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 >

第381章

天下-第381章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潼关上忽然鼓声大作,一片火把呼地燃起,猎猎照亮了夜空,弓弦声此起彼伏,箭如飞蝗,片刻之内,百步内挤满的几百士兵死伤过半,剩下的一百余人连滚带爬向山下逃去。

  紧接着,两块磨盘大的巨石翻滚着从城头先后抛下,沿着羊肠小道向黑压压的河北军砸去,山道上顿时传来一片惨叫声,近百人被这两块巨石砸翻,血肉模糊。

  士兵胆寒股栗,齐声大喊一声,掉头便向山脚下逃去,后面的士兵被带动,也一起奔逃,片刻,山道上的士兵便逃得一个不剩,丢下了一地的尸体。

  天渐渐亮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映红了潼关内外,这时,史思明在一队亲兵的簇拥下牵马走上了小道,他们挥舞着旗帜,示意城上士兵不要放箭,史思明无可奈何,他必须要索回孙孝哲的尸首,孙孝哲是安禄山的爱将,娶了安禄山的侄女,索回孙孝哲的尸首也是安禄山的命令之一。

  史思明非常清楚夺下潼关的难度,潼关地势险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再加上是安西军勇猛无比,王思礼又擅于守城,号称天下第一守将,要想拿下潼关,几乎就是白日做梦,能拿回孙孝哲的尸首,也算是一个交代。

  当然,他也可以派其他人来和李庆安谈判,但史思明心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想利用这次和李庆安面对面交谈的机会,来检测一下李庆安对他的影响,他希望能够就此摆脱心中的那块阴影。

  城上数千把弩弓都冷冰冰地对准了他,史思明站在百步外一块凸出的大石上,双手拢口向城上喊道:“请节度使大将军出来答话。”

  这时,城头上几名士兵闪开,李庆安拿着一副弓箭走到城垛处,他对史思明笑道:“原来是故人,史将军别来无恙否?”

  “大将军,我想大家都是误会,我家大帅听说关中空虚,他唯恐关中被歹人所袭,伤及皇储,便决定进京护驾,没想到竟引来一场误会,伤及士卒,让人痛心啊”

  “既然是误会,那史将军就可以带兵回去了,有我在关中护驾,不需要安帅再操心,他还是好好地管束好自己吧”

  两人在城上城下一说一答,数万名两军将士都在望着他们,山岭上鸦雀无声,只听两人在虚伪客气地寒暄。

  史思明硬着头皮道:“只要大将军把孙孝哲的尸首还给我,我便会即刻撤军,这是我唯一的条件。”

  李庆安冷冷笑道:“史将军何不早说,那具臭皮囊我见了恶心,便已命人将他喂狗了,很抱歉,已经没有了。”

  “李庆安你大胆。”

  史思明勃然大怒,指着李庆安大骂:“孙孝哲将军是河北名将,你竟敢如此羞辱他,你不怕天谴吗?”

  李庆安猛地拉开了弓箭,箭尖对准史思明道:“狗屁名将,不过是个叛贼罢了,史思明,你还有胆子在我面前说话吗?”

  史思明的心仿佛坠入深渊,他呆呆地看着李庆安的箭,往事如潮水般涌来,箭,李庆安的箭,那最后一箭的可怕,一种刻骨铭心的恐惧感瞬间便将史思明吞没了。

  “不不李庆安,你不要射。”

  李庆安冷笑一声,一箭射出,正中史思明的头盔,将头盔射出一丈多远,史思明在这一刻变成了泥塑,一动也不动,两只眼睛里一片空白,泛着一种死亡特有的灰色,他突然大喊一声,“我要死了”

  史思明竟不顾一切地跳下大石,撒腿便向山脚下跑去,系头发的绳子被树枝挂掉,军服被划破,军靴也掉了一只,他全然不顾,他脑海只有一个字,‘逃’逃得离李庆安越远越好。

  在两边数万将士众目睽睽之下,史思明就一个疯子,披头散发,赤着脚,胡乱挥舞着手臂,跌跌撞撞地向山脚下奔去,双方将士一片大哗,史思明好歹也是河北名将,官拜范阳节度副使,在李庆安面前,竟变得如此不堪吗?

  李庆安望着他的背影,轻蔑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史思明,你这一辈子也休想摆脱我的阴影。”

  ...........

