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李庆安在护密观察吐火罗战役之时,吐火罗的战役已经打响了。
三万唐军绕过了波悉山,如一支利剑直插吐火罗,第一战在解苏国打响。
解苏国也就是今天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它是俱战提南下的第一站,西突厥灭亡后,大唐于龙朔三年在这里设置了天马都督府,其都城为达利薄纥城,从大唐的法理上,它属于大唐的一个羁绊州,可事实上,这个国度早已被大食征服,天宝八年,高仙芝远征吐火罗,惨败而归。
今天,大唐的铁蹄再一次出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三万安西唐军出现了地平线上,残阳如血,黄沙漫漫,杀气冲天。
唐军缓缓地停住了阵脚,李光弼冷冷地望着着远方的达利薄纥城,他的大军进入解苏国境内已经三天了,可至今为止,解苏国没有任何人来和他联系。
“再送一信,一个时辰内我若不见解苏国王匍匐在我面前,城毁人亡。”
.......
城头之上,数千解苏国的士兵提心吊胆地望着数里外声势浩大的唐军,不停地有人吹响号角,他们显得惊慌失措,解苏国国王斯密咄脸色惨白,望着杀气腾腾的唐军,他眼中露出了惊惧的神色,他早已方寸大乱,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才好了。
从他本意来说,他很想投降,但月氏诸国在四年前高仙芝血洗吐火罗后,便在大食的主导下达成了同盟协议,不准任何一国擅自投降唐王朝,必须协调行动,否则它就将是吐火罗的公敌,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这个同盟协议对解苏国显然是不公平的,它位于吐火罗的最北方,如果大唐从北方进攻,解苏国无疑是首当其冲,它也曾提出自己的不满,但它的不满没有任何效果,很快便淹没在吐火罗诸国压力和大食帝国的愤怒之中。
然而担忧不幸成为了事实,大唐果然是从北方杀来,兵临城下。
一名唐军骑兵疾奔而来,从城边飞掠而过,一箭射上了城头,箭上穿着一封信,一名士兵拾到信,飞快地向国王奔来。
斯密咄颤抖着手打开信,信中只有一句话,“限一个时辰内投降,否则踏平达利薄纥城。”
斯密咄长叹一声,丢下了信,他不由焦心地向南方望去,早在唐军刚刚进入解苏国境内时,他便派人去阿缓城求救,目前吐火罗联军的驻地便在那里,可是已经三天过去了,阿缓城那边没有一点消息过来。
“父王,我们该怎么办?”王子苏咄忧心忡忡问道。
“我也不知道。”
斯密咄叹了一口气,他忽然想到什么,急对儿子道:“你立刻去阿缓城,告诉屈昭穆,唐朝大军压境,他迟迟救兵不来,解苏国已经保不住了。”
“父王,你要抵抗吗?”
“这不要你管,你快去,快走从城南走。”
斯密咄大声怒喝,王子苏咄无可奈何,只得一跺脚转身而去,斯密咄望着儿子走远,这才猛地一回头,对士兵们大喊道:“四年前唐军残暴,杀我幼老,辱我妇人,今天唐军再来,我们当死战到底,绝不投降”
城头上一片号角声连绵不断,这是应战的信号,向唐军宣示,他们绝不投降。
四里外,李光弼已经听到了应战的号角声,他的瞳孔渐渐收缩,杀机迸现,他一字一句令道:“立即组装投石机。”
随军的三百名匠人开始行动了,他们从骆驼辎重队中卸下了巨大的投石机部件,开始就地组装,李庆安和葛萨汗国谈判买来的一万匹骆驼,在这次南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们负重大,善长途跋涉,使唐军的后勤粮草和各种重型辎重能随军而行,给唐军带来极大的便利,不到半个时辰,能工巧匠们便组装起了二十架庞大的投石机, 这种可投掷百斤重的巨石,力道强劲,一石便可摧毁城楼,每部投石机需要二百名力士挽发,像二十名巨人矗立在城下。
