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范仲淹!
范希文盯着唐奕的眼睛,一字一顿道:
“大郎可知,若稍有不慎,书院百多号学子的前程和命运就都毁了。”
为人师者,这是他不得不去担负的责任!
唐奕闻言,冷然一笑,“与大宋的前程和命运相比,百多人的命运又算得了什么呢?”
!!!
“好!”范仲淹猛一拍桌子。
“你放手为之!老夫挡在你前面!”
……
有范仲淹这一句话,唐奕心里就有了底。
只不过,想招曹满江来回山,不是说说就行的。
毕竟观澜书院是民学,曹满江就算再不得志也是官身。让他放弃军籍,以武人之身到一个民学来,听着就不靠谱。
所以,基于朋友之间的尊重,唐奕不能直接让赵祯退了曹满江的军籍。他礼貌性地给曹营头写了一封信,先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正是这番犹豫,让他晚了一步。
……
九月,侬智高叛乱进一步扩大。
在围困广州五十七天久攻不下之后,侬军暂时退去,转攻贺州、昭州,连下两城。
广西钤辖王正伦以身殉国,王从政、徐守一等一批文武官员也相继战死。
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广西南路诸州战死的战死,出逃的出逃,竟无一人可阻侬人兵锋。
赵祯一面令许余靖引交趾军兵入境一同平乱,一面从庆兴军路调兵南下。
关键时刻,狄青终于站了出来,上表请战。
他说:“臣行伍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国家。希望能带得数百个蕃落骑兵,再加上一些禁兵,去将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
赵祯自是高兴。
但却仍有不放心,便把王德用和庞籍两位精通战事的重臣叫到身边,让他们说一说,狄青南下平叛可行与否?
庞籍道:“值此危局,非汉臣不可!”
这是在肯定狄青的能力。
“但是……”好吧,王德用和赵祯让他这个但是弄的直腻歪。
文人说话就是不痛快,总带着个恼人的“但是……”
“但是,仍需派一文臣辅佐。”
赵祯闻言点头,“卿家所言极是。”
不废话吗?大宋军人出去,什么时候不都得跟个文官监视着。
但是,王德用却不干了。
妈了个巴子,都火燎腚毛了,还特么想防着俺们?
遂语出声,“若派监军,不如不用狄青!”
王德用的言下之意,信不过就不要用。
赵祯一窘,自觉有点过份了,都这个时候了,还监什么军?
“那就……不派。”
第二天早朝,赵祯便任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
赵祯也算够意思,既然都不派监军了,那干脆彻底放权,把将荆湖两路、广南诸路的军政大权全交给了狄汉臣。
不过,朝臣们不干了。
本来,狄青以军功入西府参与论政之事,就是大宋开国以来绝无仅有的,现在赵祯又要把整个西南的军政两务交于狄汉臣一人手中。
这怎么能行!?让我们文官去给一个武将行下属之礼?
坚决不能干!
但是,赵祯心意已决,谁说也没用。
最后,只得在用兵上给狄青打了个折扣。
原来是让他带两万西军、一厢禁军南下,现在只给了三千西军,一营禁军护卫,余者各地厢勇丁补,以此来安抚朝臣。
王德用气的差点没归了天。
奶奶的!这真是又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三千西军你特么折腾什么去?
厢勇丁补!?
各地的厢军连军械都配不全,除了搬石头,就是扛土包,基本上就没拿过刀。
让他们去干嘛!?
第300章 锰钢板甲
赵祯这都不算是打个折扣了,简直就是把大头儿都切了,给狄青留了个尾巴。
两万西军,那是大宋战力最强的军队。可想而知,西军一到,侬贼必亡。
但现在缩到了三千,一厢禁军,也直接减到了一个营,这特么就是坑爹!
但是,你还不能说什么,不然朝臣们又该有话说了。
你狄汉臣不是牛吗?
