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帝女 >

第136章

盛世帝女-第136章

小说: 盛世帝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臣告退。”在出了大殿后,韫仪并未回飞香殿,而是面色阴沉地来到良玉殿,温玉就住在此处,原本这座宫殿是要赐给韫仪居住的,但温玉看中殿名之中有玉字,缠着杨广非要居于此,杨广对这个小女儿倒也宠爱,允了这件事,另外指了飞香殿给韫仪居住。
  如意未曾入内,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眼见前面不远处就是良玉殿,疑惑地道:“主子,您来找温玉公主吗?”温玉公主与自家主子虽说是姐妹,却与仇人差不多,记忆里,自从主子从未来单独找到温玉公主,可真是奇怪。
  韫仪没有答话,只是快步走了过来,守在良玉殿外的宫人看到她过来,迎上来行礼,“奴才参见晋阳公主,公主万福。”
  见韫仪要往里走,他连忙拦住道:“请公主留步,奴才先进去为您通禀。”
  “不必了。”韫仪冷冷说出这一句,便绕开他往里走去,宫人连忙跟上动,请韫仪暂停脚步,无奈后者根本不理会他。


第两百八十八章 未偿所愿

  进了正殿,温玉正在与新安公主谈笑风生,一名唇红齿白,面目俊秀的青年在旁边给二人斟酒,温玉的双眸不时瞄向他,眼角尽是笑意。
  瞧见韫仪这么闯进来,几人人皆愣了一下,新安公主先行反应过来,笑道:“我们刚说着四妹,四妹就来了,可真是巧了。”
  宫人满面惊惶地对温玉道:“公主,奴才说了要先行进来通禀,但晋阳公主她非要进来,奴才实在拦不住。”温玉脾气出了名的不好,一旦底下人做错了事,轻责斥责,重则鞭笞,宫人对她皆是畏惧得很。
  温玉这次倒是没发脾气,挥手道:“行了,你退下吧。”
  宫人如逢大赦,赶紧退了下去,待得殿内只剩下他们几人后,温玉笑道:“七姐来得可真巧,四姐前几日花重金从西域商人那里购来两桶葡萄酒,一桶献给了父皇,另一桶刚好拿来了此处,刚刚才倒上。”
  新安公主端起盛着暗红色液体的白玉酒盏,笑道:“这西域来的葡萄酒可与咱们平日里喝得酒大不相同,要有滋味多了,七妹既然来了可一定得尝尝。”说着,她对那名俊秀的青年道:“还不给晋阳公主倒一杯?”
  青年应了一声,取过小几上那个比寻常酒壶大不了多少的酒桶,将酒杯倒至八分满后,双手捧到韫仪面前,贪婪地望着那张精致如工笔刻画的脸庞道:“公主请!”
  早就听说萧皇后是艳绝天下的大美人,可惜他一直无缘得见,不过今日见到她所生的晋阳公主,足见传言非虚;新安公主也算是一个美人,不过与眼前这位相比,一下子就成了庸脂俗粉,如果自己侍候的人是她该有多好。
  韫仪接过他递来的酒,凉声道:“葡萄酒……我倒是常有听说,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那七妹更应该好好尝尝了,自打两年前喝过一次后,我就一直记着这味道没有忘过。”话音未落,新安公主便看到韫仪倾斜酒杯,任由那暗红液体倒在地上,一滴不剩。
  新安公主见到她不容易得来的葡萄酒被韫仪如此浪费,大为心疼,斥责道:“你这是做什么?”
  温玉亦道:“七姐这是做什么,怎么说这也是四姐一片心意,你怎可如此糟蹋,真是好生没道理。”
  “做什么?”韫仪走到她身前,冷声道:“这句话该是我问你才对,为什么要在父皇面前胡言乱语?”
