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律政风流 >

第71章

律政风流-第71章

小说: 律政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高考后证实,正常录取的学生不一定能考得比非正常录取的学生好。

大家坐在学校小会议室里座谈,26中的几个领导也来了,还有几个26中的高二学生过来服务,端茶倒水。

到了约定的时间,已经没什么学生过来了,梳着大背头、满面红光的滕大宁就把学校的其他领导介绍一给昔日的学生,然后要求大家介绍自己的情况。

重点大学的同学大多都已经落实了单位,大多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发达地方工作,毕业后忙着报到,也没联系上,而一般大学的毕业生中,混得最好的就是魏晖了,能在西江大学混到校学生会副主席,能留校,已经很不错了。除开强已经确定分到池州地区组织部以外,其他刚刚毕业的同学都在等分配。

同学们介绍情况后,滕大宁又把重点大学同学的情况通报了一下,其实他掌握的情况也不是很多。

雷鸣渐渐听出来,这个滕校长的意思是叫他们来显摆给26中的领导们看。

也难怪,26中的升学率排名全市中等,没人上过清华北大,四年来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但还不尽人意,高考升学率也不到20%,而滕大宁的辉煌业绩在那摆着,现在他的位稳定了,雷鸣从26中其他领导们的态度可以看出滕大宁的霸道,他要再次给班更大压力。

轮到雷鸣发言时,雷鸣说“我是雷鸣,东方政法大学毕业,现在是武县律师事务所法律工作者。今天感谢滕校长和各位领导给我们相聚的机会,过一会,我做东,请26中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同窗到江滨海鲜城继续交流,请大家赏光!”

雷鸣本来是很想低调的,但他看出滕校长的意图,如果学生能混得好,他肯定会更加骄傲,这家伙太爱要面了。

滕校长肯定了雷鸣的安排“雷鸣同学中考很差,不上三百分,但很努力,高考本来已经上了本科的录取线,但他选择了重点大学的专科,这位同学能力很强,刚刚工作一年,我相信他已经打开了工作局面,同学们要多向他学习”。

接着滕校长又说“谢谢雷鸣的好意,26中的财力有限,一餐饭还是吃得起的,让我们再次感谢雷鸣的安排!”

大家都拍手起来,雷鸣只好站起做揖。

掌声停下,潘小娟悄悄对雷鸣说“你小是不是发达了?借我点钱花。”

雷鸣苦笑,说“我可没什么钱,魏晖钱多,你问他要就行了”。

潘小娟气得用手揪雷鸣的大腿肉。魏晖曾经疯狂追求潘小娟,但没有得手,魏晖现在已经有了女朋友。

魏晖是性情中人,虽然没追上潘小娟,但两人关系还是不错,他也知道雷鸣和潘小娟没什么男妇私情。

滕校长虽然这么说,但座谈结束后,雷鸣邀请大家去离学校不到一公里远的滨江海鲜城,滕校长还是动员大家去会餐。

雷鸣马上打话在海鲜城订桌,大家刚刚走到海鲜城,老板就亲自出来接待。

雷鸣亲自点菜,酒菜相当丰富的,大家也吃得很开心,雷鸣至少喝了10瓶啤酒,肚胀得难受。

雷鸣和滕校长一直坚持到最后才和大家一起离开,滕校长和雷鸣摇摇晃晃地勾肩搭背走回26中,滕校长大着舌头对雷鸣说“雷鸣,我知道你、你、你不简单,以后我们多联系,你知知知道不,我现在在26中说说一不二。”

雷鸣说“我正好有事想跟你说呢,明天再说吧”。

滕校长说“不行,我我我们找个地方洗头,今天就说”。

雷鸣无法,只好和大家道别,然后叫黄新龙开车带他们去洗头。

潘小娟在26中门口等候雷鸣,却看见雷鸣他们三人单独离开,就猜想这几个人肯定是去做见不得人的事,气得直跺脚。

黄新龙叫沈田出来,然后直接上东海饭店桑拿部。

东海饭店是军事管理区,地方公安管不了它,绝对安全。雷鸣安排他们进去后,就自己在楼下的发廊洗了个头。

滕校长从东海酒店桑拿部出来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潘秋菊已经怀孕几个月,他又怕出事,所以这次桑拿让他最享受,玩了两次,开心极了。

