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还我大秦 >

第235章

还我大秦-第235章

小说: 还我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会稽王司马昱朝殿内小黄门努了努嘴,又指了指太后寝宫方向。这名小黄门会意,趁着朝臣议论纷纷杂乱之时,一溜烟的走出殿外,不知往何处去了!

    当朝天子晋穆帝司马聃,见此时战和之策已定,那么接下来要讨论的,便是应该派谁前去支援?又该带多少大军前去?

    “诸位爱卿,谁愿为朕分忧,领兵前往支援北府兵?”

    就在这时,只听殿外有人大呼:“启禀陛下,北府兵统兵将军刘牢之,亲派飞骑前来面见陛下!”

    刘牢之递来的奏章,司马聃刚刚拿在手里,不想刘牢之又派飞骑前来面圣!不用猜便知道,北境那边定然是发生了惊天巨变!而这惊天巨变,多半是和苻健贼军有关,难道贼军大举犯境了不成?

    可是晋穆帝司马聃,他又怎么知道,刘牢之的第一道奏章,早在七日之前,便已送达太尉桓温之处。而太尉桓温之所以今日才着人禀报司马聃,为的便是让这两道奏章一同到达,让晋朝上下一时之间,没有太多转圜的余地,进而达到自己不可告人之目的!

    见北府兵刘牢之派来飞骑,晋穆帝司马聃大声道:“刘牢之派来的飞骑在哪里?快传他上殿来!”

    不一会,只见一位满面风霜,周身上下满是尘土的偏军校尉,跪伏在玉阶之下,对晋穆帝司马聃禀报说:“启禀陛下,刘将军派微臣前来,禀告陛下苻健大军兵分三路,共计五十余万,分别从长安,洛阳,徐州出兵,现在已经陈兵淝水一带,和我朝北府兵成对峙之态!刘将军盼陛下速派援军,不然贼军一旦越过淝水,恐怕江州,扬州两地,便要尽归贼军之手!”

    若说刚才晋穆帝司马聃,眼睛里还有朦胧睡意,那么听到这个消息,他还是猛然惊醒,连声问道:“五十余万?这消息确切吗?”

    那名北府兵偏军校尉叩头答道:“启禀陛下,贼军兵分三路,此时查明的兵马,已经不下五十余万,至于他们还有没有后军,微臣也不知晓!”

    这名偏军校尉的话中之意,分明在说苻健贼军,此时不下五十余万,而其兵马总数,肯定是要比这个还要多的,至于多多少,那么皇帝陛下你自己个不妨猜猜看!

    这名偏军校尉话音未落,晋穆帝司马聃从龙座上猛然站起,看着殿内一众文武百官,嘶声问道:“苻健贼子率军犯境,诸位爱卿可有退敌之策!贼军势大,诸位爱卿谁愿领兵出战!”

    在短短的一瞬间,晋穆帝司马聃,已经将谁愿领兵支援北府兵,变成了谁愿领兵出战苻健贼军!这两句话听起来,意思似乎差不了多少!可是细细品味起来,却内有乾坤,大有深意!

    支援北府兵,便是以北府兵为主,派去之人只是支援而已,至于对苻健贼军,也只是行防守之策,让他们不再有机可乘,不要再犯境扰民即可!

    而领兵出战苻健贼军,便是化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不仅要保境安民,更有击退苻健麾下数十万贼军,单就难度而言,两者几乎有天壤之别,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晋穆帝司马聃此言一出,原本纷纷建言的文武百官,此时一个个却三缄其口。在他们沉默的同时,却都在看着太尉桓温,看着秦王秦峰!

    若论此时朝堂之上,率军前去支援北府兵,那可派之人,自然是大有人在!可若是领兵前去与胡虏厮杀,满朝文武之中,除了太尉桓温,和近来炙手可热的秦王秦峰,便不必再作其他人选了!

    毕竟苻健麾下有数十万贼军,他们骑兵众多,而且个个弓马娴熟,战力更是远在晋朝兵马之上!此时的晋朝名将之中,除了太尉桓温,曾经率领麾下轻骑,一举平定蜀地之外,便只有招抚不到一年,相传战力天下无双的秦军将士了!

    见满朝文武纷纷看着自己,秦峰微微一笑,难道自己就这么众望所归吗?要知道秦峰一行人,来到建康城,已经九月有余!这九个月里,不仅是那些世家门阀,就连建康城的平头百姓,也都知道了秦军的事迹,更知道了秦军决意北伐,克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在水软风轻的江南之地,秦峰一行人带来的这股金戈铁马之势,确实让大家眼前一亮,也让那些世家勋贵子弟,原本已经被消磨的所剩无几的男儿热血,也重新汹涌澎湃起来!

