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还我大秦 >

第216章

还我大秦-第216章

小说: 还我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97章 和议已定三约成

    有如此强兵的秦军,他们若想鲸吞荆州九郡,何须如此麻烦?他们只要继续进军,只怕你我说话这会,秦军不仅已经占据荆州九郡,其先锋大军,已经抵达扬州地面,饮马淮水之畔啦!

    听了殷浩这话,太尉桓温气的满面通红,在这一瞬间,他的身上,升腾起无数杀意,逼近殷浩冷冷说道:“你敢说本太尉不是秦峰的对手?你敢说我大晋甲士,不是秦军之敌?”

    见朝堂之上,太尉桓温如此威胁自己,殷浩咬咬牙,硬着头皮说道:“太尉大人你自然兵略不凡,我大晋将士也自然骁勇善战,可是在下请太尉大人扪心自问,若是由你领兵,能不能在十数日之内,接连攻克从夜郎郡到荆州,再到涪陵郡的数十座关隘城池?”

    “即便这些赫赫战绩,太尉大人不以为然,可是在下要提醒太尉大人,你莫要忘了,在秦军的背后,还有一个天竺!天竺之地沃野万里,那里的各族兵马将士,可是足足有两三百万之众!”

    “太尉大人即便能够击败眼前秦军,在下敢问太尉大人,身为天竺皇帝的秦峰,他若是诏令天竺数百万大军倾巢而来,太尉大人你还能不能,击败从天竺而来的数百万大军?”

    说到这里,殷浩看了眼呆若木鸡的太尉桓温,默默退后两步,站在那里便不再说话了!

    见殷浩辩的桓温哑口无言,会稽王司马昱连呼痛快,看来自己此次请殷浩出山,真是走了一步妙棋啊!只是他哪里想得到,被他视作麒麟之才的殷浩,此时已经投效秦峰,做了秦峰的帐下之臣!

    会稽王司马昱强忍心中笑意,朝着皇帝司马聃,崇德太后褚蒜子跪拜道:“太后,陛下,秦军实力太过强悍,他们既然愿意归顺我朝,我朝即便作出些须让步,也不是不能接受的!毕竟此时我朝大敌,仍是盘踞在北方,对我朝虎视眈眈的异族胡虏!此时此刻,我朝应该引秦军为援,万万不可再树强敌啊!”

    高坐龙座的皇帝司马聃,听了会稽王这番话,好似完全没有反应一般,仍然低头玩弄着手上的玉珠,好似这等国家大事,与自己没有半点相干!

    而崇德太后褚蒜子,听了会稽王司马昱这话,想了想开口问道:“殷爱卿,你与秦军打过交道,以你对他们的了解,他们会不会以归顺为名,使我朝放松警惕,然后使出雷霆手段,鲸吞我大晋王朝!”

    见太后垂询,殷浩施礼答道:“禀太后,第一,秦军实力堪称逆天,他们若要鲸吞我朝,完全可以明刀明枪的来,施此鬼域伎俩,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第二,秦军上将军秦峰,他要亲来京城,接受陛下册封。那时节秦峰身在京城,秦军若敢有丝毫异动,不是陷他们的上将军,于万劫不复之境吗?”

    听了殷浩这番话,崇德太后想了想,看着下方的数十位朝臣,高声问道:“对于秦军这归顺三约,诸位卿家怎么看?大家伙一起议一议吧!”

    朝堂上的这些大臣,他们久在中枢,察言观色之能,几乎炼的是炉火纯青!今日这朝会之议,若无太后默许,资历尚浅的殷浩,怎么敢和太尉桓温当庭激辩?怎么敢气的桓温恼羞成怒,周身上下杀气四溢?

    太后说是让大家畅所欲言,很明显太后是站在殷浩,站在会稽王司马昱这边的!而此番朝议,与其说是商议秦军归顺三约,不如说是太后和会稽王,联手打压兵权在握的太尉桓温!

    晋朝自从立国之初,便对掌兵权臣防范甚严。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当年曹魏篡汉,便是因为曹操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朝中大权尽在其手!随着皇权的逐渐衰落,最终才使得曹丕篡汉自立,建立了曹魏政权!

    而晋朝篡魏,又是因为司马家掌兵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军中诸将大多是其亲信。至于之后的永嘉之乱,也是因为各地藩王一个个手握重兵,使得皇权旁落。才惹来诸胡肆掠,才使得晋朝南渡,从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变成了割据一方,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

    凡此种种,这么多的前车之鉴,岂能不让晋朝皇室,对掌兵权臣既不得不用之,又猜忌不断,防范甚严!这些久在中枢的朝臣们,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此时的太尉桓温,虽然还只是上马管军,并不能下马管民,朝中大权他也不能独揽!可是自从桓温立下灭蜀大功以来,他不断安插自己的亲信党羽,掌控军中要职,其不臣之心,已渐渐露出端倪!

