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翔霸三国 >

第525章

翔霸三国-第525章

小说: 翔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杨旭,冷血无情不要脸。”

    “我就当你是夸我了,你觉得周瑜会怎么攻城。”

    郭嘉看着烈日,“我怎么知道,我如果知道昨天也不会那么被动了,虽然是被某人害的。”

    “这话就不用说了,就会叨叨叨的,你怎么就不累呢?”

    “贬低你,我可是乐此不疲的。”

    周瑜不是想想就能猜得透的对手,与其这样那就不猜了,看看周瑜怎么做了,城门已经关死了没有昨天那么危险了。

    周瑜并没有采用什么围三缺一,而是只攻一城,现在周瑜这边的兵力可是远高于城中的兵力,一点都不用怕。

    兖州的兵力本来就死伤了不少,徐州的援兵也不多,周瑜可不见意堂堂正正的,周瑜可不是凭借着耍手段才走到今天的。

    而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所以东吴兵才会信服周瑜。

    周瑜从来都不抵触硬碰硬,甚至有点喜欢,这也是为什么周瑜和孙策之间会成为知己好友的原因。

    一样的好战,只是周瑜的好战更加内敛,不过也是臭味相投。

    周瑜领兵跟韩信一样,都是多多益善,可以利用旗语让士卒有人臂使,真的是非常厉害,明明是攻城的一方,却与守城的一方死伤达到了一比一。

    就算是兑子,郭嘉和杨旭也是输定了,“奉孝,你鬼主意多,赶紧想想办法。”

    “你鬼主意少啊!你怎么不想。”

    “我可不是兖州的统帅。”

    “我可以……”郭嘉还没有把话说完呢?就被杨旭给阻止了,“你可别让我在当主帅了,在成都城的时候我就已经吃过一次亏了,我可不想再吃第二次。”

    “上次是成都城,这次是许昌城能一样吗?”

    “你别用话诳我,有什么不一样的,指挥作战的人是你,跟是哪座城有什么关系。”

    郭嘉可是一点都不像是担心的样子,“你到是变聪明了。”

    “别管我了,还是先看看怎么应对吧!”

    “能这么应对,我绝对相信自己手下的这些士卒,周瑜是厉害,但这城池的高度也不是假的,士卒爬着爬着就累了,这种攻势注定不会长久,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看不见得,那可是周瑜,能人所不能,你的如意算盘估计就要落空了。”

    “你这是在长他人志气,你输给了周瑜,不代表我输给了周瑜,那句话怎么说来这,败军之将谈何言勇。”

    此时的郭嘉真的是欠揍了,“你这么厉害,那我不管了。”

    “这可不行,我让你上城头可不是来游玩的,而是代替我守城的,你站在这里,我下去。”

    “郭嘉,这个时候你也要偷懒。”

    “不是我偷懒,而是我不擅长,守城你不是很擅长吗?这是物尽其用。”郭嘉已经不把杨旭当个人了,而是把杨旭当做兵器使用。

    杨旭也无话可说,“谁让他输了呢?”

    任何完美的借口,都弥补不了他疏忽的事实,疏忽就是输,周瑜能在杨旭的眼皮子底下有所动作,的确是旗胜一招。

    杨旭守城的确比郭嘉厉害,守城不在是守将一个人的事了,杨旭也可以从旁辅助。

    这个是郭嘉永远都做不到的,眼神不好。

    周瑜看着己方的士卒一个个从城头掉了下来,眼中一点波澜都没有,好像掉下来的不是人,只是一块石头而已。

    正所谓慈不长兵,这一点陆逊就要跟周瑜学着点了。

    周瑜看情况差不多了,“曹仁,该你出手了。”

    “喏。”