而且安西武器署还研制出了威力巨大的火油天雷,也就是发射浸满火油的巨大棉球,重达五十斤,这种火油天雷主要是用于攻打城门。
这时,一名士兵向李光弼奔去,大声禀报道:“李将军,投石机已经准备就绪”
李光弼扭头向西方望去,太阳已经落下了地平线,天幕染上了一层紫红色,透出落幕的悲凉气息。
“开始攻打”
李光弼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他望着同样被染成紫色的城墙,喃喃道:“我已经给你机会,既然不肯接受,那就休怪我用解苏国来祭刀了。”
‘咚咚咚’
巨大的鼓声敲响了,每一声鼓击都砸在城上士兵的心中,砸得他们胆颤心寒、两股战栗,他们手执弓箭,力量单薄,呆呆地望着城下那二十架庞大如怪兽般的巨无霸,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绝望。
鼓声停止了,天地间一片寂静,忽然间,数十只巨大的黑影腾空而去,划出数十条弧线,飞掠半空,发出刺耳的呼啸声。
“啊”
城头上发出一片绝望的喊声,‘轰轰’连续不断地巨响,城头上尘土飞扬,烟雾扑面,吐火罗各国的城墙大多是用泥土和砖石夯成,城墙普遍不高,在重愈百斤的巨石冲击下,城墙出现了大片坍塌,‘砰’的一声巨响,一块巨石砸中斯密咄国王头顶上的城垛,城垛被砸得粉碎,碎石乱飞,巨石余劲未消,横扫而来,十几名侍卫当场被砸成了肉酱,血肉横飞,城头上的士兵哭喊声一片,第一轮攻击便死伤了三百多人,一座城楼被两块巨石同时击中,轰然坍塌,十几名士兵被埋葬在坍塌的泥石堆中。
紧接着第二轮巨石攻击再次发动,二十块百余斤的大石在空中转动,挟带毁天灭地的力量,直扑城墙,又是一片巨大而沉闷的撞击声,一段城墙终于承受不住巨石的连续撞击,已经出现了可怕的裂缝,摇摇欲坠,就在这时,又一块磨盘大的石块凌空飞来,正砸中裂缝,城墙崩塌了,就像被撕开的皮肤,一下子被拉脱了二十余丈,城墙夹层填充的泥沙倾泻而下,形成了一座上城的斜坡。
斯密咄急红了眼,大声嘶吼:“快用沙袋垒墙快”
上千士兵背负沙袋奔向缺口,不顾一切地将沙袋扔进缺口中,企图重建一道城墙,远方,唐军依然按兵不动,他们队列整齐,军容冷漠,冷冷地注视城上的忙碌,他们根本不屑,在他们看来,这座城池不堪一击.
“一、二、三,放”
两百名唐军力士同时发力,长长的杆臂抛起,发出“呜”地一声风响,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紧接着两团、三团、四团....一共十团熊熊燃烧的火球,呼啸着向城门扑去,连续的撞击使城门剧烈晃动,然而巨大的火球并没有被弹飞,它们像稀泥一样黏贴在大门上,火油流满了城门,整座城门开始疯狂地燃烧,赤焰飞腾,火势滔天,浓烟弥漫在城门内外。
黑夜已经降临,天空布满了明亮的星斗,这应该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年轻的小伙子弹出悦耳的琴声,美丽的姑娘在琴声中翩翩起舞,但这种美妙的情景却不复存在,战争的阴云笼罩在达利薄纥城上空,灾难之神在一点点降临。
城内惊恐的叫喊和哭喊声响了成一片,大门在熊熊燃烧,炽亮的火光刺痛着每一个人的眼睛。
城门是木制,外面包裹着铁皮,大火已经烧通了几个大洞,一个个大洞里都吐着可怕的火舌,使城内的救火显得是那么无力,不断投来的火球使火势愈加猛烈,半个时辰后,最后将大门烧成了炭架,连铁皮也溶化了,这时,一块巨石横飞而至,“嘭”一声巨响,巨石将最后的炭架砸得粉身碎骨,城门彻底洞开。
绝望的一刻终于来临,斯密咄跪拜在星光下仰天大恸,“真主啊可怜你的孩子吧”
李光弼缓缓拔出了战刀,指着达利薄纥城厉声喝道:“杀进城去,抵抗者一概杀死,男女老少驱赶出城,城中财物任尔等夺取”
“杀”三万唐军爆发出了冲天的喝喊,他们挥舞着战刀,铺天盖地,仿佛奔腾而至的海啸,向达利薄纥城席卷而去。
........