  (两更一万字,老高求月票和推荐票)

  卷十 四国大战 第三百六十八章 退而结网

  第三百六十八章 退而结网

  第二天中午,安禄山的后续二万大军也抵达了潼关,与此同时,由李庆安牙帐都尉何颍川率领的五千新募军也赶到了潼关,这五千新军原本都是各地的府兵,因土地兼并而逃户成了流民,现在又被重新组织起来。

  这就是李庆安的策略,他不可能长期留在长安,甚至短期都很困难,一旦李亨主力返京,他就必须立刻离开长安,但长安却必须有他的势力,这两万新军就是他的势力代表,为此,他特地留五百亲卫给南霁云,这五百亲卫每人带领四十名新军,这样一来,整支军队就被安西军严密控制住了。

  五千新募军到来,给潼关的防御增加了极大的力量,也使安禄山入关中控制朝廷的野心彻底破灭了。

  潼关城头,李庆安神情复杂地望着远方安禄山的军营,他刚刚接到一份紧急情报,远在庆州的青刚山大营出现了异动,派去监视情况的安西军斥候发现哥舒翰的使臣秘密抵达了青刚山大营,不久青刚山大营的唐军便向汴王兄弟发动了猛攻,不等荣王赶来营救,便一战击溃了汴王和西凉王的一万余军队。

  直到这时,李庆安才明白了李亨一直按兵不动的真正目的,按理他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又有郭子仪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他竟然和汴王、荣王的军队对峙了十三天之久,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李亨的动机。

  原来李亨竟是要和哥舒翰搭上关系,也由此可见,哥舒翰必然已经投靠了李亨,所以他才放开手脚,大肆进攻其他两派亲王。

  李庆安心情十分复杂,李亨大军回京的时间已指日可待,大唐的变局即将到来,留给他的时间和机会已经不多,他该如何把握属于自己的机会?时机,时机稍纵即逝,他能把握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吗?

  “参见大将军”李庆安的牙帐都尉何颍川快步走上前,半跪给李庆安行了一礼。

  何颍川是李庆安当年在扬州招募的团练兵,在石堡城之战中受了重伤,一直休养了近两年才渐渐康复,成为李庆安的亲兵卫三都尉之一,这次李庆安进京,除了南霁云外,他便是最主要的将领了,按照李庆安的部署,南霁云镇守京城,何颖川则驻守泾州,这样双方可以互相呼应,互为犄角,若遇到危机,他们也可以从泾州撤出关中。

  此刻潼关危急,何颍川便暂时不去泾州,而赶来潼关支援。

  “新募军感觉如何?”李庆安笑着问道。

  “我们这次招募的新军绝大多数都是从前的府兵,至少六成以上都是关中人,底子非常好,弓弩刀法都十分纯熟,几乎不用怎么训练他们就能出战,从这次强行军便可以看出来,纪律非常好,没有一个人掉队。”

  何颍川对他的新部下不吝赞美之词,看得出他非常喜欢这支新军。

  李庆安点点头道:“这两万军队你们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条件成熟可分批送骨干来安西训练,另外要好好善待他们,所需军饷自有聚海行柜坊提供,我也会命安西的官员在安西给他们分配军田,就把他们视为安西军对待,给他们一种认同感,以后我不在长安,你们要和我随时保持联系,到时自会有人去找你们。”

  “末将遵令”

  “还有一件事你要记住了,一定军纪严明,不准你们在长安败坏我的名誉,听见了吗?”

  “末将绝不敢,一定会约束好部众。”

  “不仅要约束军队,假如有人胆敢冒充你们来破坏我的名声,你们就要严查到底,我已经和南霁云说过了,今天再告诉你一次,不要软弱,谁敢冒犯我安西的利益,你们就要挺身而出。”

  “是末将记住了。”

  “那你去吧好好休整军队,我不在时,可协助王将军防守潼关。”

  何颍川转身要走,可他又停住了脚步,小声问道:“大将军准备几时离开潼关?”

  “快则今晚,最慢也会在明天。”

  李庆安凝望着安禄山的大营,他需要观察安禄山的动静,才能决定自己的路线,看来他需要用一种特别的警告了。

  .........

