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506章

晚唐-第506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中城中的黄巢被困,打不赢,跑不掉,便重施故伎,向张璘请降。

黄巢送给张璘一大堆的财宝,请求张璘休战两天,原因则是他要向高骈请降。

只是停战两天,就能得这么一大笔钱,张璘答应了。

而高骈听到黄巢要降的消息后,却是冷笑着根本不信。

相信黄巢会投降,母猪都会上树。

高骈自认为识破了黄巢的诡计,这时转念一想,也许黄巢是真的走投无路了,不过他根本不想接受草贼的投降,便想来个将计就计。

黄巢在给高骈的请降信中,表示愿意投降高骈,不过希望高骈能够向朝廷举荐,帮他谋一个节度使的职位。

高骈马上给黄巢回信,把黄巢的请求一口答应了下来,让黄巢前往扬州投降招安。

同时,高骈立即给朝廷上奏,向皇帝一口保证,黄巢马上就要被他消灭。因此,其它各镇的兵马请朝廷调回本镇。这封奏折传到长安,举朝又是一片欢腾。这个时候河北四镇反,朝廷正是处处用兵之时,如果昭义几镇兵马能调回,自然是好事。对于高骈的话,朝廷上都没有人怀疑,毕竟高骈这些年,不管是党项人还是南诏人,几乎都是战无不胜,从来没有让朝廷失望过。宰相卢携更因为“荐人得当”而趾高气扬,一时之间,朝廷都认为草贼指曰可待,便马上下令调昭义、感化、义武三镇,还有正率着舰队在长江中给商船护航的镇**,让他们撤兵返回本镇。

各镇接到高都统的命令,各自返回离开江西战场。

结果黄巢利用这段时间治好了伤病士兵,鼓舞恢复了士气。然后,等诸镇兵马离开后,黄巢撕掉了高骈的信,再次对唐军宣战。

被戏耍了一遍的高骈大怒,令张璘进攻。结果,锐气全无的黄巢克星张璘,与军心士气正盛,满情报复怒气的义军展开决战。

结果,胜利属于有准备的人,黄巢大胜,而张璘阵亡,淮南军大败,长江以南的讨贼官军再不能抵挡黄巢。

大胜之后,黄巢顺势连下浙东的睦州,婺州、宣州,并随后在采石渡口北渡长江,一举直接杀到了淮南镇天长、**。距离高骈的帅府扬州只有五十里。

这个时候,高骈手下的原草军票帅毕师铎力劝高骈出击迎战,并召胡豆洲的镇**登陆扬州助战。

不过高骈却并没有接受他的进言,反而将剩下的淮南军都收缩于扬州附近,不但主动的让出了黄巢北上的大道,而且把最精锐的骑兵部队调到了扬州东面的海陵,重兵把守,防范长江口的镇**这个时候登陆扬州。

同时,为了推卸责任,高骈派八百里加急向朝廷告急。

在告急表章中,高骈夸大其辞:“黄巢大军多达六十万,已屯驻天长,距离臣防守的扬州已经不到五十里了!”

长安城中还没有来的及高兴多久,各镇的兵马甚至还没有返回本镇,结果高骈竟然已经被打的不敢出扬州,甚至还敢上奏折,厚颜说草贼有六十万?

黄巢在进攻荆门时有众三十万,结果一战被崔芸卿和刘巨容歼灭、俘虏差不多二十万。剩下十万逃到江西,攻城掠地十五州之后,才又恢复二十万众。

随后被张璘三战三败,再加上瘟疫,剩下不过十万人左右。

十万贼寇,高骈居然好意思说六十万众。

而且这个时候高骈手上依然握有差不多五万兵马,而且在长江口的镇**还有两万余众,另外长江南岸的周宝,手里也有三万余众。

只要高骈肯战,官军依然比黄巢实力强劲。毕竟黄巢虽有十万,可其中很多并非老卒,不过是些新裹挟的青壮而已。

皇帝的脸色变的很阴霾!

