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帝女 >

第121章

盛世帝女-第121章

小说: 盛世帝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进了二月之后,整个尚宫局就开始忙得团团转,因为二月二十六就是晋阳公主下嫁荥阳士族之子郑阳的日子,陛下有令,一应仪制,皆比照长公主。
  本来准备公主出嫁事宜就是一件极为繁琐的事情,更不要说是比照长公主之仪了,尚宫局不光要准备公主出嫁穿戴的华服首饰,还要准备置办嫁妆,金凤五只,金手镯四对,金荷连螃蟹簪一对,金链花盆景簪一对,象牙木梳十匣,绫一百匹,宫纱二百匹,妆缎三十匹,诸如此类等等,粗粗看了一番,光是各类绸缎便有将近千匹;除此之外,还有良田千倾,庄园近百处,以及宫中各位娘娘给予的添妆,当年南阳公主下嫁宇文士及之时,杨广尚且不是公主,所以相较之下,她这位长公主当时出嫁的排场远远不及韫仪,那些个公主对她又是嫉妒又是羡慕,只恨自己为什么不是萧氏所生,否则这次风光的就是她们。
  这半年来,杜如晦时常会进宫,陪着韫仪下棋言语,在解开最初的误会后,二人犹如多年的朋友,相处起来颇为闲适自在。
  二月的天,还算不得暖和,风吹在身上,仍感觉阵阵寒意,琉璃亭中,韫仪搁下一颗棋子,接过如意递来的手巾拭一拭掌心的汗渍,道:“这一次你总是输了吧?”
  杜如晦看了棋盘许久,始终寻不到适合落子的地方,他搁下手中的棋子,摇头道:“确实是输了,看来公主最近棋艺进步许多。”
  “经常与你对弈,想不进步也难。”这般说着,韫仪起身走到汉白玉围成的栏杆前,吉祥正在那里喂鱼,鱼食刚一撒下,就有许多金灿灿的鱼围上来争抢,有几条体形极大,每次鱼食大半都是被它们抢了去,那些小鱼只能在旁边嗷嗷的张着嘴。
  韫仪接过吉祥递来的鱼食,往那些小鱼的地方洒去,让它们也可吃饱肚子,不过没几次,那些大鱼便又游了过来,将小鱼给挤兑去了别处,如此周而复始。
  杜如晦走过来看到韫仪的举动,道:“弱肉强食,永远都是这样。”
  韫仪再次抛下一些鱼食,“或许吧,不过我总希望有更多的鱼可以吃饱,人也是如此。”
  杜如晦沉默片刻,道:“再有半个月,便是大婚之期了,公主当真想好了吗?”
  在将最后一点鱼食洒入池中后,韫仪拍一拍手,道:“没什么想好不想好的,圣旨都已经下了,难道还能改吗?再说……”她侧首一笑,道:“你不是说过郑阳是一个很好的人吗?”
  “郑兄确实是一个好人,只要公主肯敞开心胸,一定会幸福安乐。”这半年来,他与郑阳、崔济常聚在一起,关系也越发的要好,对他们二人可谓是知根知底。
  “那不就行了。”说着,她笑言道:“对了,四姐还有没有去缠着你?”
  杜如晦苦笑道:“偶尔还有,不过我常借故推却,实在不行,就拉着崔兄或者郑兄一起去,有他们在,一切倒是还好。”
  吉祥在一旁轻笑道:“看来新安公主对杜公子您很是中意呢,不然怎么会都半年了,还纠缠不放。”
  杜如晦被她说得哭笑不得,叹气道:“只盼新安公主早些放弃这个念头。”
  韫仪笑道:“我清楚这个姐姐,一旦看中意了,轻易是不会放手的,若不是有母后压着,怕是情况还要糟糕,不过你若是成家了,她或许会收敛也说不定。”
  “成家……”杜如晦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字,摇头道:“再过一两年吧。”
  韫仪明白他还放不下梅雪,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当初要不是萧氏以李世民一事相逼,她根本不会同意下嫁郑阳。
  围在岸边的锦鲤见迟迟没有新的食物喂下,皆摇动着尾巴离去,望着成群散去的锦鲤,韫仪感叹道:“有时候真羡慕这些鱼,无忧无虑,每日只要想着如何填饱肚子就可以了。”
  杜如晦看了一眼渐渐游入水底的鱼群,道:“公主非鱼,又安知鱼之所思,或许它们并非如咱们所想的那般无忧无虑。”
  韫仪笑一笑与杜如晦在池边漫步走着,未过多久,有一个宫人匆匆忙忙走到如意身边,在她耳边低语了一句,后者脸色大变,盯着那名宫人道:“当真?”
  宫人喘了口气,点头道:“确是如此!”
  韫仪听到他们的言语,停下脚步回头道:“怎么了?”
  如意望着迟迟未曾言语,她这个模样令韫仪越发觉得不对劲,追问道:“可是出什么事了?”
  如意艰难地点点头,“启禀公主,宫外传来消息,说……说……”
  韫仪等了半晌不见她说下去,催促道:“究竟什么事,快说!”
  如意咬一咬牙,低头道:“宫外传来消息,说郑阳郑公子前儿个彻夜归未,这两日郑家一直在四处寻找郑公子的下落,结果……在金水河中发现了郑公子的……”她艰难地吐出两个字,“尸体!”
  韫仪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事情,再有半个月她与郑阳就要成亲了,如今却倏然听闻他的死讯,即便她对郑阳没什么感情,也有些难以接受。
  杜如晦比韫仪更加震惊,无法相信前几日才刚与他喝过酒的郑阳,这会儿已是化为一具冰冷的尸体,勉强定一定神,道:“为何会这样?”
  “奴婢也不清楚,只知是一个打渔人发现的,这会儿尸体已经送去了郑府,想必郑府的人会请仵作检验,以查知郑公子的死因,初步看来,是溺水而亡。”如意话音刚落,杜如晦便道:“不可能,郑兄说过,他精通水性,不可能溺水身亡。”