  温玉愣了一下,旋即轻笑着歪头道:“七姐这话问得好生奇怪,我在父皇面前说什么了?”
  韫仪冷声道:“敢做不敢认吗?当日在母后宫中,只有你听到我与母后说话,除了你,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人。”
  温玉故作恍然地道:“我道是什么,原来七姐指的是这个,虽然母后说七姐是在唤父皇,但是……我怎么想着都不像,所以随口与父皇提了一句。”说着,她眼珠子一转,道:“七姐,这里也没外人,不如与我们说说,你……究竟是在唤谁?”
  “我在唤谁与你无关,不过温玉……”韫仪盯着她道:“我奉劝你一句,不要总是四处挑拨闹事,否则休怪我不念姐妹之情。”
  “姐妹之情?”温玉一边说一边掩唇大笑,旋即对一旁的新安公主道:“四姐,你听到了吗,七姐居然与咱们说姐妹之情呢。”
  新安公主虚笑道:“怎么没听到,真亏她有脸说,我都替她躁得慌。”说到此处,她神色一厉,冷言道:“你若真念姐妹之情,就不会事事针对,不肯如我之愿!”
  韫仪盯着她道:“你还记恨如晦一事?”
  新安公主瞥了她一眼,忽地笑了起来,“无所谓了,瞧见沈骞了吗,他一样通晓琴棋书画,论才论貌可都不比杜如晦差。”
  韫仪扫了那名叫沈骞的男子一眼,凉声道:“皮相是不差,可惜就是没什么英气,瞧着倒像是个女子,这副德行,真亏四姐看得上。”
  沈骞被她说得脸色一白,又不敢插话,只得暗自生气,至于新安公主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阴声道:“晋阳,你果然还是那么喜欢与我做对。”
  韫仪瞧了她们二人一眼,冷声道:“该说的我都说了,希望不要再有下一次。”
  在韫仪走后,温玉冷哼道:“瞧她那副兴师问罪的样子,真是让人讨厌得紧,也不知何时才不用再看到那张脸。”
  新安公主蹙眉道:“看她那样子,父皇是已经召见过她了,只是……并未问罪于她,真是奇怪,以父皇的脾气,不该这么轻易饶过才是。”
  温玉也想到了这一点,道:“会不会……是咱们猜错了?”
  新安公主沉默片刻,道:“你那个时候确实听到她叫别人爹了吗?”
  “虽然听得不完全,但那个字确确实实是听到了,不会有错,母后那句话,与其说是解释,倒不如说是掩饰。”
  沈骞在一旁听着她们的话,小声道:“公主,晋阳公主她怎么了?”话音未落,脸上已是挨了新安公主一掌,同时耳边传来喝斥声道:“你还有脸问,别以为本公主刚才没瞧见你一直盯着晋阳那个死丫头,怎么,看上她了?”
  沈骞捂着脸颊,慌忙道:“我心中从来都只有公主一人,哪里会看上别人,公主您千万别误会。”
  新安公主寒着脸道:“滚下去!”
  望着沈骞离去的背影,温玉道:“姐姐也真是的,不过是一桩小事罢了,何必生这么大的气。”
  新安公主睨了她一眼,凉声道:“怎么,你心疼了?”
  温玉笑道:“我倒是想,只可惜沈骞是四姐的人,轮不到我来心疼。”
  新安公主摆手,不耐烦地道:“行了,不说他了,我现在只是奇怪父皇怎会对晋阳如此宽容,半点责罚也没有,我原以为她至少会被禁足一阵子!”
  温玉低头想了一会儿,道:“依我看,十之**还是因为母后,只要母后在一日,她晋阳就永远压我们一头。”
  新安公主重重一拍扶手,咬牙道:“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母后……哼,我看她是不是能护晋阳一辈子!”