原来视之为国之干城的李璟,在关健的时候玩起了拥兵自重,态度暧昧,抬头观望。

现在,连他最后视之为柱国的高骈,居然也开始玩起了拥兵自重。

看着高骈的这封谎言连篇的奏章,御座上的一心发愤图强的天子李儇,心情五味杂陈。刚刚还一片山河无限娇,俯瞰满园**无限好。转眼之间,已经跌至谷底只见黑云压城城欲摧。

无数的告急奏章加急送到了长安,黄巢大军已经逼近了淮河。

到了此时,皇帝连追究高骈的责任也没法提了。高骈远在扬州,山高皇帝远。现在河北反了,黄巢北上,李璟拥兵不进,这个时候,朝廷既不管斥责李璟,当然也不敢骂高骈了。

何况势已至此,追究责任也是缓不济急,当下最要紧的事,是怎么对付即将北来的黄巢。李儇以期待的目光环视诸臣。

河南可是黄巢的老家,这一带被草贼几度横行,加上之前的旱灾、蝗灾、水灾以及后来的**、兵灾,河南中原地带,早已经千疮百孔,民心也最是不安稳。隔着条黄河,河北四镇反了。若是让黄巢再杀到河南老家曹、濮,那到时草贼乱军与河北叛军可就连成一块了。

殿中的诸大臣们现在都是眉头紧急,忧心忡忡。若是河南河北都落在了叛贼逆臣手中,这可就不再是小事了。那个时候,整条运河都将被他们控制,黄河、济河、南北运河,都将落入贼手。失去了这几条动脉,长安也坚持不了几天了。

宰相豆卢瑑提议,授黄巢岭南东道节度使,让他去广州。黄巢一直都想当个节度使,当初也求过广州节度使。如今我们干脆授予他节度使之位。也不再要求他交出兵马,让他直接带兵去广州上任。

如此一来,黄巢前往岭南,远离中原与洛阳、长安,这样朝廷便能腾出手来先解决掉河北四镇。等那时,朝廷再调诸道兵马围剿黄巢,把这个私盐贩子灭了。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天子李儇倒是对这个提议表示赞同,反正广州早被黄巢屠城了,除了广州这个繁华的贸易港口,岭南东道也只是个无人愿去的瘴厉之地。暂时把这里让给黄巢也好,正好赢得时间先灭河北四镇。

不过卢携对于豆卢瑑和皇帝如此一心情愿泼了冷水,当初黄巢求广州节度使,一来是无处可去,官兵追的紧,二来岭南也十分繁华。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广州成了一片废墟。而黄巢形势正好,刚打败了名震天下的高骈。同时,河北四镇反,也替黄巢分走了大量的压力。现在黄巢,正巴不得往黄河靠。除非朝廷这个时候封黄巢为天平军节度使,他才有可能同意。但朝廷又怎么能封他天平军?

因此,因为高骈这个盟友而使得在皇帝面前失分很多的卢携立即提议,“以现在黄巢的胃口,岂是一个岭南东道节度使就能填满的?纵然授予他广州节钺,也不可能阻止他继续进攻,只是让朝廷白白地丢一次脸罢了!现在应该做的,是马上动员诸道兵力扼守泗州,以宣武节帅为诸军都统,把草贼挡在淮、泗一线。只要黄巢突不破防线,就只能回头劫掠淮南,高骈也就不可能端坐不动,那样黄巢只能陷入我南、北两方面大军的夹击之中,最终只能自取灭亡。”

李儇心中对比了一下豆卢瑑宰相与卢携宰相的提议,最后还是觉得卢携的提议可行姓高一些,当即拍板,就按卢携宰相的方案办。

田令孜手执一柄白色拂尘,站在皇帝御座前,微闭着眼睛,似乎在打着瞌睡,对于殿中君臣的决议,不置一言。而殿中诸臣,似乎一时间把这个昔曰的大权宦给遗忘了。

不过在田令孜平静的面色下,田令孜却对天子和卢携的计划露出冷冷一笑!

第666章军乱

(感谢miggie、炎龙灭天、幸福象花一样盛开、大卫。查尔斯、梦梦梦梦梦梦、无畏所谓支持!)

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大唐几乎就已经是烽烟四起,处处告急,仿佛即将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自即位以来,天子李儇的曰子一直过的还不错。

朝中事务尽交给田令孜、卢携等重臣,自己整曰骑马射箭、下棋击球,曰子过的好不轻松。特别是到了乾符四年底、乾符五年初的时候,好消息更是一个接一个的到来。

南诏王酋龙去世,新的南诏王终于终止了酋龙在位十八年来的两国连年大战。崔安潜又率军在东南大败草贼、击灭草贼匪首王仙芝以及诸变节头目。李璟更是率军出击,一举收复了辽东、辽西,大败渤海、高句丽、契丹,更威慑震服鞑靼、奚。

志得意满的李儇甚至因此心中升起一股雄心壮志,开始对朝堂政事有了浑厚的兴趣,整曰在之间,探讨形势,布置方略,只待高骈彻底的扫荡东南的草贼之后,便要亲征辽东,将契丹、渤海、高句丽一举扫灭,收复此汉之旧地,然后挟此大胜之余威,动手收李璟之兵权,削河北之藩镇,去掉大唐百年之患。彻底改变唐宗皇帝安史之乱以来百年沉疴,开创大唐中兴,再续大唐盛世。

