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584章

调教大宋-第584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老头儿听的连连点头,倒也不再纠结宁可去给纺户出佣,也不去给先帝修陵的事了。
  范仲淹见唐奕眉头不展,说的是好事,可是一点高兴的模样都没有。
  “既然是好事,大郎可还有什么忧虑?”
  “有……”唐奕把眉头皱成了川字,缓缓点头。
  “而且,不是一般的担心,而是忧虑很大。”
  “哦?忧虑什么?”
  “慢了!”唐奕吐出两个字,看向范师父。“我们慢了,朝廷慢了!”
  “而且,慢的不止一拍……”
  “若不早做准备,是要出大乱子的。”
  “说来听听。”范仲淹吓了一跳。
  唐奕道:“就拿今日所见来说吧。”
  “朝廷居然不知道地方上的用工环境,还抱着以前的思维去招工。”
  “结果呢?那些纺织户比朝廷反应更快,抢人更凶,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唐奕面色凝重,“人都是自私的,都是驱利的。”
  “纺户能开出更好的价钱,民夫不去修陵去挣更多的钱,这无可厚非。”
  “关键是,我们所谓的朝廷居然不知道这一点,居然到了今天还没反应过来……如此下去,是要出大问题的,是要灭朝的!”
  ……
  “不……不至于吧?”
  在二人看来,唐奕可谓是危言耸听,有这么严重吗?
  贾昌朝道:“只是与民不通,以后多加注意便是,子浩言重了!”
  “一点都不言重。”唐奕极是认真。
  “不光是今日所见的问题,奕现在就能给相爷想象出一大串,我们现在不会注意,将来却一定会爆发的问题。”
  不等老贾反应,唐奕已经开始细数起来,这些也是他刚刚惊心之际,突然涌上心头的问题。
  “比如说粮产。”
  “如今粮产暴增,在朝廷来看,端是百利无害。”
  “可是粮价呢?凭空冒出这么多粮食,如果朝廷不加以管控,粮价会跌到一个什么地步?”
  “这可是整个大宋的粮价波动啊!会不会出乱子?会出什么乱子?贾相爷想过吗?”
  “这……”
  老贾脸都白了,让唐奕说的这么吓人呢?
  “还有。”
  唐奕继续道:“粮食不值钱,可是毛纺、运输业却在大肆吸纳劳动力。”
  “这样的反差会使多少农户从农转工?会有多少田地彻底荒种?”
  “即使市场自我调节,最后两相平衡,这个过程又要经历多少坎坷?”
  “而最后的结果,则是我们增产的粮食被荒地抵消了,大宋还是会回到原地!”
  “……”
  贾昌朝不说话了,也不会说话了,唐奕描绘出来的,是未来,也是……灾难!
  “再比如。”
  “这些新兴的毛纺、棉纺织户,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正如历朝历代的土地一般兼并融合,我们管不管?要不要提早做打算?万一再成就一批庞然大物,却不满足朝廷制约呢?”
  “我们的政策、律法能不能适应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
  “万一适应不了,怎么办?”
  “是等死,还是求变!?”
  “我们慢了,太慢了!”
  唐奕一连串的话语,似一刻刻火神炮弹在两位相公胸中炸响。
  他们没想到,只是一个农庄老妇的一席话,会让唐奕联想到这么多。
  ……
  ……
  唐奕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后世有无数个惨痛的例子在打醒他,在鞭策他。
  若不是今天出来这一遭,这顺风顺水的改革之路,让他几乎已经忘了,整个欧洲的皇权是怎么被资本掀翻的。
  很多人说,封建皇权与资本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那是必然结果。
  屁!!
  在政谋里面,就从来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所谓妥协的艺术哪里有什么气节可言?
  之所以被掀翻,是因为他们和现在的唐奕一样,反应慢了。等到想求变的时候,已经输掉了所有的筹码。
  不同的是,欧洲皇权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前车之鉴。
  而唐奕正好相反,有后世欧洲趟水,可以提前求变。
  ……
  此时此刻,范仲淹也是忧心重重,“那依大郎的意思,当如何赶上?”