    此时的太尉桓温,亲信党羽遍布朝野,他又立下不世大功,即便是崇德太后,也轻易不敢动他!这也正是崇德太后褚蒜子,要和会稽王司马昱,联手打压桓温的根本原因了!

    这些朝臣们,一个个好似人精一般,他们在心里想道:“若是让桓温继续坐大,他一朝得势,肯定要重用自己的亲信党羽!而自己与其只是泛泛之交,到时候恐怕要被他排挤出局了!”

    有着这些心思的朝臣们,见崇德太后垂询,除了十几名桓温亲信之外,其余数十位大臣,几乎一边倒的站在了会稽王司马昱这一边,站在了太后和皇帝的这一边!

    满朝大臣几乎清一色的表态,秦军归顺三约,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答应他这归顺三约,而少一强敌,反而多了一大臂助,此事大善!

    太尉桓温见一众朝臣,纷纷如此表态,心里虽然恨得想要杀人,可是他也知道此事已成定局,自己只好暂且隐忍不发!毕竟此时自己的势力,还不足以对抗整个朝廷!

    崇德太后褚蒜子,见一众大臣如此表态,便当着大家的面,以皇帝陛下的名义,下了一道谕旨,郑重其事的答应了,秦军的归顺三约!

    至于前去涪陵城宣旨之人,除了去过一次的殷浩之外,崇德太后又指派了一名,名叫曹吉祥的心腹内监,带着圣旨御酒,随殷浩一同前去涪陵城宣旨!

 第398章 五千虎贲奔建康

    见晋朝皇帝同意了自己归顺三约,秦峰才将自己和晋朝达成和议的事情,告诉了秦军诸将!大家听说和晋朝达成和议,除了惊讶之外,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可当他们听说秦峰要亲自去建康城,去见晋朝皇帝司马聃,还要接受他的册封,成为这屁事不懂的儿皇帝的臣子,秦军诸将几乎在一瞬间炸了!

    堂堂秦军上将军,堂堂秦军统帅,更别说还是天竺皇帝,如此显赫的身份,怎么能向那黄口小儿俯首称臣呢?关于这一点,秦军诸将几乎清一色的表示反对!最终在秦峰以民族大义,以大家都是华夏儿女,都是炎黄子孙的说服下,秦军诸将才勉强接受了,秦峰成为那晋朝皇帝名义上的臣子!

    在这件事情上,秦峰可以说服秦军诸将,可是在秦峰亲身入京,带多少人马的事情上,秦峰和秦军诸将,却怎么也谈不到一块去!

    按照秦峰的意思,他此次前去建康城,只带司马直和五百铁鹰剑士足矣!以司马直之勇冠三军,以秦军铁鹰剑士之武艺超群,自己这一去自然是安全无虞!

    秦军众将一听,只带五百人,这怎么能行?最少也得带三万大军吧!不然十万秦军将士,十数万秦人,怎么能放心上将军,去那龙潭虎穴一般的建康城!

    对于秦峰所说的只带司马直和五百铁鹰剑士,不仅秦军诸将个个反对,就连一直唯秦峰马首是瞻的前将军蒙信,和右将军李去病,这两位秦军老将,也纷纷表示不同意!

    秦峰见大家都不同意,还想着继续说服,可是任凭秦峰说的天花乱坠,秦军诸将好似吃了秤砣一般,一个个斩钉截铁的说,上将军非要去建康城也行,带上三万秦军铁骑,不然十万秦军将士,十数万秦人,宁死也不会放上将军离去的!

    这件事情,秦峰和秦军诸将,几乎鏖战了一夜,最终才在双方妥协之下,最后议定由司马直,李铁,和天策营本部兵马,以及虎贲营本部兵马,共计五千余人,陪同上将军前去,并负责一路上和在建康城的保卫工作!

    和大家伙争论了一夜,秦峰嗓子几乎都快要冒烟了!就在他以为这件事已经敲定的时候,只听前将军蒙信沉声说道:“上将军,末将随你一道去吧!”

    秦峰见蒙信也要去,闻言微微一愣!他明白这是蒙信不放心自己,担心那建康城波云诡谲,自己在那里吃了暗亏!而蒙信年近半百,处事沉稳老辣,有他陪同前往,自然会少很多麻烦!

