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小地主 >

第25章

小地主-第25章

小说: 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咕嘟咕嘟倒了一大杯,黄小伙一喝,粘糊糊,甜丝丝,凉洼洼,就来了实在劲,喝了好几杯,最后终于栽到炕上打起呼噜。
    胖子摸摸脑门:“这下甭想走了。”
    李队长在他肩膀上拍了一巴掌:“还是你小子蔫噶坏,这馊吧主意都能想出来。”
    胖子谦虚地嘿嘿几声:“我这不都是为了大伙着想吗。”
    黄小伙一觉醒来,已经吃晚饭了,他也终于明白过来,被这帮淳朴的农民给忽悠了,索性也不走了,晚上又放映一场。
    第二天早上,黄小伙说什么也不敢再喝酒,饱餐一顿,带着大伙送的干蘑菇、松子之类,跟着车老板离开靠山屯。
    不少人一直送出村口,尤其是半大小子,一个都不缺。黄小伙心里也挺感动,起誓愿地说过几个月还来。
    这事就成了村里的话题,一连好些天还谈论这事,胖子跟叶莺沾光,又被队长用大喇叭一宣传,显得劳苦功高。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胖子又招揽个大活。
    这一天,大李老头的孙女出门子(汗,就是结婚),安排村里人喝喜酒。一般来说,农村娶媳妇嫁姑娘都在冬天,正好赶上农闲。
    靠山屯比较穷,所以姑娘多数都流失到山外,李家这闺女也不例外,在公社找了个婆家。
    胖子一个人在家,自然早早过去。来到靠山屯半年,还是第一次参加婚礼,胖子也想瞧个新鲜。
    那年月农村办喜事最热闹,要忙活好几天。先得有个主事的,俗称“烙头忙”,类似于后来的司仪,张罗着各家各户借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分派人手,谁负责烧火,谁负责倒酒,谁端菜谁盛饭,都井井有条。
    靠山屯住户少,烙头忙就一位――车老板子。
    胖子刚进院,车老板子就招呼他:“正好写礼帐的老王头出门,胖子识文断字,这活就给你了。”
    还有我事啊,也好,干点活一会喝酒也仗义。
    (感谢乡亲们投票,有不少都是冲榜的时候投的,深更半夜的,叫俺说啥好呢――那啥,指定好好码字。)
    (上周的精华都补上了,呵呵)