他拉住雷鸣问是什么事情需要他办,雷鸣笑着说“滕老师,我是想叫你来玩的,现在没什么事麻烦您,以后有事麻烦您再说”。

其实雷鸣心里斗争得很厉害,他想让滕校长帮忙安排马山村支赵公平的女儿到26中工作,但刚刚打话问了刘梅他们,知道现在专科生在城区不能上中学的课了,所以干脆不提这茬,反正马齐已经答应把她安排在仙湖村小学工作了。

滕大宁愣了一下,一拳打在雷鸣肩膀上,说“你小够兄弟!”

雷鸣心想,滕大宁还是可用交往的,虽然他和学生有染,但本性还行,并没多少害人之心,何况当年他对自己也很照顾,不然自己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工作。

雷鸣说“那以后我叫您哥了”。

滕大宁说“这就对了,你们以后就叫我哥,滕哥!”

雷鸣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说“滕哥,我们喝茶去!”

滕大宁搂着雷鸣,悄悄地说“我和你们武县谭副记是同学,需要我帮忙你就尽管说”。

第一一三章 仙湖开发区(感谢!)

 (分类强推再过几个小时就要结束了,虽然结果不很理想,但我还是万分感谢支持我的朋友,每个收藏、每张票都那么的真实和热切,谢谢你们!同时也感谢给我拍砖和灌水的朋友们,如果不是你们的灌水或者拍砖,我也不会知道还有人在作弊和捣乱,这让我更加决心把小说写下去!

衷心感谢支持伯韵、支持《律政风liu》的各位朋友,期待你们继续支持,我会更加努力把小说写好!!!)

1992年D公南巡后,各地都加快发展步伐。其中设立开发区变成各地加快发展的标志。

武县本来就已经有了一个开发区,但这个开发区规模过小,只有两三平方公里,说白了就是县城在郊区外扩的一个新城区,根本上不了什么大项目,所谓的开发也只是让县建设局、土地局下属的几个公司卖地,让人建竹筒形的住房,黄新龙、雷鸣都在那买地了,而且雷鸣买了三块地,其中一块地留给李山。虽然李志南调离了,但雷鸣对李山仍然全心全意地照顾。

在李为民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武县县城地图,他靠在皮椅上,苦想新开发区的事。

每个县都在想办新开发区,武县作为一个人口近百万的大县,又在王城脚下,况且江宁市有两县一郊四城区,武县人多地也多,交通便利,武县和新城区的记还是市委常委,市里的经济对他们有很大依赖,不可能不设新开发区。

无论从哪方面考虑,仙湖都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这地方靠近江宁市,如果开发房地产,消费群体可能就是市区民众为主。水路运输的西江航道、火车方面有火车站、汽车方面有国道穿过,交通太便利了。土地资源也很丰富,上百个平方公里内,工厂、村庄都不很多,有大片荒地,征地也不是太难。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靠近市区,仙湖到县城是6公里,到市建成区也就四五公里,就怕刚刚搞出一点规模就给市里划过去了。

李为民思忖我自己就是市领导了,难道还怕市里划开发区吗?市里要是真划过去,说明自己做事是正确的。

主意已定,李为民决定干下去。在武县,现在还没有谁能对他说不字!

要搞开发区,就得快动作,不然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以前李为民都是做实行者,现在他要做决策者,要给别人看到他一言九鼎的一面。

星期一早上,县委办梁柠主任接到记话,要求米县长、县委县政府分管城建土地口的领导在8点半到他办公室开会,有重要事情要讨论。

年初,于记升任江宁市常委副市长,大半个县领导班就活了,县长李为民任记、常务副县长米建国任县长、一位副记改任常务副县长、县委办主任任县委副记、原县政府办主任梁柠升任常委、县委办主任,不能提拔的几位领导中,还有部分在分管领域方面有了改变,反正差不多大家都有好处。

其中刚刚从县委办主任升任县委副记的黄国胜是滕大宁的同学。

这就是“鲶鱼效应”,一个位空出来,大家都受益,都有了奋斗的动力。这只是届中局部调整,如果是班换届,效果会更好,当然,换届会有上有下,不可以象现在微调这样的皆大欢喜。

几年来,米建国已经领略了李为民的作风,他还当县长时,表面上很客气,但私下属于他的东西,你就别伸手,你要是伸手了,他不会让你好过。从根本上来说,李为民是霸道的,只不过当时于记更加霸道,他没有暴露罢了。

梁柠到县府通知米建国来开会时,李建国得知参加会议人员名单时,长叹一声,道该来的终于来了!