  对于范仲淹和贾昌朝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们还真有点抓瞎。
  只见唐奕停了下来,沉吟良久。
  “不但要赶上去,而且还要超前!!”
  “所以……”
  “我们需要……”
  “宏观调控!”
  “社会规划!”
  ……
  得,一着急,把后世的词儿都蹦出来了。
  唐奕心说,老子点子是有多好啊……
  幸亏后世生在华夏,但凡换一个国家,绝对没有这么多现成的改革经验让他肆意剽窃。


第940章 一二三步走
  唐奕绝非危言耸听,政策、法规,即使不能超前,最起码要保持同步,慢一拍……
  是要送命的。
  ……
  大宋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海外贸易的崛起,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在给大宋带来无限机遇、无限可能的同时,也存在着无限的危机。
  刚刚与范师父和贾相爷的那段对话,唐奕还只是急智之下想到的一些可能,回去细想之下,他越想越心惊,越想越后怕。
  因为,单单是农庄这一遭,还远不止他与老贾陈述的那些弊端。
  比方说,童工。
  对,大宋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童工的概念,可是,唐奕在这个时代的所作所为,已经把大宋缓缓的从原始经济的泥潭之中拉了出来。
  所谓文明进阶……
  大宋其实正在经历着文明进阶,而不可避免的,资本的罪恶性很快就会显现出来。
  一旦处理不好,那这只巨兽还没来得及训化,就将化成践踏一切的毁灭之力。
  童工、血泪工厂、剥削、压迫,如果当权者反应慢了,在没有任何束缚力的情况下,资本是没有任何道德性可言的,自然而然会因资本的不断整合、进化而越来越失去人性。
  百姓们都是懵懂的,他们不知道,现在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作坊,会滋生出怎么的贪婪;他们更不知道,没有律法保护的用工关系会发展到什么样的恶劣程度。
  而当其发展到无法遏制的程度的时候,劳苦大众与资本家之间,新兴的经济组织与政权之间,又会爆发什么新的矛盾,唐奕几乎不敢去想。
  谁也不知道,在十一世纪的大宋会不会来一次“法国大革命”,更不知道,会不会还没等到大宋称霸世界,就已经从内部土崩瓦解了。
  此时此刻,甚至唐奕有了一丝胆怯,继而生出一股冲动,他要把资本巨兽重新关回笼子里……
  实在太难操控了!
  ……
  事到如今,这个时代已经被唐奕弄的面目全非,除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与原本的那个轨迹已经没有任何交集。
  唐奕发现,他这个穿越者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少,剩下的资本不过就是一点点的预见性。
  他实在不知道,这一点点预见性够不够推着大宋继续向前。
  而此时,唐奕越加佩服后世华夏的那些伟人。
  只有真正的身处洪流之中,才明白那些人是多么的惊才绝艳,多么的雄韬伟略,可以把资本巨兽玩弄于一个根本不适合资本生长的环境里。
  唐奕现在甚至生出了和后世的西方人相同的想法: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没错,就是这个想法!
  其实,所谓的社会主义只是一个理想国,真正落于实践,弊端之多根本无法克服。
  正如后世西方的所谓政客,所谓经济学家预言的那样,一党天下的政体很容易滋生腐败和独裁,更容易走向偏执,亦无法保持长期的活力。
  而且,经济发展与其中心思想有着根本的冲突,必然导致衰败。
  事实也正是如此,毛子就是用这套东西拖散架的。
  曾经占据了半个世界的政体,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是自生自灭,就是军政府独裁了。
  但是,唯独华夏,西方不但没把她拖垮,靠黄,反而拖着拖着西方自己开始大衰退了。
  “华夏是怎么做到的?”
  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更没有理解,华夏是怎么不断的保持活力,一路开挂的。
  一个国家有凝聚力,有向心力,有上升力,有活力,最主要的是,不独裁,却敢号称是“家国机器”。
  放眼后世,只此一家,稳的一逼。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特么就是个悖论。
  唐奕现在就是和那些西方人一样的想法……
  他想过学这个,学那个,学君主立宪,学工业革命,甚至想过学小鬼子明治维新,到最后……
  发现最牛的还是咱们自己人那条开挂之路。
  但是,太特么难学了!!