第四十六章 喝喜酒
    胖子被领到东院,炕上摆着个八仙桌,上面有一个红纸订成的小本,旁边摆着笔墨,竟然还是毛笔。还好胖子小时候练过两天,倒也难不倒他。
    桌子旁边坐着个老头,是村里德高望重的李五爷,辈分最高,今年也七十大多,耳不聋,眼不花,身子骨贼硬朗。
    李五爷怀里抱着个帆布包,负责收钱。一人为私,俩人为公,一个收钱,一个写帐,最后不能差数,也算双保险。
    胖子叫了一声“五爷”,然后盘腿上炕,正襟危坐,从兜里掏出一张工农兵递过去:“开张了,我的。”
    然后拿起毛笔,蘸饱墨,笔尖在砚台边上顺几下,在账本上写下大名,标明钱数。
    农村办喜事还不讲究送红包,张老三随多少钱,李老四随多少,都记得清清楚楚,大伙一目了然。从账本上,可以看出交情的深厚以及生活条件的变迁。
    胖子也参加过同学的婚礼,最低五百。不过想到靠山屯目前的生活水平,胖子还是比较保守地随了五元钱。
    李五爷把钱接过来,塞进布包,看向胖子的眼神有些怪异。胖子还挺纳闷:难道少了?
    不过很快就有个半大小子胳膊上端着大方盘进屋,上面四个菜一壶酒、两双筷子两个酒盅,这是专门犒劳写礼帐的,免得弄出啥经济问题。
    正好胖子早晨还没吃饭呢,给李五爷倒了一盅酒,然后自己吧嗒一口菜,滋遛一口酒,一会小脸就喝得红扑扑。
    66续续开始上人,胖子把盘子都扒拉到炕上,开始干活。七八个脑袋围在桌子旁边,连夸胖子写得漂亮,都吵吵着过年找他写对联。
    不过胖子可没心思理会这些,心里一个劲叫苦。村里人随份子,多数是两元钱,李队长算多的,上面写着三元,另外王三炮也随了三块钱。但是还有几家拿的是两元,胖子刚要动笔,人家又从李五爷那找走一块钱,看得胖子眼睛有点直:还带到这里找钱的啊?
    相比之下,他的五元钱就显得有点鹤立鸡群,高高在上,难怪刚才李五爷的眼神有点怪。
    不一会大李老头到这屋转了一趟,看着账本叨咕一声:“黄良是哪个,五块钱!”
    胖子一脑门子白毛汗,连忙拿起毛笔,在黄良两个字前面又加了两个字:胖子。
    大李老头这才恍然,嘴里打着哈哈:“你瞧瞧我,连东家的名字都不知道,天天还在人家手下干活呢。”
    胖子这才释然:员工家里有事,我这个当老板的就应当多随点。再说,以后俺胖子结婚,也能接回来不是。
    随礼的人不断增多,车老板就张罗着开席。一般来说,都得吃上三四席,一轮接一轮,啥时候贺喜的全安排到了才算结束。
    村民们早就形成默契,谁家啥时候去基本都能拉开空当。车老板一喊开席,写礼帐的屋里基本就没人了。
    趁着这机会,胖子到外面撒尿,只见那些半大小子肩膀上搭着手巾,胳膊上架着方盘,里面摆满菜盘子。
    这也是技术活,手要稳,不能乱晃荡,免得洒出菜汤;腿要快,灶台和吃饭的都不在一个屋,你要是磨磨蹭蹭,大冬天的,没等端到地方菜就凉了。所以这活最少也得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才能胜任。
    至于更小的那些,只能提溜着酒瓶子或者拎个水桶,负责上酒打饭。盛饭还有讲究,不能问人家“要不要饭”,否则非得挨弹脑瓜嘣不可。
    嗅到满院子的菜香,胖子也忍不住拍拍肚皮:看来今天又能饱餐一顿,这味道,闻着就有食欲。
    这时候,大门口忽然哇啦哇啦,响起了高亢的喇叭声,那调调好像是喜洋洋,透着欢快劲。
    随后只见一个喇叭匠子慢步走进院,边走边吹着一个金黄的唢呐。唢呐中间包着一块厚棉布,两边各有一个窟窿,正好能把手塞进去,免得冻手。
    喇叭声高亢激越,声震八方,喇叭匠子面上的表情也富于变化,眉眼不停活动,活灵活现。
    车老板子领着一大帮人赶出来,先往那个喇叭匠子的衣兜里塞了两块钱,然后把他让到当院。喇叭匠子腰包一鼓,底气更足,吐沫星子都从唢呐前面喷出来。
    胖子总算明白了,这是前来道喜、烘托气氛的,不过东家得给点赏钱,临走还得带点酒肉,不然,他喇叭一走调,吹点丧气的才闹心。
    “来个百鸟朝凤!”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喇叭声一转,马上就串到百鸟朝凤的调子。胖子听不出好赖,不过闭上眼睛一咂摸嘴,还真有点百鸟齐鸣的味道。
    喇叭匠子一连吹了好几个调子,这才把唢呐放下来,活动两下腮帮子,倒了一声:“献丑!”
    众人都赞了几声,然后拉着喇叭匠子进屋入席。好酒好菜供着,吃完再吹。
    胖子听着挺好,心想:其实也是变向讨钱要饭,不过人家是凭手艺吃饭,一点不讨厌,还受欢迎。比起原来那个时代,穿得衣衫褴褛,伸着黑手要钱的主,多了几分尊严。
    正琢磨着呢,听到门口一阵竹板声又传来:“打竹板,笑哈哈,老李家的闺女要成家;婆家喜,娘家乐,老傻我也登门道喜来祝贺……”
    原来是数来宝的,他们这伙人一般都自称老傻,和那个喇叭匠子是一路,凭手艺讨钱。
    又一大帮人跑出来,围着数来宝的嚷嚷,数来宝的嘴最能说,嬉笑怒骂,最有乐子。车老板子这回没先掏钱:“老傻,好好数,把东家唱高兴了,要啥给啥。”
    “竹板打,往前看,烙头忙就在对面站;张罗东,张罗西,张罗了饭菜和酒席……烙头忙,真能干,完事还得靠边站。”
    “这小子真贫!”车老板儿也知道是和他开玩笑,笑嘻嘻地塞过去两块钱。
    数来宝的更来劲,看啥唱啥,眼到嘴到,逗得院子里一片欢笑,人也越聚越多。
    “胖子,写礼帐喽。”
    胖子听得正起劲,闻言只好迈步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过心里也跟着打起竹板:“打竹板,迈大步,俺胖子啥时候娶媳妇……”
    (停电,在网吧呢,有点晚。)