当初上本,可是说夷兵百骑,禁军几百就能取侬智高项上人头的。
所以,狄青只得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硬着头皮领旨。
回去之过,把几个主要的武官叫到一处,商量这仗要怎么打。什么时候出兵。
这其中,有西军统帅杨文广,亦有其子杨怀玉。
没错,那一营禁军,就是杨怀玉的神威营。
一番讨论,狄青任命杨文广为先锋官,引三千西军先行驰援广南,自己在后队聚拢各州厢勇。随后杀到。
并嘱咐杨文广传令余靖、孙沔等人,在大队人马到来之前,不得妄动。
而一提到厢勇,杨怀玉不由插了一句嘴,“唐子浩曾在使辽时说过,邓州有一营厢兵,军纪严明,是为可用之兵!”
狄青一凝眉,随即道:“那就给京西南路军政官发涵,令邓州厢营开跋广南,不用与大队会合,且去待命!”
他现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那一营兵是不是真的军纪严明,用了再说吧。
这时候,唐奕给曹满江去的信还在路上,而令其驰援广南的军令也已经发出了。
……
狄青挂帅南征,赵祯特意设宴为其送行!
与会朝臣心情复杂,既希望狄汉臣平定南患,保国安家,又不想这个涅面粗汉太出风头。
此时唐奕就是不在,在的话,非得把他们祖宗十八代的祖坟都骂冒烟儿不可。
自古文人相轻,真是一点不冤枉他们,什么东西?就见不得别人好!
待宴后,一众文臣都退了下去,只剩王德用、赵祯,和几个出师武将。
赵祯总算说了几句体已贴心的话。听的狄青和杨文广心里暖哄哄的,就差没哭一鼻子了。
这时,外面的内侍来传,说是唐子浩求见。
赵祯了然,听说,唐奕有礼物要送给狄青,应该就是这个事儿。
“让他进来吧!”
……
唐奕确实是来送礼的。
等他带着人把礼物搬进来,赵祯、王德用等人的眼珠子就挪不开了,紧盯着侍卫抬进来的一套锃亮铠甲。
等到侍卫把两个长条锦盒和一套铠甲放在众人面前的时候,王德用已经开骂了。
“好你个混小子,老夫算是白疼你了!有这么好的东西,不说先给老夫来一套!”
唐奕憨然一笑,“时间仓促,工匠就打出这么一套,先让狄将军用着,改日人人有份!”
“明光铠?”赵祯也围着那铠甲转了一圈。
这甲也太漂亮了!
锃明哇亮,几乎可以照出人来。甲身是一整块的锃亮钢板,顺着腰身的线条,勾勒出胸肌肋条。两肩是吞天虎口,腰间有云纹战裙。
像是明光宝甲却比明光甲的防护面更全,就是一件铁皮战衣!
王德用在甲上轻轻一弹,登时金鸣龙吟不绝于耳。
“不是明光铠,倒像是骑兵重甲,可又没重甲厚实,不会就是个样子货吧?”
唐奕一撇嘴,“您老拿剑砍砍试试,出道印子,都算我没说。”
“真的假的?”王德用不信,提起来一试,这甲太薄了,也就只有十多斤重,跟兵士穿的鳞甲差不多。怎么可能像唐奕说的那么玄乎?
“这是用新弄出的锰钢打出去的,薄是薄,但是别说刀剑,就算你拿大锤砸,最多也就出个潜坑。”
这就是唐奕之前一直说的锰钢板甲。
由于冲压技术还没弄出来,这件甲是工匠手工打出来的,专门赶在狄青出征之前完工。
将来,按唐奕的意思,是要把这种甲普及到全军的。
大宋军队装备的是鳞甲,由于经费的问题,有的连鳞甲都穿不上,只有极高级的将领才配得起明光铠。
有人说,明光铠就是华夏的板甲,其实不然。
明光凯也是鳞甲的一种,只不过鳞铁的面积大一点,看上去像铁板,也是镶在皮衬或者棉衬之上的,防御局部。与板板的整体防御是不一样的。
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善用钝器,也就是狼牙棒、铁骨朵之类,靠冲击力伤人的武器,鳞甲的防御就变的极为有限。
要不然,宋金对抗之时,大宋军队也不会有“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的戏虐之言。
大棒砸下来,鳞甲根本就防不了!