    周瑜刚开始派的是东吴的精锐,就是为了打开局面,这次派的是魏兵的精锐,就是为了拓宽局面。

    死伤一直在周瑜的预料之中,所以这点死伤周瑜是可以接受的。

    曹仁这边也不会畏首畏尾,现在这个时候出手,总比一开始出手要轻松的多,魏兵也不是畏战的。

第八百七十二章 孙权成了局外人

    郭嘉虽然从城头下来了,但可不是为了休息,而是时时刻刻提防着周瑜会用什么阴谋诡计。

    南城一直有战事,所以郭嘉始终都没去,可是其他三面城墙,郭嘉是经常上去的。

    但是三天过去了,周瑜真还是毫无动静,但双方的死伤还一直维持在一比一,只能说周瑜在统军方面的确有自己独到之处。

    杨旭和郭嘉,这些只会动嘴的可比不上的。

    这要是在平原上还得了,攻城之战硬是让周瑜打成了消耗战,郭嘉真要写一个大大的服字送给他了。

    郭嘉和杨旭真是有苦说不出了,从张翔这边来看,兖州的战事不过是旗鼓相当用不着太过担心。

    张翔对郭嘉杨旭有的只有信任,终于可以放心跟曹操正面对抗了。

    兖州的战事没有向曹操想象中的那样发展,看来还是要靠自己了,其他人真是靠不住啊!不过曹操还是不会放了孙权。

    旗鼓相当就是有机会,说不定周瑜陆逊什么时候就得手了呢?

    现在最不高兴的就是孙权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个孙权可以接受,孙权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周瑜重新掌兵。

    孙权把兵权交给的人是陆逊,可不是什么周瑜。

    周瑜这已经不是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而是趁着他不在的时候夺权,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孙权知道自己不能离开大魏的营地,但是孙权却想让周泰离开。

    孙权亲自去找了曹操,“魏王,我这里有一封信要交给周瑜,行个方便吧!”

    “这个简单,吾让游骑送过去就是了。”

    “吾留在此地,可不代表什么都可以魏王知道,这封信必须吾的人去送。”

    曹操也不想逼孙权太紧,曹操也怕狗急跳墙,“请便,吾不会干预的。”

    孙权让周泰离开,周泰自然是不愿意的,孙权身处险地,周泰却要背主先离开,“王上,这万万不可。”

    “这是王命,周将军你想违抗吗?记得把这封信交给陆逊,然后你就跟在陆逊身边吧!”孙权跟曹操说的话和对周泰说的话是完全不同的。

    孙权现在能做的只有这些小手段了,身为吴王孙权当然是不甘心了。

    “喏。”

    周泰的离开让曹操很意外,虽然曹操没有看到信上的内容,但也能猜到几分,现在孙权的心思一点都不难猜,“周泰此去,会不会坏事啊!”

    “王上要是担心,末将可以截下他。”许褚可是看不上周泰很久了。

    两个人都是猛将,但就是互相看不顺眼。

    司马懿:“未必,周泰去了兖州,也许对我们有利。”

    “孙权可是修书一封啊!”

    “那又如何,信是有了,但是陆逊和周瑜未必会听啊!这二人对局势看的很透彻,正因为透彻不会跟着孙权胡闹的。”

    这回诸葛亮也没用跟司马懿争辩,“不但不会胡闹,二人还会在共赴难关,合力攻打许昌,孙权把周泰派过去,不过是给陆逊周瑜送给去一个猛将而已。”

    荀攸:“没错,孙权太想当然了。”

    荀攸一句话就诠释了孙权的一生,孙权现在的得到的一切,都是太想当然,反而太容易。

    这样的盟友,真是让人悲喜交加啊!

    好在这个盟友手下有一大堆可靠的臣子,如果孙权一直在江东不在乎,那也许还能做他的春秋大梦。

    可一旦孙权离开了江东,那么他的梦就注定破灭了。

    周泰顺利的进入了兖州,也顺利的见到了陆逊,陆逊也看到了孙权的亲笔信,但是陆逊很快就烧了,“王上,别怪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东吴。”

    其实陆逊效忠的从来不是孙权,一直都是江东的百姓。

    不管什么阿猫阿狗坐在了孙权现在的位置,陆逊都是会奉以为主的,“王上,还有什么交待的。”

    周泰可不知道信上是什么内容,“王上,让末将跟在统帅身边听候调遣。”

    这对陆逊来说才是好事,周泰的武艺在兖州应该是无人能比的。

    周泰刚到没多久,周瑜就把陆逊传唤过去了,“听说,王上派人来了。”

    “是周泰还有一封信。”

    “信呢?”

