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女将梁红玉 >

第7章

女将梁红玉-第7章

小说: 女将梁红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缨问道:“可惜什么?”
  “可惜妹妹一身英姿,竟然也是娼门女子。”
  梁缨问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女子似乎是未曾听见。良久,才轻启朱唇:“因为——我是李、师、师。”
  听到这个名字,梁缨大吃一惊。没想到历史上的汴京名妓李师师竟然就这么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女子看见梁缨的表情,笑道:“怎么?这么惊愕?”
  梁缨的大脑快速旋转,这才结结巴巴地对答道:“因为……因为,早就听说过东京名妓李师师了,没想到今天竟然就这样碰到了。”
  李师师似乎是若有所思:“东京名妓,这是十年前的事儿了吧。”
  梁缨忽然想到了什么,不过脑子就说了出来:“燕青呢?他难道没带你走吗?”她明明记得《水浒传》最后的结局是燕青带着李师师远走他方了啊。
  李师师回头,一脸疑惑:“燕青是谁?”
  额……梁缨忽然想起来,《水浒传》是小说,不是史实。果然,施耐庵瞎编的情节是不能相信的,那现在自己要怎么办,总不能告诉她——几百年后有个叫施耐庵的人说她和燕青有一腿,而且,大半个中国的人都知道了?
  李师师见梁缨许久呆立不语,就自己说道:“想必妹妹听说错了。”继而,又补充道:“烟花巷里三十年,我只记得周郎,只可惜他已去世两年了。”
  周郎?梁缨又想起李师师刚刚说起的美成,于是,随口问道:“周邦彦?”
  李师师点头不语。
  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一生放荡不羁,纵横烟花柳巷。当年他来找李师师的时候已经五十多了,而那时的李师师也不过二十岁的姑娘。宋徽宗赵佶千两黄金万顷良田无上权力,还是比不过周邦彦这样一个糟老头。情之一字,实在难解。
  梁缨不忍好奇心的驱使,又问道:“那——道君皇帝呢?”
  李师师抬头,十年前,她还是名动京师的教坊头魁;宋徽宗赵佶也不过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倜傥皇帝,风流多情,喜歌舞字画。虽说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沉迷于道教。那时的她,一双眼睛如秋水荡漾,眼角也没有如今的丝丝皱纹。那时,为了搏她一笑,年轻的赵佶设宴于状元楼,把天下精美菜肴都摆在她的面前。行人都说:“状元楼上,摆的是宋帝江山”。而如今,如今……
  “唉……”李师师重重地叹了口气。
  回去的路上,李师师突然开口对梁缨说道:“妹妹,你要记住: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
  

☆、隔江犹唱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宋柳永 《望海潮》
  …………………………………………………………………………………………
  大宋建国以来,就一直想从辽国手中夺回燕云十六州失地。无奈,一直未能完成。
  这一年,在燕京自立为帝的辽王耶律淳因病去世,辽涿州守将郭药师投降宋朝,献出涿、易二州。宋朝国内军心大振,便与从女真族发起的金国联手,试图对抗辽国。彼时,由于南方方腊之乱正起,宋朝大部分的兵力都用在南征方腊上。等到方腊之围一解,童贯便带着他的部队赶往北地,前去与刘延庆的军队会合,韩世忠也在随军途中。
  刘延庆苦于援兵久久未到,一直在北地负隅顽抗。加之辽军一直在扬言要以三倍的军力冲击宋营,刘延庆更是胆战心惊。一日清晨,刘延庆见卢沟北岸起火,以为真的是辽军前来进攻,于是,弃营逃遁。慌乱中,人马互相践踏,弃尸路旁,军械和粮草也丢失殆尽。此时,刘延庆身边仅余苏格等五十骑。败退到滹沱河时,正遇见两千辽兵迎面而来。