第两百八十九章 听书

  不管新安与温玉二人是否甘心,暂时不敢再轻举妄动,令韫仪有一阵平静的日子,趁着这个时候,她带着如意二人出宫欣赏江都秀美的景色,侍卫暗中尾随,以护韫仪平安。
  这一日,正逢集市,城中熙熙攘攘,到处都是人,两边摆满了摊贩,卖糕点的,捏泥人的、什么都有,如意二人瞧得眼花缭乱,感慨道:“想不到这江都如此热闹,一点也不输给洛阳。”
  韫仪笑道:“自古以来,江都都是富庶之地,不然父皇也不会数次下江都了。”说话间,她们来到一个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地方,里面不断传来喝彩与敲锣的声音,吉祥好奇地道:“这是在做什么?”
  旁边的人听到她的话,道:“里面有人在耍猴呢,好看得紧。”
  一听这话,吉祥顿时起了好奇心,对韫仪道:“公主,咱们也进去瞧瞧?”
  韫仪在她光洁的额上敲了一下,轻斥道:“忘了出来前,我与你说过什么了吗?”
  吉祥亦发现自己说错了话,揉着被敲疼的地方笑嘻嘻地道:“是,小姐。”
  “记住了。”笑斥了吉祥一句,韫仪与她们一起挤进了摩肩接踵的人群,里面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正在让两只猴子翻筋斗、担水、走索,很是有趣,一下子令如意二人看入了神,那两只猴子明明是畜生,却能听得懂人话,耍猴人让它们做什么就做什么,真真是有趣,最后还妆扮成美女样子,笑煞了人。
  在一番表演过后,耍猴人托着一个破盘子向众人讨赏,如意将十几文钱投入盘中后,回头道:“小姐,我们走吧。”
  这一回头,二人方才发现身后早已没有了韫仪的人影,遍寻四周亦是不见,二人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赶紧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四处寻找韫仪人影,要是把公主给丢了,她们二人非得被打死不可。
  所幸二人很快在离着不远的一间茶馆中看到了韫仪,赶紧奔过去,如意心有余悸地道:“小姐,您怎么一声不响到这里来了,可吓死奴婢们了。”
  韫仪笑笑道:“我见你们看得起劲,便没有叫你们,想着就离了一点距离,你们应该能够找到。”
  吉祥看了一眼执扇坐在桌前,摇头晃脑说着话的人道:“这人是在说书吗?”
  韫仪点一点头,神色复杂地道:“他在说河东抚慰使唐国公派其下属云定兴以及次子李世民前往雁门关勤王护驾的事情。”
  说书人合起手中扇子,一拍桌子眉飞色舞地道:“要说那突厥围着雁门关的整整有十万人马,但云将军却只有区区一万人马,万万不是敌手啊,但……李家公子才智过人,当真就用那一万人马逼退了突厥大军,他用的是什么法子,且听我慢慢道来。”
  韫仪认真地听着,随着说书人的言语,她仿佛真的看到了李世民智退突厥大军的场景,他果然……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
  直至耳边传来一声接一声的喝彩,韫仪方才回过神来,书已经讲完了,吉祥愕然道:“公主您怎么哭了?”
  韫仪一怔,抬手抚过脸颊,果然发现指腹湿湿的,她摇头道:“没什么,想是被风沙迷了眼。”说话间,说书人举盘来到近前,韫仪将钱袋中近百枚的五铢钱都给了他,说书人受宠若惊,连连道谢,要知道他在此处说了一年的书,却还是第一次遇到一出口就是百枚五铢钱的客人。
  “好了,咱们走吧。”在韫仪等人快要走出茶馆的时候,里面一名看客道:“我听说陛下让唐国公带兵回击突厥,这场仗能赢吗?”
  说书人回到桌案前,道:“唐国公英武盖世,膝下三位公子亦是能征善战,不过突厥人一贯凶狠,此战是输是赢,着实难料。”
  旁边一人道:“要我说,输赢对咱们都没有好处,要是能不打仗,那才叫好呢。”
  茶馆里的人纷纷附声,“对,这三天两头打仗,到头来苦得是咱们,也不知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到头。”
  说书人摇头半晌,吐出三个字来,“难!难!难!”
  对于这一切,韫仪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走出了茶馆,以前,她以为,只要自己助父皇杀了李渊,就可以平定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今方知,自己想错了;天下不稳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李渊或者任何一个李姓之人的身上,而是在于父皇!
  若他肯励精图治,体恤百姓之难,天下可稳;反之……只怕这个天下,早晚会灭亡;难道真要等到那一天,父皇才后悔吗?可到时候,后悔又有什么用!
  十一月,王威与高群雅带着诏书赶到河东,面对迎出来的李渊,王威皮笑肉不笑地道:“李公,想不到吧,我们又见面了!”
  李渊万万没想到竟然会再见到他们二人,不过他反应极快,当即压下惊诧,满面笑容地道:“确实想不到,二位大人近来可好?自从上次一别,李某可是一直挂念着,可惜上次去洛阳时,太过匆忙,未能去拜访二位大人,实在是遗憾。”
  王威拱手道:“托李公的福,我兄弟二人还算过得去!”
  “那就好,那就好!”李渊一边说着,一边将二人迎了进去,在命下人奉茶之后,道:“二位大人此来,可是奉陛下旨意?”
  “正是。”说着,王威自袖中取出诏书,起身道:“河东抚慰使李渊接旨!”
  李渊连忙屈膝跪下,“臣李渊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河东抚慰使李渊为太原留守虎贲郎……”在王威念完最后一个字时,李渊已是明白了杨广的用心。
  杨广既要用他,又忌惮他手中的兵权,所以来了这么一出,不止分他兵权,更可达到监视的目的,怕是自己稍有异动,王威二人就会立刻发难,好一个一石二鸟的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