卷十 四国大战 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战月氏(中)
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战月氏(中)
夜色中,唐军手执火把,熊熊燃烧的火光将天空照得通红,数万男女老幼被唐军士兵从城中驱赶出来,他们跌跌撞撞,哭声震天,妇女抱着孩子,老人互相搀扶,年轻的男子则捏紧了拳头,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恨,达利薄纥城已经是一片火海,家园被捣毁,粮食和财产被夺走,现在死神即将和他们拥抱,每个人都意识到,唐军要对他们进行屠杀了。
李光弼骑在高大的骏马之上,数百名骑士簇拥在他周围,他冷冷地望着这些被赶出来的男女老幼,眼中没有一丝怜悯。
无须怜悯,战争从来都是对人的杀戮和对土地的争夺,他给过他们机会,但他们自己却放弃了,那么,现在就是他们承担后果的时刻。
一队骑兵押着一百多名男女向这边走来,他们衣饰华贵,都是解苏国的贵族,走在最前面的老者正是解苏国的国王斯密咄,他目光呆滞,双腿木然向前走,此刻他心中充满了悔恨,他原以为唐军骑兵远道而来,没有攻城的武器,他们能坚持到援军到来,但没想到他竟败得这么惨,唐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砸开了他的城门,让他和他的子民都沦陷在唐军即将展开的杀戮之中。
“跪下”两名唐军士兵推攘他跪在李光弼面前,斯密咄匍匐在李光弼的战马前,浑身瑟瑟发抖,这一刻,对死亡的恐惧让他忘记了自己国王的尊严。
“你就是解苏国的国王斯密咄?”李光弼弯下腰打量这个浑身发抖的老头,他感觉不到半点应有的一国君主之气,只感觉到他的怯弱和自私。
“草民正是”
“为什么要自称草民,是在表示向我屈服了吗?哼”
李光弼哼了一声,冷笑道:“你以为向我表示屈服就可以不死吗?不你已生机。”
斯密咄慢慢抬起头,李光弼的话深深刺痛了他,他咬紧嘴唇道:“我愿意一死,来换取将军对我人民的饶恕。”
“你的人民?你已经没有人民了。”
李光弼用马鞭一指他道:“你好好听着,安西节度使李大将军是怎样的命令。”
他直起身,对一名士兵道:“念给他听”
士兵展开一道李庆安的命令,大声念道:“吐火罗诸国,凡投降大唐,自愿解除武装者,可宽恕其国,列为大唐属国,缴纳赋税,按期服从劳役,成为大唐子民;而武力抗拒大唐天兵者,一律杀无赦,举国男女迁至波悉山为矿籍,子孙延绵,不得改籍。”
“这是我的责任,和人民无关,你可以杀了我,请饶恕他们。” 斯密咄颤抖着声音道。
“你知足吧大将军不愿杀戮妇孺平民,这已经是格外开恩,但你们的抵抗之罪也不可能被赦免,否则,何以服众?”
说完,李光弼冷冷对左右道:“把他拖下去,绞死他”
几名士兵将斯密咄拖了下去,李光弼催马上前,用马鞭指着黑暗中被猎猎火光映照得时明时暗的人群,下达了迁徙令:“把粮食还给他们,杜绝他们一切抵抗的可能,派兵将他们迁移到波希山,入籍银州,彻底摧毁达利薄纥城。”
.......
天渐渐地亮了,达利薄纥城的最后一段城墙在晨曦中轰然倒塌,数万解苏国的民众恋恋不舍地最后回望了一眼自己的家乡,在唐军骑兵的押解下,向遥远的波希山进发......
李光弼的目光则投向了南方,他知道,一场恶战正等待着他,这一刻,他的心中变得异常兴奋,他胸中的抱负,终将在征服吐火罗中得以证明。
......
月氏国,这里是原贵霜帝国的统治中心,也是吐火罗最大的国度,下辖二十五州,人口近百万人,龙朔元年,唐王朝在这里设置了月氏都督府,都城为阿缓城,自从大食东扩后,月氏国首当其冲被大食侵占,沦为大食的附属国,承担着沉重的赋税,天宝六年小勃律战役后,月氏国深受震动,也欲重归大唐,但因受大食牵制太深,最终无法实现归唐的愿望,天宝八年,高仙芝挟小勃律大胜的余威,对吐火罗各国发起了攻势,但由于大食人的军事介入,使高仙芝遭遇惨败,大唐不得不退出了吐火罗。
时隔四年,大唐再次进攻吐火罗,而此时的吐火罗诸国也已准备了整整四年,月氏、王庭、高附、大汗、姑墨等吐火罗五大国,各出兵一万到三万,组成了十万吐火罗联军,由出兵最多的月氏国王屈昭穆统帅,而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