的关键,并不在于李世民,而在于李建成。
  李建成率领三十万大军离开长安一路到达长武之时,薛举的大军也在那里,两军相遇,就地决战。
  李建成入城之后考虑到薛举远征军,身后群山耸立,补给会很困难,故而决定以逸待劳,用粮草来拖垮薛举;所以他下令,不论薛举如何骂战,都不能出战,好生待在城中。
  这个计策无疑是不错的,但底下的将士却是不卖帐,对于多有不满,包括殷开山,刘文静等人,这些人也就算了,关键是还有一个李元吉,他是一个战斗狂人,让他对着五十万敌军,却不能迎战,比杀了他还要难受,再加上底下将士的怨言,他几乎天天找李建成说这件事,这一天也不例外。
  李元吉缠着正在巡视城防的李建成道:“大哥,你说我们都来好几天了,到底什么时候出战啊?”
  “时机合适的时候自然会出战。”李建成的回答令李元吉一阵抓狂,恼声道:“这句话大哥你已经说过好多次了,一天又一天,究竟什么时候才算时机合适。”
  李建成停下脚步,拍着他的肩膀道:“耐心一些,别总是这么毛燥。”
  李元吉绷着脸道:“到底是我毛燥,还是大哥你胆小?”
  李建成面色微冷,不悦地道:“你说什么?”
  “以前打仗的时候,大哥总是冲在最前面,从来没有怕过谁,可这一次面对薛举,大哥却犹豫再三,连出城迎战都不敢,这不是怕了他吗?”
  “荒谬,我怕他做甚。”李建成话音未落,李元吉已是道:“自是怕他手里的五十万大军,大哥觉得我们人数不如他,打不过。”
  “薛举所谓的五十万大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何惧之有?我若怕他,当初就不会向父亲请缨来打这一仗了。”
  “既是如此,就立刻出城迎战,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李建成望着远处走过去的一队士兵,徐徐道:“硬拼之下,我们虽可赢,却会折损许多,得不偿失。”
  李元吉不以为然地道:“什么得不偿失,既是打仗,就一定会有死伤,从太原到长安,这一路上咱们死的人还少吗?大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心慈手软了。”
  “行了,总之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你不必多言。”
  “大哥……”不等李元吉说下去,李建成已是横了眼,面有薄怒地道:“怎么,连大哥的话也不听了?”
  李元吉到底惧他,不敢强辩,低头道:“不敢。”
  “你若是闲着无事,就去操练那些将士,不要让他们生了惰性。”面对他的话,李元吉始终心有不甘,咬一咬牙道:“或许大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但大哥有没有想过后果。”
  李建成轩一轩眉,盯了他道:“什么后果?”


第五百二十九章 惨败

  “大哥固然可以用这个办法赢得此战,但别人却会说你是投机取巧,并不是真本事,朝廷还有军中的那些人依旧不会服你,依旧会认为你不如二哥,不往远了说,就说咱们这里,我就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士兵议论这件事了;最怕的就是连父皇也这般想,那才是最糟糕的。”
  李建成心中一颤,摇头道:“不会,当初雁门关之时,世民谎退突厥十万大军,父皇不也百般夸奖吗?”
  “此一时彼一时,父皇当初是河东抚慰大使,如今却是当今皇帝,又岂可同日而语。”见李建成不语,他又道:“大哥你可想清楚,这个机会是你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若是错过了,只怕父皇以后又会倾向二哥。若只是眼下这样也就罢了,就怕二哥到时候不安于份,觊觎东宫之位!”
  最后这句话,令李建成眼皮狠狠一跳,厉斥道:“不许胡说!”
  “若真只是我胡说也就罢了,就怕一朝成真,大哥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说着,他又道:“只要大哥许我出战,我发誓,必砍下薛举头颅,双手奉予大哥。”
  见自己说了一大堆,李建成仍是犹豫不决,李元吉急切地道:“大哥啊,我们连长安城都攻下来了,根本就不需要怕他薛举!”
  李元吉一而再,再而三的言语,终于说动了李建成,咬牙道:“好,就依你所言,由你带兵,出战薛举,记着,此乃我大唐立国以来的第一战,许胜不许败!”
  听得这话,李元吉高兴得险些蹦起来,拱手道:“是,我一定替大哥打一个最漂亮的胜仗回来。”说着,迫不及待地道:“我现在就去准备。”
  望着李元吉三步并做两步奔往军营的样子,李建成微微一笑,低头望着自己的双手,他不会输给任何人,包括李世民!
  翌日清晨,李元吉带着八万大军出城迎战,殷开山、刘文静等人随行。
  此次出战,不论是殷开山等将领还是寻常士兵,皆是意气纷发,仗还未开始打,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们坚信,今日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更坚信,他们是猛虎,而薛举的大军只是羊羔,不足为虑。
  在号角声过后,李元吉拔出腰间宝剑,大声道:“众将士们,随我冲过去荡平薛举!”
  “冲啊!”将士的回应激越而昂扬,一队骑兵率先冲了过去,向薛举大军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很快,薛举就顶不住了,不断向后退出,并且命后营射箭阻滞唐军追击。
  见开了个好头,李元吉更加踌躇志满,一挥令旗,道:“传我将令,步兵紧随骑兵之后,全力前进,追击薛举!”
  八万唐兵听得将令,当即一齐向前涌动,步步紧逼,誓要将薛举大军压制住,让其无力反击。
  然,李元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犯下大错——远离城池;更忘了一件事情,薛举号称五十万大军,又岂会被他这般压制,甚至连一个骑兵都不曾看到。
  等到李元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已经到了浅水原,是一片开阔之地,离城……整整八里。
  未曾李元吉下令撤挥,大军后来传来敌袭,薛举的骑兵从后面而来,断了李元吉的后路,令他想归也归不得。
  腹背受敌,在对敌之时是大忌,李元吉虽对自己轻敌之举,悔之莫及,但此刻后悔已是无用,唯一的出路就是突围!
  但薛举既是布下这个局,又哪里会让李元吉轻易离开,八万唐军被薛举大军死死压住,寸步不能退。
  蔺兴粲战死!
  慕容罗候战死!
  李安远被俘!
  短短时间内,八大总管,已经有两人战死,一人被俘,余下的将士更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情况对李元吉极其不利。
  望着一个个被砍倒的唐军将士,刘文静命令手里的三千来名骑士,杀出一条血路来护李元吉逃走。
  可惜这支三千人的军队很快就引起了薛举的注意,当即派数千名精骑追击,刘文静一边退一边用弓箭阻止敌军的追袭;可是弓箭并不能无休止的射下去,当羽箭耗完之后,薛举的数千铁骑立刻蜂拥而上,冲散了这三千骑士,李元吉亦被迫退了回来,重新陷入敌军之中。
  这场战,一直从清晨打到黄昏,终于在付出整整四万人的性命,以及八大总管两位阵亡,两位被俘的代价后冲了出来。
  事实上,李元吉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