    在这短短九个月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门阀子弟,选择支持秦军北伐大业!这些勋贵子弟之中,陈郡谢家的谢安谢安石,便是其中代表人物!在他的奔走斡旋之下,支持秦军北伐的人,也日见增多!

    而那些平头百姓们,虽说过惯了安逸祥和的日子,可是一想起祖先坟茔之地,此时正惨遭外族胡虏肆掠,也慢慢开始支持秦军北伐,甚至在心里,期盼着秦军尽快北伐,尽快收复中原之地,让他们能够叶落归根,在祖先坟茔之前,亲自焚香祷告,祭拜列祖列宗!

    让秦峰率领秦军将士北伐,收复中原故土,此时已经是大晋朝野,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军民百姓的共识!此时所缺乏的,仅仅只是一个契机而已,就在这时,苻健起兵五十余万,兵分三路来势汹汹,便是上天赐给秦军北伐最好的机会了!

    只是此时的秦峰,还有此时的天子司马聃,以及满朝文武,他们都不知道,这所谓天赐良机,并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太尉桓温一手导致的!

    见满朝文武都满怀期待的看着自己,秦峰走到大殿中央,走到天子玉阶之下,看着龙座上的当朝天子司马聃,看着龙座上的结义大哥冒襄冒辟疆,秦峰朗声说道:“陛下,臣愿率领秦军将士北伐,击溃苻健贼军!进而收复中原之地,恢复两京故都,克复神州,再造华夏!”

 第435章 举兵北伐秦人梦

    陛下,臣愿率领秦军将士北伐,击溃苻健贼军!进而收复中原之地,恢复两京故都,克复神州,再造华夏!

    秦峰这铿锵有力的一番话一出口,满朝文武大臣纷纷大家赞赏!他们说秦王有如此雄心壮志,何愁贼军不灭?何愁胡虏不亡?秦军将士战力无双,此战定然可以马到功成,大败逆贼!

    会稽王司马昱那一派,以及左右逢源那一派,他们出言支持秦军出兵北伐,似乎都在情理之中!只是令人颇为费解的是,太尉桓温那一派,竟然也纷纷赞同秦峰率兵北伐!

    这朝堂之上,出人意料的众口一词,不仅秦峰微微皱眉,会稽王司马昱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完全搞不明白,太尉桓温到底有何图谋?他到底想干什么?

    依照常理来说,此时北方胡虏犯境,太尉桓温应该主动请缨,和秦峰去争,去抢这北伐之事!因为只有这样,太尉桓温才能真正的将晋朝所有军权,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

    可是此时他不仅没有去争抢,反而笑着赞叹道:“秦王殿下壮志可嘉,秦军将士此一去,必定建功立业,再造玄黄!”

    说着太尉桓温对龙座上的晋穆帝司马聃说道:“陛下,北方诸胡骑兵厉害,秦军强弓劲弩更是天下无敌,正好可以克制那些胡虏铁骑。再说秦王一心北伐,微臣建议陛下采纳秦王忠言,让其率领秦军将士出兵北伐,为吾皇收复中原之地,让我大晋王朝重返两京旧都!”

    太尉桓温的这番话,说的极为冠冕堂皇,完全是从大局出发,不念及个人荣辱,好一派举贤不避仇的长者风范!晋穆帝司马聃,虽然看起来昏庸无能,可是他并非痴傻之辈,见太尉桓温如此,司马聃也低头思索,沉吟未决!

    就在这时,只听殿外传来内监一声高呼:“太后驾到!”

    晋穆帝司马聃和太尉桓温,以及会稽王司马昱,还有秦峰等一众朝臣,听了连忙出殿,将崇德太后褚蒜子恭迎进大殿来!

    崇德太后已近殿来,便坐在原本只有皇帝能坐的龙座之上,而晋穆帝司马聃,则被崇德太后褚蒜子,好似小娃儿一般搂在怀里,说不尽的爱怜抚弄!

    此情此景,站在玉阶下的太尉桓温,和会稽王司马昱,以及一众朝臣,好似习以为常,竟然对此丝毫没有露出半点诧异神色!

    而秦峰看见自己的结义大哥,如皋大才子冒襄冒辟疆,被崇德太后好似娃儿一般搂在怀里,苦笑一声,也没有说什么!

    秦峰的这苦笑之情,别人看了或许不会多想,可是被晋穆帝司马聃看见,他极为难得的脸色一红,好似不好意思般,挣开了太后怀抱,和崇德太后一起,端坐在龙座之上!

