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女-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韫仪并未动气,淡然道:“若四姐觉得我的话没道理,可以不加理会,不过……若是四姐来日后悔,可别说我没提醒你。”
韫仪这句话看似平静无锋,连一丝烟气也没有,却令新安心中一凛,不由自主地道:“你说。”
“很简单,好好做你的公主,不要干预前朝之事。”当初她之所以送新安离开长安,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杨侑毕竟还小,心智不够成熟,万一新安不甘于李渊持政,挑拨杨侑与李渊反目,以夺回长安,那好不容易有几天太平日子过的百姓又要遭殃了,而且……一旦走到那一步,恐怕李渊不会再允许杨侑活着。
新安打量着她,阴阳怪气地道:“哟,这还没嫁入李家呢,就已经急着胳膊肘往外拐了啊,那么帮着你未来的公公说话。”
韫仪懒得与她争辩,道:“随你怎么说,总之你好好记着这句话,否则必有你后悔的那一日!”
新安勾了勾嫣红如焰的唇没有说话,韫仪不愿在殿中对着新安,便走了出来,一出门便看到几名宫人正在起种在院中的梅树,连忙道:“你们做什么?”
宫人闻言,连忙道:“启禀大长公主,奴才们奉新安公主之命,起了这双月殿的梅树。”
第四百二十六章 暗里针锋
此时殿门尚未关起,宫人的话清晰传入新安耳中,令她脸庞微微扭曲,大长公主……这个封号,怎么轮也轮不到晋阳,可偏偏就让她给抢了,真是可气!
韫仪未曾留意到身后的新安,盯着那几名宫人道:“梅树种的好好的,为何要起?”
“因为我不喜欢!”新安走到韫仪身边,凉声道:“双月殿是我的居处,不被我喜欢的东西,自然不能留下。”说着,她低低一笑,道:“七妹,现在早就已经不是你们母女称霸后宫的时候了,时移世易啊!”
韫仪咬唇未语,新安得意的笑了笑,对尚站在那里的宫人道:“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将梅树起了,别在这里碍本公主的眼,瞧着就心烦。”
宫人忙不迭答应,这一次,韫仪没有再阻拦,看着他们将一株株以前百般照料的梅树粗鲁的起出来,扔到一边。
在宫人将梅树一株株抬出去的时候,杨侑搓手走了进来,见她们二人皆站在外面,惊讶地道:“二位姑姑怎么都站在外面,不怕着凉吗?”
新安抢先道:“当然冷,不过七妹非要站在这里,我也只能陪着。”
顺着韫仪的眸光,杨侑明白了什么,道:“七姑姑,起的只是双月殿的梅树罢了,别的地方都种着,朕会叮咛宫人,让他们将梅树种到西苑里面去,并且跟以前一样好生照料,你别难过。”
韫仪笑一笑道:“陛下越来越会关心人了,我没事,就是有些感慨罢了。”说着,她道:“出兵洛阳的事情,都商议好了吗?”
杨侑苦笑道:“七姑姑又不是不知道,什么商议,不过是让朕去听一听他们决定的事情罢了,唐王已经集军十万,五日后,正式发兵洛阳,由秦国公为帅。”他不愿就这个事多说,转而道:“外头冷得很,咱们还是先进去吧,朕已经命人备了晚膳,很快便会送来。”
待得进了正殿后,杨侑一边在炭盆边烤着冰凉的手,一边道:“对了,二位姑姑刚才都说了些什么?”
“没什么,就是闲聊罢了。”说到此处,新安忽地一笑,“还有就是说陛下你何时大婚。”
杨侑没想到新安会突然说出这话来,那张还透着稚气的脸微微一红,“姑姑说得未免也太早了一些。”
“等过了年,陛下都十四岁了,是该讨论起来了,等年后,我与你七姑姑好生为你择选一位秀外慧中的名门千金,也好让长安城热闹热闹。”
此时,有内监进来,躬了身子细声道:“启禀皇上、大长公主、新安公主,晚膳已经备好,是否现在就传?”
杨侑正窘迫的不知如何是好,听得这话,连忙道:“传,赶紧传。”
“是。”随着内监下去,一道道盛在精美碟盘中的山珍海味端了进来,很快就摆端了桌子,待得待开盖子后,阵阵香气扑鼻而来,令人食欲大动。
杨侑亲手舀了两碗羹分别递给新安与韫仪,道:“这个叫‘白龙羹’,是御厨新研制出来的,用桂鱼肉做成,滋味很是鲜美,二位姑姑尝尝。”
新安尝了一口,蹙眉道:“味道倒是还不错,不过这鱼……仿佛不是很新鲜,怎么一回事?”
