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帝女 >

第203章

盛世帝女-第203章

小说: 盛世帝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在这一日,长孙氏与韫仪一道去城中香火最为鼎盛的大兴善寺上香祈福,保佑李世民此去顺利攻克洛阳,平安归来。
  长孙氏在添完香油钱后,发现不见了韫仪,一番寻找之后,方才发现她在大殿门口一名老者摆的摊前写着什么。
  长孙氏走过来道:“这是在做什么?”
  瞧见她过来,韫仪匆匆写好最后两个字,将黄纸折起道:“刚才老先生与我说,在佛寺后面有一棵许愿树,只要将愿望写在宝牒上,然后系上重物,将之抛上树干,只要不跌下来,就代表愿望可成真。”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长孙氏好奇地望着韫仪手中的宝牒,“你写了什么愿望?”
  韫仪笑道:“这可不能告诉你,否则就不灵了。”
  老者接过如意递来的五文钱,道:“这位夫人,寺里的许愿树当真很灵验的,你不妨也试试,只需要五文钱即可。”
  秀珠皱一皱鼻子道:“才不相信呢,可真那么灵,你怎么还在此处摆摊,不早就应该富贵了吗?”
  老者被她说得一阵尴尬,长孙氏轻斥道:“不得胡说,既然进了寺庙,就一定得信寺中的神灵,否则就是对神灵不敬。”说着,她取出五文钱递给老者,“请给我一张宝牒。”
  老者将宝牒还有沾好墨的笔给她,长孙氏思索半晌,在纸上写下保佑李世民得胜归来的愿望,随后与韫仪一道去了后院,那里长着一株极为茂盛的榕树,树干上挂满了宝牒,或新或旧,不一而同,树底下有不少善男信女正在掷着宝牒,有些一掷而上,有些掷了数回依旧落地,还有人甚至拿着一些东西供奉许愿树。
  韫仪手持宝牒向许愿树默念一番后,取了石头绑上然后用力抛上去,一下子就抛中了最上面的那枝树干,牢牢挂在了那里,令那些未曾抛上去的男女羡慕不已。
  这许愿树有一个讲究,一次抛中且抛到最上面那株树干者,许的愿望不出一年就会实现。
  在韫仪抛上后,长孙氏亦如法制炮,默念许愿,随即系石抛上去,不过她就没有韫仪那么好的运气了,连着抛了两次都落了下来,令长孙氏紧紧皱了秀眉,这宝牒上的愿望是李世民得胜归来,如今两抛而未挂,难道……是在暗喻此次出战,李世民会有危险?
  想到此处,长孙氏眉间顿时浮起一抹忧色,秀珠见状道:“小姐,不如奴婢替您掷吧。”
  韫仪道:“刚才老先生说了,必须得自己掷才灵验,还是让你家小姐再试一次吧。”
  长孙氏亦道:“不错,必得自己掷才有用,秀珠你站开一些。”
  在秀珠依言退开数步后,长孙氏再次用力往树上掷去,堪堪挂在一根树干的顶端,虽然一晃一晃地瞧着不太牢固,但总算是挂上了,令长孙氏稍感安慰。
  韫仪笑道:“好了,这佛拜了,愿也许了,我们走吧;听我宫中一名内监说,这西城来了一个杂耍班子,每日总有许多人去看,今日既是出来了,咱们不如也去瞧瞧?”
  “好啊。”长孙氏应了一声,与韫仪一道离开了寺院,在她们离开后不久,一道冷风平地而起,吹得树枝一阵晃动,长孙氏连掷三次方才掷上去的宝牒从树枝顶端滑落,掉在地上。
  此时,宇文化及正被拒在洛阳城外不得其门而入,他曾想过攻城,但洛阳城中有士兵十余万,而他一路过来,士兵逃得逃,死的死,只剩下七八万人,想要攻克洛阳城,实在是难于登天,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暂时在城外驻扎,寻求入城的法子。
  另一方面,杨侗在知道宇文化及杀死杨广后,对后者恨之入骨,誓要将之灭掉,以报杀杨广之仇,不过他手中只有十余万兵力,且被李密的瓦岗大军重重包围,只能保住洛阳城,根本无力再派兵巢灭宇文化及;就在一筹莫展之时,有人给杨侗献了一计,此人就是元文都。
  他的计策很好,并且一石二鸟,除狼又去虎,那就是让李密去打宇文化及。
  李密围着洛阳城,无非就是想找到稳定的地方图谋发展,既是这样,就以高官笼络李密,让两伙叛军自相残杀,就算李密打败了宇文化及,他的兵马也必然疲惫不堪,而我们就可以养精蓄锐,将来李密若心生反意,对付起来也容易许多。
  杨侗对于这个计划赞同不已,当即命人带了诏书去给李密,赦免他过往种种罪行,并拜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封魏国公,入朝辅政。
  当然,要想得到上叙一切,先要消灭宇文化及,否则就是空话。
  李密虽不甘只做一个辅政者,但为了进洛阳,为了往后的计划,他接受杨侗的招揽,调转枪头对准了宇文化及。
  在他们刚刚达成协议之时,宇文化及便率军进攻黎阳,那里是回关中的必经之路,且有一个很大的粮仓,足以保障远从江都来的宇文化及后勤之需。
  负责守黎阳的是李密部下徐世勣,后者未与之力敌,而是放弃黎阳,退保仓城。
  对于宇文化及来说,仓城里的粮食才是最要紧的,所以一发现黎阳没百姓也没人之后,立刻举兵进攻仓城,而这个时候,已经与杨侗达成同盟的李密率两万大军驻扎在宇文化及后面,只要宇文化及一准备进攻仓城,他就会发难,令宇文化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被郁闷得够呛。
  这些消息,如流水一般传入李世民耳中,经过多日的赶路,十万大军已是到了洛阳附近,不过他并没有立刻现身,而是驻扎在洛阳城外十数里处,派探子前去打听消息,谋定而后动。
  消息还在不停的传回来,宇文化及在与李密几次骂战未战得上风后,决定全力拿下仓城,毕竟与嘴战比起来,抢到粮食填倒肚子才是实际。


