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名侦探 >

第85章

唐朝名侦探-第85章

小说: 唐朝名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那管家手腕一抖,匕首极其灵活的绕过铁锤,往李沧海胸前削了过去。

李沧海忙向后退,脚下却突然被船舷给绊了一下,整个人顿时摔倒在船舷上。

他忙踢出一脚,正踢在管家膝盖,那管家一个趔趄,手持匕首,直接往他胸前摔了过去。

咄……

匕首直接插在了李沧海肩膀旁边的甲板上,李沧海心中升起一股冷汗,若是再偏上几寸,他的肩膀就会被钉在甲板上了。

“干你娘的!老子饶你一命,你竟然想杀老子!”

李沧海顿时火了,他愤怒的咒骂了一声,也升起了杀心,他胡乱的摸到一快木板,对着管家的脑袋就拍了过去。

那管家正奋力地拔着匕首,猛不丁被拍的打了个趔趄,却手中一用力,将匕首给拔了出来。

“我操!”

李沧海见状,骂了一句,慌忙爬了起来。

那管家晃了下有些发晕的脑袋,眼中闪过一抹凶光,他猛扑了过去,一下子将他扑到在了船舷边,抄起匕首就砍。

此时,船体突然左右剧烈的摇晃了起来。

李沧海被那管家死死的压在身下,他只能用双手攥住管家的双手进行阻拦。

管家双手握着匕首,奋力地朝他胸膛刺去,李沧海则奋力地拖着他的双手,不让匕首落下。

船体摇晃的越来越厉害,一个浪头打过来,这船头竟然直接被拍碎了大半。

李沧海心中焦虑起来,两旁的船都已经被凿沉,而唯独他这一艘,却还在水面上,这就造成两旁的船只开始倾斜,已有不少凝土倒了出去。

第一百七十六章风起长安

不仅如此,没有了其他船只的固定,他这艘船对风浪的承受力大大降低,再来几个巨浪,这艘船就会被直接拍碎。

到时候,不仅他会没命,原本以船为载体,进行堵漏的计划也会功亏一篑。

“你大爷的,老子和你什么仇什么怨?你非要杀老子?”李沧海怒声骂道。

管家眼神凶狠,嘴角透出一股残酷的笑意:“想知道原因,去问阎王爷吧!”

管家手中力量顿时加重了三分,李沧海都能感受到,匕首已经接触到了他的皮肤。

“不能让堵决口的计划功亏一篑!”李沧海心中想着。

他眼神突然一冷,双手猛地松开,身体突然一摆,同时右手伸出两指飞快的戳向管家的眼睛。

匕首哧的一下捅进李沧海的身体,与此同时,李沧海的两个手指直接戳在了管家的眼睛上,两人同时发出一声痛呼。

李沧海愤怒的骂道:“想要我的命,那就用你的命来换吧!”

一声怒啸,李沧海一把钳住管家,他面色狰狞,拽着管家就往船下跳去。

噗通一声,两人同时掉进了洪流之中。

从小舟上逃生的众人,目睹了这一切,他们顿时惊呆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反应过来,忙叫道:“快救大人!”

可是那些轻舟,根本经不起大浪的冲击,加上洪水冲击猛烈,轻舟直接被洪水推出了老远。

众人拼命的划动轻舟,奈何水流之势太猛,只得任凭风浪推开轻舟。

岸边,左弘济与常风等人翘首期盼。

见轻舟靠过来,常风忙步履蹒跚的迎了上去。他忙问道:“大人何在?”

轻舟上众人掩面叹息,他们转头纷纷转头朝决口处看去。

借着天空闪电,常风等人发现,决口处尚有一艘大船在剧烈的摇晃,而两旁的沉船,则出现倾斜的状态。

常风心中一沉,暗道不好。

按照之前李沧海的猜想,倘若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堵漏决口的计划,很有可能没有成功。

常风犹豫着,要不要按照李沧海之前的布置,让众人迅速撤离龙王庙。

就在这时,决口处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借着电光,众人发现,关系到整个堵漏决口的正中的大船,竟在缓慢下沉。

“大人!一定是大人!”常风瞬间想到,这大船一定是被李沧海所凿沉,于是兴奋地大叫道。

左弘济抹了把雨水,情急的叫道:“大人还活着,咱们快去救他!”

所有人都神色紧张的盯着那船只,那船只不仅关系着是否能够堵住决口,更关系着数万人的性命,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常风步履蹒跚的爬上轻舟,左弘济也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两人划着小船,逆流而上的往决口划去。

那船只缓缓下沉,不消片刻,就完全沉到了底。

此时,八艘船只虽全部沉入水底,但八艘船上浇筑的凝土,却组成了一道城墙,将洪水从决口处懒腰截断。

“成功了!”