在一旁伺候的宫人听得这话,连忙道:“回公主的话,因为长安不产桂鱼,所以这鱼都是从其他地方捕来,在它还活着的时候冻入冰窖里,需要食用时,事先取出解冻,所以……与刚刚捕上来的鱼相比,会有一点点区别。”
“难道怪了。”新安嫌弃的将汤碗搁在一旁,对杨侑道:“以前你皇爷爷在世时,御膳房里的食材都是最新鲜的,如今竟然拿这种冻鱼来打发咱们,真真是过份,这样的东西,叫人怎么吃啊!”
韫仪瞥了她一眼,淡然道:“不知四姐一路从江都过来时,吃的都是什么?难道也是顿顿山珍,餐餐海味?”
新安被她堵住话,心中暗恼,道:“那是没办法,如今都已经在宫里,还吃这些个不新鲜的东西,不是存心让人不痛快吗?”
“不痛快的恐怕只有四姐一人,你未来时,我与陛下吃着,觉得并无不好。”顿一顿,韫仪又道:“若是四姐实在不想吃,那往后就都别吃了,正好拿去救济灾民,这外头可还有许多百姓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
等了一会儿,不见新安动筷,韫仪道:“来人,将新安公主的碗筷撤了。”
新安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她才动了一口,这肚子还饿着,可刚刚说吃不下去的人也是她,要是这会儿收回来,岂非自打嘴巴。
杨侑倒也机灵,见势不对,当即道:“七姑姑,您要是再继续开玩笑,这膳食可就都凉了。”说着,他朝愣在那里的宫人道:“还杵着做什么,赶紧退下。”
见杨侑打圆场,韫仪也未再说什么,徐徐吃着碗中的白龙羹;至于新安,栽了这么一个跟头,也不敢再鸡蛋里挑骨头,埋头用膳。
待得各自用过晚膳,漱了口后,韫仪道:“陛下之前说有一件事情要与我说,不知是何事?”
杨侑沉默片刻,道:“我记得七姑姑以前住的是明瑟殿是不是?”
韫仪颔首道:“不错,陛下何以突然问起这个?”
杨侑瞅着她道:“朕想着……七姑姑你是不是可以搬回明瑟殿居住?”刚才用膳的时候,他一直在想这件事,思索着如何开口才更恰当。
韫仪蹙眉道:“这件事,我之前不是已经与陛下说过了吗,陛下也答应了。”
“朕是答应了,不过……”杨侑一时不知该如何说下去,只瞅着新安,后者拭一拭唇边的水渍,道:“七妹身为当朝公主,又云英未嫁,这样不明不白地住在唐王府中,很容易遭人诟病,若仅只是七妹一人倒也罢了,就怕那些人传着传着,将整个皇室都说进在内;为了皇室还有七妹你自己的声誉,还是搬回明瑟殿来得更好一些;且这样一来,咱们姐妹也好相互照应,就像以前一样。”
第四百二十七章 情之所钟
韫仪暗自冷笑,不必问,这件事必是出自她怂恿杨侑所为,在接过宫人端来的清茶后,道:“我在唐王府住了这么久,已经习惯了,再搬来搬去实在麻烦。”
新安抚着腕间打造成迎春花式样的手钏,轻轻笑道:“难不成在七妹眼中,整个皇家的声誉,陛下的脸面还不及你一些些习惯来得要紧吗?”
杨侑在一旁道:“朕知道唐王府上下都待你很好,可说到底,朕与四姑姑才是你的至亲之人,难道七姑姑不愿看到朕吗?”
“当然不是。”韫仪话音刚落,杨侑满脸希翼地道:“那就搬回来一起住,朕真的很希望能有两位姑姑在身边,而不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住在这偌大却冰冷的大兴宫。”
韫仪甚是为难,她实在没什么兴趣搬回大兴宫与新安大眼瞪小眼,但又不忍让杨侑失望,一时难以决定。
“七妹,你身为陛下的亲姑姑,就当真半点不为陛下着想?”其实新安并不希望韫仪搬回大兴宫,她巴不得一人独占这偌大的宫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可以豢养一群面首;杨侑不过是一个半大的孩子,根本管不了她;但这是李建成的要求,她只能说着违心的话。
“七姑姑!”杨侑急切地唤着,韫仪可以不顾新安,却不可不顾杨侑,望着那张急得快哭出来的脸颊,韫仪最终还是点下了头,“好吧,我回唐王府交待一声,过两日就搬回明瑟居。”
听得这话,杨侑大喜过望,拍掌道:“好啊,七姑姑搬回来就好,朕现在就让人去收拾明瑟殿,保证所有一切都跟以前一样。”说着,他急急唤道:“小李子,赶紧让人去将明瑟居收拾出来,记着,要一尘不染,有什么缺的,就去尚宫局领,快!”