第四百三十一章 洛阳城外

  可惜,宇文化及文也不行,武也不行,几次攻打仓城,都被李密与徐世勣前后加击,整得够呛,而能打的那些人,裴虔通等人又都被宇文化及兄弟给杀了,只剩下一个宇文智及还略有些能耐,但与李密相比,也不够看;无奈之下,宇文化及只得传令暂停攻击,原地休整;近在咫尺的仓城,可望而不可及。
  当这个消息传到李世民军中时,裴虔诚道:“元帅,宇文化及的大军已经极为困顿,而且开始出现缺粮,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卑职愿意为先锋,替元帅砍下宇文化及兄弟的头颅。”
  在长安的这些日子,裴虔诚从未有一刻兄长死时的模样,他发誓,一定要杀了宇文吹弹替兄长报仇,所以知道李世民带兵前往洛阳讨伐宇文化及他们后,强烈要求随军出征。
  李世民望着桌上的沙盘,道:“不急,他们现在只是小打小闹,主力并没有任何损失,如今出击,反而有可能逼他们联成一线,转而对付我们。”
  裴虔诚当即道:“宇文化及与李密势成水火,怎么都不可能联成一线。”
  站在一旁的杜如晦道:“莫要忘了,之前李密与洛阳也是势成水火,结果不是结盟了吗?”
  裴虔诚被他堵得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方才有些不甘地道:“那依你的意思,就这么一直干看着吗?”
  “鱼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要等他们争得彼此只剩下一口气时,再动手,如此才可大获全胜。”
  李世民摇头道:“只是这样的话,只能保证除去宇文化及,洛阳城……不见得能攻下来。”
  杜如晦沉声道:“这一点卑职也想到了,只是王世充的十余万大军现在龟缩在洛阳城中,想要取得洛阳,就只有攻城一途可行。”
  刘文静道:“唐王派元帅出征之时,是想让他们三方相争,咱们趁乱收拾残局,十万大军足够;却不想,杨侗竟然会拉拢李密,用他来对付宇文化及,而洛阳城的军队,则趁机休养生息;如此一来,咱们的十万大军就不够了。”
  杜如晦深以为然地道:“但若不攻下洛阳,咱们这次便算是白来了,还是得想个办法才行。”
  刘文静默然不语,他虽心思颇多,但面对眼下的情况,也是一筹莫展。
  在他们说话之时,李世民一直盯着沙盘,心思飞转如轮,徐徐道:“只有引王世充出世,我等方有机会攻入洛阳。”
  一听这话,刘文静顿时皱起了眉道:“这自然是最好的法子,但现在有李密这枝枪在,王世充又何必自己出面呢,洛阳虽然兵力不贫,但也没必要浪费。”
  李世民微微一笑,抬眼道:“若是李密败了呢?”
  刘文静脱口道:“这不可能,以宇文化及兄弟的能耐,还有他们的兵力,就算粮草丰足,也不可能打得赢李密,更不要说他们还面临粮草短缺的问题。”
  他的话令李世民唇边的笑意更甚,“李密是胜是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王世充听到的消息是什么。”
  刘文静等人先是一怔,旋即先后明白了他的意思,杜如晦道:“元帅之意,是要让王世充以为李密败了,从而派兵剿灭宇文化及?”
  裴虔诚接过话道:“只要他们一败,咱们就有了攻克洛阳的机会。”
  “不错,当然若李密真的败了或者死了更好。”李世民一指沙盘上洛阳的方位,道:“我们已经离洛阳如此之近了,绝不可空手而归。”