  安禄山大营内外,数十名行刑手正按着安庆绪重打,打得安庆绪如杀猪般的叫喊,周围的将领吓得战战兢兢,谁也不敢进帐求情。

  大帐内,病体初愈的安禄山大发雷霆,六千牛马队的失败彻底丧送了他入主关中的希望,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梦想破灭了,安禄山虽然命令史思明三天内攻下潼关,但他本人却很清楚,三天内攻下潼关几乎是不可能之事,况且潼关上还有李庆安。

  一想到李庆安他便怒发冲冠,将满腔的愤恨都发泄在儿子身上,正是他的无能导致了自己功败垂成,如果他尽力失败了还可以原谅,毕竟安禄山也知道安西军的厉害,可是他根本就无所作为,当孙孝哲攻进潼关后,他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支援。

  这就难怪安禄山大发雷霆了,史思明跪在下面,脸色惨白,他知道处置完安庆绪,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他在众人睽睽之下临阵逃脱,就算不处斩,至少一百军棍也是少不了。

  史思明不停地向站在一旁的高尚施眼色,现在唯一能救他们之人就是谋士高尚了,但高尚却在低头沉思,似乎在考虑什么事情,恨得史思明咬牙切齿。

  就在这时,门外走进一名小校,手捧一只大布包,禀报道:“大帅,李庆安命人送来这只布包,说是孙将军的首级。”

  提到孙孝哲,安禄山就一阵心痛,那可是他最得力的手下之一,还是他的侄女婿,居然命丧潼关之中。

  “那个送首级之人在哪里?”安禄山恶狠狠地问道。

  “大帅,只是一个当地老农,不是安西军人。”

  安禄山哼了一声,“算他知趣”

  他目光落在大布包上,令道:“将它解开”

  一名亲兵小心地解开了布包,里面竟是一只大木匣子,亲兵犹豫一下,没有打开,他在等候安禄山的命令。

  “打开”

  “且慢”

  这时,高尚忽然开口了,他对安禄山道:“大帅,大帐之中打开敌人送来的不明之物,是军中大忌,大帅要当心。”

  安禄山一下子被提醒,他便远远离开了木匣子道:“打开吧”

  两名亲兵打开了木匣子,只听‘咔’地一声轻响,木匣子打开了,里面果然是一只人头,但令人奇怪的是,木匣中却冒出青烟,几名亲兵围了上来,准备取出人头,安禄山也正要上前,就在这一瞬间,木匣子却闪过一道赤亮的光芒,紧接着是惊天动地的一声炸响,木匣子被炸成了碎片,几个亲兵仰面摔倒,惨叫声响起一片。

  这只木匣显然不能和炸死吐蕃赞普的沙盘相比,李庆安也并不真想杀死安禄山,没有了安禄山,他李庆安还会有机会吗?

  他只是一个警告罢了,甚至没有在木匣里放点淬毒的铁钉铁片,所以除了离木匣最近的一名亲兵被炸飞一条手臂外,其余三名亲兵都只是受了轻伤,至于满地的血肉,那是孙孝哲的人头被炸碎。

  硝烟散去,大帐中一片寂静,连外面的行刑也停止了棒打,大帐中的十几人都如泥塑一般,片刻,无数的士兵向大帐这边奔来,大群亲兵正要抢入大帐,安禄山忽然大吼一声:“统统给我停住”

  他这一声吼就像仙术中的定身术一样,正要冲进大帐的近百名亲兵都定止在帐门口,任何人都没有冲进来。

  安禄山慢慢走到桌上,木匣子被炸飞大半,还有个底盘留在桌上,他发了半天呆,喃喃道:“这就是李庆安的霹雳雷了,我终于亲眼见到了。”

  霹雳雷是安禄山的一个梦想,当年石堡城之战后,时任河西节度使的安思顺从一些参加了石堡城之战的吐谷浑士兵口中得知了李庆安有这种秘密武器,他随即告诉了安禄山,这些年安禄山做梦都想得到这种武器,但他却无从下手,安西军将这种武器视为最高机密,就算是荔非元礼那样的高官也不知霹雳雷是什么东西,只有跟随李庆安九死一生的十几名亲兵才知道这个秘密,而这些亲兵都在石国,远在中原的安禄山更是无法知晓了。

  去年他请李隆基迫使李庆安交出了配方,可当他试验了几十次后,他才醒悟过来,李庆安所谓的配方根本就是假的,而这时李庆安早已经返回了安西。

  安禄山梦萦魂牵了几年,今天他终于亲眼看见了,这时,他忽然发现底盘边缘还留有那么一点火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