第四十七章 娘家人
    轮到胖子上桌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席,除了来喝喜酒的,剩下那些帮忙的也全都安排坐下。
    胖子这一桌基本上聚集了靠山屯有身份的人:队长、王三炮、李五爷、车老板,还有东家,最后还给炒菜的大师傅留个座。胖子能坐这一桌,因为他也是有身份证的人。
    车老板子下去转了一圈,就拎起来好几个小娃娃:“小混蛋,从第一轮就开始坐席,哪次也拉不下,赶快腾地方!”
    胖子看得嘿嘿直乐:这些娃子一年也赶不上几回这样的美事,当然得过过瘾。不过他们主要就是惦记那些过油的,像丸子、豆哏之类,胡噜光盘子就下桌。
    66续续开始上菜,虽然都是一样的菜肴,这一桌的质量却是最高。主要是大师傅留后手,而且管吃管添。
    这一下胖子如鱼得水,话说有几道菜真有农村特色,胖子以前绝对没吃过。比如说灌得各种肠,有鸡蛋肠,白白的蛋清和黄黄的蛋黄,好看又好吃。
    还有用干豆腐做肠衣,里面卷上米饭肉末,荤素搭配。胖子最愿意吃的是猪头闷子,肥瘦相当,好吃解馋。
    为此还特意向大师傅询问了一下制作方法,那位大师傅已经五十多岁,也是个胖子。大概同是胖人的缘故,和胖子很热乎。
    胖师傅连比划带说,胖子也总算明白了:先把猪头加料烀烂,捞出来后用纱布缠紧,放到菜板子下面压成方块,里面的胶质和肉就粘连成一体。
    另外还有粉面闷子,胖子也比较得意。这个更好做,锅里烧上热水,把粉面子先少用点水搅匀,里面少加点白矾。等水烧开了,把粉面子倒进去,用擀面杖使劲搅和,最后就凝成闷子,只要掌握好水量多少就成。
    吃的时候,切成小方块,可以蘸蒜泥,也可以回锅炖一下。吃起来十分爽滑劲道,胖子吐噜吐噜,自己就造了一盘子。
    吃得香,酒也喝得爽,一盅一盅喝下去,胖子终于也高了一回,找到腾云驾雾的感觉。
    喝得差不多了,就开始一通神聊,渐渐话题就转到前几天放电影这件事上。大伙对胖子交口称赞,就连李五爷也连连点头:“真不赖,要是能把城里的二人转请来就更好了。”
    二人转在当地极为盛行,老老少少都能哼哼两句,老话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那时候的二人转还比较纯洁,像“回杯记”(王二姐思夫),大西厢,?大缸,梁赛金擀面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
    听李五爷这么一说,大伙也都心痒痒,队长吱溜喝了一盅酒,然后跟胖子说:“你能请来放映员,能不能把二人转剧团也请到咱们村?”
    看到满桌子期盼的目光,胖子借着酒劲,迷迷糊糊,把胸脯拍得啪啪响,满口答应下来。
    这消息很快就传出去,到了第二天,胖子醒酒的时候,全村已经都嚷嚷动,见到胖子的影就问:“啥时候请剧团啊?”
    胖子肠子差点悔青:破车好揽载,电影放映员还是看叶莺的面子才来的,县里的剧团,能来靠山屯这个穷乡僻壤才怪呢。
    不过大话已经吹出去,这要是办不成,全村人估计要把他劈成两半,然后当成?人转。
    最主要的是形象受损,以后还怎么在村里混,全都是酒惹的祸。
    最后胖子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进城试一试。正好看看奇奇,也顺便瞧瞧大辫子――那啥,这在一起不觉得怎么的,一分开还真有点怀念。
    把家里安顿一下,胖子就准备三进山城。正巧今个有车来迎娶大李老头的孙女,胖子也就顺带当了一把娘家人。
    只见三挂大马车停在大李老头家门口,驾辕的都是枣红马,红缨飘飘,铜铃叮当,龙马精神。
    新郎官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一身蓝涤卡衣裤,头上戴着个棉军帽,打扮得挺精神,当然在胖子眼里有点不伦不类。
    到了老李头家,大门紧闭,外面围满了看热闹的人,胖子也夹杂在一群半大小子之中,鹤立鸡群。
    啪啪啪,新郎官开始敲门,嘴里还得嚷嚷一声:“妈――开门啊――”
    这有个规矩,叫门认亲,以后就是一家人了。里面自然有人开门,簇拥着新郎官进屋,新郎官抱起新娘子上车。
    这个也是力气活,不过有人统计:不论新郎官多瘦多小,肯定能抱动,估计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憋了二十年,这点劲都拿不出来还算爷们吗。
    新娘子坐在头车中央,扎着红头巾,上身穿一件小花棉袄,怀里抱着个大胖小子,那是押车的,一般都是自己的侄子外甥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