  在李世民等人仔细筹谋之时,宇文化及遇到了他来到洛阳城外的最大危机,就是缺粮,任何一个军队,只要粮草不足,不需要别人来打,就已经先败了,虽然眼下缺粮情况还不是很严重,却已经足够宇文化及头痛了。
  就在这个时候,与他们处于敌对阵营的李密却派使者来求和,并且允诺,会送食粮来,以解宇文化及燃眉之急。
  宇文化及用力一弹书信,不屑地道:“这个李密,之前摆着一副嚣张的样子,我还以为他有多了不起,结果还不就是这样。”
  宇文智及接了书信仔细看过之后,拧眉道:“大哥,李密一直与咱们互不相让,怎么这会儿又求和了?”
  宇文化及轻哼道:“这还用问,自然是怕了咱们。”
  宇文智及思索片刻,摇头道:“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需得谨防有诈。”
  宇文化及不以然地道:“这还能有什么诈,二弟你什么都好,就是太小心了,什么事情都要疑上几疑。”
  “如今两军交战,小心为上。”面对宇文智及的劝说,宇文化及根本未听入耳中,唤过一名士兵道:“传本相命令,让士兵们赶紧吃光剩余的粮食,李密要是知道咱们还有余粮,兴许就不给咱们送粮了。”
  宇文智及闻言,连忙劝道:“大哥,凡事都应该给自己留点余地,要是你真担心这会影响李密送粮过来,各位让士兵藏起来就是了。”
  “不必,料想这个李密也不敢欺骗我们。”不等宇文智及再说,宇文化及便道:“按本相的话去传令。”
  在士兵下去后,宇文智及亦离开了营帐,很快,仅余的一些粮食也没有了,可是宇文化及左盼右盼,始终没有盼到李密答应送来的粮食。
  全军七八万士兵,可都等着粮下锅呢,一天半天还好,要是长久不送来,只有两个结果,兵变或者逃亡。
  在包括宇文智及在内的将领都觉得他们被李密忽悠时,宇文化及却还妄想着李密很快会送粮食过来。
  终于,在全军都饿得腹中打鼓之时,一个人出现在他宇文化及的军中,是李密的部下,但他此来不是送粮,而是因为犯了死罪,来此投靠宇文化及,他告诉宇文化及,李密根本就没打算送粮,议和送粮,根本就是一个骗局。
  听得这话,宇文化及勃然大怒,如果此人再晚来几天,他的数万大军就要饿死在这里,李密,你竟然敢骗我,我必要你以命偿还。


第四百三十二章 化名刘静

  在宇文化及忙着点兵与李密决一死战之时,宇文智及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个在关键时候来投奔他们的人,“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恭敬地道:“回将军的话,卑职刘静。”
  宇文智及点一点头,道:“你犯了什么罪,令李密容不下你?”此人疑心极重,虽然刘静看着并无可疑,他却依旧未曾全信。
  自称刘静的人道:“我是翟首领的人,自从李密杀死翟首领,我就一直想着替翟首领报仇,就在昨夜里,我潜入李密营中刺杀于他,可惜被他发现,将我囚禁起来,幸好一班老兄弟将我放了出来。”
  刘静口中的翟首领宇文智及是知道的,瓦岗军原本是翟让的地盘,杨玄感兵败之后,李密就投奔了瓦岗军,因其善于谋略与用兵,得到了翟让的常识和重用,成为瓦岗军的第二号人物,但李密并未就此满足,他杀死了翟让,成为瓦岗军的首领。
  说完这些,刘静愤怒地道:“李密这个贼子,首领对他多加提拔,甚至将整个瓦岗军交给他指挥,他却恩将仇报,只要我刘静只要活着一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