    见司马聃挣开自己怀抱,崇德太后颇为讶异,看了眼身旁的司马聃,又大有深意的看了眼,站在玉阶下的秦峰。崇德太后微微一笑,心想我这痴儿,自从和秦峰结义之后,好似大有长进,现在都开始有了几分气性了啊!

    听完朝臣纷纷奏报之后,崇德太后褚蒜子,看着玉阶下的秦峰说道:“秦王,你真的愿意带领秦军将士,去击败来犯之敌,保我大晋王朝江山永固?”

    “启禀太后,举兵北伐,克复神州,是微臣多年夙愿!盘踞在北方的异族胡虏,不仅荼毒我华夏儿女,还占据我秦人故都咸阳,此时更是大举来犯。不管是身为秦人统帅,还是身为陛下臣子,于公于私,微臣都责无旁贷!”

    秦峰话音刚落,崇德太后褚蒜子长叹一声:“秦王,你为哀家和陛下所做的事情,哀家和陛下都不会忘记!你为我大晋王朝所做的事情,晋朝军民百姓,同样也不会忘记!”

    说到这,崇德太后下令道:“秦王,哀家许你举兵北伐,击败来犯之敌!我朝所有文武官吏,以及各地兵马将士,皆可任你挑选!”

    崇德太后此言一出,太尉桓温听了眉头一皱,心想太后这是要借秦峰北伐之机,来削弱自己的实力啊!朝野文武官吏倒在其次,这各地兵马将士,大多都属太尉府辖制,现在太后让秦峰任意挑选,这摆明了是要慢慢架空自己啊!

    偏偏太后是借着北伐之事,自己心里再是不情愿,也不好出言反对!太尉桓温心想,自己枉称老谋深算,竟然在这件事情上,让崇德太后有机可乘,看来这个女人,自己以前还是太过轻视了!

    早知如此,自己就不该赞成秦峰北伐,若是自己刚才争一争,将这北伐重担揽在自己肩头,虽说一时之间不能削弱秦军实力,可是至少可以保证自己实力无损啊!

    就在太尉桓温心头郁闷,想着该如何反对,又不至于引发朝野汹汹非议之时,只听秦峰朗声说道:“太后,驱除胡虏,举兵北伐之事,我秦军将士一力承担即可!至于朝堂文武官吏,还有各地兵马将士,还是让他们各司其职,保境安民吧!”

    秦峰此言一出,会稽王司马昱等一干老臣,纷纷露出诧异神色,他们都有些想不明白,自古两军交战,兵马不是多多益善吗?这秦峰为何拒绝呢?

    而太尉桓温听了秦峰这话,大喜之余更是有些疑惑,他心里想着,难道这秦峰不明白太后此举,是为了削弱自己实力?若说他不明白太后此举深意,桓温打死也不会相信!可是这秦峰为什么要拒绝呢?难道他眼高于顶,除了秦军兵马将士,其他兵马在他眼里,都如同草芥一般,都是无用之物吗?

    崇德太后听了秦峰这话,心里也有几分不悦,心想借机削弱太尉府实力,这么好的机会,你竟然拒绝哀家?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秦峰到底是哪一头的?

    晋穆帝司马聃见秦峰拒绝太后好意,眼中露出担忧之色,旋即他微微一笑,心想二弟既然出言拒绝,那么一定有他的道理!若论填词作赋,秦峰不是自己对手,可若论排兵布阵,率军厮杀,十个自己也比不上一个秦峰!虽说如此,可是司马聃的笑容之下,还是有一丝担忧,担忧秦峰过于托大,此次北伐会吃亏!

    整个大殿之内,众人纷纷不解秦峰为何拒绝太后好意,但是他们的担心,全部都是政治斗争使然,没有一个人是在真正担心秦峰的安危!真正担心秦峰安危之人,只有那位坐在龙座上的晋穆帝司马聃,也就是秦峰的结义大哥冒襄冒辟疆!

    太后想借秦军北伐之机,削弱太尉府职权,进一步辖制太尉桓温,这一点秦峰心知肚明!身为大晋朝臣子,秦峰似乎应该顺水推舟,帮助崇德太后,共同对付太尉桓温一党!

    可是身为秦军上将军的秦峰,对于太后伸来的橄榄枝,秦峰只能拒绝!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些兵马将士,太尉桓温把控极严,即便他们跟随自己出征,不仅不会对秦军有所助益,反而事事掣肘!若是有人起了什么坏心思的话,一个不小心,在前方浴血厮杀的秦军将士,便有一朝倾覆的危险!

    有鉴于此,对于晋朝所有文武官吏,所有兵马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