  从哪儿下手啊??
  ……
  ……
  纠结了整整一夜,也没彻底理顺,不过,倒是有了一些思路。
  所以,一大早,天还没亮呢,范老爷和贾相爷就被唐奕从被窝里拉了出来。
  “咱们这样太累了!”
  两个老头儿本就迷迷糊糊,被唐奕这没头没脑的一句弄的更是云山雾罩,对视一眼,皆是茫然。
  “怎么太累了?”
  “零碎,拆东墙补西墙。”唐奕顶着个黑眼圈,眼神却是坚定异常。
  “永远都是出了问题解决问题,却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贾昌朝更是不解,“朝政历来如此,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皇权天下,说好听点儿,天下就是皇帝的。说不好听点,皇帝是大家长,他们这些当官的就是杂役,存在的意义就是帮皇帝和百姓解决问题嘛。
  可是,唐奕显然不太认可,缓缓摇头。
  “应该有一个规划……”
  另一边,范仲淹沉默了,唐奕既然这么说了,说明他心里已经有规划了。
  “大郎,不妨说来听听,怎么样的规划。”
  “二老且看!”
  唐奕来了精神,在二人面前展开一张山河图。
  “这是大宋所在,中原本域,那些海外飞地暂且不管,只说中原。”
  “嗯。”二人点着头。这图上有一条红线,正好在长江以北把大宋一分为二。
  只见唐奕只着红线以北,“依现在大宋的实际情况,北方地区是主要的粮产地,而南边因岭外尚未开发,除巴蜀、荆湖、江南,也就是长江沿线,皆不产粮。”
  “但是呢……”唐奕话锋一转。
  “如今北方毛纺和正在试植的棉花正在缓缓崛起,而长江一线河网密布,航运之务又极为发达,致使在不远的将来,几乎可以预见,棉毛纺织,还有航运用工,必然要抢夺农事之劳力。”
  范仲淹和贾昌朝听得眉头紧皱,这个问题,昨天唐奕就已经说了,只不过从图上再看,却是身临其境得多。
  “这就是大郎所说的长远规划?”
  “只是一部分。”唐奕继续道。“这还只是个开始……”
  所谓规划,可不是走一步看一步,而是要走一步看五步、十步。
  “且先别说以后。”范仲淹指着山江图一脸严肃。“只这工与农争之危,你待如何解决?”
  唐奕道:“单是这个问题,只要咱们早有预见,其实很好解决。”
  “一方面,可以降低农税,给予农户更多的福利,尽量留住耕种劳力。”
  “另一方面,则可大力扶植岭外的农垦,开辟新的粮食产地。”
  “嗯。”范仲淹点着头。
  “可行!!”
  大宋的农税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被商税超越,而从去年的税收来看,农税甚至只占了三成。
  这种情况下,即使轻赋农户,也不是接受不了。
  “那下一步呢?”
  “下一步?”唐奕淡笑。“二位且看!”
  再指山河图,“长江一线,乃至沿海各州,航运的兴起必然带动周边商货的兴盛。”
  “不难想像,将来那些制造生活日需、瓷茶百货的作坊,必然向这些地方靠拢。”
  “沿着江淮,海岸将成为大宋的商品集散地,从这里把小到针头线脑,大到车船重器的各种货物运往全宋,甚至全天下!”
  “这个时候,朝廷就更应该因地制宜,把制造业区分开来,集中建设,为各州各府做好规划,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形成规模。”
  “而北方!”唐奕一刻不停。
  “随时棉毛产业的壮大,也将会越来越集中,越来越抱团!!”
  “您二位知道,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吗?”
  “……”
  二人不说话了,看着地图发呆。
  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星星点点的纺织作坊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不断合并壮大。
  最后……
  最后形成无数个纺织城,纺织镇。
  “大郎的意思是,我们要提早预防,阻止这种无序吞并?”
  “不!”唐奕的回答出乎二人意料。
  “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