  见此情状,刘延庆扬天叹息:“上天亡我!”不料此时,滹沱江上,突然间竟多了几条宋船,撑船的正是伤残的宋兵。船上的士兵叫道:“将军快上船,韩部将让我们在此等候。”刘延庆赶忙跑到船上,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没想到,韩世忠竟然带着一小队人马,又跑出去迎敌。临走前,嘱咐伤兵,分为两处,看见有辽军败逃,就击鼓不止,乱其军心。由于多处鼓声响起,辽军一时不明情况,不知到底要分为多少个部队,只好先行占据高地进行观望。韩世忠不等辽军布置好,就又单枪匹马闯入辽军的包围之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砍倒两名辽军的升旗手。辽军大乱,一路北蹿,宋军于垂败之时捡回一个胜利。
  这一年,宋金两国签订“海上之盟”,划疆而治燕云十六州,长城以南及燕京地区归大宋,长城以北归金国。消息传来,举国欢腾。
  韩世忠一行从北地赶回汴京的时候,百姓已是夹道欢迎。梁缨也在这欢呼的人群当中,燕云十六州的收回,燕京的收回,意味着她在现代社会读书和工作的北京再度成为自己的国土。单单这一点,就让她热泪盈眶。
  宋军列队回朝。马前,先是童贯;接着,是刘延庆;然后,是一些不知道名字的都指挥使。良久,梁缨才看到骑着马一脸沉毅的韩世忠。与半年前相比,他瘦了很多,也黑了很多。
  果然,沙场征战苦。
  “万岁!万岁!”道路两旁的百姓忽然大叫了起来。
  在这人群的热浪当中,梁缨也觉得心胸沸腾,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叫道:“韩世忠、韩世忠……”
  马上,韩世忠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像是在叫自己的名字,抬头,看到路两旁密密麻麻的群众全在呼唤。应该是自己听错了,于是,又将视线收了回来。
  回到赏心楼的时候,梁缨依旧是一腔热血久久不能平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梁缨起身,不如去隔壁状元楼找李师师说说话。
  刚下楼,就听见漆黑的巷角有人在谈话。一男子说:“小王爷,咱们快回去吧,这是在宋朝的疆域里,咱们要是出事了那可怎么办啊?”
  另一男子回头:“无知!不来宋朝的疆域,你我怎么知道宋土竟是如此地富饶啊?爷爷不会怪罪我的。走吧——”于是,用力一拽,把身后的仆从拽了过来,走近了状元楼。然后,叫道:“把你们这儿唱曲最好的姑娘叫过来!”说着,扔下了一锭银子。
  状元楼的老鸨急忙走过来,叫来李师师。李师师怀抱琵琶,轻轻坐下,开始唱曲儿: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曲声悦人耳目,梁缨在门外都不禁听呆了。
  “好、好!”屋内那男子开始鼓掌:“好词、好曲,好一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颜亮佩服佩服。”语罢,又连声赞叹:“这么美的地方,颜亮恨不得长居于此。”
  听到这儿,梁缨心里陡然一惊:都说当年是因为金主完颜亮听过柳永这首《望海潮》,尤喜其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故而执意挥兵南下,蹂、躏大宋河山。那自称颜亮的男子一定就是完颜亮了。一想起靖康之乱的惨状,梁缨心头就是一阵余悸。不行,决不能让这样的惨剧发生。这样想着,梁缨转身回屋取了一样东西。
  出来时,正看到完颜亮和仆人从状元楼出来。梁缨胸中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勇气,瞄准完颜亮。闭上眼睛,嗖的一箭就过去了。
  “啊——有刺客——”顿时,叫声传来。
  这是……贼喊抓贼?梁缨才反应过来,赶忙转身逃开。慌乱中,还不忘回头瞟一眼完颜亮。这才发现自己虽然把箭射到完颜亮的身上,但、是,一直偏到了他的手腕上。“哎呀,怎么那么笨?”梁缨一拍自己的脑瓜,赶紧离开。
  安坊里,迅速多了许多士兵,挤得水泄不通。此时,梁缨已经绕着岔路口好不容易从安坊逃到了杀猪巷,却发现这儿也有好多士兵。完了,本想为民除害,没想到竟是牺牲自己。梁缨在心里默念道。一回头,看到有一户人家的窗下放着一个装杂物的箩筐,就赶紧躲了进去。从这里,她正好可以观察外面的情况。
  没想到带兵巡查的人竟然有两个,一个文官和一个武将,完颜亮和他的仆人就站在二者中间。
  完颜亮叫道:“童大人,秦大人,就一个姑娘而已,你们就找不到了吗?不怕我们大金国记住你们?”