不知谁激动不已地喊了一声,所有人顿时欢呼了起来。

虽然,那些墙体在洪水的冲击下不断晃动,但总归将洪水给截了下来。

而作为此次行动的制定者李沧海,在喝了几口浑浊的洪水之后,就逐渐失去了意识。

他依稀记得,自己抱着管家跳进洪水。

然后,忍着剧痛来到了船下,用尖锐的石头,拼命的凿着船底薄弱处。

船底被凿穿,事先准备好的,扎在船体正下方的一人高的尖锐木桩,在船身重压之下,狠狠地穿透了船底。

那些尖锐的木桩犹如利爪一般,牢牢的抓住决口下的地面,船体内盛放的凝土猛地灌了下去,与水流接触之后,迅速冒出一排密集的气泡,那些凝土遇水则凝,很快就将木桩与船体凝固成了一个整体。

八艘船,刚好堵上堤坝。

五丈宽的船体结构中,盛放着数丈高的凝土,那些凝土失去搅动之后,在雨水的接触下,开始迅速凝固。

恐怕,连李沧海自己也想不到,他突发奇想所做出来的凝土,竟然真的能够挡住洪水。

直到后来,他认识到朝廷工部专门研究矿产的官员,才知道,自己能够堵住决口完全是因为孤山特殊的土质。

孤山的土质是一种沉积岩,这种岩土具有与水接触后,快速凝结的特性,这才使得他的计划能够奏效。

此时,千里之外的帝都长安,涌动着一股不安的氛围。

长安城,繁花似锦,热闹非常,而皇宫更是富丽堂皇,气势恢宏。

紫宸殿之中,金砖铺地,玉石成阶,唐玄宗李隆基坐于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地看着手中奏折。

片刻之后,他表情突然愤怒的将奏折摔了出去,李隆基扫过下面肃立的众人,指着奏折喝道:“你们谁能给朕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群臣纷纷低头,无人敢回答。

李隆基眉毛一挑,苍老的脸上,满是怒容。他扫过众人,目光落在一名身穿紫色官服,长髯白面,留有胡子的中年官员身上。

“杨国忠,你给朕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杨国忠弯腰捡起奏折,他只看了一眼,轻描淡写地道:“陛下且请息怒,依臣之见,这些都是谣言,目的就是为了阻止陛下东巡封禅。”

“谣言?你给朕说说,这‘断龙石’是怎么回事?”李隆基满脸怒容,他怒道:“朕不过是一个月未上朝,竟然就有人想造反,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陛下,臣崔涣有事禀报!”朝臣之中,走出一人,躬身道。

李隆基见崔涣走出,眉头皱了起来:“崔涣,你有何事?”

崔涣对着李隆基行了一个大礼,他沉声道:“这封奏折早于七日之前就已送至长安,然而,此加急奏折,却被有心人给拦截了下来。这是有人故意蒙蔽圣听。”

“哦?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拦截奏折?”李隆基脸色阴沉地喝道。

崔涣扫了眼杨国忠,正色道:“回陛下,拦截奏折之人,正是杨大人!他身为宰相,执掌中书省,所有的奏折都要汇聚在他手里,而他却将黄河决堤,如此重大之事瞒而不报。杨大人,你这样做,究竟居心何在?”

第一百七十七章朝堂纷争

众群臣顿时吃了一惊,谁不知道杨国忠权倾朝野,敢与杨国忠作对,简直不知死活。

众人暗暗摇头,有人替他捏了一把冷汗,而有的人则做好了一副看戏的样子。

面对崔涣的指证,杨国忠不为所动。他微微一笑,不紧不慢的道:“崔大人,这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说。我杨国忠对陛下忠心耿耿,为了大唐江山社稷,鞠躬尽瘁,又岂敢拦截奏折,蒙蔽圣听?”

崔涣冷笑不止,他斜睨着杨国忠,“既然杨大人忠心为国,为何不将这奏折送呈圣上,而是命人送去焚烧炉焚烧?”

“陛下日理万机,每日里处理军国大事已经很是辛苦,这些小事又何须叨扰陛下?国忠身为宰辅之臣,自然要为陛下分担,这奏折我本欲上呈陛下,却被整理奏折的官员给当成了废章,此事可与我无关啊!望陛下详察。”杨国忠跪在地上,对着李隆基连连磕头,颇为委屈地哭道。

崔涣冷视着他,见他将罪责推给他人,不禁有些鄙夷。

但想到杨国忠所作作为,又甚是气愤,他剑眉一挑道:“杨大人,黄河决堤你居然认为是小事?这可是关系到无数百姓的身家性命!”