第两百五十七章 郑府

  “奴婢也只是猜测,具体……”不等如意说完,杜如晦已是朝韫仪道:“公主,臣想去杜府看一看……郑兄。”尸体二字,他怎么也说不出口。
  韫仪知道杜如晦与郑阳感情颇好,当即道:“你快些去吧,有什么消息就传信于我知晓。”
  杜如晦应了一声,快步离去,到了宫外,立刻登上马车,对车夫道:“速去郑府。”
  到了郑府外,杜如晦一下马车便看到同样正从马车上来下来的崔济,后者亦是一脸的急切,他瞧见杜如晦,连忙走过来道:“杜兄可也是听到了郑兄落水的消息?这……这是真的吗?”
  杜如晦神色凝重地道:“我也不知道,走,进去看看。”
  崔济点点头,快步与他往里走去,这半年来他们常出入杜府,此处的门房早就认识他们了,故而未曾阻拦,还未来到正堂,就听到前方传来阵阵哭声,令他们心中一沉,看样子情况真是不妙得很。
  二人脚步沉重地踏入正堂,郑父、郑母还有郑阳的几个兄弟姐妹都在,一个个皆坐在哭泣抹泪,神情悲痛,二人拱手行礼后,崔济几经斟酌嘴边的话语,方才道:“郑伯父,我二人听闻郑兄突遭横祸,所以赶来探望,不知传言是真是假?”
  郑父虽未痛哭,然眼圈通红,显然心中悲苦至极,他点头道:“是真的,三郎他……他真的走了!”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真正听到这句话时,杜如晦仍是心中大痛,踉跄着往后退了几步,他还清楚记得那日喝酒,郑阳说大婚之日,要他们陪着一起去迎接公主,结果一转眼……
  那厢,崔济更是悲痛难捺,泪水不受控制地自眼眶中逸出,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哽咽声,杜如晦勉强止了悲痛,哑声道:“听闻郑兄是溺水身亡,此事……”
  他未说话,郑母已是抬起满是眼泪的脸庞,大声道:“我儿精通水性,六岁之时,已是可以在河中自由游动,岂会溺水,一定是有人害他,一定是!”
  “母亲您别激动,仵作已是在查看了,相信很快会查出三弟遇害的真正原因。”说话的是郑阳的长兄。
  郑母捶胸道:“我可怜的三郎,再有半个月就是他与公主的大婚之期,怎么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走了,老天爷为什么不把我这个老婆子带走,为什么啊!”
  在这样一片哭声中,一名精瘦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郑父瞧见他,连忙起身道:“张仵作,怎么样了,找到我家三郎的死因了吗?”
  张仵作拱手道:“启禀郑公,卑职在郑公子肺部还有胸腔之中发现许多积水,可以断定,郑公子是溺水身亡!”
  郑母激动地道:“三郎不可能溺水,你分明就是胡说!”
  在安抚了郑母后,郑父道:“我儿精通水性,怎可能溺水,张仵作你确定检查清楚了吗?”
  “郑公子清醒之时自是不可能溺水,但在醉酒的情况下便难说了。”张仵作的话令郑父一怔,道:“酒?”
  “不错,郑公子死前喝了许多酒,之后不慎掉落金水河,因为醉酒令意识不清,所以未能游上岸,最后导致身亡。”
  郑父怔忡片刻,道:“也就是说,这一切……仅仅只是一场意外,并没有人加害三郎?”
  “从郑公子的尸体上看,确实是这样。”张仵作话音刚落,便听崔济道:“郑兄常去城北一家酒馆里喝酒,他总说那里的郎官清最是好喝,从那里回府,怎么着也不可能经过金水河。”他抹去眼角的泪,道:“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引郑兄去金水河,然后伺机将他推入河水,造成溺水身亡的假像?”