韫仪含笑道:“这会儿天都黑了,还是明日再收拾吧,左右我最快也要后日才搬过来。”
“嗯,一些都依姑姑之意。”待得杨侑答应后,韫仪看了一眼窗外的夜色,道:“很晚了,我该回去了。”
“也好,朕送姑姑出去。”杨侑话音刚落,新安便道:“我刚才听陛下有几声咳嗽,不宜再多吹风,还是我送七妹出去吧。”
“那就有劳四姑姑了。”在杨侑的言语下新安陪着韫仪往承天门行去,随着韫仪的脚步,发髻上一枚金累丝蝴蝶押发上垂下的金流苏轻轻摇晃,在夜色中不时划过一道光芒。
新安的声音随冷风吹入耳中,“以后我们姐妹就可以与以前一样,常常相见了。”
韫仪伸手接住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凉声道:“常常相见……呵,你不觉得烦吗?”
新安笑吟吟地道:“就算再闹别扭,咱们也是好姐妹。”
对于她的话,韫仪嗤之以鼻,淡然道:“四姐这么好的做戏功夫,不去做戏子,实在是浪费了。”
新安轻哼一声,望着远远可见的承天门道:“好了,我就送到这里了,七妹慢走。”待得韫仪走远后,新安一拂袖子,暗自道:“哼,什么玩艺!”
一路出了承天门,意外瞧见李世民等在马车旁边,她走过去惊讶地道:“你怎么来了?”
“我迟迟不见你归来,怕你有什么事,所以在这里等你。”说话间,他已是解下身上的大氅披在韫仪身上。
抚着带有李世民体温的大氅,原本有些烦躁的心一下子安宁了下来,“怎么说这皇宫也算是我的家,陛下又是我侄儿,能有什么事。”
李世民笑容温和地道:“我自知道,只是看不到你,难免有些担忧;走吧,我们回去。”
韫仪微微一笑,将手放入他伸出的掌中,与他一起上了马车,在回唐王府的途中,韫仪将新安的事情与他说了一遍,李世民也是惊讶莫名,想了一会儿,道:“明日一早,我就派人搜寻老张的踪迹,如今四处战乱,他应该走不远。”说着,他又道:“新安公主有没有为难你?”
韫仪摇头道:“暂时没有,不过她向陛下进言,让我搬回明瑟殿居住。”
“搬回去?”李世民顿时皱紧了浓眉,“在府中住得好好的,为何要搬回去?”
“我也不清楚她这么做的意思,不过……她有一句话倒是没说错,我毕竟不是李家之人,就这么住在唐王府中,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也容易被人说三道四。”
李世民紧一紧握在掌中的纤手,颇为内疚地道:“这件事倒是我思虑不周,待我从洛阳归来,就正式迎娶你,到时候,你就是可以光明正大住在唐王府中,再无人能说什么!”
这是韫仪第一次从他嘴里正儿八经地听到“迎娶”两字,在漏进马车中的月光下,眸光熠熠如星,“你……当真想好了?”
“嗯。”李世民点头道:“今日,如晦如我说过他和梅雪的事,人与人之间的缘都有一定的期限,若不及时抓住,缘就会擦身而过,从此成为一世的悔恨与遗憾;我们已经错过一次,我不想再错过第二次。”
韫仪忍着眼底的酸涩,颤声道:“那三公子呢,你可以放下吗?”
李世民沉沉叹了口气,“你杀了玄霸,却也救了我两次,不,算上悬崖那一回,应该是三次才对,你我之间的恩恩怨怨早就算不清了,而我也不想再算;如晦说得没错,人不能一辈子活在过去,得试着往前看才行。所以……就当你我今日才相逢相识相知,可好?”
韫仪眼中泪光莹莹,她清楚,这几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对于李世民来说,是要下多大的决心才可以说出口,上天……真是待她不薄。
她努力将眼中汹涌的泪意压回去,哽咽道:“一日相逢相识相知,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