  那个姓童的武将连忙回答:“小王爷赎罪,童贯一定找到,一定。”
  那文官也答道:“秦桧知罪,请小王爷赶紧去看伤,这里就交给童大人和在下了。”然后,秦桧毕恭毕敬地送走了完颜亮。
  我说完颜亮在宋朝的疆域内为什么还那么嚣张,原来这伙奸、臣现在就与金国有勾结,怪不得两年后的宋军在靖康之乱中一溃千里呢?想到这里,梁缨不禁气的牙龈直痒痒。
  忽然间,箩筐的盖子被人打开了。是一个农妇,她显然大吃一惊。梁缨见她就要喊出声来了,赶紧用手捂住妇人的嘴,这才没有发出音。刚刚想放下悬着的心,这才发现自己的头边有异物。
  梁缨回首,有人正拿刀指着自己。场景再现一般,这画面简直是太熟悉了。当梁缨看到那人是韩世忠的时候,一刹那间竟然怀疑自己眼睛是不是看花了。
  韩世忠冷冷地说道:“我看你是伤人成性,连六旬老妇都不放过。”
  梁缨刚想解释自己并不想伤害妇人,只是想让她别发声而已。门,突然就砰砰砰地响起来了。有士兵在外面叫道:“开门啦、开门啦,抓刺客了……”
  老妇人迟疑着走过去开门。韩世忠纵身跃起,把梁缨挂在屋顶的横梁上,她的身影很快就被掩藏在夜色当中。
  梁缨死死地抱住横梁,拼命地保持住平衡,咬牙不发声。她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同时,时刻注意下面的情况。
  推门而进的是一队士兵。他们一进屋,就闻道:“你们有没有见到一个姑娘,穿着墨绿色的衣服,头上绑着一根丝带?”
  梁缨用余光看看自己,墨绿色衣服,丝带正好被压在自己的胳膊下。
  见到屋里没人说话,那士兵就自行将屋里排查了一遍,当看到他们用刺刀捅了捅箩筐时,梁缨觉得浑身都在疼。搜寻一圈无果,他们又问了一遍。
  韩世忠这才张口回答:“见过。”同时,眼睛向四处瞟了瞟。
  梁缨在横梁上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差点吓得从横梁上掉下来。脸色苍白,瑟瑟发抖。
  士兵又问:“那位刺客在哪儿?”
  韩世忠沉吟了一下,说:“在……”
  梁缨的心顿时被提到嗓子眼儿上。
  “在这条路上走过,跑向那边了。”说罢,韩世忠抬手指了指路的尽头。
  那几名士兵一听,急急忙忙赶紧朝韩世忠指的方向跑去了。
  梁缨这才长舒一口气。下面那人,真的是要把自己吓死啊。这么想着,不禁就放松了双手。
  “啊——”
  梁缨就从屋子的横梁上直直地摔了下来,千万不能头先落地啊。自由落体过程中,梁缨在心中呼喊着。
  看着那么一个绿色的影子往下坠落,韩世忠本来想要动身营救的,后来又干脆直接站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梁缨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右腿脚踝处肿了好大一块。
  韩世忠见了,淡淡地丢下一句话。
  “真笨,又不是身上没武功?”
  “什么?”
  “我说你身上有武功啊,只要你放轻松,一运气,才这么高的高度,绝对可以平稳落地。”
  “是、是么?”梁缨一脸懵逼。
  此时,三人已经转至里面的一间房屋了。
  老妇人给梁缨端来一碗热水,和声道:“姑娘赶紧喝了吧。”
  韩世忠连忙道谢:“吴妈妈,你赶紧歇着。她不用你劳烦你招待的……”
  吴妈妈摇了摇头:“韩将军,这是什么话啊,不过是一碗热水罢了。”
  梁缨问道:“吴妈妈,韩部将是您的什么人啊?”
  吴妈妈回道:“也没什么,韩将军人好,自从小三子去世后,他就经常过来看看我这个孤寡老太婆……”说着,颤巍巍地出去了。
  “小三子是谁?”
  韩世忠沉吟了一会儿,回答道:“之前一直跟随着我的一个小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