要是宋军可以装备防冲击力更强的锰钢板甲……
只要冲压技术到位,把板甲做的薄而轻便,且成本低……
那画面一定很美,让北方蛮子大棒槌一砸一个响儿,连坑都打不出来。
一说这甲的性能,大伙儿都不淡定了。
王德用甚至想当场试一试,让赵祯拦住了。
“这可是送给狄卿的出征之礼,砸坏了,狄卿怕是要心疼了。”
狄青尴尬一笑,还真会心疼。
杨怀玉在后面使劲捅了唐奕一下,压低声音道:“我的呢!”
唐奕一翻白眼儿,“且先走吧,打出来让粮船给你稍过去。”
杨怀玉这才满意地暗暗竖起一个大拇指,“这才像兄弟吗!”
看了半天铠甲,王德用又盯着另两个盒子。
“这里面是啥?”
“一把配剑,一把唐刀!”
哦!
王德用点头,这是一送就配一套啊!从甲胄到配剑,外加冲阵战刃一样不少。
随手打开短一点的盒子。
王德用只看了一眼,眼珠子就差点没突出来,还不待别人看见里面的东西,砰的一声合上剑匣,一把抱在怀里。
“汉臣啊!你不用剑,拿去也是摆样子,这剑且给老夫吧!”
噗!
这不是耍无赖吗?为将帅者,谁不是拿剑去摆个样子?其公用与令旗无异!
再说了,您老要也行,也让我先看看啊!
狄青僵在那里,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王德用要,当然得给。但是作为武人,又是为将者,谁不爱配剑?他真怕那盒子里是什么好剑,给了就会后悔。
赵祯笑了,“到底是什么好东西,卿家,总要让大家看上一眼吗!”
“不给……”王德用七十多岁的老头耍起了无赖,把脑袋摇的人眼花。
但他越是如此,赵祯越是好奇,“与朕看一眼总行吧?”
陛下要看,那能不给吗?王德用只得把剑匣交到赵祯手里。
赵祯打开也是一愣,随即伸手把剑取了出来。
登时,除了唐奕,满屋子的人都一眨不眨地盯着赵祯手中的长剑,再也挪不开眼睛。
“这……这……这花纹是怎么刻上去的?”
第301章 绝世好剑
古人对剑的喜爱,几乎上升到了信仰的地步。不光武人爱剑,连文人也以配剑为饰。
不论是君王将相,还是游侠浪儿,谁也抵不住一把好剑的诱惑。
单是那些仗剑天涯、弹剑而歌的诗词句子,就数都数不过来,足以让人心醉。
……
看着众人的表情,唐奕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哼!
别说是爱剑如命的古人,就算是在后世,又有几人能敌得住“大马仕革钢纹”的魅力?
现在赵祯手中擎着的,是一把三尺长剑,不是现今流行的“薄格剑”,而仿秋春古风的敦厚造型。
当然了,大家现在关心的根本不是剑的造型,而是剑身上,让人看一眼就为之沉迷的黑白花纹。
杨文广愣愣地发问:“这……这剑纹是怎么刻上去的?”
赵祯手握宝剑,看得真切,“不是刻上去的,而是剑身自带云纹!”
“怎么可能!?”杨文广有些不信。
百炼神兵,也有钢纹,但极潜,且不明显。
而这把剑,剑身黑白分明,黑处暗不折光,白处亮可照人。密密麻麻的黑白花纹好像要从剑中涌出来一般,活灵活现,煞是好看。
唐奕接话道:“这确实是剑身自带的焊纹,而且在碳钢之中,应当是最强的制剑钢了。”
“碳钢?”
大伙儿可不懂唐奕那些稀奇古怪的名词,他们只想知道,这剑是怎么锻造出来的。
至于怎么锻造,说心里话,这把剑花费的心思,可是多了去了。
这把剑所用的材料,在后世叫作“大马仕革钢”,原产自印度,因贩运到大马仕革制成世界三大名刃‘大马仕革剑’,而闻名于世。
不过,在后世,最原始的炼钢工艺已经失传,于是大马仕革钢也就成了花纹钢的统称,轮为一种装饰用钢,性能也无法和原始的大马仕革钢相比。
后世,唐奕在读硕的时候,认识一位专攻金属冶炼的导师,这位导师对传说中的大马仕革钢十分痴迷。
他用现代工艺虽没有复制原来印度的原始炼钢工艺,却通过其他手段炼制出与原始大马仕革钢性成相近的钢材。
唐奕之前就想过,去印度抓两个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