李为民平时很低调,但在利益上是寸土必争,升任县委记后,得把握全局,就得高调,几个月来他还算谨慎,但米建国知道,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8点半差五分,黄国胜副记、县委办主任梁柠、无党派副县长苏桂林、建设局局长黄三、土地局局长马若汉已经到了位于小木楼二楼的记办公室外间,而米建国则早他们一步来了,他正在记办公室里间和李为民抽烟聊天。

县委楼虽然陈旧,但记办公室还是占了三个房间,外间是会客室、里间是办公室,再过去还有一间休息室,而秘则在对面办公室办公。

米建国话说得大声,但胆却小,去年底组织找李为民谈话时,李为民就提议由米建国来接他的班。

米建国没什么硬的靠山,李为民推荐他是有目的的,李为民就是他靠山,米建国对此心知肚明,

李为民为米建国能提前来的态度感到满意,把他打算做开发区的打算说了。

米建国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他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本来是县政府的事,李为民一声不吭就要讨论,那是一种态度,一种显示记存在的态度,要是他不配合李为民办好这件事,以后他就是一个被架空的废物,甚至比普通的副县长还惨。

现在李为民把事情先说了出来,说明李为民给他留了一个台阶,要是他会做人,以后还有他说话的余地。

县一级政府是国家最重要的政府,也是权力最为集中的一级政府,县委记是绝对的一把手,强硬的县委记是不会让别人轻视自己的。

8点30分,李为民和米建国来到办公室外间,正式和大家开会。

李为民坐在真皮沙发上,扫了大家一眼,缓缓地说“今天有一个重要问题请大家来商量,就是新开发区的事,这件事我和米县长也通过气了,我个人认为,我们武县现在的开发区规划一般,面积小,功能单一,太靠近县城,不符合我县的发展要求。现在各地都大搞经济、大搞开发区,我们武县也不能落后。我们今天要就此事作初步讨论,一是是否应该新设开发区问题,二是新开发区的条件问题,三是开发区的初步选址问题,四是设置开发区的时间问题,大家议一议”。

米建国马上附合“刚才记也强调了,此事很重要,请大家认真讨论,畅所欲言”。

听到搞开发区,大家都很兴奋,而两位主要领导已经把话说得如此明白,如果还有谁说以前的开发区好、说不适合搞新的开发区,那这个人应该回家当家庭煮男了。

黄国顺兴奋地说“我们县现在的开发区其实就是住宅区,没什么产业,已经不符合我们县的发展要求,两位领导的提议很及时”。

苏桂林是边缘人,他说话向来不怎么怕得罪人,但他的话从师也不重“开发区是应该搞,新的开发区应该向第二第三产业倾斜,要是没有支持,开发区就变成养牛场,光长草,不长钱”。

黄三是标准的老狐狸,他只说一句话“建设部门全力做好工作,保证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任务”。

而土地局局长则比较老实,他说“要搞开发区,就要选耕地不能太多的、征地相对容易的地段来做”。

昨天晚上,梁柠已经得到李为民的提示,已经作为功课,但他不急着发言,等大家都表态后,他清了清嗓,和李为民演起了双簧“按照大家的意见,我认为,我们有这么几个地方可以考虑……”。

李为民说“你说的几个地方,我认为仙湖不错,我们先到现场去转一圈再说,别惊动大家,叫城关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跟我们一起去”。

20多分钟后,一部中巴车缓缓开过仙湖村的国道上,城关镇记不在家,镇长在介绍情况。

车开到城北区地段,又折回来,开到“三角洲”时,大家停车下车,镇长就仙湖村情况对着地图介绍情况。

镇长介绍情况后,李为民又问了几个问题,比如附近的厂矿情况、农民人口情况等等,最后,他用手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说“我认为这个地方不错,基本符合大家所说的条件,黄副记、苏副县长,你们组织有关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