“行了,朕相信杨卿所言,他对大唐江山尽心尽力,绝对不会隐瞒灾情不报。”李隆基挥了挥手,打断争吵的两人,他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水,沉声道:“朕想知道的是有关‘断龙石’之事。奏折上说,有人在黄河决堤处,挖出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一行偈语:‘帝非帝,王非王。神灵怒,拜上苍。’是也不是?”

崔涣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点头道:“回陛下,不仅如此,这偈语已经在洛阳城,以及长安城流传开来。他们说……。”

“说什么?”李隆基用茶盖撇去茶水中的茶叶,淡淡地问道。

崔涣犹豫了一下,道:“谣言都说,这是天降灾殃,乱世将至……。”

“放肆!”李隆基勃然大怒,他愤怒的将茶盏给摔成了粉碎,怒道:“我大唐如今正值盛世,怎会有灾殃降临?这定是有人妄图谋反,崔涣,朕命你火速查明此事,凡是妄图谋反者,格杀勿论!”

“微臣领命。”崔涣跪在地上,接着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

“说!”李隆基靠着龙椅,神情很是愤怒。

“关于陛下东巡之事,臣觉得不妥,陛下可否取消此次封禅?”崔涣很是恭敬地说道。

“为何?”李隆基摸着胡须,沉声问道。

崔涣从怀里掏出一份奏折,高举过头顶,恭敬地道:“陛下,这是臣日前刚收到的八百里加急奏折,请陛下过目。”

群臣偷偷朝崔涣看去,杨国忠更是惊讶不已。

高力士忙走了过去,将那奏折接了过去,恭恭敬敬的呈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展开奏折,他认真的看了看奏折,脸色瞬间被拉了下来。

猛地将奏折往面前龙桌上一拍,李隆基沉吟道:“封禅之事,列为臣工有何意见?”

“陛下,事出蹊跷,臣担心有人欲对陛下不利,臣建议暂缓行程,更改封禅时间。”崔涣恭敬地道。

杨国忠眼珠子咕噜转动了几下,他忙跪拜道:“陛下,臣以为不妥。封禅乃祭天大事,不仅是为了祭祀天地祖宗,更是为了宣告天下,我大唐国力昌盛。何况,此次邀请了乌苏米施可汗共赴泰山,如今乌苏米施已经在前来长安的路上,再有两天就到达长安,倘若此时取消封禅,恐会有损我大唐国威啊!”

“杨大人,陛下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倘若有人布下奸计,妄图行刺陛下,该当如何?”崔涣正色道。

杨国忠古怪的看了崔涣几眼,嘴角露出一丝轻笑:“崔大人,你身为礼部尚书,主管封禅之事,你既察觉有人阴谋不轨,就该扫除阴谋扫除,让陛下可以放心前往泰山封禅。”

“杨大人,我只是礼部尚书,无权调动兵马,反倒是大人,你身为一朝宰相,又兼兵马大元帅之职,清除阴谋,应该是你的责任吧?”崔涣神色冷淡的道。

杨国忠哼了一声,他神色恭敬地道:“我虽身为宰相,但要负责陛下安危,又焉能分身去查找阴谋线索?”

李隆基听了半天,他眉头皱了起来,有些不耐烦的喝道:“都给朕闭嘴!朕年事已高,封禅之事,朕势在必行。崔涣,朕允你便宜行事,命你彻查此事,清除途中一切障碍。”

崔涣眼睛一亮,忙跪了下去,大声拜道:“臣,领旨!”

群臣纷纷侧目,杨国忠看着崔涣的眼神,充满了怨毒的嫉妒。

便宜行事,意思就是说崔涣,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资源,其权利之大,可以对所有人生杀予夺。

杨国忠入朝为官多年,无论他如何溜须拍马,李隆基也从未给过他便宜行事之权。

崔涣心知责任重大,领命之后,立即退出了朝堂。

退朝之后,李隆基踱步走在御花园之中,一言不发。

“官家,您愁眉不展,可有心事?”身穿锦袍华服的高力士,跟在李隆基身后,问道。

李隆基面色凝重,将一直拿在手中的奏折,交给高力士,道:“你自己看吧。”

高力士恭敬地接过奏折,他仔细的浏览了下奏折上的内容,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力士,对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