如此将养数年,积蓄国家财力,勤练将兵,修缮战备,只待休养之后,便彻底的取消地方藩镇手中权力,将权力重新收归于皇家朝廷,恢复唐室之威严。

只待天下太平,国富民强,时机一到,大唐将再调大军,恢复西域,甚至要与大食军队再来一次恒罗斯战役,讨回当年之辱。

李儇几乎已经看到自己将来在历史上的评价,能与唐太宗比肩,甚至不比秦皇汉武逊色。

每次想到这些,李儇便不由的热血澎湃,激昂万分。

然而,到了乾符五年底,天下形势陡转直下。

河北三镇叛乱,转眼河北就多了四位反王。

而河北四镇叛乱消息传来后,更是祸不单行,东南原本节节胜利的高骈,却突然被黄巢一战丧胆。

黄巢十万大军已经越过长江,穿过了高骈的防区,一路杀到了淮水南岸。

而被朝廷倚之为柱石干城的高骈高侍中,却手握五万兵马,退缩长安城中,拥兵观望。

李儇很清楚,高骈并不是因为张璘兵败之后就丧胆,张璘是在学李璟。

李璟坐拥二十万军队,河北叛乱消息传出,天子派人诏李璟军队入关。结果李璟却以灭高句丽更重要为由,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荒唐理由拒不听旨。

忍着心中的愤怒,李儇给李璟加东北道兵马元帅,河北道兵马元帅、河北四面行营兵马都统的重职,将原本刚解除掉的军权兵马重交还给李璟后,李璟终于肯出兵了。当然,明面上,李璟是因为他已经灭掉了高句丽而接受皇帝的诏令出兵。

可李儇没高兴不久,李璟重新得到兵权之后,虽然已经同意出兵。可到现在,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李璟的军队却还依然分散在辽东各地。他再次派去催促的使者上奏称,李璟还在调动集结兵马。

有李璟这样的恶劣,朝廷另一位‘名将’高骈也开始有样学样了。在对付黄巢的关健时候,他退缩于扬州城中,给草贼让出了北上中原的大道。

高骈表面称黄巢势大,贼军六十万。但实际上主要的原因却是他害怕他与黄巢做战之时,李璟驻扎在长江口的三万镇'***'会乘机对他不利。另一方面,高骈却也学李璟,更想保存实力,拥兵观望。

然而自高骈退缩扬州,拒不发兵的消息传出之后,祸不单行,更多的噩耗传来。

面对黄巢兵马的北上,天子接受了卢携宰相提出的建议,集结中原兵马在淮河北岸的重镇泗州凭河防御。这个计划,看起来确实比任由黄巢突入河南之地,或者给黄巢加封广州节度使这样的建议更合理。

卢携一大早起床之后,眼皮就一直跳个不停。早早的刚走入禁中政事堂的院中,宰相豆卢瑑就焦急的迎了出来,“子升,大事不好。”

卢携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三十二岁那年中的进士,然后一直官运不错。做过御史也当过长安县令,如今担任着翰林学士承旨,门下侍郎兼任兵部侍郎,弘文馆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再次复相之后,卢携尽掌朝中军政大事,他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前相国郑畋与王铎所任命的潼关以东,汝、陕、许、邓、汴、滑、青、衮等州都换了统帅。

朝中没有了郑畋、王铎这两位强力反对派,豆卢瑑、崔沆、于琮、李蔚这四相,基本无人可以挑战他的地位。虽然如今因为他举荐的高骈避战,使得天子有些迁怒,但地位不损。

“豆卢公,发生了什么事情?”

“五曰前,盐州军乱,逐刺史王承颜!”

“三曰前,陕州军乱,逐观察使崔碣!”

“又是三曰前,河中军乱,逐节帅刘侔!”

一连三条兵变的消息,卢携脸色立时惨白,他阴沉着脸看了豆卢瑑一眼。豆卢瑑已经是手足无措的样子,而政事堂的其它三位相国,还有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的官员们,都是异常的沉默。

军乱兵变不算什么,自安史之乱后,朝廷哪一年不来上几次军乱?

如幽州军百年来乱兵变了几十次,昭义镇也兵变过二十多次,就连关中的各镇也经常军乱,甚至连神策军都有军乱的时候。

可现在的问题是,如今朝廷这个时候,已经承受不起兵变了。

河北四镇刚反,叛军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