    可是自己不在,蒙信便是秦军主帅,他与右将军李去病,二人配合默契,一人管兵马调度,一人掌管后勤诸事。现在他随自己前去,蒙靖又在镇守天竺,未随秦军同来中原,李去病肩上的担子,未免太重了些!

    见秦峰沉吟不决,右将军李去病,好似猜出来他在顾虑什么,轻笑两声说道:“上将军,你就让前将军陪你一块去吧!有他在,建康那边若有事情,你也好有个商议的人不是!”

    “至于秦军这里,上将军不用担心!既然我军和晋朝和议已成,那么接下来也没什么大战,无非是日常兵马操练,接收从天竺转运来的粮草物资罢了!这些事情,末将一人应付的来,何况还有大家帮衬,上将军你就放心吧!”

    此次建康之行,秦峰表面上看起来轻松之极,可是他的心里,除了因为马上就可以看见,那些王羲之之流的东晋名士,心里有一些小兴奋之外,更多的则是忐忑,和对于未知事物的不安!

    此事他见二人态度十分坚决,便点点头答应了!右将军李去病说得对,此次建康之行,虽然说不上危机四伏,但是也绝对不会一帆风顺!有蒙靖陪着自己,早晚有事不仅有人商议,自己这心里,也会觉得安心很多!

    临行之际,秦峰又是再三嘱咐李去病,自己一旦做了荆州刺史,让他尽快掌控荆州九郡。如此重要的天下之腹,自然是要掌握在秦军之手,接下来的举兵北伐,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除此之外,也要尽量让天竺那边,多多运送粮草物资过来!中原连年战乱,就连物产丰盛的荆州九郡,此时虽说不是饿殍遍野,但是缴纳了朝廷税赋,留下百姓口粮之外,想要养活十万秦军将士,只怕难度颇大!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秦军想要北伐中原,克复神州,没有粮草,所谓北伐也只能是一句空谈罢了!

    这座不算很大的涪陵城,从秦峰所在之处,到西城门之外,只有五百余丈而已!可就是这短短的五百余丈,秦峰等人几乎走了一个时辰!

    这短短的五百余丈的大道上,此时站满了秦军将士,站满了秦人!他们一个个饱含热泪,看着自己的上将军,看着自己的领袖秦峰,心里既是不舍,又满含担忧之情!

    这些告别的人中,不仅有他们的手足同袍,更有他们的家人妻女,还有他们的兄弟姐妹!面对此情此景,秦峰等人,还有五千多随秦峰前去的秦军将士,也是一个个满含热泪,也是一个个依依惜别!

    只是此时的秦峰,还有此时的秦军将士,以及十数位秦人,他们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他们的这次分别,对于一些人来说,便是生死诀别了!

    见秦军秦人如此重情重义,见秦峰在秦人心中,好似亲人一般!殷浩也颇为感动,也不禁眼圈微红,心里更是连连赞叹!担心自己这副模样,被别人看见,传回建康惹出事端,殷浩连忙低头拭去眼泪!抬起头来的殷浩,又变成了那副波澜不惊,面色如水的模样!

    秦军秦人如此,殷浩大为感动,而随他一同前来宣旨的内监曹吉祥,却是满脸不耐烦的神情!要不是惧怕秦军威势,只怕曹吉祥这会,早已命人挥鞭驱散众人,好尽快起行了!

    曹吉祥临来宣旨之前,以为这趟差事,必定是个大肥差!自己身为太后身边红人,那刚刚归附的秦军上下,还不上赶着巴结自己!

    可是当他来到涪陵城之后,秦军将他安置在客馆之后,竟然对其不管不顾!除了供应一日饭食之外,他想出去转一转,都被守门的秦军将士挡驾!

    这些还则罢了,最让人生气的是那秦军上将军秦峰,自己千里迢迢前来宣旨,他不来拜见咱家也就罢了,可是宣旨之时,这秦峰以及秦军诸将,竟然就那么一直站着,丝毫没有跪迎天使的意思!而在整个宣旨仪式之中,这秦峰竟然连咱家看都未看一眼,简直目中无人,欺人太甚!

    见秦峰如此磨蹭,曹吉祥对殷浩小声说道:“建武将军,这样个走法,何时能出城而去啊!阁下既然是宣抚正使,你还是去催一催,大家也好快些离去啊!”

    殷浩闻言一笑:“曹公公说的哪里话,在下虽是宣抚正使,公公却是太后亲信近臣。公公的面子,自然比在下的大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