    “烧了。”

    “是不想让我看见。”

    “那封信大都督看不见更好,在下也当做没看见,这个时候我是不会拖大都督后腿的,大都督请放心。”

    “很好,你真的很好,可惜你出仕的太晚了,要不然江东不会像这样这么被动,现在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孙权竟然还不自知真是可笑。”

    陆逊守君臣之礼,但陆逊不得不承认周瑜说的没错。

    东吴大军离开江东,在兖州跟张翔决战,说出来真的是可笑了,这次孤注一掷就算胜利了,江东也不会占多大便宜啊!

    张翔是狼,曹操又何尝不是虎呢?

    “大都督,已然洞察全局了。”

    “我们东吴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拿下许昌,得到降兵巩固自身,才能在此战之后立于不败之地。”

    “这很难。”

    “我知道,但我身为东吴大都督,却必须做到。”

    孙权的确做了一次好事,把周泰送到周瑜的身边,周泰可是跟周瑜一起共过事的,周泰在军中也是很少服人的。

    但在周瑜面前,周泰也只能听命行事。

    周泰成了周瑜手中最锋利的宝剑,直接刺到了城头之上,周泰所过之处根本就是无人可挡的,就算是张峰也不行,最多只能在周泰手中撑过几十个回合而已。

    过了这几十个回合,也是必败无疑的。

    没有将领可以与之抗衡,这下子杨旭郭嘉这边更加被动了,“奉孝,向王上救援吧!”

    “你觉得王上会分兵过来吗?”

    “应该不会,不过王上可以从后方调兵上来,司隶还有兵马的。”

    “那我们直接向阴夔求援好了,何必惊动王上呢?让王上分心就是我们的不对了,王上那边也没那么轻松。”

    “奉孝你变了,什么时候学会善解人意了。”

    郭嘉可没那么好,“跟王上说,丢人的是我们,还不如不说。”杨旭就不该对郭嘉抱有希望,最后得到的只有失望。

第八百七十三章 半个时辰

    郭嘉可不是什么要面子的人,如果张翔那边很清楚游刃有余,郭嘉是不见意跟张翔求援的,跟自己的王上求援理所应当。

    可是张翔那边却是重中之重,别看兖州这边声势浩大。

    但最终决定胜负的地方还是豫州,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所以郭嘉宁愿向阴夔求援,求援信很快的就送到了洛阳,战时谁也不敢怠慢,都是加急信跑死马的那种。

    阴夔看到郭嘉的求援信,也邹了一下眉头。

    阴夔坐镇洛阳,的确有调兵之权,而且这对阴夔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但阴夔却从来都没有行使过。

    兵权在乱世是非常重要的,染指兵权那就是死罪啊!

    虽然阴夔是名正言顺,但不用碰的时候也尽量不碰。

    郭嘉在信中写的很详细,郭嘉是一个很懒散的人,这也是他第一次写的这么详细,把来龙去脉都交待清楚了。

    阴夔想不发兵都不行,发兵容易,但任谁为将,那就难了。

    而且阴夔还要尽快决定,兵贵神速阴夔还是知道的,最后阴夔只能让那些在军中有资历的人为将了。

    这些人的能力或许有所欠缺,但忠心是完全没问题的。

    阴夔可不想第一次调兵,就出现什么岔子,洛阳这一发兵,张翔这边才得到了消息,阴夔做事可是一个滴水不漏的人。

    郭嘉瞒着张翔,阴夔可不能继续隐瞒,特意把事情阐明。

    张翔知道之后,“好一个郭嘉,真是长能耐了。”

    张飞:“三弟,看来兖州方向真的是有变故了,要不要分兵救援。”

    张翔身边没有谋士,最信任的当然是张飞这个亲大哥了,张翔也不用张飞出谋划策,张飞就算说了,张翔也不会听。

    张翔只想找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可以,这样的人真的是屈指可数啊!

    “分兵,吾拿什么对抗曹操,大哥方向郭嘉选择舍近求远,就说明战事还没有那么糟糕,你应该相信他。”

    “相信郭嘉?估计只有三弟你才敢相信他。”

    “郭嘉值得相信。”

    “那个郭嘉在三弟身边的时候的确是挺靠谱的,可一旦离开那就说不准了,中原之战不就是他引起的吗?”

    好像是谁跟郭嘉的关系越好,嘴上就越不饶人,“不是还有文品呢吗?”

    “军师啊!那是真惜命啊!交给他更不靠谱。”

    “我所倚重的谋士,大哥你怎么都看不上啊!”

    “话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