  所谓朗官清是一种用高梁酿出来的酒,也是众酒之中,最有后劲的一种,不过郑阳酒量很好,轻易不会醉,相处半年,也就郑阳被选为驸马那一次被他们灌醉过。
  张仵作想了一会儿道:“这个卑职不能肯定,不过卑职仔细检查过郑公子每一处地方,并无伤痕。”
  郑父沉默片刻,望向崔济道:“崔世侄,你说的那家酒馆叫什么名字?”
  崔济对这家他们常去的酒庄再熟悉不过,张口就道:“清徐酒庄。”
  郑父点点头,唤过次子郑陌道:“立刻去查,看前天夜里可有人与郑阳一起喝酒,又或者喝完之后,有没有与人一起走。”
  在郑陌准备离去之时,崔济道:“郑伯父,郑兄是我最好的朋友,如今他倏然过世,我……”他声音一哑,道:“我想随郑二哥一起去调查郑兄之事,可以吗?”
  郑父长叹一声,道:“世侄有心了,去吧。”
  得了郑父的许可,崔济与杜如晦一起随郑陌出府,刚到府门外,便看到裴虔诚骑马疾奔而来,还未下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道:“怎么样了,是不是谣传?”
  杜如晦与崔济皆知道他这句话的意思,他们何尝不希望这是谣传,可惜……
  见二人神色哀恸,裴虔诚一颗心如坠万丈深渊,下马时险些摔倒,顾不得理会自己是否有扭伤或疼痛,颤声道:“难道……是真的?”
  他一接到消息就立刻赶了过来,路上不断祈祷自己听到的只是一个谣传,依旧可以看到好端端的郑阳,如今看来,怕是自己的奢望了。
  崔济哑声道:“郑兄……已经死了,是醉酒引至的溺水而亡,我们现在就要去郑兄常去的清徐酒庄,看当时有没有人与郑兄在一起。”
  裴虔诚不假思索地道:“我与你们一起去!”
  四人同乘一匹马车往位于城北的清徐酒庄行去,一路上,四人皆是紧紧抿着唇,谁都没有心思说话。
  到了清徐酒庄,崔济最先下了马车,唤过小二道:“前天夜里,你可有在酒庄中?”
  店小二认识崔济,不敢怠慢,连忙道:“回催熟公子的话,前儿个小人身子不舒服,所以回家歇了一天,店里只有掌柜与何二在。”
  “立刻去将掌柜与何二叫来。”说话的是随后走进来的郑陌。


第两百五十八章 金水河

  店小二见他们一下子来得这么多人,而且神情严肃,意识到不对,赶紧去将掌柜与另一个店小二唤来。
  能够当上掌柜的人,皆有几分眼力,一看到崔济等人的神色便知事情不对,他走过来赔笑道:“不知崔公子您几位来敝酒庄有何吩咐?”
  崔济道:“我问你,前儿个夜里郑三公子可有来过这里?”
  掌柜想了一会儿点头道:“来过,点了几壶他平常惯喝的郎倌酒。”
  见郑阳确实来过此处,郑陌急忙道:“他是与谁一起来的,有没有喝醉,又是什么时候走的,去了哪里?”
  他一边串的问题令掌柜听着有些发晕,待得将问题理顺后方才一个个答道:“小人记得郑三公子是一个人过来的,并无人与他同行,他喝了大约五六壶郎倌清,至于有没有喝醉……小人看他走的时候,没有东倒西歪,应该不算喝醉。什么时候走的,这个……小人一时倒是想不起来了。”
  名叫何二的店小二道:“小人记得,当时刚刚过一更,因为打更的与小人认识,经过的时候还说了几句话。结过帐后三公子就走了,没有人与他一起,至于他去了哪里,就不清楚了,三公子也没说。”
  杜如晦皱眉道:“那喝酒期间也没有人来找过郑兄吗?”
  “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